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化石油氣泄漏處置火災撲救措施

液化石油氣泄漏處置火災撲救措施

2024-07-23 閱讀 6864

液化石油氣指的是在常溫、常壓下呈氣相狀態,加壓后(一般為1.0MP)可液化的烴類。

一、理化性質

液化石油氣是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低分子烴組成的混合物。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易燃低毒氣體。我們平時聞的液化石油氣有特殊味道,是因為添加了惡臭劑。氣態時相對密度(與空氣比)為1、5—2;低溫或加壓時,為棕黃色液體,液態時相對密度(與水比)約為二分之一,微溶于水。由液相變為氣相時,體積擴大250—300倍,易聚集在低洼處。液化石油氣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花和高溫燃燒爆炸。爆炸極限一般約為1、5%--10%,由于組成成分不同,有的爆炸上限能達到33%??諝庵泻?0%的液化石油氣時,人在該氣體中5分鐘就會麻醉,時間稍長時,即可致人死亡,容器最大允許充裝量為85%。

二、火災特點

1、燃燒速度快?;馂臈l件下,液化石油氣在得到充分空氣時,燃燒異常猛烈、速度快,爆速可達2000-3000m/s。爆炸威力是等量TNT炸藥的4-10倍。

2、火焰溫度高。液化石油氣的燃燒溫度可達1800℃;爆炸時的火焰溫度可達2000℃以上。

3、易發生爆炸。液化石油氣當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范圍(通常為1.5%-10%)時,遇明火極易發生爆炸。

4、復燃的危險性大。液化石油氣火災熄滅后,如無法切斷氣源,控制氣體泄漏,遇明火極易發生第二次爆炸或燃燒。

三、易泄漏的部位

1、閥門是液化石油氣貯罐的易泄漏部位閥門法蘭(密封墊片)因老化、開裂、螺栓緊固不均勻等損壞而泄漏。泄漏的法蘭又分為閥門前法蘭和閥門后法蘭。一般說來,閥門后法蘭泄漏易處置,閥門前法蘭或閥門根部泄漏較難處置。

2、液化氣管線因材質老化后受震動、撞擊等出現裂縫泄漏。若是氣相管泄漏,在一定時間內的泄漏量要少一些,如果是液相管泄漏,則泄漏量較大。

3、貯罐根部因材質問題或其它原因易出現裂縫泄漏。

4、罐體大開口泄漏。因內部超壓,或受高溫烘烤急劇增壓而在頂部撕口子爆裂,這種泄漏量大、擴散快,危險性大。

四、泄漏處置措施

1、現場詢情。接到報警到場后,要詳細詢問是泄漏還是燃燒,有沒有發生爆炸;泄漏部位,是液相還是氣相泄漏,泄漏量大小;貯罐區總體布局,泄漏罐容量、實際儲量;鄰近罐儲量,總儲存量,有沒有采取堵漏措施,有無堵漏設備,是否能夠實施堵漏,能否采取倒罐措施等。

2、偵察檢測。到場后,要掌握泄漏擴散區域及周圍有無火源;利用檢測儀器檢測事故現場氣體濃度;測定現場及周圍區域的風力和風向;搜尋遇險和被困人員,并迅速組織營救和疏散。

3、設立警戒。根據偵察和檢測情況,確定警戒范圍,設立警戒標志,布置警戒人員,嚴控人員出入;在整個處置過程中,應實施動態檢測。不間斷地對上風區、擴散周邊區域進行氣體濃度檢測。

4、選準停車位置和進攻路線。消防車要選擇上風方向的入口、通道,??吭谏巷L方向的適當部位使用上風方向的水源;在擴散區上風、側風方向選擇進攻路線接近擴散區,并設立水槍陣地和現場指揮點。

5、禁絕火源。切斷警戒區內所有電源,熄滅明火;高熱設備停止工作;關閉警戒區內搶險工作人員的BP機、手機,切斷電話機線路;不準穿化纖類服裝和帶鐵釘的鞋進入警戒區,不準攜帶鐵質工具進入擴散區參加救援。

