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分級與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風險分級管控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全面辨識、管控公司在生產過程中,針對各系統、各環節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險源,進行超前辨識、分析評估、分級管控。
2.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范圍內所有設施設備和生產活動中危險源的識別、評價、更新與管理。
3、定義
3.1危險源: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其組合。
3.2危險源辨識:識別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
3.3健康損害:可確認的、由工作活動和(或)工作相關狀況引起或加重的身體或精神的不良狀態。
3.4風險:發生危險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與隨之引發的人身傷害或健康損害。
3.5風險評價:對危險源導致的風險進行評估,對現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慮以及對風險是否可接受予以確定的過程。
3.6可接受風險:根據組織法律義務和職業健康方針已降至組織可容許程度的風險。
3.7直接經濟損失:指因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及善后處理之初的費用和毀壞財產的價值。包含人身傷亡后所支付的費用、善后處理費用、財產損失費用。
4、參考文件
4.1GB/T13861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
4.2GB6441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
4.3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
4.4GB/T2800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實施指南
4.5GB/T23694風險管理術語
4.6GB/T24353風險管理原則與實施指南
4.7GB/T27921風險管理風險評估技術
4.8GB/T13861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
4.9GB18218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
4.10GB6441企業傷亡事故分類
4.11GBT33000-20**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
4.12DB37/T2882-20**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通則
4.13DB37/T2883―20**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通則
4.14《關于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安委辦〔20**〕11號
4.15《工貿行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范指導手冊》(20**版安監總管四〔20**〕31號)
4.16《工貿行業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見》(安監總管四〔20**〕68號)
4.17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國家主席令(20**)4號)
4.18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關于印發開展工貿企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動計劃》的通知(安監總管四〔20**〕31號)
5、職責劃分:
5.1總經理職責
總經理對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的建設和有效運行負第一責任。其主要職責應包括:
5.1.1提供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風險分級管控體系所需要的人力、物資等資源;
5.1.2成立體系建設推動領導小組和專門工作小組,組織制定體系建設工作方案;
5.1.3組織制定風險分級管控的相關制度,確定各系統、各部門、各崗位職責與責任,并定期進行督導、考核;定期組織對體系的運行進行評估;
5.1.4發動全員參與風險辨識。
5.2企業安全生產分管負責人
企業安全生產分管負責人是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和運行的主要負責人,具體負責組織專門工作小組制定風險判定準則、風險點辨識、危險源識別、風險評價及管控措施的制定,負責確定管控層級和運行的更新、評估等。
5.3環安管理代表
5.3.1負責公司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的組織領導工作,審定公司重大危險清單和控制計劃。
5.3.2負責本程序的貫徹、實施、指導及監督審查工作,并確認廠區危害因素調查和重大危險源的評價,確定重大危險源。負責保存危害辨識和風險評價的相關記錄,并保持記錄的更新。
5.4各生產部門
負責組織全體員工參加本單位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并及時更新;負責將體系建設工作納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確保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風險管控。
6.1危險源的辨識
6.1危險因素
危險源辨識應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標準,結合公司實際情況考慮三個時態、三種狀態和六種類型存在的危險因素:
6.1.2三個時態
6.1.2.1過去:在時間上,在過去曾經發生,但目前已不再發生的活動(如遺留的危害)
6.1.2.2現在:現在正在發生者,或過去到現在仍持續發生的活動。
6.1.2.3將來:現在尚未發生,但目前正進行規劃或將來可能發生的活動(潛在的法規要求)。
6.1.3三種狀態
6.1.3.1正常:在標準作業條件下及周期性作業下之操作行為活動,例如:設備操作、周期性保養、設備運轉。
6.1.3.2異常:在非標準作業條件下及非周期性作業下之操作行為活動例如:非周期性保養、非計劃性的停電。
6.1.3.3緊急:天然災害或人員過失,如地震、臺風、火災、爆炸、設備嚴重故障、緊急排放、利害相關者之重大反應,例如:化學品泄漏。
6.1.4七種類型
物理、化學、生物、心理、生理、行為、其它。
6.2辨識范圍
