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液氨泄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某液氨泄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3764

1.總則

1.1.為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時、有序、科學、有效地組織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企業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本著“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根據單位實際,制訂本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職業病防治法》、《消防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河南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3.本預案適用于銅板帶廠生產過程中突發液氨泄漏安全事故的處理。

2.管理職責(略)

3.管理內容與要求(略)

4.應急響應

4.1.液氨泄漏的現象:液氨泄漏時,從泄漏處冒出大量的煙霧,周圍環境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泄漏處的設備、管線發冷,嚴重時結冰。

4.2.液氨泄漏的原因

4.2.1.液氨儲罐破損;

4.2.2.液氨儲罐的出口閥門密封不嚴泄漏;

4.2.3.各接頭及壓力表的安裝處密封不嚴泄漏。

4.3.液氨泄漏的處置措施

按程序報告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部,報警電話:、。并立即采取:

4.3.1.疏散人員至上風口處,并隔離至氣體散盡或將泄漏控制住;

4.3.2.切斷火源,必要時切斷污染區內的電源。

4.3.3.開啟消防水及噴林裝置對泄漏部位進行噴淋。

4.3.4.應急人員佩帶好液氨專用防毒面具及手套進入現場檢查原因。

4.3.5.采取對策以切斷氣源,或將管路中的殘余部分經稀釋后由泄放管路排盡。

4.3.6.在泄漏區嚴禁使用產生火花的工具和機動車輛,嚴重時還應禁止使用通訊工具。

4.3.7.參與搶救的人員應戴防護氣勢手套和液氨專用防毒面具。

4.3.8.逃生人員應逆風逃生,并用濕毛由、口罩或衣物置于口鼻處。

4.3.9.中毒人員應立即送往通風處,進行緊急搶救并通知專業部門。

4.4.液氨儲罐泄漏處理

4.4.1.液氨儲罐的處理:液氨儲罐的出口閥門泄漏可能的原因為閥門處的填料閥門泄漏。處理方法是戴好防護面具及手套用消防水進行掩護將出口處的閥門關死如果仍然泄漏就需一直保持噴水,直到泄漏完畢。

4.4.2.連接管路泄漏處理:對從液氨儲罐之后的泄漏,必須先關死液氨儲罐的出口閥門,再進行連接處泄漏的處理,如果仍然泄漏就需用消防水進行長期噴水。

4.5.現場防護器材配置:防護服、空氣呼吸器、防護手套、液氨專用防毒面具、急救藥品等。

4.5.1.防護器材:消防水帶、水槍(霧狀水槍)、消防栓專用扳手、防護手套、液氨專用防毒面具。滅火劑可采用:霧狀水、抗溶性泡沫、二硫化碳、沙土。

4.5.2.環境要求:液氨區域嚴禁使用明火作業。

4.5.3.人員要求:作業人員懂得液氨的理化特性,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作業;熟悉應急處理措施,能及時有效的處理液氨的泄漏事故;消防人員須戴防毒面具,穿防護服。在上風處滅火。

4.6.大量氨泄漏危害特點

4.6.1.中毒:由于儲罐內壓力較高,泄漏到空氣中,液氨迅速蒸發,而且蒸發速度非常快,會迅速占據空間,大量氣氨在空氣中蔓延,會使人中毒。

4.6.2.著火:大量泄漏的氨氣,如遇上明火,會發生燃燒。

4.6.3.爆炸:大量泄漏的氨氣,沒有接觸到明火,或者沒有在空氣中達到爆炸極限,暫時不會爆炸。但當達到爆炸極限時,遇到明火,就會發生爆炸。

4.6.4.灼傷:液氨或高濃度氨可致眼和皮膚灼傷。

4.6.5.凍傷:液氨從容器內泄漏出來后,由于壓力變化,液氨開始氣化,同時吸收熱量,使周圍溫度下降,如接觸人員,易造成人體皮膚凍傷。

4.7.泄漏的健康危害

4.7.1.侵入途徑:吸入、凍傷。

4.7.2.健康危害:低濃度吸入對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可造成組織溶解性壞死,引起化學性肺炎及灼傷。

4.7.3.急性中毒:輕度者表現為皮膚、粘膜的刺激反應,現出鼻炎、喉炎、氣管炎;可能有角膜及皮膚灼傷。重者出現喉頭水腫、聲門狹窄呼吸道粘膜細胞脫落、氣道阻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腫和肝損傷。氨可引起呼吸停止。如濺入眼內,可致晶體渾濁,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4.8.急救措施

