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制度

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制度

2024-07-14 閱讀 8106

一、流動黨員組織關系的管理

(一)流動黨員轉移組織關系的基本要點是:黨員所去單位黨組織健全的,應將黨員組織關系轉到所去單位的黨組織;黨員所去單位黨組織不健全的,應將黨員組織關系轉到其所去單位上級主管部門黨組織,或轉到其所去單位所在地的街道、鄉鎮黨組織。黨員在流動中將人事關系和檔案材料保存在縣以上政府人事(勞動)部門所屬的人才流動服務機構,這些機構的黨組織如具備條件并經同級地方黨委同意,可以接受尚未落實工作單位或因某些原因暫時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黨員的組織關系。

(二)黨員流動符合有關政策規定,黨組織應及時為他們轉移組織關系。其中外出時間較短(六個月以內)或外出時間較長暫時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使用《流動黨員活動證》。

(三)《流動黨員活動證》由流動黨員原所在黨(工)委按規定登記發放,作為流動黨員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和黨的活動的憑證;黨員可持《流動黨員活動證》在外出所在地或單位的黨組織(基層黨委、黨總支或黨支部)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交納黨費,但不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四)《流動黨員活動證》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門嚴格按照中央組織部制定的統一式樣定點印刷,并加強管理。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自行印刷。《流動黨員活動證》由黨(工)委負責發放。發放時,要登記造冊,詳細登記持證外出黨員的姓名、所在支部、發證時間、外出原因、外出地點、外出時間等情況,并報上級黨組織備案。《流動黨員活動證》一般應貼本人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并由發證的黨(工)委在照片上加蓋印章。特殊情況未貼照片的,應與本人的居民身份證同時使用。

(五)《流動黨員活動證》適用于短期外出(六個月以內)或長期外出但暫時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黨員。下列情況不能使用《流動黨員活動證》:

1、短期(六個月以內)外出參加會議、學習進修、借調工作、休假探親的黨員,仍開具黨員證明信。

2、長期(六個月以上)外出工作且有固定地點的黨員,應轉移正式組織關系。

3、流動性較大,無固定地點,但可以經常返回原所在單位的黨員,可以在原單位繼續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二、黨員外出前必須向黨組織報告

黨員外出前必須向所在黨支部報告,報告的內容應包括:外出原因、外出地點、外出時間以及外出后與黨組織聯系的方式等。

三、黨組織對外出的黨員要進行行前教育

有外出黨員的黨組織,應在黨員外出前對其進行教育,針對外出黨員的不同情況對他們提出具體要求。教育內容一般應包括:

(1)要求黨員外出后要主動與所去地區或單位的黨組織取得聯系。按照規定及時轉移黨員組織關系,或出示《流動黨員活動證》。

(2)要求黨員在外出期間自覺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所在單位(地區)黨的組織生活,按期交納黨費,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3)要求黨員外出后應通過適當方式,與原所在黨組織保持聯系,定期匯報在外出所在單位的思想、工作情況。

(4)要求黨員外出返回時,應及時轉移黨員組織關系,或將《流動黨員活動證》交黨組織查驗,并如實向黨組織匯報外出期間的情況。

四、流動黨員要主動與外出所在地黨組織聯系黨員外出應根據就近、方便和有利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的原則,主動與所到地方或單位黨組織(基層黨委、黨總支或黨支部)聯系,及時辦理黨員組織關系接轉手續或出示《流動黨員活動證》。黨員外出后不能以任何借口隱蔽自己的黨員身份,不與黨組織取得聯系。若所到單位尚未建立黨組織,黨員可與其上級主管部門的黨組織聯系,也可以與其所在地(街道、社區或鄉鎮、村)的黨組織聯系。如與所在地方或單位的基層黨組織聯系遇到困難,可與當地縣以上黨委組織部門聯系。

五、黨員外出期間要自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外出期間,必須按照章程的規定,編入黨的一個組織、按期過組織生活和交納黨費,認真執行黨組織的決議,完成黨組織分配的工作任務,在工作、生活中自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主要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按黨員標準要求自己,自覺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和管理,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和業務素質。

二要遵守當地法規和所去單位的規章制度,誠實勞動,合法致富,能夠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利益三者之間的關系。

