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泄漏事故預防處置措施
液氨,因其價廉的特點在制冰和冷藏行業得到廣泛使用。僅以江蘇省啟東市為例,在沿海、沿江的6個漁業港口的200多家制冰和冷藏企業中,均采用了以氨制冷的工藝方式。液氨的危險特性,也十分明顯。近5年以來,啟東市共發生了液氨泄漏、爆炸事故17起,造成1人死亡、8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30余萬元。基層大隊如何做好液氨泄漏事故的預防和處置,意義非常重要。筆者結合近年來對多起液氨泄漏、爆炸事故的調查實踐,就預防與處置方法淺談幾點拙見:
一、液氨的火災危險性。
液氨,是一種有刺激臭味的無色有毒氣體,極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易液化,一般液氨可作致冷劑,接觸液氨可引起嚴重凍傷。氨氣爆炸極限為15.7~27.4%。因此、氨氣與空氣或氧氣混和會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儲存容器受熱時也極有可能發生爆炸。
氨氣能侵襲濕皮膚、粘膜和眼睛,可引起嚴重咳嗽、支氣管痙攣、急性肺水腫,甚至會造成失明和窒息死亡。
二、液氨泄漏事故預防措施。
氨是乙類易燃氣體,在適當壓力下液化成液氨,一般儲存于鋼瓶或儲罐中,在儲存、運輸、使用等環節,應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防止發生泄漏爆炸事故。
首先在儲存氨的容器為壓力容器,必須定期檢驗,鋼瓶或儲罐應放在陰涼通風的庫棚內,遠離火種、熱源,防止日光直射,與性質相抵觸的氟、氯及酸類等危險物品分開儲存。
其次是在搬運時輕拿輕放,防止鋼瓶及瓶閥受損,運輸槽車運送時要灌裝適量,不能超壓超量運輸,運輸車輛應避開高溫時段,防止曝曬,同時要保護好附件閥門及液位表。
另外在氨制冷工序中,應當注意氨壓縮機房的防火要求,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將氨壓縮機房列為乙類火災危險的廠房,應采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冷庫設計規范》中對氨壓縮機房也有專門的設計要求,應當有足夠的泄壓面積,電氣設備要按Q-2(1區)級防爆要求考慮,并設有緊急泄壓裝置及可供搶救時噴灑水霧的消火栓。配備必要的防毒面具,有條件的可配備空氣呼吸器。
三、液氨泄漏事故處置措施。要注意做好幾個方面:
一是根據現場情況劃分警戒區,處置車輛和人員一般停靠在較高地勢和上風(或側上風)方向。
二是處置人員的應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在處置泄漏或有關設備時,應穿著隔絕式防化服,佩戴空氣呼吸器。直接接觸液氨時,應穿著防寒服裝。緊急時也可穿棉衣棉褲,扎緊褲袖管,并用浸濕口罩捂住口鼻。
三是應迅速清除泄漏區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強通風。如是鋼瓶泄漏,處置時應用無火花工具,盡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氣體大量流淌。關閥和堵漏措施無效時,可考慮將鋼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轉移至空曠地帶洗消處理。
四是對泄漏的液氨應使用霧狀水、開花水流驅散。處置時應盡量防止泄漏物進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區。五是如發生火災時應用霧狀水、開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進行撲救,同時注意用大量的直射水流冷卻容器壁。若有可能,應盡快將可移動的物品轉移出火場。若出現容器通風孔聲音變大或容器壁變色等危險征兆,則應立即撤退。
篇2:液氨泄漏處置措施
液氨泄漏的處置措施
a)巡檢崗位立即切斷泄漏源;
b)若不能切斷泄漏源,班長立即向值班調度、消防救護隊和車間主任報告,組織清點人員,搜救傷亡人員,疏散無關人員;
c)組織人員配合消防隊和檢修人員對泄漏點進行處理;
d)若處理無效泄漏增大無法控制或液氨泄漏造成現場情況不明,班長立即組織工藝系統緊急停車:
主控按下甲銨泵、氨泵緊急停車按鈕和系統停車按鈕,并向調度匯報通知停送液氨,工藝人員在主控室完成系統封塔停車操作,打開PV-203放空防止PIC-203超壓;
