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中心小學校園信息化規劃方案

中心小學校園信息化規劃方案

2024-08-24 閱讀 9221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完善,小學的信息化教學的配置日趨合理。作為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為了該如何有效地處理和應對信息化教學中出現的各種繁雜的事務,為了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學的效率和效果解決以上問題,一個很重要的的手段,就是靠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教育信息化包括:教育教學信息化和校園管理信息化。其主要內容包括:校園管理信息系統(校園教學基礎教育平臺)、辦公自動化、課務數據處理、教學資源共享、電子郵件、internet的使用等功能。那么如何進行小學校園信息化規劃和網絡系統建設呢?我將結合本人所在學校的情況做一些分析。

一.硬件建設

  (一)配合學校教育基礎教育平臺,互聯網教學資源,家長網校等資源,預期給每個辦公室配發一臺電腦。

  1、開放性網絡系統是學校信息化所必需的基礎平臺。

  為了實現整個學校的計算機互連和資源共享,網絡系統必須采用基于internet開放式體系結構。開放性好的網絡系統可以讓學校自由選擇網絡產品,能保證系統之間的可連接性、相互可操作性,保證系統的可擴充性和設備的互換性,使得學校在應用和設備上的投資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2、先進性和可靠性原則

  為了及時、迅速地處理網絡上傳送的各類數據、網絡系統必須具備數據高速傳輸和處理能力,提供足夠的帶寬,保證較高的吞吐量,因此網絡必須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計算機網絡要想發揮出它的作用,必須有建立在它之上的應用系統。這里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網絡就象路,而應用系統就象車,只修路但沒車跑,路也不能發揮它的作用。這必須跟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應用系統。

  學校的教育教學中數據信息的發生是不定時的,要求網絡系統必須長時間的運行。強調培訓:老師是校園網的使用者,老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直接決定了校園網使用情況。培訓一定注重實效,而不能走過場。培訓計劃要科學合理,注意老師的反饋。

  3、安全性和可擴充原則

  在校園網絡中,因為有大量學生的學籍信息和家長情況,所以,網絡的安全性尤其重要。為了確保網絡上數據傳輸的安全、正確,必須采用多種方式,提供多個層次的訪問控制。

  4.標準化原則

  關于教師辦公室電腦使用與管理的規定為滿足.

  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與教科研工作需要,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水平和能力,經研究決定,對教師辦公室配備電腦。為充分發揮其作用,用好、管好電腦,特作如下規定。

  (1、)電腦是學校貴重的教育教學設備,辦公室的每位教師都有義務和責任維護其良好的工作狀態,各辦公室的負責人是本辦公室電腦的第一責任人,要全面負責。每天早上要及時瀏覽學校主頁,重點關注“本周工作”和“學校公告”欄目。

  (2、)計算機內不得裝有游戲程序,電腦主要用于教育教學工作,工作時間內使用電腦不準做與此無關的事情。禁止上網聊天,禁止訪問黃色、*等不良網站,禁止玩電腦游戲,禁止觀看與教育教學工作無關的光盤影視和網上影視,禁止教師子女使用學校電腦。以上情況,發現一次扣款10元,并納入考核之中,違反法律法規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3、)教師使用電腦要嚴格按操作要求進行。不準刪除、改名、移動系統文件和他人有用的文件,不準使用帶有病毒的軟盤、光盤、u盤,不準私自對計算機進行開箱拆裝。堅決禁止使用中熱插拔內外設備(包括插拔電源開關機)。凡違反操作規程,不按規定要求操作,造成硬、軟件損壞,給學校、教師造成損失的,除照價賠償外,視情節輕重給予必要的處罰。

  (4、)各辦公室電腦管理員(室長)應做好查、殺毒工作,每個星期至少查毒一次,電腦使用中如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向站長反映,以便及時解決問題。

  (5、)需保存的信息,保存在c盤外的其他硬盤,重要信息還應進行備份,以免電腦壞時所有的資料都丟失。同一辦公室的教師應互相協作、互相幫助,既充分使用好電腦,又共同提高電腦應用操作水平。

  (6、)原則上禁止教師使用他人辦公室的電腦,有特殊情況,必須征得他人辦公室負責人的同意。對我校重要的數據資料、軟件及網絡設置等做好保密工作,禁止外泄。未經校長室同意,外來人員不得使用本單位的電腦及網絡設備。

  (7、)教師下班離開辦公室,應將電腦的電源關閉、門窗關好。如因管理不善,導致電腦零配件、電腦整機丟失的,責任由使用、管理電腦的辦公室承擔,承擔的賠償費由校長室決定,由辦公室負責人與本辦公室的教師協商解決。