6、關閥斷源。管道發生泄漏,泄漏點處在閥門以后且閥門未損壞,可采取關閉輸送物料管首閥門,斷絕物料源泉的措施,制止泄漏。關閉管首閥門時,必須設開花或噴霧水槍掩護。

7、噴霧稀釋。組織一定數量的噴霧水槍,驅散、稀釋沉積飄浮的氣體;搶險人員進行堵漏時,必須設噴霧水槍掩護;對貯罐頂部開口泄漏,要用噴霧水槍托住下沉的氣體,往上驅散,使之在一定高度飄散;驅散稀釋不準使用直流水槍,以免強水流沖擊會產生靜電;如果貯罐場、站有蒸氣管線時,可接出蒸氣管施放蒸氣來稀釋泄漏的液化石油氣。

8、加強防護。進入現場或警戒區內的隊員必須佩戴呼吸器及各種防護器具,穿著密封式消防防化服;外圍人員要穿純棉戰斗服,扎緊褲口袖口,勒緊腰帶褲帶,必要時全身澆濕進入擴散區。

9、實施堵漏。管道泄漏或灌體孔洞型泄漏。應使用專用的管道內封式、外封式、捆綁式充氣堵漏工具進行迅速堵漏,或用金屬螺釘加粘合劑旋擰,或利用木楔、硬質橡膠塞封堵。(1)、法蘭泄漏。因螺栓松動引起法蘭泄漏時,應使用無火花工具,緊固螺栓,制止泄漏。若法蘭墊圈老化導致帶壓泄漏,可利用專用法蘭夾具,夾卡法蘭,并在螺栓間鉆孔高壓注射密封膠堵漏。(2)、罐體撕裂泄漏。由于罐壁脆裂或外力作用造成罐體撕裂,其泄漏往往呈噴射狀,流速快,泄漏量大。制止這種泄漏可利用專用的捆綁緊固和空心橡膠塞加壓充氣器具塞堵的措施。在不能制止泄漏時,也可采取疏導的方法將其導入其它容器或儲罐。

10、注水排險。根據液化石油氣儲罐的泄漏情況在采取其它措施的同時,可通過排污閥向罐內適量注水,抬高液位,造成罐內底部水墊層,配合堵漏,緩解險情。

11、引火點燃。采用點燃的措施,應具備安全條件和嚴密的防范措施,必須周全考慮,謹慎進行。(1)、點燃原則。根據現場情況在無法有效地實施堵漏,不點燃必定會帶來更嚴重的災難性后果,而點燃則導致穩定燃燒、危害程度減少的情況下,可實施主動點燃措施。現場氣體擴散已達到一定范圍,很可能造成大能量爆炸,產生巨大沖擊波危及氣體貯罐,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禁止采用點燃措施。(2)、點燃準備。主動點燃泄露火炬,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主要措施是:擔任排斥和防護的噴霧水槍到達指定位置;泄漏周邊地區經檢測沒有高濃度混合可燃氣體;使用安全的點火工具,并按正確的戰術行動操作。(3)、點燃時機。點燃泄露火炬,一般要把握兩種時機。一是在罐頂開口泄露,一時無法實施堵漏,而氣體泄漏的范圍和濃度有限,同時又有多支噴霧水槍稀釋掩護以及各種防護措施準備就緒的情況下,用點火棒點燃;二是罐頂爆裂已經形成穩定燃燒,罐體被冷卻保護后罐內氣壓減少,火焰被風吹滅或被冷卻水流打滅但還有氣體擴散出來,如不再次點燃,仍能造成危害,此時在繼續冷卻的同時,應予果斷點燃。

五、滅火措施及行動要求

液化石油氣火災,燃燒爆炸瞬時突變,務必果斷指揮根據不同火場的環境條件和火情,采取各種戰術措施,組織實施有序、有效的撲救。

1、外圍預先部署。消防隊到達液化石油氣火災現場,指揮員在采取措施、組織力量控制火災蔓延、防止爆炸的同時,必須組織到場力量在外圍作強攻近戰的部署,包括消防車占領水源鋪設水帶線路、確定進攻路線、調集增援力量等。

