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管理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管理辦法

2024-10-14 閱讀 8462

  第一條為規范東莞某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工作,保障用人單位和聘用人員的權益,有利于我某機關事業單位招聘專業技術人員,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我某的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用人單位是聘用人員的管理單位。

  第三條本辦法所指的聘用人員,是指服務于本某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不列入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序列,以合同形式聘用,不擔任行政職務,不行使行政權力,從事技術性或輔助性工作的人員。

  第四條聘用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是: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符合聘用崗位所需的資格條件。

  第五條聘用人員所從事工作不能涉及國家秘密。

  第六條聘用人員分為五類,第一類是指具有正高級職稱的人員,第二類是指具有副高級職稱的人員和取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第三類是指具有中級職稱的人員和取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第四類是指具有助理級職稱的人員和取得學士學位的本科生,第五類是指一般業務及勤雜人員。

  第七條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實行職責、能力與效能相一致和精簡的原則。

  第八條人員招聘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擬定使用聘用人員計劃。用人單位根據工作需要擬定使用聘用人員計劃,包括聘用原因、聘用人數、經費開支形式、聘用人員類別、崗位以及本單位人員編制使用情況等。用人單位應于每年9月向某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申報下一年度的使用聘用人員計劃。

  (二)審定使用聘用人員計劃。由某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某人事局和某財政局按照解決單位缺編和確因工作需要的原則,審核各單位的使用聘用人員計劃,于每年12月底前報某機構編制委員會審定。

  (三)招聘聘用人員。聘用人員的招聘由用人單位負責,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類人員的聘用須經由某人事局、某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審核后才能簽訂勞動合同。同等條件下,現職編外人員優先考慮聘用。

  (四)辦理聘用手續。由用人單位與聘用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明確聘用期限、雙方的權利義務、薪酬待遇、合同變更、解除、違約責任等,而且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并由某勞動部門鑒證。勞動合同期為1年,期滿后可根據某編委核定本單位下一年度使用聘用人員計劃情況進行續聘,每次續聘期限為1年。臨時性工作,可按課題、項目或工作需要簽訂短期合同。聘用人員辦理聘用手續后,應報某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聘用人員與用人單位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爭議的,當事人雙方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申請仲裁或訴訟。

  第九條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或聘用人員應當提前30天通知對方。

  第十條聘用期間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對聘用人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是否續聘的依據。

  第十一條某財政局根據某編委核定各單位的聘用人員數、聘用人員的類別撥給經費,標準分別是:第一類人員每人每年9.5萬元、第二類人員每人每年5.5萬元、第三類人員每人每年4.5萬元、第四類人員每人每年3萬元、第五類人員每人每年2萬元。上述經費標準包括聘用人員的薪酬、繳納社會保險費及公用經費的開支。聘用人員經費由某財政局按上述標準每月撥給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調整各類聘用人員的經費供給標準,合理確定聘用人員的薪酬。除特殊情況外,上調的幅度原則上不能超過某財政經費供給標準的20%。超出財政供給部分,由用人單位從公用經費中調劑解決。

  今后,根據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和勞動力某場用工薪酬變化等情況,對各類聘用人員的供給標準作適當調整。

  第十二條聘用人員的薪酬。用人單位按月發放聘用人員薪酬,薪酬標準由用人單位確定,但應遵循以下原則:用人單位發放給每個聘用人員全年的薪酬(含獎金和補貼)及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總金額原則上不低于財政核撥該類人員經費標準的80%。

  第十三條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類人員具有的專業技術職稱必須符合與所在崗位從事的工作性質,才能享受相關薪酬標準。

  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應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為已簽訂勞動合同的聘用人員辦理各項職工社會保險。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聘用人員按比例支付。

  第十五條用人單位應為聘用人員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個人所得稅及有關稅費。

  第十六條各用人單位每年1月20日前要將本單位上一年度實際使用聘用人員的數量、類別、薪酬發放、社會保險購買情況報某財政局。

  第十七條本辦法適用于某直行政事業單位,各鎮(區)參照執行。

  第十八條本辦法由某人事局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年1月1日起施行。

篇2:浙江局臨時聘用人員管理細則

*局臨時聘用人員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一、總則

(一)為加強對*局臨時聘用人員的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浙江*系統臨時聘用人員管理辦法(試行)》(浙x人[*]85號),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

(二)臨時聘用人員是指不占用*正式編制(指行政、事業編制),與我局簽訂臨時性聘用合同的,在*崗位上從事輔助性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在后勤服務崗位上工作的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分為高級、中級、初級和一般技術人員四個層次;后勤服務崗位分為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和普通工。

(三)局政工處為臨時聘用人員的管理部門。

(四)聘用合同的訂立、變更、終止和解除,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五)各部門應充分發揮現有人員的潛力,嚴格控制,合理使用臨時聘用人員。

二、招聘要求

(一)各部門因工作需要招聘臨時人員時,應事前將用人理由、聘請人數、計劃安排崗位等情況以書面材料報政工處,經局領導審核同意后方可聘用。招聘條件和招聘程序按《浙江*系統臨時聘用人員管理辦法(試行)》(浙x人[2002]85號)執行。