4.8.1.將患者移到新鮮空氣處。

4.8.2.呼叫120或者其他急救醫療服務中心。

4.8.3.皮膚或眼睛不慎于接觸到該物質要立即用清水進行沖洗至少20分鐘。

篇2:液氨泄漏處置措施

液氨泄漏的處置措施

a)巡檢崗位立即切斷泄漏源;

b)若不能切斷泄漏源,班長立即向值班調度、消防救護隊和車間主任報告,組織清點人員,搜救傷亡人員,疏散無關人員;

c)組織人員配合消防隊和檢修人員對泄漏點進行處理;

d)若處理無效泄漏增大無法控制或液氨泄漏造成現場情況不明,班長立即組織工藝系統緊急停車:

主控按下甲銨泵、氨泵緊急停車按鈕和系統停車按鈕,并向調度匯報通知停送液氨,工藝人員在主控室完成系統封塔停車操作,打開PV-203放空防止PIC-203超壓;

e)若液氨泄漏擴散至壓縮廠房及操作室,班長立即組織全系統緊急停車,壓縮機組停下后,壓縮崗位人員戴好空呼或氧呼撤離壓縮崗位;

f)若現場大量氨泄漏,致使現場和操作室情況不明,班長立即組織全系統緊急停車,切斷原料,高壓系統封塔,主控兩人穿好防化服完成DCS封塔停車操作,其余人員佩戴好空呼或氧呼撤離。

篇3:脫硝儲氨區液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演練方案范本

一、演習目的

評估馬蓮臺發電廠應急準備狀態和應急能力,發現并及時修改應急預案、執行程序、行動中的缺陷和不足,澄清相關部門和人員的應急職責,改善其協調問題,加強我廠勞動用品防護使用培訓,減少或避免生產事故后造成嚴重后果,提高應急響應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員安全意識。

二、演練時間:2013年1月24日下午15:00

三、演習地點:脫硝儲氨區

四、演習指揮領導小組機構及其職責

1、指揮小組成員

組?長:馬建寧

副組長:楊林培?劉吉和

成?員:汪?忠?楊文平?李?皓?田福海?彥自明?包東澤?王朝輝?王玉忠劉學剛張泉海?韓西印?齊志博?

2、指揮小組職責

(1)負責本方案的制定、審批及現場方案的組織實施,下達搶險命令,監督指揮小組和搶險小組的事故救援情況。

(2)負責搶險小組的指揮及救援設施和勞保器材的提供、向組長匯報救援進展情況和對受傷人員的救護協調工作以及現場保護和數據記錄。

(3)負責事故的救援組織和方案的實施工作。

(4)負責本方案的啟動和終止。

(5)負責向集團公司及上級政府安全監管部門報告本廠的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3、救援小組的責任部門和職責如下

廠部領導到達現場后,成立應急指揮部和各應急救援小組,按照《脫硝氨區液氨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程序,實施緊急救援工作。本次演習,根據參演部門的情況,成立如下救援小組:

a.運行控制組:責任部門為發電部。負責確保機組穩定運行,進行具體漏點位置確認、隔離系統合檢查確認系統聯鎖閥門動作情況;保證消防水供給及壓力。

b.設備搶修組:責任部門為銀儀檢修維護部,負責設備維護,對漏點制定處置方案并進行緊固和堵漏,必要時進行現場通風和排水。

c.治安保衛組:責任部門為紀檢監察審計部。負責廠內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負責事故現場警戒,隔離進煤車進入通道,劃定廠區靠近氨區通道及其他警戒區域,疏散事故無關人員。

d.專業技術組:責任部門為生產技術部,電控部、發電部配合。負責根據液氨泄漏特性,提出補救措施;進行大氣和水質污染分析監測。電控部檢查統計聯鎖邏輯動作情況,生技部進一步確認聯鎖動作設計充分性,統計系統設計存在問題。

e.消防行動組:責任部門為安全監督部消防隊。負責現場消防噴淋、人員搶救搜尋、道路管制和交通指揮引導等。

f.安全救護協調組組:責任部門為安全監督部和發電部。發電部負責受傷人員的緊急救治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進行人工呼吸(模擬操作),安全監督部負責應急演練個專業協調工作,負責受傷人員聯系120外送搶救。