6.2.1常規和非常規活動;
6.2.2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包括合同方人員、訪客及內外部人員)的活動;
6.2.3人的行為,能力及其他人為因素;
6.2.4源于工作場所外部會對工作場所內組織控制下的人員造成不利的職業健康安全的危險源;
6.2.5在工作場所附近、由組織控制下的與工作相關的活動產生的危險源;
6.2.6由本公司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場所的基礎設施、設備和材料;
6.2.7組織及其活動或材料的變更或已納入計劃的變更;
6.2.8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變更,包括臨時的變更及其對運行、過程和活動的影響;
6.2.9所有與風險評價和實施必要控制措施相關的適用法律義務;
6.2.10對工作區域、過程、裝置、機器和(或)設備、操作程序和工作組織的設計,包括其與人的能力相適應。
6.3風險辨識
各部門按照要求進行風險評價,由各單位進行辨識評價,部門主管審核后報送環安部。
6.4風險整理匯總
環安部在審查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匯總,列出公司的危險源。
6.5風險評價
6.5.1風險評價方法
6.5.1.1危險源風險評價應綜合物理性、生物性、人因工學、化學性進行全面考慮。評估時應考慮危害可能狀況之結果:
6.5.1.2例行性(正常操作)條件下。
6.5.1.3非例行性(非正常操作)條件下。
6.5.1.4事故、事件和潛在緊急狀況。
6.5.2危險源風險評價原則要點:風險評價系針對員工于作業程序中之潛在危害,
做定性和定量之分析,藉此判斷各種潛在危害對廠內工作人員之危害程度,
其結果可作為安全改善目標規劃、設計及緊急應變計劃擬定之依據。
6.5.3本公司危險源風險評價依各單位職務別或機臺設備之作業步驟,針對物理、
生物、人因工學及其它危害分類,估計其發生率、暴露率及嚴重性,并依
(SEHS-P002-02)確定重大潛在之危害作業步驟。
6.5.4各部門依據所屬安全衛生責任區域分配,進行審查評估。
6.5.4.1各單位依自己的權責范圍填寫;
6.5.4.2風險等級意義:依評估程序將最終評估分數,依風險等級實行對策;
6.6風險評價依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LEC評價法)進行評價
6.6.1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評價
(發生可能性因子-L)
分數值 事故、事件或偏差發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預料。
6 相當可能。或危害的發生不能被發現(沒有監測系統);或在現場沒有采取防范、監測、保護、控制措施;或在正常情況下經常發生此類事故、事件或偏差。
3 可能,但不經常。或危害的發生不容易被發現;現場沒有檢測系統或保護措施(如沒有保護裝置、沒有個人防護用品等),也未作過任何監測;或未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或在現場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執行或控制措施不當;或危害在預期情況下發生。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危害的發生容易被發現;現場有監測系統或曾經作過監測;或過去曾經發生類似事故、事件或偏差;或在異常情況下發生過類似事故、事件或偏差。
0.5 很不可能,可以設想。危害一旦發生能及時發現,并能定期進行監測。
0.2 極不可能。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監測、保護措施;或員工安全衛生意識相當高,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0.1 實際不可能。
6.6.2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評價(暴露頻率-E)
分數值 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
分數值 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
10 每天連續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
1 每年幾次暴露
5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0.5 非常罕見的暴露(320
1級 極其危險
立即停止作業,只有當風險已降低時,才能開始或繼續工作。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繼續作業,對改進措施進行評估
立刻 160~320
2級 高度危險
重點關注,制定預防控制措施(應急準備響應措施&運行控制&定期檢查、測量及評估)采取緊急措施降低風險,建立運行控制程序,定期檢查、測量及評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70~160
3級 顯著危險
可考慮建立目標、制定/修改作業標準建立操作規程,加強培訓及溝通
2年內治理 20~70
4級 輕度危險
可考慮建立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但需定期檢查加強培訓和溝通,提高安全意識,維持現有作業規范并定期檢查
有條件、有經費時治理
(SEHS-P002-03)并下發,各部門根據上述標準,進行評價,將結果填寫在(SEHS-P002-02)中,公司環安部進行匯總審核,建立全公司(SEHS-P002-03),對于列為重大危險源的一定要制定確實可行之管控措施,環安管理方案,經管理者代表批準后下發。
6.2.5.4危險評估表中的“現有控制措施”項以及“不可接受”危險源必須體現于員工的“三級教育”內,并向員工公示,以確保員工能夠正確知悉其所處工作的危險源及其控制措施等。
篇2: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方案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方案
為加強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安全風險的管控措施,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根據上級部門《關于推進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在XX范圍內推行雙重預防機制,現結合XXXXXX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堅持源頭管控、標本兼治,通過識別風險、控制風險,及時治理風險管控過程出現的缺失、漏洞及失效環節等形成的事故隱患,實現把風險管控在隱患前面、把隱患消除在事故發生前面,有效提升安全生產整齊防控能力,夯實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全面推行隱患排查治理、風險分級管控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識別分析生產作業區域的安全風險,落實風險分級管控,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實現雙重預防機制落實到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實現閉環管理,切實加強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工作,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三、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2018年2月-3月)