  (8、)網管人員應經常檢查辦公室的電腦使用情況,負責電腦的安全使用、電子郵件管理、防病毒管理、上網管理、軟件系統進行維護等,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9、)總務處負責對學校所有電腦、設備進行登記、造冊備案和維修。

  (10、)各部門應定期對計算機及相關設備進行清潔,并做好防曬、防水、防塵和防震工作。

  (二)校園網絡線路建設,把原有的服務器改換可網管路由器控制。(屏蔽游戲qq等)

  (三)學校學生機房電腦管理方案和教學軟件的更新方案,使機房信息教學更完善和有序化。

  (1)更換學生機房多媒體教學管理軟件(用聯想傳奇軟件進行課務教學)

  (2)學校計算機機房學生使用管理制度

  1、學生上機必須穿鞋套有秩序地進入機房,嚴禁大聲喧嘩、跑動,以保證安靜良好學習環境。

  2.為了保證機房的安全和衛生,學生上機不得將食品、飲料、水杯等帶入機房。

  3、上機需按指定位置入座。使用前先檢查設備完好情況,若發現設備故障,應及時向老師報告情況。

  4、正確開關機。在操作過程中不得隨便或頻繁開關機。如遇死機可采用熱啟動或系統復位方式重新啟動系統。迫不得已關機后需至少半分鐘后才可開機。

  5、文明操作,嚴禁隨便拔插各類插頭;嚴禁用力擊打鍵盤;嚴禁在驅動器紅燈亮時作插取盤操作;學生上機應使用學校提供統一管理的軟盤,嚴禁私自攜帶各種磁盤及u盤、mp3等移動存儲設備進入機房并上機操作,以防病毒侵入。對違反操作規程引起的設備損壞,要按原價賠償。

  6、操作完成后應正常退出所使用的軟件,正確關閉計算機。將耳機、鍵盤、鼠標、椅子等放置歸位,認真填寫設備記錄后,方可離開。

  7.愛護機房設備,不得亂涂亂寫亂畫或故意損壞。

  8、對違法上述規定者,進行批評教育,責令作書面檢查,屢教不改者學校將予以嚴肅處理。

  (四)創建數碼互動多媒體教室.為了加快教學信息化的建設,實現教學的互動性,將引入電子白板的進行教學。

  以電子互動白板產品為核心將計算機、投影機、影碟機、音響等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利用圖形、影像、文字、聲音、肢體等語言方式,實現動態過程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的領會理解,教師可利用課件講解,任意圈點重點,可以事先準備課程,節省備課和板書時間;隨時調用圖片,演示,使講課內容更形象化,理精彩,透過肢體語言強調講解,教師在板面上直接控制電腦,白板在中間位置,兼顧兩側同學的觀看,復習時,可當天講課內容任意翻回、記錄、拷貝。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1.數字化:通過電子白板全部在計算機上進行教學,實現對教學信息最有效的組織與管理,使信息技術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利與知識的獲取與保持!

  2.互動化:在白板上書寫、注釋并操控計算機,實現人機對話,進行動態過程教學,并可通過網絡實現真正的遠程互動教學。

二.軟件建設

  (一)學校教育基礎平臺資源要不停的更新和補充,讓每個辦公室利用學校教育基礎平臺(學校網內)辦公效率化。

  1.教學資源要由站長更新,建立學校數字圖書館,方便老師在校內網中找到教學資料。

  2.學生的學籍管理更新權限要下發各班主任那里。

  3.老師的檔案管理權限下發到校長室那里進行更新和管理。

  (二)校園網站管理和建設

  校園網站管理:

  1.學校通告,學校新聞,學校簡介,榮譽看臺欄目的資源更新權限是由校長室和站長來進行。

  2.光榮升旗手和雛鷹展翅欄目更新權限是由大隊部負責。

  3.教育科研欄目的權限是由教務處進行更新負責。

  4.教海探航的是由學校每個老師來更新和上傳自己的教學體會,教學論文,備課教案,試卷共享等資源。

  5.教學資源是分各個科室來負責:數學組,語文組,英語組,和綜合組教研組長來負責。

  6.所有后臺技術支持和維護由站長來負責。

  校園網站要進一步建設和完善:

  1.在3月底開通個班級主頁和班級論壇。班級主頁的維護由班主任和班級信息課代表來支持負責。

  2.校園bolg:教師bolg在三月底進行實驗開通,每個老師建立自己的bolg,進行網上資源共享。技術支持培訓由站長來負責。學生的bole是由自己來建立。所有的bolg的內容是由校長和站長審查才可以通過。

