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領巾之聲廣播員以及編輯選拔方案
河天一小“紅領巾之聲”廣播員以及編輯選拔方案
一、活動宗旨:
為全面提高隊員的整體素質,為進一步豐富隊員們的校園文化生活,展示我校少先隊活動的風采,根據學校的安排,大隊部決定本學期將在全校范圍內,通過自由競選,選拔出最優秀的小小廣播員及編輯。現將競選方案制定如下:
二、選拔時間:十月十日(周三)
三、選拔對象:四至六年級學生
四、選拔條件:
1、熱愛少先隊工作,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2、刻苦耐勞,活潑,有責任心,工作認真細致。
3、學習成績良好,有良好的寫作能力。
4、普通話標準流利,語言表達富有魅力。
五、選拔程序:
1、參賽資格:四至六年級各班由班主任老師挑選具有一定播音能力及寫作能力的學生,并將名單于十月九日(周二)下午前到大隊部報名,每班名額不限,該選手直接參加最后選拔賽。(注:已經是學校大隊委的同學不予參加)
2、參賽內容:
播音員:一.簡短的自我介紹。二.播音展示:自己準備一篇美文欣賞播音稿。總時間為五分鐘以內。
編輯:一.簡短的自我介紹。二.文采展示:朗讀一篇自己寫的廣播稿,主題是“我是如何看待釣魚島事件的”。總時間為五分鐘以內。
3、參賽時間:暫定十月十日(周三)中午十二點善思樓四樓會議室進行廣播員和編輯選拔賽。屆時評委將根據選手表現評出一等獎兩名、(廣播員和編輯各一名)二等獎三名、(廣播員兩名編輯一名)三等獎若干名,一、二等獎選手將成為校“紅領巾廣播站”廣播員及編輯。
4、比賽結果:最后晉級名單將于十月十二日(周五)公布。選拔為廣播員和編輯員的同學于當日中午12點10分集中大隊部開會!
附:播音員工作職責:負責廣播站播音,每周二、四中午十二點播音。
編輯工作職責:負責播音稿的收集以及撰寫,每周一中午前交稿。
本次評選評委:z。(暫定)
河天一小紅領巾之聲廣播站
二○一二年十月七日
篇2:選拔畢業生到基層三支一扶和進村社區工作實施細則
【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甘肅三支一扶】
20**年選拔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三支一扶和進村社區工作實施細則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有關精神,今年我省繼續采取統一招考的辦法,選拔1700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三支一扶”),選拔2000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擔任村、社區主任助理工作(“進村社區”)。現就具體實施工作提出如下實施細則:
一、選拔范圍
(一)報考“三支一扶”的人員,應為20**年畢業、尚未落實就業單位的專科(高職)及以上學歷的甘肅生源普通高校畢業生。
(二)報考“進村(社區)”的人員包括:
1、20**年以來畢業后尚未就業,持《擇業通知書》并按規定進行了登記注冊的甘肅生源普通高校專科(高職)及以上畢業生。
2、20**年畢業、尚未落實就業單位的普通高校專科(高職)及以上學歷的甘肅生源畢業生。
二、報名及資格審查
(一)報名時間:20**年6月2日至6月5日,共4天。
(二)報名地點:甘肅政法學院大學生活動中心(蘭州市安寧區安寧西路2號)。
(三)報名方法及資格審查
(1)往屆畢業生須持身份證、《擇業通知書》、畢業證等證件報名。其中,確未就業但無《擇業通知書》的畢業生,持派遣至生源市(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就業報到證》(必須無具體就業單位)報名。
(2)應屆在校畢業生報名時須持身份證、學校就業部門出具的證明(包括畢業生姓名、性別、學歷、畢業年限、專業、生源地等)、以及生源地戶籍證明(原戶籍復印件或公安部門證明)等證件。
(3)省外院校甘肅生源的應、往屆畢業生,如果本人因故無法回生源地參加報名的,可委托親友報名,報名時除提供上述規定的證件外,還須持委托書、考生本人的電子照片(像素為寬360、高480),領取準考證時再進一步審核報考資格。
(4)報名時,現場采集準考證照片。另外,考生需提供3張近期2寸彩色照片,在填寫相關表格時使用。
3、以往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的畢業生不允許參加此次招考。
4、報考“三支一扶”或“進村(社區)”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原則上只限報考畢業生生源縣(市、區)的招考崗位。個別因婚姻發生戶籍變化的,憑結婚證、戶籍證明等有效證件,在新戶籍所在地參加報名。
5、準考證經市(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蓋章后生效,在考前一周內由生源地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發給考生。
三、考試
(一)內容及范圍
考試科目為“公共基礎知識測試”。考試內容包括:大學思想政治、時事政治、法律常識、計算機應用知識。考試不指定教材,不舉辦考前輔導班。
(二)時間
20**年6月25日上午8:30―11:30。
四、錄用
招錄選拔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組織考試,總成績為150分(少數民族自治州及少數民族自治縣的少數民族考生在總成績中加5分)。
