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差錯管理制度

安全差錯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5606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強化安全檢查,落實安全責任,防止減少因安全工作疏漏出現差錯,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目標責任主體單位(含順安公司、昭化公司,下同)各單位、各級人員在安全管理中出現差錯的糾正、預防等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條本制度所指的安全差錯是指在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中,因生產作業違規、事故隱患整改、管理失誤等出現的安全差錯。

第二章職責

第四條安全技術部是該項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公司安全差錯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對公司各單位各級人員執行公司安全管理差錯制度進行指導、督促、檢查、考核。

第五條各單位各級人員是該項工作的責任主體,公司總經理是該項工作第一負責人;分管安全負責人是本安全差錯管理制度的具體負責人,負責按要求組織制訂公司安全差錯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到位,對各單位落實該項工作的情況進行指導、督促、檢查、考核。負責每月對公司安全部門執行該項工作的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第六條其他各單位和各級管理人員,負責協調開展好該項管理制度。

第三章管理規定

第七條各單位因管理上出現的差錯,追究相關管理人員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安全管理部門對出現管理差錯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并根據責任大小對責任人采取月度績效考核。

第八條各單位因安全隱患整改不到位造成的工作差錯,按隱患問題大小,隱患責任單位組織相關人員制定整改措施,安全管理部門對問題整改跟蹤驗證落實。

第九條各級操作人員因違規造成的差錯,因本人工作違規、疏漏等原因,造成安全事故的,按公司《生產安全調查處理制度》追究相關人責任。

第十條各單位應建立安全差錯管理臺賬,對查出的安全差錯問題及時登記在冊,并定期分析出現差錯的原因,制定改進方法,防范出現同樣的差錯問題。

第十一條安全差錯發生后,應積極采取補救措施,以減少或消除由于缺陷、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章罰則

第十二條在公司日常檢查、月度檢查、綜合檢查、安委會等檢查中,各單位發生“三違”現象、重復出現一般安全隱患,給予責任單位、責任人不低于100元的處罰。出現重大安全隱患的,給予責任單位及責任人不低于200元的安全處罰,重復出現重大隱患的,給予責任單位及責任人不低于300-600元的安全處罰(未發生安全事故);發生安全事故的,按公司《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報告制度》執行。

第十三條在安全督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問題,由公司安全督查組進行自由裁定。

第十四條在安全管理中,出現的安全差錯,經當事人及時糾正,未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本人50元的處罰;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責任單位0.5分的績效考核,給予當事人100元-500元的處罰。

第十五條各級單位及各級人員,應對開展的安全檢查負責;如因開展的安全檢查未發現安全隱患,而后造成安全隱患事故的,除按公司《安全責任追究制度》追究責任外,還應對檢查組長、檢查組員給予100-500元的罰款。

第十六條公司安全技術部,每季度對違反公司《安全差錯管理制度》的人員開展一次集中培訓,有效提升責任人員的安全防錯能力,并形成管理臺賬。

第十七條違反本制度相關規定,造成嚴重后果的,按公司相關制度和規定執行。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制度最終解釋權歸安全技術部。

第十九條本制度自四月一日起執行。

篇2:醫院醫療差錯事故登記報告處理制度(6)

醫院醫療差錯、事故登記報告處理制度(六)

1、醫務科、護理部及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都應建立醫療差錯、事故登記、討論報告制度。由科主任、護士長或指派專人登記發生差錯、事故的經過、原因及后果,務必做到準確,及時組織討論,總結經驗教訓,分清責任。

2、凡發生醫療差錯、事故或可能是醫療差錯、事故的時間,當事人應立即向本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及時向醫務科或護理部報告。發生嚴重差錯或醫療事故后,應立即組織搶救,并報告醫務科和院領導。對重大事故,妥善做好善后工作。當事人及所在科室應主動填寫差錯登記表或醫療事故登記表。

3、差錯、事故發生后,如不及時(當即)匯報,或有意隱瞞,事后發現,要根據情節輕重予以嚴肅處理。

4、差錯、事故發生后,醫務科護理部及其他有關職能部門,要認真調查事故的詳細經過,并必須于當班或當時完成調查經過(含討論),盡快作出準確的科學結論,由醫院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5、醫務科、護理部在組織調查處理醫療事故或醫療糾紛過程中,應有專人保管有關病案和資料,任何人不得涂改、偽造、隱瞞、銷毀、丟失,違者按情節輕重予以嚴肅處理。

6、為查明事故和醫療糾紛原因,必要時要向死者家屬及時提出尸檢要求,要有書面要求及家屬的答復意見。如拒絕和拖延尸檢尸檢而影響對死因的判斷,由拒絕和拖延一方負責。為確保尸檢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應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

7、情況檢查清楚后,由院、科向家屬、單位做詳細說明。任何人不得隨意向其家屬及單位解釋。必須嚴格遵守保護性醫療措施。

8、各科室要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積極采取措施,有效防止和避免重大差錯事故的發生。

篇3:醫院差錯事故管理操作程序

醫院差錯事故管理標準操作程序

目的:制定差錯事故管理標準操作程序,保證患者用藥安全,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

范圍:藥劑科各部門

責任人:全體藥劑人員

程序:

1、差錯事故的定義:由于藥劑人員在調劑、制劑、分裝、領發、貯存、保管、使用儀器等工作中,未給患者造成傷害,但造成藥品浪費,損害儀器設備或發生不應有的錯誤時,均屬差錯。

2、差錯事故的范圍:差錯分為配方、發藥時產生品種規格數量差錯、用法用量錯誤,藥品質量不合格、配制錯誤、檢驗錯誤、保管不當、賬物不符、統計差錯、藥品管理錯誤等。

3、差錯事故的分類:差錯分為一般差錯和嚴重差錯。一般差錯:指差錯發生后能及時糾正,未造成危害及損失或未引起不良影響的;嚴重差錯:指差錯會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引起重大不良影響,但未構成患者人身損害的。

4、差錯事故的報告與處理:

1)發生差錯后應立即向上級匯報,積極采取措施,糾正錯誤,必要時應逐級匯報。

2)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及時登記差錯原因、經過、后果及處理措施。并每月匯集上報醫務科,嚴重差錯事故應及時上報,說明發生差錯事故的原因及如何避免復發的改進措施。

3)各部門負責人負責匯集差錯、事故,對發生差錯事故的原因、情節及后果要具體分析。

4)藥劑科定期(1次/季)組織討論、分析,找出差錯事故的原因和性質,從中吸取教訓,制定預防措施,如引導藥劑人員繼續教育,修改不合理操作規程,提醒執行正確操作規程等。

5)差錯事故列入藥劑人員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