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安全常識三字經
消防安全常識
一報警
一一九是火警有災情才使用
亂報警受懲罰報警時要切記
講清楚說詳細救援及減損失
二學校防火
進校園煙花等燃爆物不攜帶
實驗用化學品有危險聽指導
電器具常檢查用完后斷電源
紙垃圾易燃燒打掃后埋深處
三家庭防火
防火事一輩子父母親做表率
易燃物家里多小心用保平安
烘衣物得看管保險絲別代用
電器具謹慎用一用完斷電源
燃氣具勤檢修有異常別大意
用煤氣防泄露保通風防中毒
四火災自救
未成年遇火災避為先勿幫救
篇2:開展普及法律常識樹立安全意識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為了深入貫徹學校提出的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活動的意見精神,推動學校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提高學校內部防范能力,預防和減少校園案件和在校生犯罪,實現校園安全防范制度化、規范化,保障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師生的人身安全,切實改善學生中不懂法,不守法的現狀,全面提高學生自覺遵紀守法的自覺性,為創建安全文明校園做貢獻,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為指導,堅持以思想教育為主,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以維護學校治安穩定和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為目標,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認真落實校園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以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為載體,全力推進學校貫徹落實《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建立和規范學校安全保衛工作機制,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保證學校有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和學習生活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通過“普及法律常識,樹立安全意識”創建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建立健全學校安全防范機制,有效防止和減少刑事治安案件,違法犯罪和安全事故的發生,努力實現師生公民道德,職業道德,文明修養和民主法制觀念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素質的顯著提高,使學生安全防范意識進一步提高,達到自覺遵紀守法,實現以“以良好校園秩序和優美的校園環境為主要標志”的校園文明程度的顯著提高,使學校育人環境進一步改善。
三、組織機構:
組長:胡
副組長:干
成員:付祥各班班主任
四、創建活動內容及步驟:
1、制定和完善校園安全文明建設管理的規章制度,嚴格執行門衛登記、驗證制度、規范日常管理;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處置工作預案體系,落實應急反應機制;
3、嚴格落實24小時治安巡邏和巡查制度,巡查日志和記錄詳實、清楚;
4、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校園安全文明建設工作責任追究機制;
5、普及法律常識,樹立安全意識,和各專業一起向學生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以及校園公共安全常識教育等。
6、結合未成年人的特點,制定相關的法律內容,聘請司法人士來校為學生做法制教育報告。
7、做好安全教育活動的檢查和驗收工作。
8、各班舉辦一次以“安全”為主題的班會活動。
篇3:小學生預防傳染病安全常識教育材料
小學生預防傳染病安全常識教育材料
傳染病是由由各種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人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
一、傳染病傳播的方式和途徑:
第一,通過空氣從呼吸道傳染。如流感、流腦、麻疹、百日咳、風疹、猩紅熱等。
第二,通過食物經消化道傳播。如痢疾、傷寒、甲型肝炎等。
第三,通過昆蟲及動物傳染。如蚊子傳播乙腦;虱子傳播斑疹、傷寒;狗能傳播狂犬病;蒼蠅傳播痢疾等。
第四,通過日常接觸傳染。如甲肝、沙眼、紅眼病、水痘等。
第五,通過血液傳播。如輸血、打針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二、預防傳染病的環節:
1、控制和消滅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
三、目前多發的幾種傳染病及預防
1、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兒童。麻疹極易傳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一般在接觸病毒后10天開始發熱、流涕、咳嗽。病程可7-18天不等。皮疹一般在初始癥狀后的3-7天出現。患者從剛出現癥狀到疹子出現后4天內有傳染性。任何診斷為麻疹的患者,必須從學校或工作中隔離,直到疹子出現后的4天。
麻疹的預防主要有:
①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離患者。
③麻疹流行期間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尤其是醫院),少串門,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機會。
④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不挑剔食物,多喝開水。
⑤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后12天左右可產生免疫力。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傳染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冬春季節較多見。多見于4到15歲的兒童。
流腮的預防主要有:
①最佳的預防是在適當的年齡接種疫苗。
②早期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完全消退為止。
③注射腮腺炎減毒活疫苗。
④藥物預防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極強的感冒病。
流感潛伏期1~3日,最短數小時。
流感與普通感有著區別。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為:高熱、昏迷、抽搐,有時能致人死亡。普通感冒較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涼、淋雨、過度疲勞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
流感的預防措施有:
①注意體育鍛煉,保證休息,增強體質。②流感流行期間暫停*,暫不探親訪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出門戴口罩。公共場所加強通風,噴灑漂白粉液消毒。
③時要保持營養均衡和避免過度勞累,這是預防流感的基礎措施。
④預防流感的最好辦法是接種疫苗.
