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黨員管理制度二
流動黨員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把這支隊伍管好,管活,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根據中央有關部門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黨員外出務工經商或從事其它正當職業,有固定地點、時間在6個月以上的,黨員所在黨組織應將黨員組織關系轉至所去地方或單位黨組織;時間在三至六個月的,應出具黨員證明信,由所去地方或單位黨組織負責安排其參加黨的有關活動。黨員應及時主動與所去地方或單位黨組織聯系,轉遞黨員組織關系。
二、黨員短期外出三個月以內,或外出時間較長但無固定地點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黨員應通過適當方式主動與原所在黨組織保持聯系,匯報外出活動情況,按時交納黨費。
三、黨員三人以上集體外出,地點相對集中的,原所在黨組織應在他們中建立黨小組或黨支部(或臨時黨支部)。對外出時間在三個月以上的,應同時出具有關證明,委托所去地方或單位的黨組織負責管理這些黨員,原所在黨組織應繼續同他們保持聯系。
四、外來經商黨員較多的集貿市場,應在這部分黨員中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根據不同情況,這些黨支部或黨小組,可由鎮、街道黨組織領導,也可由當地工商管理部門黨組織或個體勞動者協會黨組織領導。
五、黨員要求流動應向所在單位及其黨組織提出申請,凡符合人員流動有關政策規定的,黨組織應予以同意并及時為黨員轉移組織關系。所在單位尚未建立黨組織的,應將黨組織關系轉到所去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的黨組織,或轉到所去單位所在地的街道、鄉鎮黨組織。
六、在人員流動問題上,因單位與單位或單位與個人發生爭議,而提交仲裁機構或有關主管部門進行仲裁的,有關單位黨組織應根據仲裁結論確定是否辦理轉移黨員組織關系手續。
七、黨員擅自離職,黨組織應給予批評教育;本人堅持不改的,可區別不同情況作必要的處理。涉及黨籍處理的,應慎重對待。
八、黨員流動中,沒有轉來黨員組織關系或沒有出具黨員證明信的,所去地方或單位的黨組織,不得承認其黨員身份或安排其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九、凡是按照規定轉來黨員組織關系的,有關地方和單位黨組織應予接納,不應拒絕接收。
篇2:黨費收繳制度二
黨費收繳制度
按時交納黨費,是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一個起碼條件,是黨員關心黨的事業的具體表現。為加強黨費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黨員應按規定的標準每月向支部、小組交納一次黨費。在一般情況下,不能由別人代交,或一次交納幾個月的黨費。
二、支部收繳黨費時,應填寫黨員名單和收繳金額,填寫黨費證或給黨員開收據。
三、支部收繳黨費由支部組織委員負責,黨員多的支部可先由黨小組收繳,交組織委員。組織委員變動時必須履行交接手續,結清帳目,交清現金。
四、支部要建立黨費收繳臺帳,做到帳、票、款相符,有據可查。
五、支部每半年檢查一次黨員交納黨費情況,并將檢查情況向同級黨員大會報告。
六、任何人都不準借支或侵占黨費,嚴禁個人保管數額較大的現金,黨費要按時上交,支部每月上交一次,不得拖延和欠交,黨委按季向旗委組織部繳納。
七、新入黨的黨員(包括共青團員入黨)應從上級黨委批準其入黨的當月開始交納黨費。共青團員如果在入黨的當月已交納了團費,可從下月交納黨費,停止交納團費。
八、對連續六個月無故不交納黨費的,按自行脫黨處理。
九、黨費收繳標準
1、凡有工資收入的黨員,每月以國家規定的工資總額中相對固定的、經常性的工資收入為計算基數,按規定比例交納黨費。
工資總額中相對固定的、經常性的工資包括①機關工作人員: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工齡工資+津貼;②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職務工資+等級工資+津貼+獎金;③機關、事業單位工人:崗位工資+等級工資+津貼+獎金;④企業人員:工資收入中固定部分(基本工資)+活的部分(津貼、獎金)
交納黨費比例:每月工資400元(含400元)以下者,交納月工資的0.5%;400元以上至600元(含600元)者,交納1.0%;600元以上至800元(含800元)者,交納1.5%;800元以上(稅后)至1500元(含1500元)者,交納2%;1500元以上(稅后)者,交納3.0%。