五演習內容

1、演練前的運行方式

(1)#1機組運行正常,SCR正常投運。工業水、消防水噴淋裝置水不投入,閥門聯鎖投入及動作正常。

(2)脫硝氨區#2儲氨罐運行,#1、#3儲氨罐無液氨,#2儲氨罐壓力正常。

(3)#1、#2蒸發器及緩沖罐投運,蒸發器液位正常。蒸汽調節閥在自動狀態,#1機SCR供氣投運。#3蒸發器和緩沖罐停運備用。氨區其他輔助系統自動運行。

(4)液氨的危險性:液氨是有毒的,飛濺到皮膚上還會造成凍傷。氨氣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對人體有危害。在空氣中氨的濃度達到0.5-0.6%(按體積計算)時,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時即可中毒,濃度超過0.6-1%時可能會造成死亡事故,達到11-14%時可以點燃,達到16-25%時如遇明火會引起爆炸。其揮發氣體會對環境造成造成污染,對周圍居民造成一定傷害。

(5)環境溫度:4℃?風向:根據實際風向標(旗幟)指示進行確認。

2、現場演練模擬狀態:

演練前事先確認脫硝氨區區域設備無故障,消防噴淋及報警系統備用正常。演習時假設#1儲氨罐,#3蒸發器及緩沖罐正在運行、#1機SCR供氣投運正常!

然后在#1儲氨罐附近準備好煙霧彈兩個,15:10施放煙霧彈,制造液氨泄漏假象,同時放置橡皮假人一個,模擬就地有人被氨氣熏倒昏迷。模擬氨氣泄漏檢測儀報警,噴淋系統動作,脫硫集控室發現脫硝氨區氨泄漏檢測儀和消防噴淋動作報警,安排檢查氨區系統。

3、演練方案

(1)1月22日15:00,安監部主任匯報總指揮“演練工作準備就緒”,總指揮宣布“馬蓮臺電廠脫硝儲氨區液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演練開始”。

(2)#1氨區罐區附近彌漫著刺鼻、濃重的氨氣(煙霧代替),脫硫集控室內脫硝氨區5個泄漏儀其中氨罐區一個泄漏儀>75%報警響起(熱控人員模擬),氨罐區消防事故噴淋閥門動作(實際此時噴淋水不投入),同時聯鎖卸氨相關閥門關閉,進、出氨罐所有閥門關閉,蒸發器停運閥門關閉。

(3)脫硫集控室內值班員發現泄漏報警后,立即撥打“119”,匯報值長、輔網班長并告知氨區發生液氨泄漏,且有值班員正在氨區巡檢等,經進一步確認后,值長按照應急響應要求立即匯報生產副廠長,生產副廠長宣布啟動《脫硝氨區液氨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值長立即安排通知相關部門和領導。

(4)現場成立脫硝氨區液氨泄漏應急指揮部,各應急救援小組人員接到通知后立即響應,并向總指揮報道。然后按照各自職責分別實施運行控制、消防施救、醫療救治、設備搶修、附近人員疏散等應急救援工作(本次演習不安排大規模500米內人員緊急疏散,僅考慮100米范圍)。

(3)輔網班長安排人員做好緊急個人防護,準備進行現場確認氨泄漏點、并進行系統隔離。同時輔網班長或運行值班員通過DCS畫面檢查確認報警點及區域為#1儲氨罐周圍,檢查控制系統是否自動關閉相關閥門,阻止液氨(或氣氨)進一步泄漏,當氨氣泄漏檢測儀檢測到氨區空氣中氨的濃度超過設定值(75ppm)時,控制系統將自動啟動對應區域的噴淋水系統、對泄漏的氨進行噴淋吸收。在氨泄漏點遠程隔離無效,且現場氨氣擴散迅速后、要求運行值班人員撤離泄漏區域至上風處。完后做好相關記錄。

(4)發電部值班員人員佩戴自給式呼吸器、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必要時戴防護手套,對運行系統泄漏點進行操作隔離和檢查。發現有一現場作業人員因氨氣中毒昏厥,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實施人工呼吸急救。如皮膚接觸、眼睛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保暖并休息,就醫。

(5)消防隊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洗消隔離,確保空氣中的氨氣被水霧吸收,將受傷人員抬出事故現場。且預防火災發生。