各縣(市、區)按“三支一扶”和“進村(社區)”分配指標數,在指標內,先將把“三支一扶”或“進村(社區)”作為第一志愿的考生,按“公共基礎知識測試”成績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確定擬錄取人員名單。指標未錄滿時,將把“三支一扶”或“進村(社區)”作為第二志愿的考生,按照成績高低進行補錄。分配指標末位考試分數出現并列時,由各縣(市、區)采取加試方法確定人選。
擬錄取人員名單確定后,參照新錄用公務員體檢標準組織體檢后,報省、市(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批錄用。
批準錄用的“三支一扶”人員,服務期為2年,服務期滿后,自愿留在基層工作、經考核合格的畢業生,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則安置到鄉鎮事業單位就業。批準錄用的“進村(社區)”人員,納入鄉鎮(街道)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范圍。
五、經費保障
組織考試選拔過程中所產生的工作費用,由省、市(州)財政分級負擔,各市州(縣區)組織考務、培訓、體檢等工作發生的費用由市(州)財政負擔,不得向畢業生收取。
有關文件規定及其它詳細情況,請登錄“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查詢。網址為。
本細則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解釋。
篇3: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有關事項報告辦法
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有關事項報告辦法(試行)
第一條為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進一步規范干部選拔任用行為,防止和糾正用人上不正之風,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檢查辦法(試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黨委(黨組)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干部管理權限,負責本級黨委管理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有關事項的報告工作,并負責審核下一級組織(人事)部門報告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有關事項。
第三條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要求書面報告上一級組織(人事)部門,經批復同意后方可進行:
(一)在機構變動或者主要領導成員已經明確即將離任時確因工作需要提拔、調整干部的;
(二)越級提拔干部的;
(三)黨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個別特殊需要的領導成員人選,不經民主推薦,由組織推薦提名作為考察對象的;
(四)市、縣、鄉黨政正職在同一崗位任期不到3年進行調整的;
(五)其他應當事先報批的事項。
本條第(四)項需要報經更上一級組織(人事)部門批復同意。
報告內容包括提拔調整干部的原由,擬提拔調整對象個人情況、任用意向,職數配備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第四條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作出決定前應當征求上一級組織(人事)部門的意見:
(一)破格提拔干部的;
(二)除領導班子換屆外,一批集中調整干部數量較大的(具體數量界限由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根據實際確定);
(三)領導干部的近親屬在領導干部所在單位(系統)內提拔任用,或者在領導干部所在地區提拔擔任下一級領導職務的;
(四)領導干部的秘書等身邊工作人員提拔任用的;
(五)領導干部因被問責受到組織處理或者紀律處分,影響期滿擬重新任用的;
(六)超過任職年齡或者規定任期需要繼續留任的;
(七)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本條第(三)項所稱領導干部的近親屬,是指與領導干部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人員。
征求意見應當以書面形式事前函報上一級組織(人事)部門,隨函附報擬提拔任用干部的《干部任免審批表》、考察材料等。
第五條上級組織(人事)部門依據有關規定審核報告事項,應當在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未經答復,不得提交黨委(黨組)會議討論決定相關任用事項。黨委(黨組)會議討論研究有關干部任用時,本級組織(人事)部門應當如實報告征求意見的情況。
第六條凡違反本辦法作出的干部任用決定,應當予以糾正,并按照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第七條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八條本辦法由*中央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九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