e)若液氨泄漏擴散至壓縮廠房及操作室,班長立即組織全系統緊急停車,壓縮機組停下后,壓縮崗位人員戴好空呼或氧呼撤離壓縮崗位;
f)若現場大量氨泄漏,致使現場和操作室情況不明,班長立即組織全系統緊急停車,切斷原料,高壓系統封塔,主控兩人穿好防化服完成DCS封塔停車操作,其余人員佩戴好空呼或氧呼撤離。
篇3:脫硝儲氨區液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演練方案范本
一、演習目的
評估馬蓮臺發電廠應急準備狀態和應急能力,發現并及時修改應急預案、執行程序、行動中的缺陷和不足,澄清相關部門和人員的應急職責,改善其協調問題,加強我廠勞動用品防護使用培訓,減少或避免生產事故后造成嚴重后果,提高應急響應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員安全意識。
二、演練時間:2013年1月24日下午15:00
三、演習地點:脫硝儲氨區
四、演習指揮領導小組機構及其職責
1、指揮小組成員
組?長:馬建寧
副組長:楊林培?劉吉和
成?員:汪?忠?楊文平?李?皓?田福海?彥自明?包東澤?王朝輝?王玉忠劉學剛張泉海?韓西印?齊志博?
2、指揮小組職責
(1)負責本方案的制定、審批及現場方案的組織實施,下達搶險命令,監督指揮小組和搶險小組的事故救援情況。
(2)負責搶險小組的指揮及救援設施和勞保器材的提供、向組長匯報救援進展情況和對受傷人員的救護協調工作以及現場保護和數據記錄。
(3)負責事故的救援組織和方案的實施工作。
(4)負責本方案的啟動和終止。
(5)負責向集團公司及上級政府安全監管部門報告本廠的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3、救援小組的責任部門和職責如下
廠部領導到達現場后,成立應急指揮部和各應急救援小組,按照《脫硝氨區液氨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程序,實施緊急救援工作。本次演習,根據參演部門的情況,成立如下救援小組:
a.運行控制組:責任部門為發電部。負責確保機組穩定運行,進行具體漏點位置確認、隔離系統合檢查確認系統聯鎖閥門動作情況;保證消防水供給及壓力。
b.設備搶修組:責任部門為銀儀檢修維護部,負責設備維護,對漏點制定處置方案并進行緊固和堵漏,必要時進行現場通風和排水。
c.治安保衛組:責任部門為紀檢監察審計部。負責廠內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負責事故現場警戒,隔離進煤車進入通道,劃定廠區靠近氨區通道及其他警戒區域,疏散事故無關人員。
d.專業技術組:責任部門為生產技術部,電控部、發電部配合。負責根據液氨泄漏特性,提出補救措施;進行大氣和水質污染分析監測。電控部檢查統計聯鎖邏輯動作情況,生技部進一步確認聯鎖動作設計充分性,統計系統設計存在問題。
e.消防行動組:責任部門為安全監督部消防隊。負責現場消防噴淋、人員搶救搜尋、道路管制和交通指揮引導等。
f.安全救護協調組組:責任部門為安全監督部和發電部。發電部負責受傷人員的緊急救治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進行人工呼吸(模擬操作),安全監督部負責應急演練個專業協調工作,負責受傷人員聯系120外送搶救。
五演習內容
1、演練前的運行方式
(1)#1機組運行正常,SCR正常投運。工業水、消防水噴淋裝置水不投入,閥門聯鎖投入及動作正常。
(2)脫硝氨區#2儲氨罐運行,#1、#3儲氨罐無液氨,#2儲氨罐壓力正常。
(3)#1、#2蒸發器及緩沖罐投運,蒸發器液位正常。蒸汽調節閥在自動狀態,#1機SCR供氣投運。#3蒸發器和緩沖罐停運備用。氨區其他輔助系統自動運行。
(4)液氨的危險性:液氨是有毒的,飛濺到皮膚上還會造成凍傷。氨氣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對人體有危害。在空氣中氨的濃度達到0.5-0.6%(按體積計算)時,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時即可中毒,濃度超過0.6-1%時可能會造成死亡事故,達到11-14%時可以點燃,達到16-25%時如遇明火會引起爆炸。其揮發氣體會對環境造成造成污染,對周圍居民造成一定傷害。
(5)環境溫度:4℃?風向:根據實際風向標(旗幟)指示進行確認。
2、現場演練模擬狀態:
演練前事先確認脫硝氨區區域設備無故障,消防噴淋及報警系統備用正常。演習時假設#1儲氨罐,#3蒸發器及緩沖罐正在運行、#1機SCR供氣投運正常!
