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言文字工作迎檢方案
容句高中語言文字工作迎檢方案
為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進一步提高我校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水平,推進城市語言文字規范工作的健康發展,迎接省市語委對我市三類城市語言文字規范工作的評估驗收,對照評估標準和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x理論和“_____”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深入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大力推進普及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全面提高全體教師正確使用語言文字的整體素質,形成語言文字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當好語言文字規范的表率,為開展好語言文字工作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組織機構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z語文組全體成員
三、工作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20**年4月)
校語言文字工作迎檢小組做好宣傳動員工作,使學校全體教職工熟悉評估標準和方案,營造氛圍,為作好迎評工作打好基礎。
1.召開全體教職工動員大會,學習有關要求和評估標準,根據各項指標將迎評工作落實到位。
2.按照有關要求迅速進行動員部署,制定迎檢方案,健全制度,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實責任制。
第二階段:自查推進階段(20**年5月-9月)
1.積極開展活動,整理、準備有關臺賬資料,查漏補缺,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
⑴檢查20**年以來學校在各種活動中使用規范字情況和公示性用字情況。
⑵檢查師生規范用字情況。
對查出的問題認真組織整改,并在20**年6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
2.緊緊圍繞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迎評活動,增強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自覺性,共同推進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管理和應用水平的提升。
⑴積極參加全市中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大賽。
⑵開展經典誦讀進社區和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活動。
⑶積極參加規范社會用字,提升城市形象的“啄木鳥”行動。7月底前完成所負責主次干道和公共場所不規范用字的整治工作。
⑷積極開展第十二屆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系列活動。
第三階段:集中整治階段(20**年8月-9月)
1.領導小組對各責任部門臺賬資料進行審核,匯總學校迎評材料。
2.在各責任部門自查自評基礎上,工作小組重點指導,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督查。
3.校領導小組召開迎評推進會,確保迎評工作序時推進。
第四階段:接受檢查階段(20**年10月-11月)
1.全面做好迎評準備,接受上級組織的評估檢查;
2.按照上級反饋意見進一步整改。
六、工作要求
各部門要增強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的法律意識,規范教學用語用字的責任感和自覺性,逐步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做好語言文字日常工作和迎評工作。
篇2:上海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評定標準實施細則
《上海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評定標準》
實施細則 評定指標及要素 分值
實施細則 學校自評分 專家組評分 備注
A組織管理
A1組織機構
A1.1分管領導有較高的語言文字政策水平和領導能力
A1.2全校語言文字工作網絡高效運轉
A2措施制度
A2.1按照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目標要求部署和開展工作
A2.2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化
A3納入學校管理常規
A3.1納入學校精神文明建設
A3.2納入教學管理
A3.3納入師資管理
A3.4納入學生管理
20 6 3 3 6 2 4 8 1 2 3 2
1.分管領導熟悉國家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妥善處理校園語言文字應用中出現的問題,沒有出現過政策把握上的偏頗,2分
2.分管領導具有科學的語言(文字)規范觀和發展觀,科學架構符合教育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學校語言文字工作,1分;撰寫關于語言文字規范化或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專題研究論文,加1分
1.語言文字工作專管人員有明確的工作職責,并定期考核,1分
2.語言文字工作網絡健全,覆蓋校內各條線,1分
3.語言文字工作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各崗位積極配合專管員開展工作,1分
1.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學校中長期和學期工作計劃,每學期有專項工作計劃和專項工作總結,1分
2.每學期召開校級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語言文字工作,1分
1.有對校園用語用字進行監督監測以及督促整改的制度,有關記錄完整,2分
2.有語言文字工作專項總結表彰制度,1分
3.創建示范校期間(2年)的語言文字工作檔案完整,分門別類妥善保存,1分
納入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的要求,有明確規定,有推進措施,1分
1.學校教學管理中對“各科教學都應注重加強對學生規范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提出明確要求和實施重點,1分;有相關專著,加1分,有相關教育實例,加2分
2.教學管理中正確把握語文教學內部及其與其他各科教學的關系,如語文課程改革中激發學生語文興趣、提高學生語文能力與夯實學生語文基礎之間的關系,英語教學與漢語(母語)教學的關系,有相關論文,1分
1.將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使用能力納入教師業務考核、職務晉級、評優評先等的基本內容和條件,并積極落實,1分
2.將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使用能力納入教師業務學習、職后培訓、教學基本功訓練的基本內容,1分
3.按照國家標準,實行教師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制度,1分