(6)紀檢監察審計部隔離進煤車進入通道,隔離區域以氨泄漏點100m、下風口100m為界附近稱房和班組人員,用擴音器通知疏散無關人員。

(7)在對泄漏點進行消防噴淋和初步控制后,檢查確認氨泄漏點位于#1儲氨罐手動出口閥(靠近罐體一側)法蘭面處,由銀儀檢修化水班人員實施措施堵漏,10分鐘后泄漏點消除。經現場洗消,大氣濃度測定合格(由運行人員檢測),并匯報應急總指揮和領導小組,事故現場應急行動終止。

(7)各事故救援小組后續工作處理完畢后,由總指揮宣布演練終止。

(8)事故現場解除警戒,恢復脫硝系統。

(9)在三樓會議室參演人員進行演練總結分析。

3、演習要點和注意事項

(1)氨泄漏檢測儀報警,脫硫集控室、氨區消防噴淋動作報警,運行人員接警。

(2)接警人員處理:

a.立即通知發電部當值長、輔網班長,要求檢查確認現場情況。

b.立即到現場、手持氨泄漏檢測儀檢查確認氨泄漏點。

(3)輔網運行班長處理:

a.通過攝像頭和報警畫面、操作畫面判斷液氨區氨泄漏點、消防噴淋動作情況,氨區有白色霧氣彌漫,判斷泄漏點部位。

c.現場初步判斷為液氨泄漏,匯報值長和專業領導。

d.停止相關液氨蒸發器運行,并實施遠程隔離,穿好正壓式防護服后關閉#1儲氨罐出口手動門。

(4)值長處理:

a.值長報告生產副廠長,在確認運行人員氨泄漏點遠程隔離無效,且現場氨氣擴散迅速后,生產副廠長發令啟動《脫硝氨區液氨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進行初級響應,并組織實施最初應急反應救援協調行動。

b.通知消防隊、安全監督部、生產技術部、銀儀檢修維護部等相關責任部門快速到達事故現場。

c.向上級領導高廠長、楊總、劉總、汪總等進行匯報后,告知我廠啟動《脫硝氨區液氨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

d.進行最初的應急指揮。

5)運行人員處理:

a.集控運行人員保證運行機組穩定。

b.運行人員緊急關閉#1儲氨罐的氣動出口閥,將儲氨罐進行有效隔離,停運#3蒸發器液氨蒸發器及其他相關操作,消防泵運行,確保消防水壓力。

c.運行人員二人穿好正壓式呼吸器和防化服,快速趕到脫硝氨區配合檢修人員進行漏點檢查和對系統進行有效隔離。

(6)消防人員和護衛隊人員處理:

a.迅速撤離氨泄漏污染區附近的人員至上風口空氣新鮮處。并做好個人安全防護。

b.對氨區附近區域各路口進行交通管制,拉警示線進行隔離,嚴格限制無關人員和車輛出入現場,加強廠內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

c.檢查并切斷并控制好附近一切火源。

d.確認氨區消防噴淋水動作正常;使用現場消防槍進行漏氨稀釋;在氨區四周用水幕水帶形成第三道防線。

(7)受傷人員處理:運行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人工呼吸急救,然后(模擬打120)送往當地醫療急救中心搶救。

(8)演習現場對講機配置至少15只,其中具體頻道如下:應急領導小組為1,電控部熱控專業2,發電部為3,檢修維護部為8。

(9)注意事項?

a.由于整個應急處理過程消防用水量大,運行人員應控制好消防水壓力。?

b.消防、檢修等人員進入液氨泄漏區域應有熟悉現場的運行人員陪同指示。

c.因液氨氣化后大量吸熱,溫度很低,堵漏操作時應防止人員穿戴好嚴密的防化服,避免凍傷。

d.由于事故處理過程中所產生大量堿性廢水,可通過構筑圍堤收容,對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網入口及電纜溝進行封堵,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事故。

e.配備事故處理器材:正壓式呼吸器(4套);防護服(2套);雨靴(4雙);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6個);防護手套(6個);毛巾(2條)等。

f.演練前1天,通知各單位,要求各單位傳達到職工,告知廠部將舉行液氨泄漏應急演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g.演習期間凡進入氨區人員著裝必須遵守《安規》相關管理規定,禁止撥打手機,攜帶打火機等易燃易爆品,禁止觀摩人員和無關人員進入氨區,所有人員聽從演練總指揮安排。

各事故救援小組后續工作處理完畢后,分別匯報總指揮,由總指揮演習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