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班就業意向的調查報告
酒店班就業意向的調查報告
為全面了解20**年湖北經濟學院管理技術學院酒店Q0932班學生對當前就業壓力、就業形勢的態度以及畢業后的求職意愿等情況,開展了大學生就業意向問卷調查。通過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在我班調查35名班級學生,這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0份,收回有效問卷23份。通過對調查問卷數據錄入、統計和匯總,形成專門調查報告。
一、問卷題目及結果(結果在選項后表明)
酒店Q0932班就業意向調查(數據)
1.你在就業前是否感到困惑和迷茫?
A、一點也不(5)B、有點(12)C、十分困惑(6)
2.作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你期望第一份工作的理想月薪是多少?
A、800---1000元(1)B、1000---1500元(8)C、1500---2500元(9)
D、2500—3000(2)E、3000元以上(1)F、不要錢,能鍛煉就行(1)
3.如果是自主創業,你認為最需要的是什么?
A、資金(11)B、政策支持(2)C、技術(7)D、其他(3)
4.你認為在求職前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是?
A、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2)B、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9)
C、相關工作或實習經驗(7)D、專業知識和必要的資格證書(5)
5.擇業中若碰了釘子,你會怎么樣?
A、有挫折感,但不會退卻(16)B、自信心仍很強(5)C、丟臉,不想工作了,辭職(2)
6.你對職業的取向是?
A、國家單位(6)B、事業單位(4)C、中外企業(4)D、私企(2)E、自己創業(4)F、無所謂(3)
7.如果自己創業你會選擇哪些行業?
A、食品飲料等一些小店(2)B、酒店行業(11)C、網上開店(4)
D、找大公司開連鎖店(6)
8.找工作時你怎樣看待專業和工作性質的問題?
A、一定要找到對口的工作(1)B、可以與專業有關聯的工作,但不一定對口(11)
C、先找一份工作在再說(5)D、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行業(6)
9.你首先的就業地區是哪里?
A、沿海地區城市(10)B、省外地區(4)C、本省地區(7)D、家鄉(2)
10.你對就業地區選擇的原因是?
A、工作待遇好,收入可觀(7)B、與國際接軌(2)C、崗位多元化(5)
D、生活條件好(1)E、提供再學習的機會,有較大發展機會(7)F、良好的人才政策(1)
11.你對當前大學生就業政策了解多少?
A、不了解(9)B、有點了解(13)C、很了解(1)
12.你認為當前就業困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缺乏實際技巧與經驗(12)B、就業期望太高(4)C、就業人數太多(4)
D、企業的要求太高(1)E、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1)F、金融危機帶來的企業倒閉(1)
13.你對求職渠道的選擇是?
A、人才招聘市場(9)B、校園招聘會(4)C、網上投簡歷(4)
D、父母親戚朋友介紹(4)E、報紙廣播媒體報道(0)F、毛遂自薦(2)
14.你應聘時,著重企業的?
A、公司發展前景(8)B、薪水的高低(4)C、個人發展空間(8)
D、公司重視人才的程度(2)E、公司的名氣(1)
15.你留意過武漢的一些企業么?
A、留意過(13)B、特別留意過(3)C、從不關心(7)
16.一般情況下,一天中你使用電腦玩游戲的時間是多少?
A、從不游戲(8)B、一個小時(5)C、兩個小時(4)D、三個小時(2)E、四小時以上(3)
17.說說你在離校前的這段時間還需要做些什么?
1、加強專業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一切正常進行
3、總結經驗,熟練技術
4、關注學院對學生就業的安排
5、做好個人簡歷,在網上投簡歷
6、考證(英語四級、專業證書等)
7、關注招聘信息
8、鍛煉一下適應社會的能力
9、處理好朋友人脈關系
10、好好感受在學校的最后時光
11、做好就業前的調查分析,找到適自己的崗位
12、做好別業設計和答辯,寫好畢業論文
13、準備好期末考試,順利畢業,拿畢業證
14、了解想要去的城市的一些公司信息
15、做好創業前的準備
二、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和歸納
第一、絕大多數同學對當前的處境感到困惑和迷茫,僅僅11%的同學對自己相當自信,能夠清楚自己該做什么!
