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小學防震避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5月12日是防災減災主題日,今年的主題是“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平安校園”。為開展好“安全教育日”活動,根據(jù)上級有關通知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防震避震應急疏散演練,提高全體師生的防震避震安全意識,使全體師生掌握應急疏散的正確方法,熟悉學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yǎng)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fā)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組織
成立學校防震避震應急疏散演練工作小組,統(tǒng)一組織、協(xié)調(diào)防震避震應急疏散演練工作。
組長:陳旭
副組長:錢軍
組員:何敏、各班主任
三、演練時間
**年5月10日下午第二節(jié)
四、演練內(nèi)容
(一)室內(nèi)緊急避震。檢驗師生震時應急避震方式的科學性、有效性和避震場所的安全性。
(二)震后迅速疏散。檢驗緊急疏散路線設計的合理性、室外避震場所的安全性和師生緊急疏散時的組織紀律性及能否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從教室撤離到安全地帶。
五、演練程序
(一)演練警報響起時,現(xiàn)場指揮(廣播室)下達命令:“全體師生請注意,現(xiàn)在發(fā)生了地震,請大家不要慌張,聽從指揮,緊急避震”。演練開始,教師指揮學生打開教室前后門,一樓的學生迅速撤離,二樓以上的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進行緊急避震,用雙手(或書包)護住頭部,躲到教室內(nèi)墻角、課桌旁邊、課桌之間或下邊。
(二)1分鐘后,現(xiàn)場指揮(廣播室)發(fā)布第二次命令:“全體師生請注意,現(xiàn)在馬上撤離”。任課教師和樓層負責教師各就各位,指導二樓以上的學生有秩序地迅速撤離。
(三)到達應急避難疏散場地(教學樓前),學生要雙手護頭迅速蹲下或坐下,要避開籃球架和圍墻、鐵柵欄、教學樓等。各班班主任組織學生馬上清點人數(shù),并由班主任報告組長。
(四)總結演練情況,宣布演練結束。
六、演練時限
應急疏散撤離時限參考標準:一層為40秒內(nèi);二層教學樓為1分鐘l0秒內(nèi);三層教學樓為1分30秒內(nèi);四層教學樓為2分鐘內(nèi);五層教學樓應急撤離時限標準為2分鐘30秒內(nèi)。
七、演練要求
(一)各班要結合學校防震避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在“5.10”組織學生進行預演。
(二)各班要提前在告知學生應急避難場地本班級集中區(qū)域。
(三)各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在演練過程中沉著冷靜、嚴肅有序、服從指揮、互相幫助,嚴格按規(guī)定線路疏散,做到不驚慌、不嬉鬧、不搶先、不擁擠,堅決杜絕擁擠踩踏事故的發(fā)生。
(四)為防止應急疏散演練中出現(xiàn)摔倒、受傷等意外情況,演練時指派專人在樓梯拐角等容易摔倒的地方負責疏導師生有序撤離,名單如下:
篇2:第二中心小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為了有效地保證師生的生命與財產(chǎn)安全,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緊急疏散原則
指揮得力、謹慎從事、全體動員、及時疏散、保護師生、減少損失。
二、處置應急事故的組織:
學校安全疏散領導小組:
組長:沈漢力
副組長:林清燦、李雪蓮、柯雙喜
組員:全體教師
三、地震臨震應急反應
(一)緊急避震
1、要保持鎮(zhèn)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教室。
2、在教室內(nèi)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或床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枕頭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口邊。