4、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膿血樣大便。中毒型急性發作時,可出現高熱并出現感染性休克癥狀。該病常年散發,夏秋多見,人類對本病普遍易感,是我國的多發病之一。
預防:易感人群應注意飲水飲食衛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
5、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于10歲以下的兒童,一年四季皆可發生,但以春季為多。以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猩紅熱樣皮疹及脫屑為特征。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潛伏期為1~7天,一般為2~3天。
預防:①猩紅熱病人要嚴格隔離至咽拭子培養陰性為止。②猩紅熱流行期間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③不要讓孩子與猩紅熱患者接觸。
6、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為低熱、畏寒、頭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癥、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發熱當天全身可見以四肢為主的分布均勻的淡紅色圓形或卵形點狀充血性斑丘疹,24小時可遍布全身。
防治措施:
①接種風疹減毒活疫苗。
②②接觸風疹病人后早期注射免疫球蛋白有預防效果
③發現病人后應隔離至出疹后5天。
7、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變異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甲型H1N1流感病人為主要傳染源。雖然豬體內已發現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動物為傳染源。
主要通過飛沫或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傳播。
人群對甲型H1N1流感普遍易感。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為1-4天。
臨床主要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包括發熱(腋溫≥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肌痛、乏力、嘔吐和(或)腹瀉。可發生肺炎等并發癥。少數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出現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嚴重者可以導致死亡。
由于這種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新發疾病,其特點仍待進一步觀察總結。
防護措施:
①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②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
③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
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⑤盡可能頻繁開窗,增進居住空間的空氣流動。
⑥如果戴口罩,必須正確使用和處置,以確保其效力,避免因不正確使用口罩增加傳播風險。正確做法:用口罩仔細遮蓋嘴和鼻子并系牢,盡可能減少面部與口罩之間的空隙;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濕氣后,換上新的清潔和干燥的口罩;不要重復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應丟棄并在除下后立即處置。在觸摸用過的口罩后,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潔手液洗手。
篇4:學校集體活動安全常識
校內外集體活動安全常識
一、組織學生參加和勞動社會實踐,事先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特別要強調遵守紀律,服從管理,聽從指揮。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不宜組織學生參加有毒、有害、高溫、繁重體力勞動等特種作業。
(一)防止觸電
1、不要用濕手、濕布觸摸、擦拭電器外殼,更不要在電線上晾衣服或懸掛物體,或將電線直接掛在鐵釘上。
2、發現絕緣層損壞的電線、燈頭、開關、插座要及時報告,請專人檢修,切勿亂動。
3、萬一遇有電氣設備引起的火災,要迅速切斷電源,然后再滅火。
4、發現有人觸電時,要先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再采取其他搶救措施。
遠離高壓帶電體。
(二)防止落物傷害
1、進入建筑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道路行走,必須戴安全帽。
2、起重裝卸、吊運物品的下面嚴禁站立、通行。
二、校外集體活動應注意
1、組織學生參加集體校外活動,一定要事先經學校負責人研究,做出周密計劃,嚴格組織,并有學校負責人或教師帶隊。要事先派人勘查活動場地、環境。要建立大型集體外出活動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的制度。
2、活動中如需使用交通工具時,必須符合安全要求,不得超員運載,不得乘坐沒有駕駛執照的人員駕駛的車、船。
3、參加校外集體活動的場所、建筑物和各項設施必須堅固安全,出入道口暢通,場內消防設備齊全有效,放置得當。
4、到瀏覽區和游樂場所活動,一定要注意其合理容量。不要組織學生到超容量的地方或場所活動。
5、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勤工儉學和社會公益勞動,必須堅持安全、無毒、無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則。要加強勞動組織,重視勞動保護,教育學生遵守勞動規則。
6、組織學生參加有關單位舉辦的集體活動,必須有安全保障措施。在沒有嚴密的組織工作和切實的安全措施情況下,無論是何單位組織的活動,學校都可以拒絕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