2、及時強攻近戰。泄漏的液化石油氣罐爆燃后,在它的高輻射作用下,受危險的鄰近罐在較短的時間內極有可能被引發爆炸。因此,泄漏罐爆燃后,外圍力量要立即投入強攻近戰,快速抵近燃燒罐和鄰近罐,用強水流進行冷卻控制,切忌優柔寡斷或動作遲緩。

3、確定主攻方向。泄漏的液化石油氣爆燃后,若是罐底閥門處泄漏燃燒,則燃燒罐很快會發生爆炸;若貯罐上部開口燃燒,其鄰近罐因強輻射烘烤也可導致發生爆炸。因此,冷卻燃燒罐和鄰近罐,防止爆炸,是火場的主要方面。

4、保證冷卻強度和不間斷供水。冷卻燃燒罐和鄰近罐,噴水供給強度應不低于0.2升/米2?秒,在實際滅火中,往往冷卻用水量還要大。只要冷卻水槍及時到位,保證冷卻強度,就能抑制液漲石油氣罐爆炸,有效控制局面。液化石油氣火災撲救,除了最后滅火階段可能用干粉外,火場滅火、冷卻、堵漏、驅散、稀釋、掩護等都要用水,而且現場處置和撲救時間較長,因此指揮員思想上必須有強烈的供水意識,水是第一位的。指揮員在部署前方冷卻滅火同時,必須全面部署后方供水,當水源缺乏時,應調用地方有關車輛和鐵路機車等,確保后方不間斷、大流量的供水。

5、隨機運用攻防戰術(1)救液化石油氣火災,進攻和撤防都是依據火場態勢作出的必要決策。進攻是為了控制局面,制止火災蔓延,防止爆炸;撤防是為了避免傷亡,保存力量,以利再次組織進攻,爭取作戰的主動權。(2)派專人觀察火情,在此類火災撲救中,及時發現并準確預報險情非常重要。一般來說,當燃燒罐體發出刺耳的尖嘯聲,火焰顏色由紅變白,光芒耀眼,貯罐發生顫抖現象,就要及時發出警告,緊急組織撤離。(3)在前期進行作戰部署時就要調整好停車位置及方向;確定遇有險情的撤離線路和聯絡方式;授權各陣地指揮員遇有嚴重險情不需請示的撤離指揮權。緊急撤離時可視情不收器材、不開車輛,主要保證人員安全撤出,然后再高速部署,組織實施進攻。

6、倒罐的措施運用(1)運用倒罐手段降低燃燒罐液面。液化石油氣貯罐裂口燃燒,罐內氣體沒有燒完,火焰就不能撲滅。因此當罐內液面較高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采取倒罐措施來降低燃燒罐液面。(2)正確實施倒罐技術。倒罐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靠罐內壓差倒罐,即液面高、壓力大的罐向空罐導流,但這種方法由于很容易達到兩罐壓力平衡,導出來的液體不會很多。第二種是開啟烴泵倒罐,即用烴泵將燃燒罐液相氣抽出,輸轉到其他罐。(3)倒罐作業必須慎重進行倒罐技術要求很高,在貯罐燃燒且帶壓的情況下,工藝操作更要謹慎,尤其要注意動力電源的防爆裝置是否完備否則極易引發爆燃。因此,采取倒罐措施,須與企業負責人、技術人員共同論證研究,在確認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組織實施。

7、引流點燃和加高火炬在對燃燒貯罐實施冷卻、控制,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從排污管接出經流管,向安全區域排放點燃,或者導入槽車運走;另外,還可視情架設排空管線,并點燃火炬,讓液相氣噴灑而下,流至地面時全部氣化燃盡。

六、注意事項

1、接警出動時,指揮員要問清情況。

2、警戒區域內,要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數量。嚴禁一切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液化石油氣擴散地段,液化石油氣擴散的范圍大時,要請公安封鎖附近交通道路。