第二、第一工作的理想月薪,4%的同學選擇800-1000元;38%的同學選擇1000-1500;40%的同學選擇1500-2000;而不要錢,職位鍛煉的占6%。
第三、職業取向,愿意自主創業的有20%;超過50%的同學愿意到國家單位、事業單位以及中外企業工作;22%的同學認為無所謂。而自己創業中最需要的是資金和技術,分別占到50%和34%。說明同學們不愿自主創業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資金和技術。
第四、求職前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有10%的同學認為是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40%的同學認為是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28%同學認為相關工作或實習經驗;22%的同學認識是專業知識和必要的資格證書。由此可見同學們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錯,而經驗和證書正是給同學們帶來壓力的源頭。需要同學們學會適當減壓的技巧。
第五、在擇業中碰到釘子是很痛苦而又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同學們踏入社會的第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超過72%的同學會有挫折感,但不會退卻,僅僅有4%的同學承受不了,認為丟臉而不想工作。而自信仍然很強的同學有24%。第六、如果自己創業,同學們多數會偏向使用電腦得行業,IT行業的有43%,網上開店的有15%;找大公司開連鎖店的占到30%,而僅有11%同學愿意開一些小店。每年大學畢業生的增加,給國家就業帶來很大壓力,自己創業可以減輕國家就業形勢的同時也滿足自己的就業問題,國家、社會和學校應該積極鼓勵,并提供相關方面的指導。
第七、找工作時難免回面對專業和工作性質的問題,不到1%的同學堅持一定要會找到對口的工作;52%的同學認為可以與專業有相關聯的工作,但不一定對口;20%的同學先找一份工作再說;27%同學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行業。當前的就業形勢和一些經驗告訴我們,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是非常難的問題!第八、對于就業地區的選擇,選擇省外和省內的人數相當。省外方向21%同學會選擇沿海的一些發達城市,31%選擇省外的其他地區;省內方向,32%同學會選擇省內的其他地區,8%會回到家鄉,8%會選擇武漢。而選擇就業地區的原因,31%因為工作待遇好,收入可加;31%因為提供再學習的機會,有較大發展機會;8%因為與國際接軌;19%因為崗位多元化;2%因為生活條件好;6%看重創業環境;3%回報家鄉;良好的人才政策對同學們沒有任何影響!
第九、當前大學生就業政策了解程度:39%的同學不了解,很了解的同學也僅僅6%,55%的同學有點了解。可見當前的就業政策宣傳的很不到位,學院應該為同學們提供一個平臺以了解最先的就業資訊和政策。
第十、當前就業為什么困難?52%同學認為缺乏實際技巧與經驗;18%同學就業期望太高;20%的同學認為是就業人數太多;4%同學認為企業要求太高;6%同學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由此可見,就業難的主要問題在同學們本身,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學院也有一定的責任。其次,由于就業人數增加,企業選擇人才的空間增加,對人才要求的更高。因此同學們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質更是當前在校期間的重中之重!
第十一、當前大學生求職的渠道有很多,37%會到人才招聘市場,14%選擇校園招聘,18%選擇網上投簡歷,16%靠父親親戚朋友的介紹,3%通過報紙廣播媒體報道,12%會選擇毛遂自薦。
第十二、應聘時對企業的要求也是應聘者最關心的事。36%看重公司的發展前景,12%著重薪水的高低,42%看重個人發展空間,9%會看重公司重視人才的程度,1%看重公司的名氣。很多同學看重的是自己在公司的發展前景,期待有一定發展和進步!
第十三、近年武漢的發展迅速,在武漢的企業也很多,而同學們只有5%特別留意過武漢的一些企業,30%對此從不關心。零八年安徽出臺關于安徽省會經濟圈發展的規劃,武漢就在經濟圈內,這是一個機遇,可以提供很多就業機會!