1.將“在必要場合自覺講普通話、寫規范字”納入學生行為規范的基本要求,并檢查落實,1分
2.將語言文字規范意識、語文綜合能力等納入各類學生評優評先活動的基本條件,1分
4評定指標及要素
分值 實施細則 學校自評分 專家組評分 備注
B教育教學
B1德育工作
B1.1納入學校培養目標
B1.2校園內有良好的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育人環境
B1.3滲透到德育和社會實踐活動中
B2學科教學
B2.1納入素質教育體系
B2.2滲透入各科教學
B3語文教學
B3.1充分發揮語文課的主渠道作用,切實加強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教學和培訓
B3.2學校開設專門的課程
B3.3納入學生技能訓練的基本內容
C校園用語用字環境
C1用語規范
C1.1教學用語規范
C1.2宣傳用語規范
C1.3集體活動用語規范
C1.4學校工作用語規范
C2用字規范
C2.1教學用字規范
C2.2各類標牌用字規范
C2.3宣傳用字規范
40 15 2 7 6 5 2 3 20 8 5
7 10 5 1 1 3 5 2 1 2
在學校培養目標中,有關于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能力的明確規定或表述,2分
1.有永久性固定宣傳牌不少于3處,2分
2.有固定宣傳欄,2分
3.每學期校廣播、電視等2次以上進行專題宣傳,1分
4.每學期班級黑板報2次以上進行專題宣傳,1分
5.在學校網站上有關于語言文字規范的專門頻道或欄目,1分;建立專門網站,加1分
1.每學年在校園內組織語言文字規范化專題宣傳教育活動不少于3次(推普周活動除外),2分
2.在校園內認真組織開展每年一次的推普周活動,2分
3.積極組織師生參與社會語言文字工作(推普周活動、啄木鳥活動等),1分
4.學校師生在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中做到自覺使用普通話和規范字,1分
學校素質教育實施體系中有關于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能力的要求,有具體落實措施,2分
各科教師普遍樹立在日常教學中因地制宜地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規范化教育的意識,3分
1.分年級制定符合學校實際的學生語言文字能力培訓要求,并認真落實,2分
2.積極探索、實踐二期課改形勢下加強漢語拼音教學的有效方法和途徑,2分
3.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常規化,4分
結合學校辦學實際,積極開設關于普通話口語表達、漢語拼音使用能力、規范漢字使用能力的專門課程或拓展性、研究性的課程,5分
1.認真開展普通話口語表達爭章活動,參與率不低于80%,3分
2.對學生漢語拼音使用能力進行考核、驗收,2分
3.積極開展寫字考試,2分
發現一例不使用普通話,不得評為示范校
學校廣播、電視播音、告示、演出用語規范,發現一例不使用普通話,0分
各類*、大型活動的主持、發言用語規范,發現一例不使用普通話,0分
1.教師教育學生用語規范,1分;發現一例不使用普通話,0分
2.各類會議主持、發言用語規范,1分;發現一例不使用普通話,0分
3.電話總機、接待等用語規范,1分;發現一例不使用普通話,0分
教師板書、試卷、自編教材、教輔讀物、教學軟件等用字規范,2分;有不規范字或漢語拼音使用不規范現象,0分
1.校牌用字符合規范要求,不符合規范要求,不得評為示范校
2.各類標志、指示牌用字規范,1分;有不規范字或漢語拼音使用不規范現象,0分
1.校風、校訓用字符合規范要求,1分;不符合規范要求,0分
2.其他各類宣傳、告示等用字規范,1分;有不規范字或漢語拼音使用不規范現象,0分
評定指標及要素
分值 實施細則 學校自評分 專家組評分 備注
D師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能力
D1 教師規范意識和能力
D1.1干部、教師了解國家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規范標準
D1.2 教師和行政人員普通話水平達到規定等級
D1.3 教師具有正確運用規范漢字的能力,并能熟練使用漢語拼音
D2 學生規范意識和能力
D2.1學生了解國家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規范標準
D2.2學生能說比較標準的普通話
D2.3 學生能正確辨別、書寫規范漢字,并能熟練使用漢語拼音
E教科研工作
E1 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E2 積極探索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途徑和方法
F其他加分項目
20 10 3 4 3 10
3 4 3 10 5 5
干部、教師了解國家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規范標準,3分,(隨機書面抽測20%的教師,100%合格,3分;90%合格,2分;80%合格,1分;80%以下合格,0分)
1.各科教師普通話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3分,有1人不達標扣0.5分,100%達標加1分,城區學校達標率低于90%、郊區(縣)學校低于80%,不得評為示范校
2.行政人員普通話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1分,有1人不達標扣0.5分,100%達標加1分,城區學校達標率低于90%、郊區(縣)學校低于80%,不得評為示范校
教師具有正確運用規范漢字的能力,并能熟練使用漢語拼音,3分,(隨機書面抽測20%的教師,100%合格,3分;90%合格,2分;80%合格,1分;80%以下合格,0分)
學生了解國家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規范標準,3分,隨機書面抽測20名學生,100%合格,3分;90%合格,2分;80%合格,1分;80%以下合格,0分(幼兒園此項不記分)
學生能說比較標準的普通話(二級乙等及以上),4分,隨機書面抽測20名學生,100%合格,4分;80%合格,2分;60%合格,1分;60%以下合格,0分
學生能正確分別規范字和不規范字,并能正確書寫所學漢字,字形、筆順規范,能熟練使用漢語拼音,3分,隨機書面抽測20名學生(與D2.1人員同),有一人低于80分,扣0.5分(幼兒園此項不記分)
每學期至少開展1個關于將語言文字規范納入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式的課題研究,5分,(有課題3分,開展活動,5分);課題數1個以上,加2分;承擔國家級、市級課題并結題,加4分
干部教師每年發表關于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論文不少于1篇,5分;3篇以上,加2分
1.師生個人獲市級語言文字各類評優、競賽活動獎項的,有1人次,加1分
2.師生個人獲區(縣)級語言文字各類評優、競賽活動獎項的,有1人次,加0.5分
3.集體獲市級語言文字各類評優、競賽活動獎項的,有1次,加2分
4.集體獲區(縣)級語言文字各類評優、競賽活動獎項的,有1次,加1分
5.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特色明顯,加5分
篇3:學校學生語言文字行為規范制度
學校學生語言文字行為規范制度
一、普通話規范制度
1.熱愛祖國語言文字。
2.說標準普通話,不夾帶方言,不轉變語音、語調。
3.學生在校園內說普通話,課堂發言、課間交流時均使用普通話。
4.提倡學生在家庭和社會上也要說普通話。
二、規范字使用制度
1.作業書寫規范,減少錯別字,不使用簡化字、繁體字。
2.學習筆記中使用規范字。
3.宣傳刊物中使用規范字,不使用簡化字、繁體字。
4.自主檢查家長在回條或簽字中的用字,督促家長使用規范字,不使用簡化字、繁體字。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