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X小學語言文字自評報告

X小學語言文字自評報告

2024-08-02 閱讀 2446

**小學語言文字自評報告

*小學創建于20**年,現有27個班級,學生人數近1600人,教職員工54人。建校兩年來,我校重視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并把語言文字規范化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這次,遵照上級的指示,依據《武城縣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標準及評分依據》,對本校語言文字工作進行了全面細致、認真求實的自查評估,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

學校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對提高廣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我校重視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一致認為用規范字、說普通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體現,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一定要貫徹落實到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為此,學校在語言文字規范化和標準化的工作中,將普及普通話和規范語言文字的要求,納入工作日程和常規管理,并認真組織各項活動,使之落實到位。

1、建立健全領導機構

學校高度重視創建工作,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親自擔任組長,直接領導創建工作,下設“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辦公室”,成員由學校中層和6名年級組長組成。整個語言文字工作開展做到了有組織,有方案,有規劃,有措施,責任落實。

2、加強宣傳力度

為了加強語言文字的宣傳、推廣、使用工作,我校成立了“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監督小組,負責對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檢查監督,以保證各項語言文字工作的順利開展。

3、加強制度建設

為全面推進我校語言文字的規范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關于在教育系統開展語言文字工作評估達標的通知》,結合我校語言文字工作的實際,制度中特別強調了以下幾點:

(1)、普通話成為我校的教學語言,所有課程的課堂教學均要使用普通話,并將其作為課堂教學考核指標。

(2)、普通話成為我校的工作語言,學校集體活動、會議、公務、接待等均使用普通話。

(3)、普通話成為我校的生活語言,在校內,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往來均使用普通話。

(4)、學校所有教師必須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在職教師普通話水平必須達到二級乙等及以上水平,從事語文科教學的教師必須達到二級甲等及以上水平,其他非教學人員達到三級甲等以上。

(5)、學校校報、櫥窗、墻報、校訓、班訓、標語牌匾、以及校園主頁、校內通知、布告欄等必須使用規范漢字。

(6)、學校公文、教師教案、課件、板書、試卷、批語、評語等必須使用規范漢字,學生作業必須用規范漢字。學校和相關科室都要在年度計劃和總結中把好語言文字關。

(7)、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學校日常工作,納入教師教學常規工作,與教職工的業務考核相結合,建立教師語言文字工作檢查評比制度,將普通話合格作為教師錄用、評優、評職的重要依據。

(8)、把學生校內使用普通話、使用規范字的程度作為學生個人評優評先的重要條件。

(9)、加強語言文字工作檔案管理,做到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

二、全面推進語言文字工作

1、加大宣傳力度,創設良好的語言文字環境

為了創設良好的語言文字宣傳環境和學習環境,我們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⑴、在校門處的電子屏上,一號樓、二號樓門廳處電子屏上增添了溫馨的提示,讓老師同學沐浴在濃濃的普通話用語氛圍中。

⑵、利用板報、墻報、校園廣播等媒介,開展宣傳促使廣大師生說普通話,講文明語,寫規范字。

⑶、利用升旗儀式、*等機會,向廣大師生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規文件精神,增強師生規范用語、規范用字的意識;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以及給家長的一封信等途徑,將推普法規和意識帶到千家萬戶,真正發揮學校在推普工作中的窗口作用和輻射作用。

2、強化教師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

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掌握和使用普通話教學的水平,把教師普通話培訓納入教師業務培訓計劃,使教師充分認識到普通話既是校園語言、交際語言,又是教師職業語言。

3、充分發揮學校語言文字督查小組的職能作用

為使語言文字工作落到實處,保證語言文字工作有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我校成立了干部、教師和學生參與的監督小組:教師方面,由教務處負責,以課堂為重點對教師使用普通話和規范用字進行全面的監督,發現問題立即提出批評并督促及時整改;學生方面,由政教處牽頭,聯合教師和學生干部,在校園內抽查,發現不規范用語的學生,予以糾正。