第十四、信息系的同學基本都有電腦,但是對如何使用電腦的方式都不同。34%從不游戲,18%每天游戲一個小時,20%每天游戲兩個小時,10%每天三個小時,18%每天游戲四個小時以上。即將畢業了,同學們應該正確使用電腦,而不是娛樂放在第一位!
最后,根據上面的信息,在離校前同學們還是有很多事情要做,加強專業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總結經驗,熟練技術、關注學院對學生就業的安排、做好個人簡歷,在網上投簡歷、考證(英語四級、專業證書等)、關注招聘信息、鍛煉一下適應社會的能力、處理好朋友人脈關系、好好感受在學校的最后時光、做好就業前的調查分析,找到適自己的崗位、做好別業設計和答辯,寫好畢業論文、準備好期末考試,順利畢業,拿畢業證、了解想要去的城市的一些公司信息、做好創業前的準備、同學朋友聚聚、了解就業方向,關注招聘網站、多看書、珍惜大學學生時光、留意當地的人才政策,了解當地的一些企業、了解一些與專業相關的企業、考駕照、了解大學生就業維權簽訂勞動合同等保障自身權益的法律知識、尋求一些求職經驗、調整心態等。選好自己的路,并努力完成自己該做事情。如果你有堅定而明確的目標,那么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
篇2:酒店專業就業意向調查報告
酒店專業就業意向調查報告
酒店Q0932班關于本班就業意向的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11年4月13日至4月20日
調查地點:湖北經濟學院
調查對象:管理技術學院酒店Q0932班學生
調查方法:發放網絡郵件問卷(50份)
調查人:酒店Q0932班(等)
調查分工:團隊合作
前言
隨著近年各大高校擴招,全國總體就業壓力嚴峻。對每個大學生來說,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斗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于不敗之地。我班成員一起組成一個團隊用郵件問卷形式我班同學做了一次相對有針對性的調查,準確的掌握了我班同學的就業思想、狀況、意向,有效的幫助同學們解決擇業中遇到的難題及存在的疑問。
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首先預祝你們通過努力學習順利的完成大學學業!為更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我們設計了本問卷。以無記名方式,請排除疑慮如實填寫,謝謝合作!填寫說明:請在你所選中的選項劃“√”,若無補充說明,均為單選題。
一、個人情況:
1、性別_______①男②女
2、生源地:城市()鄉鎮()農村()
二、調查內容
1、你希望畢業后的去向是()
A.出國B.升學C.就業D.自主創業E.暫不就業
2、你認為現在就業形勢如何?()
A.形勢嚴峻,就業難B.形勢正常C.形勢較好,就業容易D.不了解
3、你認為在就業時,什么最重要?(最多可選三項)()
A.專業知識B.實踐和工作經驗C.社會關系D.溝通表達能力E.外表及形象F.學校知名度G.學科優勢H.計算機能力I.外語能力
4、你認為獲得崗位信息最有效的途徑是(最多可選兩項)()
A.校園招聘會B.學校就業網站C.社會招聘會D.社會相關就業信息網站E.親戚朋友等社會關系推薦F.導師推薦G.其它
5、就你的了解,大學生畢業參加工作初期月薪是多少?()
A.1000以下B.1000-1500C.1500-3000D.3000以上
6、對于首份工作,你預期的月薪是()
A.1000元以下B.1000元-2000元C.2000元-3000元D.3000元-5000元E.6000元以上F.沒有絕對的預期,根據求職情況可做適當的調整
7、如何看待專業是否對口問題()
A.專業不對口則不予考慮B.不在乎專業是否對口,關鍵是有發展機會C.不喜歡現在的專業想轉行D.先找份工作以后待機向專業方向發展E.其它
8、你有選擇第二專業嗎,或則準備選?你認為重要嗎?()
A.有,非常重要B.有,但不怎么重要C.沒有,重要D.沒有,不重要
9、在擇業過程中,你首選的就業地區是()
A.大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B.中小城市C.西部D.基層單位E.家鄉F.不限地區
10、你首選的就業方向是()
A.政府機關公務員B.學校及科研所C.其他事業單位D.國有企業E.外資企業F.名企或股份制企業G.部隊H.參加基層服務項目I.非政府社會組織J.自主創業
11、求職之初,你最希望得到學校哪些方面的就業指導和服務()
A.職業生涯規劃與職后發展指導
B.簡歷制作、求職禮儀和面試技巧
C.國家有關畢業生就業的政策解讀