3、作業人員必須做好個人安全防護。進入液化石油氣擴散區排險的人員應佩戴空氣呼吸器,動作要謹慎,不要穿化纖衣服,防止碰撞或靜電產生火花,嚴禁使用不防爆的通信設備。

4、指揮員要注意觀察風向、地形及火情,從上風或側上風接近火場,選擇正確停車位置,消防車不可直接進入液化氣擴散地段,提高預防爆炸、燒傷和中毒的警惕性。

5、準備充足器材裝備后,方可實施進攻。

6、滅火后,要徹底清查火場,根除一切危險因素,防止復燃、復爆的發生。

篇2:液化石油氣罐車泄漏應急搶險措施

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在運輸液化石油氣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于沒有專門的運輸通道,發生在高速公路或人員密集區的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交通事故屢見不鮮,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氣體泄漏或燃燒,嚴重威脅著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所以,對此類問題的搶險救援,應該受到各方面的重視。

事故特點

1.事故特征

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交通事故的突發性特點,尤其是夜間駕駛人員疲勞作業引發的事故,都會增加搶險的難度。一旦因交通事故造成罐體泄漏,液化石油氣迅速揮發擴散并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隨時可能遇火星發生氣體爆炸(屬于一次爆炸)。爆炸后的高溫火焰可以使罐體溫度急劇上升,罐內壓力也相應急劇增大,當超過罐體的承受極限,將產生罐體爆炸(屬于二次爆炸),而罐體爆炸的威力遠遠超過氣體爆炸,它產生的高溫、沖擊波和爆炸碎片對現場人員將造成巨大傷害。同時,罐內大量液化石油氣全部瞬間釋放,再度引起氣體爆炸(屬于三次爆炸),形成殺傷力更大的立體爆炸區域,其燃燒傳播速度為2km/s~3km/s。

2.罐體容易發生事故的部位

(1)安全附件(液位計、人孔蓋、安全閥、緊急切斷閥等)泄漏或燃燒;

(2)罐體本身嚴重變形或局部撕裂,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氣泄漏或燃燒;

(3)駕駛室嚴重變形或起火燃燒,嚴重危及相鄰的液化石油氣罐體。

啟動救援預案

1.報警自救

交通事故發生后,尚有報警能力的駕駛、押運人員或現場群眾要立即撥打119、120,向事故發生地消防、醫護、質監、安監及當地人民政府報警,講清事故車輛所處位置,罐體介質種類、介質質量,當場造成的破壞情況及事故未來發展趨勢等情況,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按照平時掌握的液化石油氣應急預案,采取措施自救,搶救傷員,判斷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妥善保存現場相關物件及重要痕跡等各種物證。

2.成立救援指揮機構

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應當緊急啟動相應級別的危化品、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如果本地市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建議啟動省級預案;如果事故特別重大,省級救援也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則應當建議啟動國家級應急救援。事故應急指揮中心負責人到達事故現場以后,進一步了解先期處置情況,根據事故狀況及應急處置需要,必要時成立現場指揮部,研究制定和實施各種應急處置方案。現場指揮部根據實際需要,可成立若干個工作組,分別負責搶險救援、醫療救治、衛生防疫、治安警戒、交通管制、應急通信、人員疏散安置、社會動員、新聞報道、物資經費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其中現場搶險救援組可由質監、安監、公安、消防等部門組成,組織專業搶險和現場救援力量,開展現場處置,并根據現場救護情況,隨時調遣后續處置和增援隊伍,迅速組成以下3個小組。

人員搶救小組:由公安、武警、人防、醫療部門組成,負責事故現場傷員搶救工作。

消防防爆小組:由消防部門負責事故現場的消防防火、噴淋降溫工作。

隱患處置小組:由隨車人員和專業應急搶險隊伍組成,負責查明事故的性質、類別、影響范圍,存在的其他危害等情況,并在技術專家的指導下,消除和處置可能造成次生危害的隱患。

3.救援物資和器材調用

消防裝備和器材:消防車、消防水帶、消防水炮、各種型號的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

防護器材:空氣呼吸器、防化防靜電工作服、防護隔熱服、避火服、防凍襯紗橡膠手套、各種防毒面具。

堵漏裝備和物資:吊車、干粉、可燃氣體濃度測試儀、風向儀、不同規格帶壓堵漏卡具、夾具、壓具、高壓注膠槍、手動高壓油泵、防火花的專業施工工具、防爆電筒、適用于液化石油氣介質的密封膠若干。

