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藥品管理制度
危險藥品管理制度
一、危險品必須指定熟悉危險品業務的專人保管,危險藥品庫內要配備必要的消防、防盜、通風等防護設施。做好通風排氣工作,嚴禁煙火,對儲存的危險品應定期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要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二、要將危險品分隔存放在危險品柜內,性質互相抵觸或滅火方法不同的危險品不可存放在一起。存放劇毒藥品的專柜要雙人雙鎖保管。禁止在實驗室內存放食品,
三、要嚴格危險品領用手續,領用危險品時,必須由教師親筆在危險品領用單上簽名并負責領出藥品的安全保護工作,要切實防止因保管不善而發生意外,嚴禁由學生代領。
四、領用人對危險品的性質、防護及發生意外后的應急措施等,必須事先熟悉。學生在使用危險品時,教師應詳細指導。
五、使用后剩余的危險品,應立即送還,并妥善保管。對廢液、殘物,要認真按國家有關要求處理好。如發現危險品特別是劇毒品被盜,要立即報告校領導,并通知當地公安部門查處。
篇2:安全事故報告制度
安全事故報告制度
為積極預防、妥善處理在校學生傷害事故,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安全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其它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學校安全事故報告制度:作時間以外,學生自行滯留學校或自行到校發生的安全事故,學校不承擔事故責任。
一、學校發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學校負責人;
二、學校負責人接到安全事故報告以后,除按《學生安全事故處理(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外,應當立即如實報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與事故種類相關的有關安全職能部門,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
三、學校發生安全事故后,應當按事故的類別、性質向相關部門報告:
(一)火災事故。學校發生火災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在第一時間內,撥打火警電話“119”,向消防部門報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在求援施救同時,應當立即報告學校負責人;學校負責人再按層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二)治安(刑事)事故。學校發生治安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在第一時間內,撥打匪警電話“110“,向公安部門報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在求援施救的同時,應當立即報告學校負責人;學校負責人再按層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三)食品中毒事故。學校發生食品中毒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撥打急救電話“120”,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在求援施救的同時,應當立即報告學校負責人;學校負責人再按層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四)其它事故(意外事故、自然災害事故等)。學校發生其它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學校負責人,由學校負責人再按層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四、安全事故報告的必要內容。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事故簡要經過、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報告單位、報告人及它應當報告的事項。
篇3:小學教學教研教師學習培訓制度
小學教學教研教師學習培訓制度
1.學校要負責教師的教育、管理、培訓工作。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方針、教育教學理論、課程標準和教材,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加強以校本培訓為主的教師培訓工作,通過以老帶新、拜師、結對子等形式,全力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2.研究教學常規。研究預習、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測試反饋等,把集體備課和課堂教學作為研究的重點,每學期確定一個或幾個研究主題,圍繞主題,展開研究。
3.研究本學科集體備課的要求、措施及程序;研究抓優生優培、學困生提高和開展分層次教學、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措施。
4.參與教學管理。參與對本學科教學計劃、集體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測試輔導等制度的制定和教學業務檢查、評估和反饋、總結。參與本學科的教學質量的分析與評估。
5.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定時組織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匯報課等活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6.組織課外活動小組,有計劃地開展優生優培和學生學習方法輔導。
7.組織學習先進單位的教育教學經驗,結合本校實際抓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