D.個性化的就業心理輔導
E.收集和整理社會上有關人才需求的信息
F.向社會發布畢業生的有關情況和信息
G.學校往年畢業生就業情況的統計及就業市場分析
12、如果有政府和學校對創業有相關政策的扶持,你會選擇創業嗎()
A.會B.不會C.會考慮
13、求職中最困擾你的事情是(最多選三項)()
A.缺乏社會關系B.就業信息不足C.就業政策的限制D.缺乏實踐和工作經驗E.專業不對口或專業面太窄F.不公平競爭如:戶籍性別等歧視G.其它
14、你認為當前畢業生就業中的主要問題是(多項選擇)()
A.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對應屆畢業生需求總量減少
B.畢業生的就業定位不合理,期望值過高,擇業過于挑剔
C.應屆畢業生不具備符合企業要求的職業能力,缺乏工作經驗,沒有競爭力
D.就業信息機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通暢,信息不充分
E.政府、學校、用人單位及學生之間互相溝通和了解不夠
F.大學傳統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能為畢業生就業和職業發展提供有效幫助
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歸納
一、大學生對就業形式的認知
就業是每個大學生都要面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有清晰的認識會對自己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的。有絕大多數人對就業這個問題的認識是很清楚的,的人認為就業形式嚴峻,就業難。14%的人認為形式正常。看來許多人對這問題沒有偏離現實。就業形式的嚴峻迫使大學生在大學里努力的學習知識,嚴峻的形式也是大學生學習的壓力。所以,認清形勢將會幫助你更好就業。
二、畢業后的去向
調查結果顯示,有60%的同學選擇就業,18%的同學選擇升學繼續深造,10%的同學會選擇自主創業。畢業后去哪?這個問題主要在于大學生對自己的人生態度把握。就業難本身就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不但是大學生,任何失業的人都在面臨這個問題,除了政府對就業市場的規劃問題外,還有一個在于自身的原因,態度是否端正。再加上僧多粥少,如果一昧依賴政府去調劑,那最終耽誤的還是自己。某種方面看,還是得需要大學生自己配合政府政府的一些政策,積極出擊,甚至是最好自我靈活變通,去改變和降低自己的就業方向和門檻,總的來說這個就業問題還是得多方政府、企業、就業者三方去配合。對于大學生的創業,放到下面詳解。調查中第10題關于就業去向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三、就業的砝碼
問卷里提到專業、學校、個人能力,實踐經驗等,什么對就業的幫助最大。只有2個人選擇了學校,現在社會上確實存在這樣不公平的現象,或許他的招聘廣告上寫道“只招211工程大學”。大學的名氣對就業確實有影響,但是進入名牌大學的人卻是少數啊。總體上來看,其他大學的就業率也不差。少數人選擇了專業和學科優勢,社會上流傳“選好學校,還不如選個好專業”。專業對以后就業確實有影響,比如某大學的王牌專業,它的就業率就一直很高。但是就業以后,經常會出現專業不對口,調查結果顯示有44%不在乎專業是否對口,關鍵是有發展機會,38%先找份工作以后待機向專業方向發展。可見,專業只是影響就業的一個因素。90%的人贊成個人能力才是就業的最大砝碼,更多的人關注的是實踐和工作經驗、社會關系、溝通表達能力。有了能力,無論走到那里就有飯吃。個人認為,沒有那塊敲門磚,進不了那扇門,即使你再有能力也是無濟于事。所以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你得有一定的資質,文憑。
四、怎么樣就業
談到通過什么方式就業,也不過這幾種方式:校方推薦、找關系、靠自己。這是大學生就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舉一個例子,但不是絕對的。一個農村的孩子大學里學業平平,沒有被校方推薦就業,沒有親戚朋友可以幫助他,他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工作,但是糟糕的是能力又不是很好,所以自然而然的失業了。這就是許多大學生失業的原因。少部分人通過導師推薦和其他方式找工作;32%的人認為就業要靠父母和親戚,這是走向崗位的捷徑。56%的人憑自己的實力找工作,通過社會招聘會、校園招聘會、社會相關就業信息網站等渠道找工作,這是當下最普遍的現象了。什么北漂一族,下南洋啊„„都是大學生為了工作,靠自己在外面打拼。多么鮮活的例子。只要是自己愿意,憑自己的雙手肯定能夠為自己謀得一席之位的。