醫療救治設備:醫療救護車、常用救護器材和藥品。

實施應急救援

1.事故危害初評

搶險救援組和技術專家組要對事故范圍、事故危害擴展的潛在可能性、人員傷亡情況、財產損失等情況進行初始評估,為現場救援指揮部提供第一手資料。

2.劃定警戒區域

建立現場搶險救援工作區域,根據事故的類別、規模和危害程度,天氣條件(特別是風向、氣溫)等因素,建立現場搶險救援工作區。嚴禁一切無關人員、車輛和物品進入工作區內,同時開辟應急救援人員、車輛及物資進出的安全通道,維持事故現場的社會治安和交通秩序。將現場搶險救援工作區域分為危險區、緩沖區、安全區3部分。

對于搶險救援來說,重要的是爆炸危險區和傷害區。爆炸危險區以內要禁絕一切火源,防止氣體爆燃。除配備防護裝備的搶險人員外,其他搶險人員應該被布置在傷害區以外。在實際搶險中,一般是劃定一個包含爆炸危險區和傷害區,并考慮了安全系數的警戒區??蛇\用可燃氣體濃度測試儀在泄漏現場周圍各個方向測試氣體濃度,濃度大于2%的范圍以內為警戒區。因氣態液化石油氣密度比空氣大,測試儀應布置在貼近地表處。因氣體擴散受泄漏量、風力等條件的影響時刻在變化,警戒范圍要根據測得的數值隨時調整。

警戒區內要杜絕一切火源。液化石油氣的點火能量僅為0.2~0.3mJ,普通火場中常用的電話、電臺等通訊設備、照相機、攝像機等宣傳設備,手電筒照探燈等照明設備,消防車、扳手等搶險設備都是潛在的火源,這些設備均不能進入警戒區。進入警戒區使用的工具必須是無火花工具,電器必須是防爆電器??稍谄胀ǖ蔫F質工具表面涂上石蠟,防止產生火花,水帶接口等外露金屬部分綁上膠帶,避免水帶拖動時與水泥地面或其他金屬碰撞產生火花。搶險作業時金屬之間發生碰撞可能產生火花,應用水槍對準發生碰撞的部位射水,防止火花產生。

3.緊急疏散和救助人員

在液化石油氣罐體泄漏情況非常嚴重,短時排險又難以奏效的情況下,應立即劃分事發周邊居民和群眾的疏散區域,下達人員疏散指令,組織人員疏散和清場檢查,并做好疏散過程中的醫療、衛生保障和救助工作。疏散時向上風向,迎風疏散轉移,并做好受傷人員的搶救工作。

4.根據氣體擴散情況確定停車位置和進攻方向

液化石油氣的揮發擴散有一定的規律。液化石油氣液體泄漏后迅速揮發成氣體,其密度為空氣的1.5~2倍,氣體會沿地面擴散,在地表面和低洼地帶聚集,不易擴散,氣體濃度從泄漏中心向外逐漸降低。近距離區域的氣體濃度高于爆炸濃度上限,為高濃度區;稍遠區域的氣體濃度在爆炸濃度范圍以內,為爆炸危險區;再外圍的氣體濃度低于爆炸濃度下限,為低濃度區。如果爆炸危險區域或高濃度區出現火星,則爆炸危險區的氣體發生爆炸,高濃度區的氣體快速燃燒消耗。在這個短暫的過程中,高濃度區和爆炸危險區的氣體溫度飆升,體積瞬間膨脹,危害范圍比原高濃度區和爆炸危險區還大,人員在此區域內將受到傷害;傷害區以外為安全區。氣體的擴散受泄漏量的影響,泄漏量大則擴散范圍大。

氣體的擴散還會受到風和地勢的影響。泄漏事故發生的現場如果有風或地勢不平,氣體向下風向和地勢較低方向的擴散速度明顯快于其他方向,形成不規則形狀的高濃度區、爆炸危險區和傷害區。