  三.在三月底向家長進行學校網站公布,讓家長利用學校的門戶網站及時了解學校的教學教務等活動。將學校的網站和家長互動起來。

  四學校的網絡規劃和建設都由校長總負責和審核通過。

篇2:北京護士學校06~08教育信息化規劃項目說明(第三版)(2)

北京護士學校06~08教育信息化規劃項目說明

(初稿)

一、硬件建設

1、教師綜合工作室

項目用途:課件和網頁制作、教學應用、網絡實驗及教師培訓等用途

項目配置:35+5+2臺電腦及打印機、掃描儀等外圍設備;高清晰度投影儀及配套設備;滿足工作用途的局域網交換機。

將此教室建成局域網,主要是為了屏蔽本網段與校園網間的直接聯系、解決IP沖突,因此工作室主要以實驗為目的,基于安全考慮應使其與外界分開。)

2、學生網絡交互式學習機房

項目用途:多媒體網絡教學、綜合教案培訓、數字圖書館、信息查詢、學生服務遠程教育、學生活動中心、數字培訓中心

此外,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網絡自主學習、電子閱覽;教師課程改革教學實踐活動;學生在線學習等用途

項目配置:80+1臺電腦;高清晰度投影儀及配套設備;滿足工作用途(可開放可切斷)的局域網交換機。

實施方法是,給學校的辦公管理升級電腦,將替換下來的機器及現工作室替換下來的設備合并組成一個學生用實驗室

與樓層交換機采用光纖直聯

3、多功能廳

項目用途:會議、視頻會議、報告、學術討論、培訓等等用途

項目配置:(略)

4、教學信息發布系統

建設教學場所教學信息發布顯示系統(雙色LED顯示屏6平方米),觸摸查

詢系統和室外教學信息圖文顯示系統(雙色LED顯示屏25平方米)等.

5、部分電腦設備更新

6、“二網”歸一

首先因我們的外網每年的費用不合理、其次外網在外托管更新不便、另外我們也有若干個靜態IP,如此這般我們何不將外網收回本地直接管理。另外外網與內網合并能使網上的信息保持一致。

7、校園“一卡通”

8、防火墻(硬件)

二、軟件

1、教學節目視頻點播系統

項目用途:教師課堂教學、課外進修和學生主動學習;該系統可用于計算機網絡的電視會議,廣播領導講話,網上培訓教學,電視節目播放,現場實況播放,發布通知和講話,發布信息,發布計算機數據,正常工作溝通和調度等。

多媒體網絡教學、校園廣播、綜合教案培訓、數字圖書館、信息查詢、學生服務遠程教育、電子閱覽室、語音教室、學生活動中心、數字培訓中心

項目配置:(略)

2、教育教學資源庫系統

項目功能:提供緊密聯系教學實際的海量資源;管理平臺則是一個結構完整、功能完善的為教學服務,使資源達到真正共享的系統。從系統功能上看,在這個B/S結構的系統中具體可以實現以下幾個功能:

(1).資源上傳(2).資源顯示(3).資源修改(4).資源審核(5).資源刪除(6).資源回收站(7).資源查詢(8).資源的統計等內容

項目配置:(略)

3、系統軟件

數據庫系統、WinXP專業版

4、應用軟件

為配合學生電視臺應購置正版“視頻采編軟件”。非線性采編系統(軟、硬件)

篇3:司法局信息化建設工作總結規劃

司法局

關于信息化建設工作總結及今后發展規劃

近年來,特別是自*年9月司法部下發《全國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化建設規劃的通知》(司發通[*]095號)文件后,我市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化建設有了較大發展,在計算機硬件建設、干部電子政務培訓、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使我市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設已初具雛形。

一、我局“十五”期間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發展狀況

(一)計算機硬件建設有了較好發展

市司法局硬件建設有了發展。目前已配置了辦公用電腦17臺,服務器1臺,影音設備1套,攝像機3臺、照相機1臺,現已開通了全局各辦公室的寬帶網。

(二)注重干部電子政務和計算機技能培訓

市司法局積極組織全局干警參加人事局舉辦的計算機培訓班,以不斷提高辦公自動化水平和注重信息化管理干部的培養。據統計,我局大多數干警都能夠較為熟練地操作計算機,僅去年就有5人參加了電子政務和計算機技能培訓班,全部取得合格證書。

(三)信息化建設推動了司法行政機關各項工作

一是提高了司法行政系統的行政管理水平和辦公效率,使信息資源全方位共享和流通。為各級領導及時了解情況、實施宏觀管理和科學決策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務,使機關辦公人員及時掌握各方面動態,努力做到辦公的高效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二是依靠信息化建設使司法行政機關進一步轉變了工作方式、工作作風,進一步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正逐步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制。

