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管理辦法

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管理辦法

2025-02-22 閱讀 8464

  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管理,規范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保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及《防雷減災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范圍,包括直擊雷防護工程、感應雷(雷電電磁脈沖)防護工程和綜合防雷工程等的設計、施工。

  第三條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負責全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管理工作。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管理工作。

第二章等級與范圍

  第四條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實行等級管理制度,資質等級分為丙、乙、甲三級。

  第五條丙級資質單位只能從事以下防雷工程專業的設計或者施工:

  (一)《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包括建(構)筑物直擊雷防護工程、整改工程及新增防直擊雷工程項目;

  (二)可進行的感應雷防護工程項目有:小型計算機網絡、小型程控電話、小型自動控制系統,短波、超短波通訊站,小型電視臺,衛星電視地球接收站,共用天線、閉路電視、有線電視和家用電器等小型防雷工程項目。

  第六條乙級資質單位可以從事以下防雷工程專業的設計或者施工:

  (一)《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第二類、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包括建(構)筑物直擊雷防護工程,整改工程及新增防直擊雷工程項目;

  (二)除可進行丙級感應雷防護工程項目外,還可承擔的工程項目有:無線尋呼臺,移動通訊中繼站,中型電視臺,一般雷達站、微波站、導航站,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中型自動控制系統、中型程控電話,中型計算機網絡等中型防雷工程項目。

  第七條甲級資質單位可以從事以下防雷工程專業的設計或者施工:

  (一)《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包括建(構)筑物直擊雷防護工程、整改工程及新增防直擊雷工程項目;

  (二)除可進行乙級感應雷防護工程項目外,還可承擔的工程項目有:大型移動通訊基站,大型電視臺,大型程控電話機,大型計算機網絡、大型自動控制系統,機場、大型車站、碼頭,智能大廈及其綜合布線,油庫、氣庫、彈藥庫、化學品倉庫等易燃易爆場所,國防設施等大型防雷工程項目。

第三章資質申請

  第八條申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的單位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獨立承擔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的企業法人,并遵紀守法,社會信譽好;

  (二)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取得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考核合格后頒發的相應資格證書;

  (三)丙級、乙級、甲級資質單位的高級技術職稱人員分別不得少于1名、2名、3名,中級技術職稱人員分別不得少于3名、4名、5名,并均應具有一定數量的輔助技術人員;

  (四)丙級、乙級、甲級資質單位的企業注冊資金分別不得少于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

  (五)丙級、乙級、甲級資質單位近三年來必須一直從事防雷工程設計或者施工,并分別完成項目總值不少于150萬元、300萬元、600萬元;

  (六)丙級、乙級、甲級資質單位必須至少分別承擔過一項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上的工程設計或者施工的項目,并均通過驗收和投入使用,運行良好,用戶滿意;

  (七)已建立一套全面質量保證體系和完善的規章制度,并能有效的實施;

  (八)具備固定的辦公場所和相應的設計、施工設備;

  (九)具有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規范、標準化資料和檔案保管設施。

  第九條申請丙、乙級資質的單位,應當向所在的地、市、州、盟氣象主管機構提出正式申請。申請甲級資質的單位,應當向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正式提出申請。

  無地、市、州、盟氣象主管機構的,可以直接向單位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提出申請。

  第十條申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的單位,必須提交以下書面材料:

  (一)正式申請報告、單位基本情況;

  (二)《防雷工程專業設計資質申請表》或者《防雷工程專業施工資質申請表》;

  (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法人組織代碼證》的復印件;

  (四)專業技術人員簡表,其中外聘人員應注明是專職或者兼職及原工作單位等情況,高級、中級技術職稱的人員必須提供技術職稱和資格證書的復印件;

  (五)近三年來實際完成的主要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項目表;

  (六)必須出具至少三個與申請資質級別相當規模的防雷工程建設單位(用戶)的使用證明;

  (七)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企業的質量管理手冊,主要包括組織機構、質量保證體系、技術裝備、管理制度、工程設計或者施工實施細則等;

  (八)防雷工程質量管理手冊,主要包括工程質量管理基本內容、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工程質量管理評定辦法等;

  (九)至少有兩個與申請資質等級規模接近的已建防雷工程的全套技術資料,包括勘察報告、設計方案、合同、設計施工圖紙、施工記錄、預算、決算、驗收報告、用戶意見等。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地、市、州、盟氣象主管機構在接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對不具備基本條件的予以退回,對材料不完整的應當及時通知申請單位予以補充完備。

  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經銷的單位,不得申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資質。

第四章資質評審

  第十二條地、市、州、盟氣象主管機構負責組織對申請丙級或者乙級資質的單位進行初審;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負責組織對申請甲級資質的單位進行初審。

  初審單位主要審查申請單位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實、完整,是否符合相應的資質條件。

