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某小學信息化工作推進方案

某小學信息化工作推進方案

2024-08-24 閱讀 2032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信息化已經進入了校園,并且在日常教學教育工作中開始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作為新一代的科學技術,電腦及互聯網使得我們與世界之間的距離變得觸手可及,舉手之間,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從此,我們的視野不再局限于三十平米的空間,我們的活動不再受制于兩點一線;作為一所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的學校,作為一所有著優越教育資源的學校,我們更有理由走在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著眼于形勢,立足于將來,我們制定了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

一、基礎設施

  我校目前有21個教學班,727名學生,57名教職員工,分布在安亭和天平兩個校區。

  兩個校區分別安裝兩套與徐匯城域網互通的學校局域網,有兩個電腦多媒體網絡教室、兩個多媒體演示廳,兩個電子閱覽室,每個教室配置信息園地(網絡入口),共計177臺電腦;學生數與學生用機比達6:1,教師數與教師用機比達1:1。

二、人力資源

  我校目前有市區級骨干教師9名,分別在教學教育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曾多次在全國、市、區各級各類的整合課評比中獲獎,并有多篇論文在各類雜志上發表;

  我校有網絡管理員2名,責任心強,計算機技術程度較高,一名已完成交通大學計算機技術本科課程,另一名正在進修該課程;

  我校中青年教師100%通過信息技術培訓,通過網絡學習已成為教師自我進修的一種重要手段;全校教師100%采用電子教案,并能充分利用學校多媒體教室的優勢,進行形象生動,富有活力的多媒體教學,獲得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我校從一年級開始開設計算機興趣課,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興趣也非常濃厚,具有進一步發掘的潛力資源;

三、制度建設

  我們學校早在*年就建立了由校長直接領導,信息組組長專人負責,各教研組具體分工的的學校信息化建設制;在多年的實踐活動中累積了豐富的多媒體制作經驗、信息化工作經驗,師資培訓經驗;

  在每學年的年度評估中,專門制定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信息化程度的評估機制,以及提高師生信息素養的激勵制度;

  在每年的年度預算中,確保信息化建設的經費投入,信息技術的軟件和硬件投入逐年增加;

四、信息化推進計劃進度

  在*年9月前,完成兩個校區的局域網建設;(已完成)

  在*年1月前,完成學校網站建設,內容涵蓋學校特色、班級特色、教研組活動、師生互動等。

  在*年1月前,建立高質量、大含量的學校教育資源庫,完成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與流通,提高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在*年9月前,建設好學校與家長相互溝通的網絡平臺,實現家校互動,增進家校的聯系;

  在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同時,積極主動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建立專項研究課題,形成有特色,重實效的信息整合平臺。

篇2:教育信息化與區域推進基礎教育實施

教育信息化與區域推進基礎教育的實施

摘要: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教育必須實現現代化來滿足培養面向信息化社會中創新人才的要求。而教育信息化也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通過近些年來的努力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在發達地區的硬件設施建設比較顯著,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遇到了一定的瓶頸。為了使信息技術教育手段廣泛地運用于教學,“區域推進”行動計劃應運而生。該計劃的實施有助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有助于區域內優質資源最大化共享,更有助于區域內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和整體水平的同步提高,從而使基礎教育信息化更長久、有效的發展。、

關鍵字: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區域推進

引言

2000年10月,教育部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在多年的實踐中體會到,教育信息化適合區域性整體推進。中國教育報(**年1月2日)發表的《教育信息化何止是激情

篇3: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

淺談如何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

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教師進修學校陳銘

一、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

經歷了十幾年的努力,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在資源建設方面。開發了基礎教育資源庫、高等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庫、職業教育資源建設基地等各級各類教育資源,初步形成了資源建設的有效機制。其中數字圖書館、大學數字博物館建設走在國際前列。并且移動教育的逐步啟動,也大大擴大了教育的范圍,因為中國的手機用戶要遠遠大于在線上網的人數。其次,在建設標準方面,構筑了現代遠程教育技術體系CELTS,推出40余項標準,啟動了標準化測評認證,為機構系統互連互通和資源整合共同提供了可能。再次,在人才培養方面,開設了信息技術相關專業技術課,對計算機相關專業進行教學改革。目前建有示范性軟件學院35所、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35所、國家計算機技術與軟件應用技能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180個,還有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關于教育信息化的總體目標是:**年,要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中國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包括要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解決現階段出現的矛盾與問題;資源整合與應用集成水平要有明顯提高。20**年,真正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和實現全面小康的基礎支撐。包括形成支持我國初步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知識共享渠道和機制、信息化基礎設施和部分領域的應用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技術上創新能力大幅度增強;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達到中等收入國家先進水平。

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誤區

誤區之一羊腸小路阻塞高速公路

目前全國各地正在加緊建設的城域教育網,大多沒有考慮如何與校園網協同,造成網路不暢,城域教育網中心站和學校信息化應用嚴重脫節。比如,不少城域教育網在學校的接入方式上采用了ISDN甚至撥號的方式,這樣的設計使得城域教育網和校園網之間,就像兩條高速公路之間必須通過羊腸小路相連,學校很難充分應用城域教育網為學校提供的管理和教學服務,也很難在學校和教委之間實現數據的上傳下遞。

誤區之二應用軟件"孤島"現象嚴重

目前各個軟件廠商提供的應用軟件缺少互操作能力,無法共享信息和交換數據。各種應用軟件把各自的數據鎖在"數據墳墓"中,即使是同一個軟件廠商提供的軟件之間也難以實現數據的共享。由此形成的數據重復錄入、用戶維護成本提高、生成報表費事費力、教育系統數據傳遞缺乏標準、先進技術得不到充分利用等一系列問題,令教育信息系統面臨重重困境。

誤區之三"綜合教育門戶"缺乏導致信息獲取困難

由于目前城域教育網要使用多個廠家的軟件才能夠滿足需要,因此隨著相互獨立的應用軟件的增加,導致軟件應用日益復雜。用戶需要通過不同的應用軟件和渠道才能獲得各方面的信息,而無法通過統一的入口、統一的形式獲得這些信息和數據。而且用戶必須記住許多用戶名和口令,記住一批應用軟件的位置以便使用它們。這些都給用戶帶來了巨大的使用困難。

誤區之四重視管理信息忽略資源建設

在城域教育網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過分強調管理功能,或者只重視教委信息的發布,使得城域教育網的概念最后退化成為一個"教委網站"或者一個"管理系統",忽略了整個教育系統的核心任務--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