三是通過建立*司法行政網(),開通了與公眾互通信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加強了對外宣傳,拓寬了服務領域。

(四)我局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認識上還有差距,對即將到來的信息化社會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對其在司法行政發展進程中所處的地位沒有充分了解,工作比較被動。

二是信息化基礎建設還很不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缺乏必要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司法行政系統的信息化建設相對比較滯后。

三是缺少統一規劃和指導,信息資源管理體系尚未建立、健全等等。這些都制約了司法行政系統辦公自動化整體效益的發揮和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發展。

二、我局“*x”期間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規劃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及信息網絡的應用已經普及應用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部門,成為國家事務、經濟建設等重要領域管理中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特別是gg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各類社會問題大量出現,社會矛盾日顯突出和尖銳,我市今年提出“構建和諧*”、“建設法治*、平安*”等等,任重而道遠。作為宣傳、普及國家法律法規的主陣地和依法治市、打擊犯罪、維護穩定重要力量的司法行政系統,加快信息化建設,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等手段,建立全市司法行政信息系統,改善司法行政管理工作,提高各項司法行政業務的管理水平,為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提供快速、準確的司法信息服務,就顯得日益重要和緊迫,并已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

(一)任務和目標

根據司法部關于印發《全國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化建設規劃》的通知文件要求,全市司法行政系統“*x”期間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形成網絡,拓寬應用領域,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逐步建成比較完善的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化體系。

目標是:用五年的時間,基本建成以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為主要手段的司法行政信息系統,建立司法行政機關內部計算機辦公網絡;實現與盛市、縣(區)司法局之間的計算機聯網;逐步實現司法行政機關與各級政府有關部門之間的網絡互聯。同時,開發適合司法行政系統業務需要的應用管理軟件,對電子信息資源進行管理,高效率、高質量地為局機關和各級黨委政府部門宏觀管理、科學決策提供司法服務。在國際互聯網上建立司法行政信息網站,面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宣傳我市民主法制建設成就。

(二)網絡構成

根據司法行政工作的實際,結合國家有關保密法律、法規,我市司法行政系統信息網絡分為三個部分:

1、內部辦公網絡(內部局域網)。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本單位建立內部計算機網絡,同時結合自身的工作特點,開發相應的內部辦公軟件,為本單位的工作提供信息服務。

2、司法行政機關與政府之間的計算機網絡互聯。市、縣(區)司法局逐步實現與當地政府之間的計算機聯網,實現司法行政機關與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

3、條件成熟時,在國際互聯網上建立網站,面向社會提供政務公開、普法宣傳、律師公證服務、148法律咨詢熱線、法律援助、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

(三)實施規劃

1、指導方針和原則。系統建設的指導方針是: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高起點著眼,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協同建設,資源共享,安全保密。在系統建設中應遵循的主要原則是:

⑴統一與分散相結合。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當地政府的統一指導下,從各自的實際出發,制訂規劃、計劃和實施方案,安排工作進度,建設相對獨立的局域網絡,并相互聯成廣域網絡。

⑵系統建設中,大力推行標準化,以加快建設進度和提高系統功能。

⑶硬件建設與軟件開發、應用管理并重。除保證硬件設備投資外,還必須十分注重應用軟件的持續開發投資、推廣應用;信息資源的開發管理;機關業務人員的應用培訓等。

⑷邊建設,邊應用,邊見效。在建設中要堅持以應用為導向,注重實效,由小到大,由簡入繁,分段建設,逐步完善。

⑸促進信息共享,確保安全保密。系統的特點是相對封閉,一是實行聯網,廣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二是在統一安排下實現有條件、分層次的信息共享;三是采用先進可靠的安全、保密技術手段,確保系統運轉安全和信息保密。

⑹充分利用現有設備,運用成熟的先進技術。系統建設中,務必注意節約,充分利用好現有設備,運用成熟、可靠的先進技術,注意近期建設和遠期規劃的銜接與配套。

2、進度。系統建設大體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年):完成總規劃,開展信息化建設的初期調研工作,開展內部計算機辦公網絡(局域網)的建設工作。開展基礎軟件的開發工作。

第三階段(~年):全面完成各節點系統局域網間互聯,基本建成在廣域網支持下的全市司法行政機關信息系統。

第四階段(~―*年):進一步拓寬應用領域,建立完善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共建共享的電子信息資源庫,建成完整的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化體系。

3、經費。根據系統建設的指導方針和現行的計劃財政管理體制,積極申請財政部門解決所需建設經費。節點系統需要投資的主要項目是計算機局域網絡系統、軟件開發、輔助設備(如電源、機房等),以及其他設備系統。每年還應按照實際需要,申請給予必要的軟件開發、設備運行及維護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