五、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學生對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到底是多少呢?78%的人定位在1000-2000元/月,這是個什么概念呢?就我看到的啊,普通的洗碗工月薪是800-1000。那么大學生在社會上的定位就是比洗碗工高那么一點,這也是因為就業難造成的問題。許多畢業的大學生認為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幸運的啦,慌不擇路,什么職業都可以,最緊要的是能夠有錢可賺啊。2000元-3000元/月,這對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還是有點難的啊!24%的人對自己的期望就在這個層面,當她們出入社會后會發現許多現實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馳。合理的定位將會擴大大學生的就業面,就業的機會也會更多。
六、留守或外出
究竟在哪里就業也困擾著很多大學生。選擇家鄉還是外地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家鄉,是自己出身的地方,那里有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在家鄉工作的話,適應工作的速度肯定會很快,自己的親人也在那里,可以提供很多幫助,有利于自己的發展。在異地工作,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大學生可以開闊眼界,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弊在于,大學生對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可能對氣候不適應,沒有親戚朋友,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可能會面臨危險。調查結果顯示有20%的人選擇在家鄉就業,60%選擇在外地就業,還有20%不限地區。看來當代大學生對自己的檢驗不僅局限于家鄉,把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外地,在那里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
七、自主創業
自主創業越來越成為當下流行。我們會在報紙上看到某大學高材生賣豬肉,某大學生賣包子„„這樣的例子不是一個兩個,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了。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是一石二鳥的舉動。一是緩減了大學生就業壓力,二是解決自己的就業的問題。調查中問到如果有政府和學校對創業有相關政策的扶持高達62%的人選擇會自主創業,還有30%會考慮創業,顯然很多人對就業也是有兩手準備。光靠企事業單位來吸收畢業大學生肯定是不夠的,如果還
是一味的等著招聘的話,那好比在抹殺機會。自主創業是大學生對自由的追求和對工作的渴望的結晶。但就剛走出校園的學子,馬上置身于這創業商海中,多少有點底氣不足。雖然也有個別,但僅僅是個別。大學生的創業也是一定程度上緩和社會就業壓力,但最終創業失敗還是會演變成加入就業大軍的一員。畢竟這不同當年百廢待興的時代,要創出一個新的就業道路,還是需要著多方豐富的經驗去促成。當然這也不是未嘗不可,就算是創業失敗也可以說是一份難得的寶貴經驗。
結論和建議
此次問卷本就是為我班學生設計,從報告中我們得到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大學生“就業難、擇業無方向”的現象是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中出現的階段性問題,產生問題原因也是多元化的,解決這樣一個社會性問題,必須各方面對問題產生原因有清醒的認識,找準各自的不足!
作為此次調查報告的結語,我想說,未來的就業形勢固然是瞬息萬變,但作為一個有理想的大學生,我們要做的便是充分了解就業形勢,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來創造美好的職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