6、在教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7、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fā)現(xiàn)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二)緊急疏散:
根據(jù)學校各年級所處位置及學生年齡特點,緊急疏散的具體要求是:
1、拉響警報:學校辦公室在地震發(fā)生的第一時間拉響警報,聽到警報(鐘聲)后由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組織本班級學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鐘后沒有大反應,學校再次拉響警報(哨聲),各班級應馬上按照學校規(guī)定的緊急疏散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教學樓。同時,柯雙喜老師負責向120求救;沈漢力校長向上級領導匯報情況。
2、組織疏散:
(1)安全疏散領導小組迅速組織全校師生疏散逃生,班主任及當時上課的教師負責組織本班學生疏散逃生。
(2)疏散路線說明:
a、各班學生依次分兩列縱隊從教室前后門出,不擁擠,有序排好兩列縱隊。
b、六(1)、五(1)班從教學樓過連廊往綜合樓樓梯下樓直接到操場;
四(1)、四(2)班從教學樓過連廊往宿舍樓樓梯下樓直接到操場;
三(1)、三(2)班從教學樓左側樓梯下樓直接到操場;
二(1)、二(2)班順教學樓右側樓梯下樓直接到操場;
一(1)、一(2)、一(3)班直接到操場。
C、教室內(nèi)學生疏散指揮人員安排:
當時在教室上課的教師迅速組織學生排隊,帶領學生有次序下樓疏散;
當時在辦公室內(nèi)辦公的班主任、隨班教師立即前往樓道口等待本班學生,遇到本班學生后立即協(xié)同任課教師帶領本班學生到操場,按升旗儀式隊伍位置安排集結隊伍。
上體育課的班級立即在操場集合,由上課的體育教師帶領學生到安全地帶集結。
3、救護摹擬演練:
(1)救護人員安排
由林清燦老師及時聯(lián)系衛(wèi)生所衛(wèi)生員到校內(nèi)處理傷病員。
a、不擔任教學任務及疏散任務的教師在操場待命,及時把傷情較重的師生送往醫(yī)院。
b、帶領本班學生疏散到安全地帶后,不擔任班主任的男教師如當時沒有帶班任務,則立即到操場待命,參加救護組工作。
(2)操作過程
a、發(fā)現(xiàn)學生受傷,所在班科任老師應立即向?qū)W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報告有關情況。
b、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轉(zhuǎn)移受傷學生至安全地帶(操場)。
c、先由衛(wèi)生所衛(wèi)生員進行急救,待120救護車到達后送湖頭醫(yī)院就醫(yī)。
四、疏散要求:
1、聽到學校發(fā)出的警報聲后(鐘聲),教學樓全體師生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集合地點:按*位置在操場集中,如情況需要,再聽從指揮安排。
3、在撤離時給學生講清楚,地震時第一不能跳樓,第二不能一窩蜂似地往外擠,應在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同學一齊行動,把桌椅擺放得有利于避震;與外墻和窗戶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外墻倒塌或玻璃破碎時傷人;避開室內(nèi)的懸掛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時緊急撤離;把年小體弱或殘疾的同學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離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離。
五、注意事項
1、做到不驚慌、采取就近避險。
2、必須按疏散線路疏散,下樓時各班成兩路縱隊下樓,以免碰撞、擁擠、踩傷。
3、遇到災情,千萬不要跳樓。
4、當堂教師負責指揮學生疏散,不得擅離崗位,有秩序?qū)W生撤離到操場。
5、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或書包、書本護頭,以防被砸。
6、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7、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8、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演練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shù),并向校長報告。