然后在#1儲氨罐附近準備好煙霧彈兩個,15:10施放煙霧彈,制造液氨泄漏假象,同時放置橡皮假人一個,模擬就地有人被氨氣熏倒昏迷。模擬氨氣泄漏檢測儀報警,噴淋系統動作,脫硫集控室發現脫硝氨區氨泄漏檢測儀和消防噴淋動作報警,安排檢查氨區系統。
3、演練方案
(1)1月22日15:00,安監部主任匯報總指揮“演練工作準備就緒”,總指揮宣布“馬蓮臺電廠脫硝儲氨區液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演練開始”。
(2)#1氨區罐區附近彌漫著刺鼻、濃重的氨氣(煙霧代替),脫硫集控室內脫硝氨區5個泄漏儀其中氨罐區一個泄漏儀>75%報警響起(熱控人員模擬),氨罐區消防事故噴淋閥門動作(實際此時噴淋水不投入),同時聯鎖卸氨相關閥門關閉,進、出氨罐所有閥門關閉,蒸發器停運閥門關閉。
(3)脫硫集控室內值班員發現泄漏報警后,立即撥打“119”,匯報值長、輔網班長并告知氨區發生液氨泄漏,且有值班員正在氨區巡檢等,經進一步確認后,值長按照應急響應要求立即匯報生產副廠長,生產副廠長宣布啟動《脫硝氨區液氨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值長立即安排通知相關部門和領導。
(4)現場成立脫硝氨區液氨泄漏應急指揮部,各應急救援小組人員接到通知后立即響應,并向總指揮報道。然后按照各自職責分別實施運行控制、消防施救、醫療救治、設備搶修、附近人員疏散等應急救援工作(本次演習不安排大規模500米內人員緊急疏散,僅考慮100米范圍)。
(3)輔網班長安排人員做好緊急個人防護,準備進行現場確認氨泄漏點、并進行系統隔離。同時輔網班長或運行值班員通過DCS畫面檢查確認報警點及區域為#1儲氨罐周圍,檢查控制系統是否自動關閉相關閥門,阻止液氨(或氣氨)進一步泄漏,當氨氣泄漏檢測儀檢測到氨區空氣中氨的濃度超過設定值(75ppm)時,控制系統將自動啟動對應區域的噴淋水系統、對泄漏的氨進行噴淋吸收。在氨泄漏點遠程隔離無效,且現場氨氣擴散迅速后、要求運行值班人員撤離泄漏區域至上風處。完后做好相關記錄。
(4)發電部值班員人員佩戴自給式呼吸器、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必要時戴防護手套,對運行系統泄漏點進行操作隔離和檢查。發現有一現場作業人員因氨氣中毒昏厥,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實施人工呼吸急救。如皮膚接觸、眼睛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保暖并休息,就醫。
(5)消防隊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洗消隔離,確保空氣中的氨氣被水霧吸收,將受傷人員抬出事故現場。且預防火災發生。
(6)紀檢監察審計部隔離進煤車進入通道,隔離區域以氨泄漏點100m、下風口100m為界附近稱房和班組人員,用擴音器通知疏散無關人員。
(7)在對泄漏點進行消防噴淋和初步控制后,檢查確認氨泄漏點位于#1儲氨罐手動出口閥(靠近罐體一側)法蘭面處,由銀儀檢修化水班人員實施措施堵漏,10分鐘后泄漏點消除。經現場洗消,大氣濃度測定合格(由運行人員檢測),并匯報應急總指揮和領導小組,事故現場應急行動終止。
(7)各事故救援小組后續工作處理完畢后,由總指揮宣布演練終止。
(8)事故現場解除警戒,恢復脫硝系統。
(9)在三樓會議室參演人員進行演練總結分析。
3、演習要點和注意事項
(1)氨泄漏檢測儀報警,脫硫集控室、氨區消防噴淋動作報警,運行人員接警。
(2)接警人員處理:
a.立即通知發電部當值長、輔網班長,要求檢查確認現場情況。