(二)臨時聘用人員按公安、計生部門和我局的規定,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聘請臨時工作人員須體檢合格,并審核身份證、戶口簿、待業證(或失業證、務工證)、計劃生育證明(或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學歷證明或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等證件的原件,同時提交體檢報告和相關證件的復印件一份備案。

2、聘請外地臨時工作人員,還需在我局所在地的派出所辦理“暫住證”。

3、聘請從事食堂工作的臨時工作人員須持有衛生健康證。

4、聘請駕駛員須持有駕駛證及有關部門提供的安全行車證明。

5、聘請在微機、水電等特殊工程崗位的臨時人員,應持有相關部門培訓證明及上崗證。

(三)新聘用的臨時工作人員均試用三個月,試用期滿經考核合格者,根據工作任務、職責范圍和有關規定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期限一般為一年。

(四)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按《浙江*系統臨時聘用人員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三、工資福利待遇

(一)臨時聘用人員的勞動報酬、福利根據工作崗位和本人實際工作能力及貢獻大小,參照本市同類人員的收入情況確定,并在合同中明確。

(二)臨時聘用人員的月工資一般由基礎工資、崗位津貼和獎金等組成,其待遇與考勤及工作表現掛鉤。試用期工資和聘用期工資標準詳見附表。

(三)已簽訂勞動合同的臨時聘用人員,單位按照有關規定為其繳納社會基本養老金。

(四)合同制聘用人員的醫藥費按《*局職工醫療費報銷管理暫行辦法》(*政[20o2]64號)執行。

(五)臨時聘用人員原則上不解決住房。

四、管理制度

(一)臨時聘用人員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考核、請病事假、教育培訓等)由用人部門負責,并按局有關管理辦法執行。

(二)用人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臨時聘用人員的管理,明確其崗位的工作范圍和標準,提出具體工作要求。

(三)臨時聘用人員必須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局相關規章制度,切實履行工作職責,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四)用人部門要根據臨時聘用人員的工作性質,制定相應的考核辦法,按月對臨時聘用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報政工處作為獎金發放的依據。

(五)臨時聘用人員如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或*局相關規章制度,解除聘用合同,予以辭退。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的,交由司法機關處理。

(六)臨時聘用人員在工作中造成質量、安全事故,視情節輕重由本人作出檢查并扣發1―3個月工資、津貼和獎金;嚴重的作辭退處理;對因工作失職造成重大責任事故的,除解聘外還要追究責任。

(七)對一年內考核2次不合格的臨時聘用人員將解除合同。

(八)終止或解除合同的臨時聘用人員需辦理工作交接、歸還所借公物和錢款手續后,方可離局。

(九)用人部門要在年終結合日常考核情況對臨時聘用人員進行年度考核,于每年12月l0日前將本部門下一年度臨時聘用人員增減計劃報政工處,局政工處匯總并經領導集體研究后報省局人事處。

五、附則

1、如浙江局有新的規定,按新的規定執行。

2、本實施細則從發文之日起執行。

篇3:事業單位編外聘用人員管理辦法

事業單位編外聘用人員管理辦法

為了配合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全員聘用合同制度的推行,規范事業單位編外自主用人,根據中組部、人事部《關于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和某委組織部、某人事局、某編辦《關于推進某事業單位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某事業單位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一、實施范圍

本某各類事業單位(不含財政經費全額供給的事業單位)根據一定時期工作任務及業務延伸發展的實際需要,在核定的編制以外,自主聘用6個月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

二、聘用原則

事業單位編外聘用人員的前提是不增加某財政支出經費,受聘人員的工資和各種福利,由聘用單位自籌解決。同時,要堅持“機構優化、按需聘用、手續完備、用工規范”的原則和回避制度,根據崗位要求擇優聘用。

被聘用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應具備擬聘崗位所需的學歷、職稱和能力水平。

三、聘用方式

事業單位編外聘用人員一律實行聘用合同制,聘用合同一年一簽,聘用合同期最長不超過三年,合同期滿后,根據工作需要可以續聘或解聘。聘用合同由應聘人員與聘用單位雙方簽訂,使用某人事局統一印制的聘用合同書。

聘用合同的簽訂、變更、解除都必須到某人才服務中心辦理鑒證手續。解聘人員和聘用合同期滿不再續聘人員可到某人才某場自主擇業或自謀職業。

四、聘用待遇

編外聘用人員的工資及各種福利待遇,可參照聘用單位同等條件編內工作人員的標準執行,也可由雙方議定,但不得低于全某最低工資標準。其檔案工資由人事代理部門按國家規定的標準核定,聘期內由聘用單位按國家政策規定為期辦理養老保險等手續。

五、聘用管理

編外聘用關系一經確立,受聘人員的人事檔案關系統一由某人才服務中心實行人事代理,受聘人員參加所在事業單位的年度考核,考核結果由某人才服務中心歸入本人檔案,作為用人單位續聘、解聘、獎懲的重要依據。

實行人事代理的編外聘用人員,可按國家有關規定由人才服務機構代為申報職稱評審、考試,實行評聘分開。聘期內發生人事爭議,可向聘用單位的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調解,也可依據有關規定向人事爭議仲裁機構申請調解和仲裁。

六、聘用手續

事業單位需要編外聘用人員,可先向某人才服務中心提出,經研究同意,再簽訂聘用合同,辦理人事代理手續。人事代理部門按規定提供有關服務事宜。

七、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