2、民辦教師、村居委會干部,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每月固定收入,參照上述規定比例交納黨費。其他農民黨員每月交納黨費0.20元。下崗待業黨員、依靠撫恤和救濟為生的黨員、領取當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黨員,每月交納黨費0.20元。
3、離退休干部、職工中的黨員,以國家規定的離退休費為交納黨費計算基數;領取養老保險金的黨員以養老金為基數,參照上述規定比例交納黨費。
4、從事個體經營的黨員,每月按上季度平均純收入參照上述規定比例規定交納黨費。
5、黨員增加工資收入后,從按新工資標準領取工資的當月起,以新工資為基數,按規定比例交納黨費。
篇3:部門保密工作制度
一、保密守則
(一)不該說的秘密,絕對不說;
(二)不該問的秘密,絕對不問;
(三)不該看的秘密,絕對不看;
(四)不該記錄的秘密,絕對不記;
(五)不在非保密本上記錄秘密;
(六)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秘密;
(七)不在公共場所談論秘密;
(八)不隨便存放秘密文件、資料;
(九)不在普通電話、普通郵局傳遞秘密文件;
(十)不攜帶秘密材料外出參觀、游覽。
二、文書保密制度
(一)接收文件
1、收到文件和信件啟封后,當天登記。按密級及一般文件分類登記并編好順序號,貼上文件呈批傳閱箋,于當天或第二天送辦公室主任閱批,然后根據辦公室主任提出的呈送意見,分別將文件送給有關部領導和有關科室。
2、凡是急件、會議通知或時間性較強的文件,必須隨收隨送,盡快送到有關領導。其他文件亦要抓緊傳閱,一般不超過一星期傳閱完。
3、凡是秘密以上的文件,必須在當天內閱讀,下班前交回文件保管處,以確保文件的安全。無密級的*中央的文件作密件保管,與一般文件分開存放。
4、認真做好文件的防盜、防失、防竊、防蟲、防潮等防護工作。一切文件和檔案應放在指定的保密柜和保密室。
5、做好文件的立卷歸檔工作。立卷歸檔的案卷,有關部門或個人需查閱時,需經辦公室領導同意,才能準予查閱。
6、定期檢查清理文件,做到傳閱文件不積壓,不出錯漏,不丟失。按區保密局的要求定期清退秘密文件。部內印發剩余的文件材料及一些沒有保存價值的資料等統一送到定點紙廠化漿。
(二)文件打印
1、凡打印文件必須有領導簽批。
2、秘密文件應按規定標明密級。打印錯的秘密材料及未公開的干部任免討論材料要及時用碎紙機碎掉。印制秘密文件過程中所形成的蠟紙、襯紙、清樣、廢頁、廢件等應及時銷毀,不得任意堆放。
3、文件的原稿及打印好的文件、資料應放入抽屜內,不得讓無關人員翻閱。
4、電腦打字、文印室一般情況下不得隨便進入。
5、打字員應嚴格保守國家秘密,不得將有關秘密的內容向外泄漏。
(三)發出文件
1、文件印好分發前,要檢查分發份數與實印份數是否相符,發文范圍是否確切,文件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如發現問題要及時與辦文科室協商,處理后方可分發。
2、秘密、機密、絕密和急件、特急件、親收件要在信封上標明。同一信封內裝幾份不同內容、不同文號的文件,必須在信封上標明。
3、信件在轉發出前,要再次清點核對,收文的單位數與件數是否相符,收文單位是否準確。
4、收發文均要辦好簽收。
三、電腦管理保密制度
1、各科室使用的電腦日常維護由各科室派專人負責,如使用中遇本科室不能修復的故障,須向辦公室通報情況,由辦公室負責落實聯系專業維修部門進行修理。辦公室負責保管各科室電腦維修的有關資料、指導各科室使用有關電腦設備及聯系專業維修部門保養、維修電腦設備。
2、各科室使用的電腦必須安裝由國家有關部門認可的防電腦病毒軟件,并經常做好防電腦病毒軟件的升級工作。對交換、復制、下載的資料要做好防電腦病毒工作。如使用電腦過程中發現電腦被感染病毒的,應立即停止使用,并迅速向辦公室報告,采取適當措施防止電腦病毒的擴散,待病毒清除后方可繼續使用。
3、必須嚴格執行使用電腦的有關保密規定,加強對保密資料載體(磁盤、移動硬盤、記憶棒、光盤、打印紙等)的管理,按保密要求進行使用、復制、轉送、攜帶、移交、保存、銷毀。對有保密要求的電腦和資料載體,不得聯接在Internet網中進行任何操作和使用。同時,要自覺接受區國家保密局等國家保密部門依法進行的信息安全保密監督和檢查。
4、上網信息實行“誰上網,誰負責”的原則,不得瀏覽、下載黃色及*網頁及資料。
5、本部電腦設備原則上不外借其他單位使用,如確需外借的,必須經部領導批準。
四、復印機管理保密制度
1、復印秘密級以上文件,必須嚴格遵守審批登記制度,嚴禁私自復印和濫印文件。
2、復印秘密文件要請示主管保密工作的領導,履行審批、登記手續,并將復印件按原件要求管理。
3、復印機由部辦公室負責管理,外單位和個人未經許可不得隨意動用。
五、其他
1、手機使用要嚴格按照《關于加強手機使用保密管理的通知》規定,召開重要會議時必須關閉手機,不得在固定電話、手機中談論秘密事項或內部事項。
2、如發生泄密問題時,要及時、主動向部領導如實報告,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