消防車應??吭谛孤c的上風、側風、地勢較高、距離泄漏點較遠的地方。車頭向外,以便風向變化時迅速調整消防車??奎c。消防車的發動機皮帶在高速轉動時會產生上千伏的靜電電壓,其放電能量足以點燃液化氣。汽車的眾多電氣設備都不是防爆電器,因此,必須將消防車停靠在爆炸危險區之外。

搶險救援應當選擇從泄漏點的上風方向和地勢較高方向接近泄漏點。在此方向上,爆炸危險區和傷害區半徑小,而下風方向和地勢較低方向爆炸危險區和傷害區半徑大,因而,從上風方向和地勢高的地方更容易接近泄漏點進行偵察和堵漏。

5.堵漏的后勤保障

保證可靠的供水對堵漏成功十分關鍵,驅散液化石油氣和對堵漏人員進行防護都需要大量沖水,供水一旦中斷,堵漏搶險人員的安全便失去了保障。一輛10t液化石油氣罐車搶險要耗水近千噸,因此,要注意與供水部門聯絡,必要時通知供水部門對事故搶險現場區域消防水管線進行增壓,保證供水充足。

6.堵漏時的安全防護

堵漏人員要佩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防靜電隔熱服,在處理液態液化石油氣泄漏時佩戴防凍傷防護用品,禁止使用非防爆型電器和工具;現場操作人員必須要有消防水幕作掩護。當火焰體積因氣體的擴散而加速增大,火勢(尤其是燃燒的罐體)的噪音不斷增大,燃燒火焰由紅到白,光芒耀眼,從燃燒處發出刺耳的哨聲,罐體發生抖動,罐體顏色改變,未損壞的安全閥發出聲響時,預示著罐體即將爆炸。此時應立即停止堵漏作業,所有搶險人員都撤離到安全位置;要重新劃定危險區域、緩沖區域和安全區域。

針對事故對人體、動植物、土壤、水源、空氣造成的現實危害和可能發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閉、隔離、清洗等措施,防止對人的繼續危害和對環境的污染。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監測、處理,直到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液化氣體汽車罐車使用單位、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駕駛、押運人員要各司其責,嚴格履行工作職能,嚴格執行工作程序,確保工作質量,盡量減少罐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篇3:液化石油氣罐車泄漏事故應急救援

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在運輸液化石油氣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于沒有專門的運輸通道,發生在高速公路或人員密集區的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交通事故屢見不鮮,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氣體泄漏或燃燒,嚴重威脅著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所以,對此類問題的搶險救援,應該受到各方面的重視。

一、事故特點

1.事故特征

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交通事故的突發性特點,尤其是夜間駕駛人員疲勞作業引發的事故,都會增加搶險的難度。一旦因交通事故造成罐體泄漏,液化石油氣迅速揮發擴散并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隨時可能遇火星發生氣體爆炸(屬于一次爆炸)。爆炸后的高溫火焰可以使罐體溫度急劇上升,罐內壓力也相應急劇增大,當超過罐體的承受極限,將產生罐體爆炸(屬于二次爆炸),而罐體爆炸的威力遠遠超過氣體爆炸,它產生的高溫、沖擊波和爆炸碎片對現場人員將造成巨大傷害。同時,罐內大量液化石油氣全部瞬間釋放,再度引起氣體爆炸(屬于三次爆炸),形成殺傷力更大的立體爆炸區域,其燃燒傳播速度為2km/s~3km/s。

2.罐體容易發生事故的部位

安全附件(液位計、人孔蓋、安全閥、緊急切斷閥等)泄漏或燃燒;

罐體本身嚴重變形或局部撕裂,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氣泄漏或燃燒;

駕駛室嚴重變形或起火燃燒,嚴重危及相鄰的液化石油氣罐體。

二、啟動救援預案

1.報警自救

交通事故發生后,尚有報警能力的駕駛、押運人員或現場群眾要立即撥打119、120,向事故發生地消防、醫護、質監、安監及當地人民政府報警,講清事故車輛所處位置,罐體介質種類、介質質量,當場造成的破壞情況及事故未來發展趨勢等情況,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按照平時掌握的液化石油氣應急預案,采取措施自救,搶救傷員,判斷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妥善保存現場相關物件及重要痕跡等各種物證。