六、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組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七、災情速報
災情速報對象:災情內(nèi)容向上級地震部門、中心學校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匯報。
篇3:實驗小學周一升旗疏散演練方案
為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文件精神,結合學校當前開展的安全教育主題,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并具備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生存技能,在校園發(fā)生爆炸、火災、地質(zhì)災害等突發(fā)事件時,全校師生能安全、快速地進行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下樓時間舉行疏散演練,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一、疏散演練領導小組
演練總指揮:邵杰
現(xiàn)場總指揮:劉嶺
避險警報、疏散警報播放:馬
成員:全體教師
二、具體分組情況:
一號樓梯一樓樓梯口:徐飛
二號樓梯一樓樓梯口:范月
三號樓梯一樓樓梯口:張
四號樓梯操場出口:原枝
四號樓梯一一班西側樓梯口:劉珍
五號樓梯一年級辦公室樓梯口:魏
雷鋒長廊過道:黃珍
一樓大廳北邊:王春
一樓大廳南邊:申強
職責:全體老師要在疏散演練前5分鐘到達教室及安全崗位,對疏散通道進行檢查,必須在演練開始前確認通道是否被臨時占用,安全門是不是上鎖或者被堵塞,地面上是否濕滑等現(xiàn)象,如果有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首先要把這些危險排除掉,然后再開始演練。
三、具體安排
(一)、演練安排
1、時間:每周一上午8點。
2、參演對象:全體師生
3、演練原則:規(guī)范有序
4、演練內(nèi)容:
正、副班主任負責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險的方法、應急疏散的途徑和集中地點、全校師生進行應急疏散的預演,能迅速到預定地點集中。演練包括應急避險、疏散。
5、警報信號:
演練以消防警報聲作為啟動信號,分避險警報(2分鐘)和疏散警報(4分鐘)。
(二)、疏散的集中地點和路線
1、集中地點:學校操場(各班按升旗儀式劃定的位置集中);
2、疏散路線。
一年級
1.1/1.2/1.3列隊依次從4號樓梯(一一班西側樓梯)口靠右邊行至操場;
1.4/1.5/1.6列隊依次穿過雷鋒長廊東西走向的出口靠左側行至操場;
二年級
2.1/2.2/2.3列隊依次從圖書閱覽室左邊的門,經(jīng)一樓大廳右邊起第二個玻璃門行至操場;
2.4/2.5/2.6列隊依次從2號樓梯下至一樓,從工會辦公室東邊出口行至操場;
三年級
3.1/3.2/3.3列隊依次從4號樓梯(三一班西側樓梯)下至一樓右拐穿過廁所西側出口行至操場;
3.6/3.5/3.4列隊依次從5號樓梯(三六班東側樓梯)下至一樓穿過雷鋒長廊行至操場;
四年級
4.1/4.2/4.3列隊依次從1號樓梯(大隊部北側樓梯)下至一樓穿過一樓大廳南側玻璃門行至操場;
4.4列隊從2號樓梯(教導科南側樓梯)下至一樓左轉(zhuǎn)再左轉(zhuǎn),穿過教學樓東側安全通道行至操場;
五年級
5.3/5.2/5.1列隊依次從3號樓梯(圖書館樓梯)下至一樓圖書閱覽室右邊的門,經(jīng)一樓大廳右邊第一個玻璃門穿過大廳靠左行至操場;
六年級
6.1/6.2/6.3列隊依次從1號樓梯(六一班西側樓梯),在三年級后面下至一樓行至操場;
6.4列隊從5號樓梯(六六班東側樓梯),在三年級后面下至一樓左轉(zhuǎn)穿過教學樓北側安全通道行至操場。
注:
1、各班均排列兩隊;
2、全程高樓層班級注意與低樓層班級保持距離,不得超越;
3、正班主任老師在隊伍前面,副班主任老師在隊伍后面,班主任老師負責保持與前面班級的距離,副班主任老師負責監(jiān)控隊伍紀律,保證不推搡、不擁擠。最主要的是控制演練的疏散速度,如果速度過快容易發(fā)生踩踏事件,所以在前面的班主任老師要控制這個節(jié)奏,讓學生安全的疏散。
(三)、撤離(疏散)方法:聽到避險警報后,正副班主任教師迅速指揮學生及時打開前后門(事先分好從前后門出的學生),組織學生排隊,在室內(nèi)將學生分成前后兩路,一部分走前門,一部分走后門。撤出教室后按要求帶領學生有秩序成兩列縱隊出教室在走廊集合。聽到疏散警報后開始疏散。在安全教育課上要讓學生分清避險警報和疏散警報的區(qū)別。
