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常規
班主任工作常規
1、開學報名注冊時,收齊學生的“家庭報告書”、“假期作業”和“社會實踐調查表”等材料,接收學生報名注冊。
2、開學后兩周內,編定學生座位,選好班干部。
3、開學后兩周內,訂好本學期工作計劃(內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安全教育、法紀教育、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班風、學風建設,家訪及轉化后進生,主題班會,周會課計劃等)。
4、常規工作要求:
(1)上好周會課。每周星期一下午的周會課,要認真準備并上好。
(2)開好主題班會。要求每月一次,做到有備課,有教案,有主題,有創新,有效果,有記錄。
(3)家訪。要求每生每學期最少一次,形式可上門訪、信訪、電話訪、家庭報告書等。
(4)轉化后進生。要求建立檔案,做到教育、家訪進步、效果等都有記錄。轉化率達95%以上。
(5)文體活動。除參加學校、年級組織的比賽外,班內組織文娛、體育、科技等活動每學期不少于2-3次。
(6)社會實踐活動。初中學生每年不少于三天;高中學生每學年不少于七天(包括社會勞動)。
(7)總結工作:①每學期期中考試后,要進行一次工作總結并向政教處匯報班內情況。②每學期結束前寫好學生評語,填好家庭報告書,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填好班主任工作情況匯報表,寫好專題總結或論文,放假離校前發出家庭報告書,上交所有材料由政教處驗收。學年結束時,除做好每學期結束必做的工作外,還要進行學生學年德育考核,認真填寫學生德育檔案,并準時上交政教處。
5、完成學校其他臨時交辦的工作。
篇2: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通過《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的學習,我對班主任的角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以下是我對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幾點認識:
一、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想要做好某項工作,首先就得熱愛這個工作。如果對這項工作都不熱愛,那么工作的時候就容易變成簡單的應付,無法深入地把工作做好。班主任是和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要想把班級管理好,首先得有一顆愛生如子的心。有了愛,才能把班級這個大家庭變得和諧。
二、掌握班主任的業務。
班主任工作項目繁多,包括:集體談話、確立班委、安排座位、組織班會、組織家長會等。要通過實際工作中的不斷積累來提高這些基本業務的能力。只有班主任業務能力的提高,班級管理才能變得輕松,快樂。
三、營造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首先要看他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發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要當好班主任還應發展他們的動力,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在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在學習中“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讓學生主動發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交流師生情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落實,教學也相長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善思好問的習慣。
四、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定的人格,為一定的社會服務。人格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核心就是優良人格的教育,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務。而要培養優良的人格就得要求班主任具有優良的人格。因為人格欠缺的班主任可能會出現難以一視同仁、對學生認知偏差、影響師生關系等不良現象。所以班主任要從道德修養、個性品質、思想觀念、人文素養四個人格的基本因素提高自身的人格修養,以實現優良人格的教育。工作,學習,心得體會,班主任
篇3: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精選班干部重視常規養成
每次接新班,我都是自我推薦或選舉班干部,組建班委會,然后進行培訓,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查,對班委會成員做出調整。正班長管理班級全面工作,開好每周的班會;副班長協助班長;兩名紀律委員由正副班長協助輪流管理班級紀律;體育委員負責每天放學的路隊和課間操情況;宣傳委員出好每期的板報;勞動委員負責安排每天的衛生值日工作;文藝委員負責課前十分鐘領歌音樂課上協助老師。每天作業檢查由各小組長負責,并將情況報告各科課代表。各級各位,各司其職,保證班級正常運行。
小學是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關系到學生今后的成長,每一個班主任都深知常規養成的重要性,我平時要求學生做到:做好課前準備,上課專心聽講,對老師同學提出的問題要認真思考,大膽發言,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不懂就問,課堂上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認真獨立完成家庭作業。這些看似簡單可要認真其實做起來要花費大量的經歷,當然做好了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有很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