4、開展系列活動,推進語言文字工作

我校常年堅持按計劃組織師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演講、征文、朗誦等系列活動,增強師生員工使用普通話的意識,提升師生語言文字規范化水平。如每年國慶節期間,我們都要組織師生開展書法比賽,每年三月,九月我們組織學生開展“學雷鋒”、感恩“教師”黑板報比賽;每年六一節,我校都組織全校師生進行歌曲演唱比賽;每周一都組織年級學生開展朗讀比賽;不定期開展教師說課、講課比賽等,學校升旗儀式和大會小會都要求師生用普通話,并做相關的專題要求,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三、加強用字管理,促進語言文字在校園內規范使用

正確、規范地使用漢字,是母語教學的基本要求,學校用字規范化,也是學校本身的門面,關系到學校形象和教育形象,為此,我校非常重視學校用字的管理,特別要求做到:

1、凡是懸掛、張貼或以其它形式展示的標語、警示語、告家長書、通知等一律使用正楷體或行書體,做到字體規范,無錯別字、異體字、繁體字和不規范簡化字。

2、教師的教案、考試的試卷、學校辦的報刊、教師講課的板書、作業批語、學生的作業、練習等必須做到字體規范,書寫正確。

3、明確要求,落實責任。

為規范校內用字,學校采取了處室、部門負責制。

⑴、辦公室:負責公文、公章,標語宣傳櫥窗用字。

⑵、政教處:負責和校園督查工作。

⑶、教務處:負責自制教學課件、黑板報、教師備課本、課堂板書、作業批改用字以及學生作業規范用字的檢查及校園網絡的用字。

⑷、教科室:負責各教研組、教師計劃總結等文字材料。

⑸、總務處:負責各類門牌、標志牌、提示牌的用字。

各部門定期檢查所屬用字的情況,增強了師生規范用字的意識,提高了學校規范用字的水平。

4、組織學生注意通過社會調查、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分辨書寫規范漢字的水平。學校每周練寫一期“寫字”表格紙,對常見錯別字,不規范的用字予以指出。在全體學生中開展了“朗讀”比賽,每年國慶節開展學生書法比賽。這些活動,增強了學生規范用字的意識,提高了鑒別、使用規范漢字的能力和綜合素質。

四、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績

目前,我校已做到將普通話作為教學、會議、各類活動、對外接待和聯系工作、校園廣播、師生交流、交際的語言。學校形成文明健康優良的用語環境,基本實現普通話成為“教學語言”“校園用語”“生活語言”的目標。

校園各種公共場合固定用字、宣傳欄、公示欄等臨時用字、學校內部印刷物用字、教師板書、批改作業、評語等手書用字、學校各類印簽、獎證等用字、學校教學課件等用字規范。師生的規范化用字已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適齡教師100%參加過培訓和測試,54名適齡教師100%以上測試達標,其中二級甲等教師35人,二級乙等教師3人,16人剛剛參加了普通話考試。

由于老師的表率作用,再加上學校的大力倡導,學生的普通話意識也大有增強,少數班級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大聲說普通話,就連在校園或者校外,見到老師都能用普通話打招呼。更多的學生將這種良好的意識帶到社會、家庭,在社會和家庭中。

五、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校在語言文字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

1、學生普通話基礎偏差,地方方言嚴重,普通話極不標準;2、少數年齡較大的老教師個別音不夠標準;

3、對師生進行語言文字規范化校本培訓力度不夠。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大力改正以上的不足,使我校的語言文字工作再上新臺階。力爭使語言文字規范化成為我校的一大特色,不斷提高學校辦學水平!

篇2:在閱讀教學中增加學生語言文字運用機會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增加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機會

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增加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機會”。

我認為這個研討話題極有共性和針對性。為什么要“增加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機會”,我想這是對當下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反思,教師問得多,講得多,播放課件多,拓展延伸的多,大大擠占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實踐的機會。**版的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從中不難看出**版的新課標十分強調“語言文字的運用”。

那今天我們來的老師都是帶著這個問題聽課、記錄和思考的。剛才老師們的意見我很贊同,大家說的很好。我就我個人的想法也說兩點:

一、兩位上課的老師很優秀。肖玲娟和林發蓮老師的課我們今天有目共睹,實在讓人佩服。她們不僅僅課堂表現得游刃有余、灑脫自然,最使我敬佩的是他們虛心的精神。上個禮拜我們在網上對兩位老師的教案(初稿)進行研討,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我們共收到140多條評論,兩位老師都一一瀏覽,且盡量回復。在老師們的意見中她們表現的那么謙虛、寬容。修改、試講,再修改、再試講,正因為有了這樣艱苦的過程,我們今天才領略到她們光鮮的風采,我想,這樣的成熟非一日之寒。所以她們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二、語言運用的機會在課堂上最大可能的給了學生。我們在聽兩位老師的課時都有同感,不論是玲娟老師的第一課時,還是發蓮老師的第二課時,都不失時機地給學生創造條件,最大化的給學生提供語言文字運用的機會。讓“在閱讀教學中增加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機會”這一主題基本上得到了落實。

例如:玲娟老師的讓學生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居然、開辟、喜出望外”等詞語;重點指導“居然”一詞,理解、比較、分析、運用和評價,整個理解詞語的教學過程清晰,訓練實實在在。難得可貴的是“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識已經建立,學生動手、動腦,概括歸納,很好地培養學生了自主的學習能力。

又如發蓮老師設計的用填空的形式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用填寫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比較桃子、石榴、蘋果和花生的不同,用“不但……而且……所以”這些關聯詞把花生的好處連成一個句子,最后還設計了一個小練筆,等等這些都是在有條不紊地給學生提供運用語言文字的機會。

當然兩節課還是存在學生動口不動筆的現象,如第一節課學生只是標了一下自然段,就再也沒有動過筆,假如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把“茅”這個生字寫幾遍,假如每人都用“居然”這個詞寫幾個句子,假如把要抄寫的段落抄寫抄寫……第二節課有一個小練筆,學生只是寫了一句贊美老師的話,顯得有點膚淺,沒有深度,訓練的意義也不大,如何讓小練筆更加有效還有待我們好好研究。以上是個人所見,還有待商榷。

篇3:突出語文工具性加強語言文字教學

突出語文的工具性,加強語言文字教學

佛山市石灣區環市鎮鎮安小學李翠玲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開明宗義地指出:“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教學這門學科,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各門學科,獲取新的知識;對于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展,培養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對于提高民族素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段話,地于語文的性質,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任務,以及教學的意義,說得夠明白不過了。按照時圣陶先生的說法:“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這樣看來,語文京是語言文字,就是工具。語文教學,首先是語言文字教學,教學生學會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掌握學習和工作的這門基礎工具,具有讀、寫、聽、說的能力。而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散發學生智力,培養社會主義道德情操,進行思想教育和審美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于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

但是,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較普遍的現象是未能將著力點放在基礎工具上,語言文字教學上,因而成了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一大因擾。理在,我們已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但光有認識還不夠,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還必須加強語言文字教學。語文教學如何回歸到它的工具性,基礎性上來,如何從課文內容分析模式回歸到從語言教學為主這方面來?這是一個很值得深入探討的難題。以下就談談個人的幾點淺見。

首先,應是教學觀念上要真正轉變、更新。

我們要認識到語文學科是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語文教學還負有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發展智力,培訓良好的學習習慣等任務;其他學科也有這些任務,是各學科共有的任務。“特有任務”和“共有任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在教學過程中,二者關系處理得當有利于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要敢于擺脫困擾教學效率提高的以灌輸為主的課文內容分析主紅,精講巧練,講練評結合,著為于語言文字教學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標應在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使學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語文工具。必須真正地切實地把語言文字教學和讀寫聽說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并落到實處。

第二,要研究和梳理語言文字教學的基本內容,探索和總結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

布魯姆強調,基礎教學的任何學科,基礎知識是重要的教學目標。語言基礎知識兇括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字詞的音、形、義、標點符號,詞法和句法即漢語語言的構造形式及其規律,修辭和語言邏輯等。掌握這些知識的目的在于更自覺更熟練地運用語言這一工具。所以,語言基礎知識教學不能單純的孤立的機械地進行,只有充分利用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