三要通過書面匯報、郵件、電話、email等多種方式,與原所在社區黨組織保持聯系,定期匯報在外的思想、工作情況。

四要自覺維護社會秩序,遵守社會公德,敢于抵制社會上的丑惡現象,在履行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等方面走在群眾的前頭。

六、流動黨員參加選舉問題

辦理正式黨員組織關系接轉手續的流動黨員,應在轉入地區、單位的黨組織參加黨內選舉,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開具黨員證明信和持《流動黨員活動證》外出的流動黨員,他們沒有轉移正式組織關系,都應在原所在單位黨組織參加黨內選舉,行使表決、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外出黨員原所在黨組織召開黨員大會進行選舉時,如外出黨員確因情況特殊無法到會,經黨員大會同意,可不計算為應到會人數。

七、流動黨員中的預備黨員轉正問題預備黨員持《流動黨員活動證》外出期間,如預備期滿,應向原所在單位黨組織提出轉正申請,由原所在單位黨組織按照規定程序辦理轉正手續。辦理這類預備黨員轉正手續時,黨組織要通過查驗《流動黨員活動證》及其他途徑,認真了解和考察預備黨員外出期間的表現,外出所在地黨組織應負責地介紹有關情況。

美術系黨總支

篇2:流動黨員服務中心工作職責范本

1.開展調查摸底,掌握流動黨員基本情況,建立信息庫,加強動態管理。

2.負責接收轄區內的零散流動黨員、督促協助流動黨員及時轉接組織關系、收繳黨費等工作。

3.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組織其定期開展組織生活,參加學習教育和主題實踐活動。

4.做好流動黨員工作學習及生活等方面的服務工作。

5.加強調研,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

6.加強對流動黨員中的優秀分子的表彰和宣傳。

7.嚴格按照章程和有關規定,對不合格黨員提出處置建議。

篇3:村流動黨員管理制度

一、農村流動黨員是指由于就業和居住地變化等原因連續6個月以上,不能正常參加正式組織關系所在黨組織活動的農村黨員。

二、農村流動黨員的管理堅持以流入地黨組織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共同管理的原則。

三、流出地黨組織的主要職責

(一)對黨員的外出原因、時間、地點、聯系方式、黨費交納等情況進行登記備案,對黨員進行外出教育,并按規定登記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

(二)對正式黨員3人以上集體外出,且地點相對集中的,應及時建立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

(三)負責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通過適當方式了解黨員外出期間的思想、工作情況,及時通報黨組織的重要情況,通知外出流動黨員按規定參加黨內選舉等重要活動。

(四)黨員返回后,認真查驗《流動黨員活動證》,詳細了解黨員外出期間的表現。對無正當理由連續6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與原所在黨支部保持聯系或不交黨費的,按章程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五)了解預備黨員外出期間的表現,按規定做好預備黨員轉正工作。

四、流入地黨組織的主要職責

(一)對持有《流動黨員活動證》的外來黨員,確認身份后及時接受并編入支部,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二)關心外來流動黨員,為他們的就業、學習和生活提供必要幫助。

(三)認真填寫《流動黨員活動證》,及時將外來流動黨員的重要情況反饋給流出地黨組織。

(四)做好外來流動人員中預備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五、對流動黨員的基本要求

(一)外出前須向所在黨支部說明事由,領取《流動黨員活動證》。

(二)憑《流動黨員活動證》及時到流入地黨組織報到,積極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按規定交納黨費,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流動黨員原則上應按月向組織關系所在黨組織交納黨費,因外出地點變動頻繁等原因按月交納確有困難的,可以按季交納。

(三)外出期間應自覺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每半年向原所在黨支部匯報一次思想和工作情況。接到原所在黨支部要求參加換屆選舉、民主評議等重要的活動的通知后,原則上應按時返回參加。因特殊原因不能返回的,應及時向原所在黨支部說明原因,并履行請假手續。正式黨員應在其組織關系所在黨組織行使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四)外出地點、就業單位、居住地和聯系方式等發生變化時,應及時向流出地黨組織報告。

(五)外出返回后,及時將《流動黨員活動證》交給流出地黨組織查驗,如實向黨組織匯報外出期間的情況。

(六)《流動黨員活動證》由流出地黨的基層委員會登記發放。流入地黨支部要及時驗證并報上級黨組織備案。《流動黨員活動證》由流動黨員正式組織關系所在黨支部或組織生活所在黨支部每年審核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