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常規工作檢查計劃
為進一步落實學校“向課堂教學要質量”的思想,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學校決定開展教學常規檢查與展評活動。
一、指導思想
本次活動,一方面對任課教師開學以來的教學常規情況進行了全面考核,充分展示教師本學期的教學常規工作情況,另一方面為教師提供相互學習交流的一個平臺,同時實事求是地評價各教師的常規工作,為進一步改進今后的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
二、活動目標
1、落實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細化教學常規工作,全面了解教師常規工作情況,規范教師教學行為,提升教師常規工作能力,向過程要質量。
2、為教師搭建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促進教師自覺、認真地抓好教學常規工作,提高課堂實效,提升教學質量。
3、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的常規工作業績,為教師的工作積分量化提供依據。
三、參評對象
全體一線教師
四、展評時間:組內(4月8日周五下午)校級展評(4月11日下周一例會)
五、領導小組
組長:z喜
副組長:z紅、z煥、z威、z英
成員:各年級備課組長及教導處人員
六、職責與原則
職責:檢查小組全體成員負責對全體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和考評,并對檢查情況進行總結、匯總和通報。
原則:檢查過程堅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則
七、展評形式
檢查形式:
1、組內自查:按照開學初常規工作要求進行自我審視和完善
2、教研組內展示:各年級學科備課組長對各位常規工作進行初步檢查,提出改進意見。
3、教導處督導:姜威負責一、四年級語文、數學
z負責三、六年級語文、數學
z負責二、五年級語文、數學
z負責三---六年級英語及體育、音樂、美術和其它小學科
八、具體展評形式
1、所有任課教師分為四個組:一、四年級組、三、六年級組、二、五年級組、英綜組。參加展評的老師要在展評前,整理好自己本學期的教案、讀書筆記、作業批改、聽課與評課記錄、放到自己所在組的展評地點的指定位置;
2、每個展評組的總責任人為教導處分管人員,負責人為各年級備課組長。各負責人負責:整理本組展評的教室,提前安排好每位教師資料的擺放位置(按班級順序);召集本組所有的教師按時到達展評地點,按學校要求每個對自己的常規工作做1--2分鐘的匯報,其他參評教師對其各項進行打分,依次進行完畢后,把常規工作評分記錄表上交給組長,各年級備課組長要將本組教師常規工作的各項得分進行匯總后,上交教導處。(組長書面匯報本組常規工作的亮點(1--2分鐘))
3、教導處人員負責:按時到達所負責的展評地點,指導、監督、調控所負責年級組的展評全過程;負責分發、組織本組教師填寫教學常規考核表(務必按照填寫要求填寫);并逐一檢查是否按照要求填寫,對于沒有按照要求填寫的考核表要重新填寫。
4、各年級組推選出優秀的班級及其項目,進行全校性展評,并進行表彰。
八、展評總結
學校將對教學常規工作檢查結果納入常規量化積分,并對優秀個人進行通報表彰,以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營造濃厚氛圍,促進“常規教學工作”活動的扎實開展,確保教學成效。
篇2:小學教學常規檢查守則規定
小學是每個孩子的起點,小學老師對于每個孩子尤為重要,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小學教學常規檢查守則,歡迎閱讀!
小學教學常規檢查守則
為了進一步規范學校的教學管理,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全面落實“向常規管理要質量”的教學管理理念,為使我校教學常規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學化和規范化的軌道,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竹林橋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辦法》。
一、備課。
(1)教師必須做到超周備課,語數學科要有單元備課,無單元備課扣1分,無超周備課缺1節扣1分。
(2)音、體、美、科學、品德、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專職教師須備詳案,每周1課。
(3)三至六年級作文備課與講評每單元一次。
3、教案數量3分。備課數量達要求,記3分,每缺1節扣1分。
4、作文講評缺一項扣1分。
二、作業及批改。
1、作業設置與要求
語文:
一二年級田字格本每課至少一次;三-六年級:語文作業本(精讀課文每課至少一次)、作文(每單元一次)全批全改、導學案或長江作業全批全改。
數學:
1、一二年級:作業本每周至少3次、導學案全批全改。
2、三-六年級:作業本每周至少3次,在單張紙或練習本上做的題(可不抄題目)至少達到3次以上,否則作業本上要每周要有5次,導學案或長江作業全批全改。
英語:
1、英語作業本(每周2次)。
2、長江作業每課一次。
3、科學:長江作業每課一次。
4、品德:長江作業每課一次。
2、評分項目:
⑴作業每缺一次扣1分,做了未批,以未做處理。
(2)學生是否及時改錯,不改錯扣或改后未批改的扣1分(注:學生不能在原錯題處改錯)。
三、單元達標:
每單元檢測一次,試卷要批改、有成績記錄、有試卷分析,缺一項扣2分。
四、聽課:
教師要積極參與聽課學習活動。教師每周聽課不少于1節;項目填寫齊全,記錄詳細,環節評析具體,總評有亮點、有不足(至少3條),每缺少一項扣1分。
六、檢查辦法:
1、教學常規每半月一次檢查。
2、檢查成績納入教師績效考核;
3、每次常規檢查時抽一個年級語數老師參與,與語數教研組長一起檢查,檢查后簽字確認檢查結果,然后公示。
4、每次檢查時所有老師把要檢查的內容放在辦公桌上,檢查時辦公桌上如沒有就視為常規沒做,計0分,每次統一檢查后不再補檢,如下次檢查時上次的任務還未完的連同本次一起視為0分。
篇3:教學常規定期檢查制度
教學常規定期檢查制度
一、備課檢查制度
每學期分別在期中、期末組織教研組長,檢查教師備課,明確本學科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備課內容要有教材分析,目的任務,具體要求,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進度安排,要有集體備課,集思廣義,做到教學目標、要求、重點、難點、深度、廣度力求統一,每授課要寫出“教后感”要體現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學校領導經常深入教研組,進行督促和檢查,定期檢查教案和教學筆記。通過檢查,對于在備課中創造性的應予以表揚,發現問題要及時提出,并提出改進意見,定期舉行教案展覽和評比,以交流經驗,表彰先進。
二、作業批改制度
作業批改必須及時,一般情況下作文必須在下次作文前一天批好發給學生,最遲必須在下次作文前批改好,其他作業應在作業交后兩天內或下次上課前批好發出。各科作業批改的份量和方法及評分標準,按學校規定做。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按時、獨立、整潔的完成作業,教師要及時檢查,對無故缺作業的學生要及時批評教育,不做、抄襲、馬虎的要重做。教師都應有專們的作業批改記錄,將學生作業中重要錯誤隨時摘記,發還作業本時要對全班學生進行作業情況的評講,鼓勵進步,指出缺點,如能達到教師的規格,應給予“優秀作業標志”,以示鼓勵。
三、課檢查制度
為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授課水平,不定期抽查聽課,檢查教師的上課情況。教導處規定任課教師每周聽課至少一節,教師有事請假必須首先調好課,無故曠課教師學校查實后作為教學事故記入教師檔案。
四、考試評估制度
每學期舉行大型的兩次期中期末考試,學校統一組織,東西兩樓交換監場,統一閱卷。學生成績作為考核教師的依據。各樓每月舉行一次月考,。。由本學部自己組織出題監場閱卷,作為教師改正教學方法,摸清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依據。
***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