b.立即到現場、手持氨泄漏檢測儀檢查確認氨泄漏點。
(3)輔網運行班長處理:
a.通過攝像頭和報警畫面、操作畫面判斷液氨區氨泄漏點、消防噴淋動作情況,氨區有白色霧氣彌漫,判斷泄漏點部位。
c.現場初步判斷為液氨泄漏,匯報值長和專業領導。
d.停止相關液氨蒸發器運行,并實施遠程隔離,穿好正壓式防護服后關閉#1儲氨罐出口手動門。
(4)值長處理:
a.值長報告生產副廠長,在確認運行人員氨泄漏點遠程隔離無效,且現場氨氣擴散迅速后,生產副廠長發令啟動《脫硝氨區液氨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進行初級響應,并組織實施最初應急反應救援協調行動。
b.通知消防隊、安全監督部、生產技術部、銀儀檢修維護部等相關責任部門快速到達事故現場。
c.向上級領導高廠長、楊總、劉總、汪總等進行匯報后,告知我廠啟動《脫硝氨區液氨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
d.進行最初的應急指揮。
5)運行人員處理:
a.集控運行人員保證運行機組穩定。
b.運行人員緊急關閉#1儲氨罐的氣動出口閥,將儲氨罐進行有效隔離,停運#3蒸發器液氨蒸發器及其他相關操作,消防泵運行,確保消防水壓力。
c.運行人員二人穿好正壓式呼吸器和防化服,快速趕到脫硝氨區配合檢修人員進行漏點檢查和對系統進行有效隔離。
(6)消防人員和護衛隊人員處理:
a.迅速撤離氨泄漏污染區附近的人員至上風口空氣新鮮處。并做好個人安全防護。
b.對氨區附近區域各路口進行交通管制,拉警示線進行隔離,嚴格限制無關人員和車輛出入現場,加強廠內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
c.檢查并切斷并控制好附近一切火源。
d.確認氨區消防噴淋水動作正常;使用現場消防槍進行漏氨稀釋;在氨區四周用水幕水帶形成第三道防線。
(7)受傷人員處理:運行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人工呼吸急救,然后(模擬打120)送往當地醫療急救中心搶救。
(8)演習現場對講機配置至少15只,其中具體頻道如下:應急領導小組為1,電控部熱控專業2,發電部為3,檢修維護部為8。
(9)注意事項?
a.由于整個應急處理過程消防用水量大,運行人員應控制好消防水壓力。?
b.消防、檢修等人員進入液氨泄漏區域應有熟悉現場的運行人員陪同指示。
c.因液氨氣化后大量吸熱,溫度很低,堵漏操作時應防止人員穿戴好嚴密的防化服,避免凍傷。
d.由于事故處理過程中所產生大量堿性廢水,可通過構筑圍堤收容,對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網入口及電纜溝進行封堵,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事故。
e.配備事故處理器材:正壓式呼吸器(4套);防護服(2套);雨靴(4雙);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6個);防護手套(6個);毛巾(2條)等。
f.演練前1天,通知各單位,要求各單位傳達到職工,告知廠部將舉行液氨泄漏應急演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g.演習期間凡進入氨區人員著裝必須遵守《安規》相關管理規定,禁止撥打手機,攜帶打火機等易燃易爆品,禁止觀摩人員和無關人員進入氨區,所有人員聽從演練總指揮安排。
各事故救援小組后續工作處理完畢后,分別匯報總指揮,由總指揮演習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