2.成立救援指揮機構

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應當緊急啟動相應級別的危化品、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如果本地市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建議啟動省級預案;如果事故特別重大,省級救援也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則應當建議啟動國家級應急救援。事故應急指揮中心負責人到達事故現場以后,進一步了解先期處置情況,根據事故狀況及應急處置需要,必要時成立現場指揮部,研究制定和實施各種應急處置方案。現場指揮部根據實際需要,可成立若干個工作組,分別負責搶險救援、醫療救治、衛生防疫、治安警戒、交通管制、應急通信、人員疏散安置、社會動員、新聞報道、物資經費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其中現場搶險救援組可由質監、安監、公安、消防等部門組成,組織專業搶險和現場救援力量,開展現場處置,并根據現場救護情況,隨時調遣后續處置和增援隊伍,迅速組成以下3個小組。

人員搶救小組:由公安、武警、人防、醫療部門組成,負責事故現場傷員搶救工作。

消防防爆小組:由消防部門負責事故現場的消防防火、噴淋降溫工作。

隱患處置小組:由隨車人員和專業應急搶險隊伍組成,負責查明事故的性質、類別、影響范圍,存在的其他危害等情況,并在技術專家的指導下,消除和處置可能造成次生危害的隱患。

3.救援物資和器材調用

消防裝備和器材:消防車、消防水帶、消防水炮、各種型號的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

防護器材:空氣呼吸器、防化防靜電工作服、防護隔熱服、避火服、防凍襯紗橡膠手套、各種防毒面具。

堵漏裝備和物資:吊車、干粉、可燃氣體濃度測試儀、風向儀、不同規格帶壓堵漏卡具、夾具、壓具、高壓注膠槍、手動高壓油泵、防火花的專業施工工具、防爆電筒、適用于液化石油氣介質的密封膠若干。

醫療救治設備:醫療救護車、常用救護器材和藥品。

三、實施應急救援

1.事故危害初評

搶險救援組和技術專家組要對事故范圍、事故危害擴展的潛在可能性、人員傷亡情況、財產損失等情況進行初始評估,為現場救援指揮部提供第一手資料。

2.劃定警戒區域

建立現場搶險救援工作區域,根據事故的類別、規模和危害程度,天氣條件(特別是風向、氣溫)等因素,建立現場搶險救援工作區。嚴禁一切無關人員、車輛和物品進入工作區內,同時開辟應急救援人員、車輛及物資進出的安全通道,維持事故現場的社會治安和交通秩序。將現場搶險救援工作區域分為危險區、緩沖區、安全區3部分。

對于搶險救援來說,重要的是爆炸危險區和傷害區。爆炸危險區以內要禁絕一切火源,防止氣體爆燃。除配備防護裝備的搶險人員外,其他搶險人員應該被布置在傷害區以外。在實際搶險中,一般是劃定一個包含爆炸危險區和傷害區,并考慮了安全系數的警戒區??蛇\用可燃氣體濃度測試儀在泄漏現場周圍各個方向測試氣體濃度,濃度大于2%的范圍以內為警戒區。因氣態液化石油氣密度比空氣大,測試儀應布置在貼近地表處。因氣體擴散受泄漏量、風力等條件的影響時刻在變化,警戒范圍要根據測得的數值隨時調整。

警戒區內要杜絕一切火源。液化石油氣的點火能量僅為0.2~0.3mJ,普通火場中常用的電話、電臺等通訊設備、照相機、攝像機等宣傳設備,手電筒照探燈等照明設備,消防車、扳手等搶險設備都是潛在的火源,這些設備均不能進入警戒區。進入警戒區使用的工具必須是無火花工具,電器必須是防爆電器??稍谄胀ǖ蔫F質工具表面涂上石蠟,防止產生火花,水帶接口等外露金屬部分綁上膠帶,避免水帶拖動時與水泥地面或其他金屬碰撞產生火花。搶險作業時金屬之間發生碰撞可能產生火花,應用水槍對準發生碰撞的部位射水,防止火花產生。