(四)、疏散要求與注意事項:
1、聽到學校發(fā)出的警報聲后,全校師生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時,學生有秩序成兩列縱隊,一隊手扶樓梯,另一隊手扶墻壁。
3、各路口負責人在聽到警笛聲后第一時間到達指定地點,維持秩序,保證學生的安全。
4、各班負責疏散的老師要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按疏散線路有秩序地進行疏散,指導學生疏散時要沿樓梯兩邊,彎著腰撤離現(xiàn)場,注意樓梯口行走安全。
5、學生撤離到操場后,各班班主任整理隊伍,檢查學生人數(shù)。
6、疏散七不準:不準嬉笑、不準推拉、不準滯留、不準超越、不準超速、不準蹲下、不準逆行。
篇4:安全教育月學校安全疏散演練預案
學校安全疏散演練預案
根據(jù)海南省安全教育月的要求,我校師生要積極行動起來,進一步開展推進學校安全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安全疏散演練,在演練中查找薄弱環(huán)節(jié)和突出問題,完善各項應急求援制度、預案。樹立安全發(fā)展的理念,增強全員的安全意識,促進學校和諧發(fā)展,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經(jīng)學校領導研究決定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本次安全疏散演練活動。
一、安全演練主題
積極防御各類災害、構建安全和諧校園
二、演練時間與地點
時間:**年4月22日(星期四)下午:4:30
地點:教學樓各教室(起點)、學校黑板報前(疏散集合點)
三、演練內(nèi)容
緊急安全疏散
四、組織領導
總指揮:王萍
現(xiàn)場指輝:卓大少玲
成員: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師
樓梯口:鄭(上)王章(中)王裕(下)
集合統(tǒng)計:王明
五、疏散演練步驟
準備工作:
(一)召開班主任會議,做好布置、培訓工作。
(二)班主任老師向?qū)W生作演練動員,講解動作要領和疏散要求及各項安全注意事項。
演練實施及要求:
(一)4月22日下午4:30,發(fā)布緊急疏散警報。由王傳裕老師吹哨(連續(xù)長音)演習開始
(二)學校在教學樓各層樓梯口安排疏導員,負責疏散指令的傳遞,并協(xié)助各班老師處置疏散過程中的突發(fā)情況。
(三)聽到緊急疏散警報后,每個教室前面三排同學,以靠門、靠窗為序,排成一隊,同時迅速從前門離開教室;后三排的同學,也以靠門、靠窗為序,排成一隊,同時迅速從后門離開教室。靠樓梯凱的班級為先。
(四)樓道右邊教室學生出門后,靠樓道右側有序撤離;樓道左邊教室學生出門后,靠樓道左側有序撤離。
(五)在樓梯口,要按照疏散順序,在樓道老師的指揮下,由各班老師組織學生有序疏散。樓道右面進入樓梯的學生排成靠右的一路,樓道左面進入樓梯的學生排成靠左的一路,防止學生相互推擠、掉隊和踩踏,防止出現(xiàn)摔倒和踩踏事故。
(六)高年級學生要照顧低年級學生,男生要照顧女生;所有師生離開教學樓之后,迅速到指定場地集中。
六、疏散要求與注意事項:
(一):學生
1、聽到學校發(fā)出的警報聲后,全校師生立即安全、快速進行疏散,絕不能再收拾物品(那怕再貴重的)。跑到走廊上,按樓梯口疏散到學校黑板報前,在場老師應叮囑(責令)學生不要慌張、不能混亂,(貓腰弓身,用毛巾、衣、袖口等掩住口鼻,快速疏散)。
2、疏散集合地點:在學校黑板報前集中,如情況需要,再聽從指揮安排。
3、在疏散過程中,只許下不能上(無論發(fā)生什么事),且不能停留。下樓時彎腰側身,每層樓的學生分兩路下樓,樓梯口的左右兩邊各一路,順序是離樓口由近及遠(要求有序安全、快速下樓,不能搶先擁擠,以免發(fā)生擁擠踩踏事故。)。離開樓道后跑步前進,以便給后面的同學留出撤離通道。
4、到達學校黑板報前后,分班排隊,學生集合完畢,各班主任點名,并將實到人數(shù)與應到人數(shù)上報給王萬明總務,(報告:某某班應到,實到,報告完畢)。
(二):教職工
1、要在演習前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演習注意事項必須讓學生人人知曉。
2、全體教職員工必須仔細閱讀學校安全演習方案,并嚴格執(zhí)行演習方案流程,不得自作主張。
3、在教學樓撤離過程中教職工遇到學生應讓學生先撤離。
4、對演習中發(fā)生的意外做到早報告,早處理,不延誤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