  初審合格的,在《申請表》的“初審意見”欄內簽署初審單位的意見并加蓋公章,于十日內將《申請表》及其他所有的申報材料一同報上一級氣象主管機構評審。初審不合格的,由初審單位提出處理意見退回申請單位。

  第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丙、乙級資質申請進行組織評審,評審合格后二十日內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復審,復審合格后,在二十日內頒發《防雷工程專業設計資質證》或者《防雷工程專業施工資質證》。

  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對甲級資質申請進行組織評審。評審合格后三十日內頒發《防雷工程專業設計資質證》或者《防雷工程專業施工資質證》。

  對評審不合格的,在評審后二十日內由組織評審單位提出處理意見退回原送審單位。

  第十四條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組成資質評審委員會,對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進行評審。

  資質評審委員會由聘請的5~9名防雷管理和防雷技術專家組成,每屆任期三年。

  第十五條資質評審定期舉行,每年1~2次。

  評審委員會評審前,應委托評審委員到申請單位進行現場考核;在評審時,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2/3以上成員同意為通過,并寫出評審意見和簽字后,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或者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審批。

  第十六條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證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統一制作和發放。

  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對申請丙、乙級資質的單位審批合格后,必須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復審并頒發資質證后,方可通知申請單位。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十七條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證的有效期為三年。在有效期內,應當接受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的年度檢查和其他形式的監督管理,年度檢查時間為每年的1月1日~4月30日。

  第十八條受檢單位按規定時間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提交《企業法人營業執照》、《防雷工程專業設計資質證》或者《防雷工程專業施工資質證》、《財務決算年報表》、《企業年度工作情況總結》等相關材料,包括:企業年度營業額、完成的主要工程項目、用戶反映、企業內部管理及專業技術人員和主要管理人員的變化情況等。

  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在審查核實了有關資料后,應當對單位資質年檢做出結論,記錄在《防雷工程專業設計資質證》或《防雷工程專業施工資質證》的“年度檢查”欄內。對甲級資質單位年檢結論應當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備案。

  年度檢查結論分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種:

  (一)單位資質條件完全符合所定資質等級標準,且在上一年度未發生防雷工程質量事故及違法行為的,為“合格”;

  (二)單位資質條件基本符合資質等級標準,且在上一年度未發生防雷工程重大質量事故及違法行為的,為“基本合格”;

  (三)單位資質條件與所定資質差距較大,且在上一年度沒有承接任何工程項目,或者發生過防雷工程重大質量事故及重大違法行為的,為“不合格”。

  第十九條沒有參加資質年度檢查的單位不得繼續從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活動。在規定時間內未申請年度檢查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書面提示后十五日內仍不申請,視為自動歇業,其資質證失效。

  第二十條在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證書有效期內,單位資質年度檢查有兩年不合格的,降低一個資質等級。

  第二十一條新成立的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單位,其資質等級經評審后定為丙級,而且為暫定級,有效期為兩年,在資質證上注明。有效期滿后,由原審批單位進行復查,復查合格的,換發正式資質證;復查不合格的,由原審批單位提出處理意見并收回暫定資質證。

  第二十二條從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并已領取資質證的單位如發生分立、合并、撤銷的,應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三十日內,向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辦理資質證的注銷手續。需要申請資質證的,應當按有關規定重新辦理。

  第二十一條新成立的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單位,其資質等級經評審后定為丙級,而且為暫定級,有效期為兩年,在資質證上注明。有效期滿后,由原審批單位進行復查,復查合格的,換發正式資質證;復查不合格的,由原審批單位提出處理意見并收回暫定資質證。

  第二十二條從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并已領取資質證的單位如發生分立、合并、撤銷的,應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三十日內,向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辦理資質證的注銷手續。需要申請資質證的,應當按有關規定重新辦理。

  第二十三條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單位,必須按照相應資質等級承擔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禁止無證或者超出資質等級承接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

  第二十四條具有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資質的單位,需要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承擔任務的,必須主動到項目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登記備案,接受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的監督管理。

  第二十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涂改、偽造、出租、轉讓或者變賣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證。復印的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證不具備法律效力。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由中國氣象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凡過去我局制定的有關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管理工作的規定與本辦法相抵觸的,以本辦法為準。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服務區防臺風防雷擊應急預案

  防臺風、防雷擊應急預案

一、預報

  服務區通過以下途徑獲取臺風、雷擊自然災害預報信息:

  (一)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公開發布的極端天氣預警消息。

  (二)對發生或可能發生的臺風、雷擊災害,經風險評估得出的發展趨勢報告。

二、發生臺風、雷擊災害的現場救援

  (一)當發生臺風災害時應做好:

  1.停止營業,關閉加油機,切斷電源。

  2.關好門窗,收拾好現金、票據并妥善保管。

  3.檢查加固加油站懸掛物,防止跌落砸傷人。

  4.檢查油罐、管線是否密封、關閉。

  5.安排值班人員,強化安全防范意識,如發現情況及時向站長及服務區經理報告。

  6.注意收聽、收看有關媒體的報道,了解臺風的最新動態。

  7.值班人員不要坐在屋內迎風窗戶下或在附近站立,以防玻璃破裂時砸傷人。

  8.臺風過后,各處布滿污穢雜物,應立刻整理環境、清除污物、噴灑消毒藥品,發現有傳染病立即送往醫院隔離治療,以防蔓延。

  (二)當發生雷擊災害時應做好:

  1.停止營業,關閉加油站內所有用電設備,切斷外電總電源。

  2.雷擊發生時多伴有大風、雷雨等情況,關好門窗,收拾好現金、票據妥善保管。

  3.拔掉電腦、電視機、電話的電源和網絡信號線,關閉液位儀電源開關。

  4.所有在崗上班人員和服務區現場駕駛員、乘客人員關閉手機。

  5.原理價格牌、高價水罐、大樹等尖銳物體。

  6.雷擊過后,檢查外電電壓是否正常,確認正常后合上總閘恢復供電,逐一開啟用電設備,檢查加油機、管控機、液位儀,確認無安全隱患后即可繼續營業。

三、報告程序

  服務區發生臺風、雷擊災害,在啟動本級應急預案的同時,服務區經理迅速向上級公司報告,最多不超過30分鐘。

  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發生臺風、雷擊災害服務區的名稱、地理位置。

  (二)發生時間、破壞程度、人員傷亡情況。

  (三)儲油設施、建筑物的破壞情況。

  (四)是否發生火災、爆炸、泄漏、環境污染等次生事故。

  (五)現場救災物資的儲備情況。

  (六)周邊居民分布情況,道路交通狀況,現場氣象狀況。

  (七)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請求。

四、防洪防訊搶險組織機構名單及聯系電話

  服務區經理:

  聯系電話:

  服務區副經理:

  聯系電話:

  特別注意:在發生自燃災害時,同時可能會引發火災爆炸、盜搶等次生事故,要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

篇3:防雷防靜電安全制度

防雷防靜電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貫徹落實安全部門的重要指導精神,加強雷電災害防御工作,防止或減少因雷擊和靜電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防雷防靜電管理制度如下:

一、防雷電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1、每年以創辦防雷電知識宣傳欄、開展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

  2、定期組織員工學習有關防雷防靜電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

  3、各二級單位應針對分管工作特點進行防雷防靜電安全教育培訓。

  4、對防雷防靜電裝置保養和使用人員應進行實地演示和培訓。

  5、對分管企業新員工進行崗前安全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6、因工作需要員工換崗前必須進行再教育培訓。

  7、明火、特種作業的項目等特殊崗位要進行專業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二、防雷防靜電巡查、檢查制度

  1、落實逐級防雷電安全責任制和崗位安全責任制,落實巡查檢查制度。

  2、檢查中發現火災隱患,檢查人員應填寫防火檢查記錄,并按照規定,要求有關人員在記錄上簽名。

  3、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未按規定時間及時整改的,根據獎懲制度給予處罰。

三、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制度

  1、各單位各部門應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嚴禁占用疏散通道,嚴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裝柵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

  2、應按規范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設施。

  3、應保持防火門、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機械排煙送風、火災事故廣播等設施處于正常狀態,并定期組織檢查、測試、維護和保養。

  4、嚴禁在工作期間將安全出口上鎖。

  5、嚴禁在工作期間將安全疏散指示標志關閉、遮擋或覆蓋。

四、針對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有專用的庫房,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設施,倉管人員必須由消防安全培訓合格的人員擔任。

  2、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分類、分項儲存。化學性質相抵觸或滅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應分庫存放。

  3、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入庫前應經檢驗部門檢驗,出入庫應進行登記。

  4、庫存物品應當分類、分垛儲存,每垛占地面積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與垛之間不小于一米,垛與墻間距不小于零點五米,垛與梁、柱的間距不小于零點五米,主要通道的寬度不小于二米。

  5、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存取應按安全操作規程執行,倉庫工作人員應堅守崗位,非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入內。

  6、易燃易爆場所應根據消防規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設施的維護保養工作。

五、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

  1、各企業應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2、組織全體職工學習和熟悉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3、每次組織預案演練前應精心開會部署,明確分工。

  4、應按制定的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

  5、演練結束后應召開講評會,認真總結預案演練的情況,發現不足之處應及時修改和完善預案。

六、燃氣和電氣設備安全隱患的防靜電檢查和管理制度

  1、公司應按規定正確安裝、使用電器設備,相關人員必須經必要的培訓,獲得相關部門核發的有效證書方可操作。各類設備均需具備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效合格證明并經維修部確認后方可投入使用。電氣設備應由持證人員定期進行檢查(至少每月一次)。

  2、防雷、防靜電設施定期檢查、檢測,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每年至少檢測一次并記錄。

  3、電器設備負荷應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接頭牢固,絕緣良好,保險裝置合格、正常并具備良好的接地,接地電阻應嚴格按照電氣施工要求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