3.緊急疏散和救助人員

在液化石油氣罐體泄漏情況非常嚴重,短時排險又難以奏效的情況下,應立即劃分事發周邊居民和群眾的疏散區域,下達人員疏散指令,組織人員疏散和清場檢查,并做好疏散過程中的醫療、衛生保障和救助工作。疏散時向上風向,迎風疏散轉移,并做好受傷人員的搶救工作。

4.根據氣體擴散情況確定停車位置和進攻方向

液化石油氣的揮發擴散有一定的規律。液化石油氣液體泄漏后迅速揮發成氣體,其密度為空氣的1.5~2倍,氣體會沿地面擴散,在地表面和低洼地帶聚集,不易擴散,氣體濃度從泄漏中心向外逐漸降低。近距離區域的氣體濃度高于爆炸濃度上限,為高濃度區;稍遠區域的氣體濃度在爆炸濃度范圍以內,為爆炸危險區;再外圍的氣體濃度低于爆炸濃度下限,為低濃度區。如果爆炸危險區域或高濃度區出現火星,則爆炸危險區的氣體發生爆炸,高濃度區的氣體快速燃燒消耗。在這個短暫的過程中,高濃度區和爆炸危險區的氣體溫度飆升,體積瞬間膨脹,危害范圍比原高濃度區和爆炸危險區還大,人員在此區域內將受到傷害;傷害區以外為安全區。氣體的擴散受泄漏量的影響,泄漏量大則擴散范圍大。

氣體的擴散還會受到風和地勢的影響。泄漏事故發生的現場如果有風或地勢不平,氣體向下風向和地勢較低方向的擴散速度明顯快于其他方向,形成不規則形狀的高濃度區、爆炸危險區和傷害區。

消防車應??吭谛孤c的上風、側風、地勢較高、距離泄漏點較遠的地方。車頭向外,以便風向變化時迅速調整消防車??奎c。消防車的發動機皮帶在高速轉動時會產生上千伏的靜電電壓,其放電能量足以點燃液化氣。汽車的眾多電氣設備都不是防爆電器,因此,必須將消防車停靠在爆炸危險區之外。

搶險救援應當選擇從泄漏點的上風方向和地勢較高方向接近泄漏點。在此方向上,爆炸危險區和傷害區半徑小,而下風方向和地勢較低方向爆炸危險區和傷害區半徑大,因而,從上風方向和地勢高的地方更容易接近泄漏點進行偵察和堵漏。

5.堵漏的后勤保障

保證可靠的供水對堵漏成功十分關鍵,驅散液化石油氣和對堵漏人員進行防護都需要大量沖水,供水一旦中斷,堵漏搶險人員的安全便失去了保障。一輛10t液化石油氣罐車搶險要耗水近千噸,因此,要注意與供水部門聯絡,必要時通知供水部門對事故搶險現場區域消防水管線進行增壓,保證供水充足。

6.堵漏時的安全防護

堵漏人員要佩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防靜電隔熱服,在處理液態液化石油氣泄漏時佩戴防凍傷防護用品,禁止使用非防爆型電器和工具;現場操作人員必須要有消防水幕作掩護。當火焰體積因氣體的擴散而加速增大,火勢(尤其是燃燒的罐體)的噪音不斷增大,燃燒火焰由紅到白,光芒耀眼,從燃燒處發出刺耳的哨聲,罐體發生抖動,罐體顏色改變,未損壞的安全閥發出聲響時,預示著罐體即將爆炸。此時應立即停止堵漏作業,所有搶險人員都撤離到安全位置;要重新劃定危險區域、緩沖區域和安全區域。

針對事故對人體、動植物、土壤、水源、空氣造成的現實危害和可能發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閉、隔離、清洗等措施,防止對人的繼續危害和對環境的污染。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監測、處理,直到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液化氣體汽車罐車使用單位、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駕駛、押運人員要各司其責,嚴格履行工作職能,嚴格執行工作程序,確保工作質量,盡量減少罐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