1、成立雙重預防機制推進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XXX。
安全室負責制定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實施內容、工作要求及督促各單位建設工作進度。
機動室根據自身專業特點負責對應條線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督促各單位電儀、設備條線工作進度。
各單位是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具體實施單位,根據總廠實施方案,牽頭組織分崗位、分工種開展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由單位負責人督促工作進度。
2、開展全員培訓。對全體員工開展關于風險管控和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等內容的培訓,掌握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相關知識,具備參與風險辨識、評估和管控的基本能力。強化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使其具備辨別工作場所的危害與風險、并將相關知識和理念傳播給全體員工的能力,確保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二)風險評估階段(2018年4月-6月)
1、合理劃分風險單元。各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工藝流程或作業活動、設備設施等劃分風險辨識和評估單元,其中崗位單元是安全風險評估的最基本單元。在劃分作業活動時,要特別注意設備檢修、開啟、調試等特殊活動,不可遺漏。
2、全面辨識各類風險。發動全體員工圍繞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作業環境的缺陷和安全管理上的缺陷進行全面的安全風險辨識。
3、開展風險評估分級。在全面辨識安全風險的基礎上,要認真分析風險導致事故的條件、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嚴重程度,采用LEC評價方法,通過定性或定量的風險評估方法確定每一項安全風險的等級。安全風險等級從高到低依次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四級,分別采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識。
4、制定風險管控措施。針對辨識出的每一項安全風險,從技術、管理、制度、應急等方面綜合考慮,通過消除、終止、替代、隔離等措施消減風險或采用管理和監控手段管控風險,確保每一項安全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
(三)風險分級管控階段(2018年7月開始---)
1、實施風險分級管控。根據風險等級,明確各等級風險管控責任人,明確各責任人管理職責。要重點關注和管控較大以上安全風險,確保管控措施落實到位,有效遏制較大事故。
2、強化檢查督促落實。安全室對各單位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和責任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各項風險管控措施落到實處。
3、加強變更風險管控。凡是生產工藝流程、關鍵設備、設施等出現變化,要重新開張全面的風險辨識,完善風險管控措施;凡是組長機構發生變化,要對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等管理制度、責任體系重新制定完善;凡是發生傷亡事故,一律要對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運行情況進行重新評估,針對事故原因修訂完善雙重預防機制各個環節。
4、開展公示教育。根據風險辨識評估和分級管控情況,建立安全風險清單,繪制安全風險四色分布圖。進一步修訂完善安全操作規程或作用指導書,加強風險教育和技能培訓,在醒目位置和重點區域設施安全風險公告欄,公示安全風險分布圖,制作崗位危險因素告知卡,標明崗位安全操作要點、主要安全風險、可能引發的事故類別、管控措施及應急措施等內容,便于員工隨時進行安全風險確認,指導員工安全規范操作。
(四)深化隱患排查治理。(2018年7月開始--)
1、編制隱患排查清單。各單位針對每一風險裝訂符合本單位實際的風險防控檢查與隱患排查治理相統一的清單,明確和細化隱患排查的事項、內容和頻次。
2、實施隱患排查治理。按照公司、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和辦法,分車間、條線、班組、崗位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實施隱患排查、登記、評估、治理、驗收等持續改進的閉環管理。
3、隱患排查治理公示。各單位在廠區宣傳欄或其它明顯部位,對每次排查出的隱患治理情況進行公示。
四、工作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視。各單位將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作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周密安排部署,明確專人負責,確保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二)強化宣傳培訓。各單位組織條線負責人、管理人員、班組長及員工開展風險管理知識、危險因素辨識方法、
風險評估方法等內容培訓,提升風險管控意識和能力。
(三)督促工作進度。各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各項任務責任人、完成期限,并將工作計劃發安全室備案。
安全室
2018年1月24日牧歌寄謙牧翁
[宋]王柏
山前群羊兒,群羊化為石。
山后謙牧翁,雙牛掛虛壁。
仙佛道不同,妙處各自得。
我來牧坡上,牧翁已牧出。
風行麥浪高,日暖柳陰直。
沙平草正軟,隔林數聲笛。
試問翁牧意,著鞭還用力。
牽起鼻撩天,蹋地四蹄實。
湯飲菩提泉,饑來噍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