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郵政法實施細則

郵政法實施細則

2024-08-03 閱讀 5293

最新郵政法實施細則全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以下簡稱《郵政法》)的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以下簡稱郵電部)是國務院郵政主管部門,管理全國郵政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電管理局(以下簡稱郵電管理局)是地區郵政管理機構,管理該地區的郵政工作。

  第三條市、縣郵電局(含郵政局,下同)是全民所有制的經營郵政業務的公用企業(以下簡稱郵政企業),經郵電管理局授權,管理該地區的郵政工作。

  郵電支局、郵電所、郵政支局、郵政所是辦理郵政業務的分支機構(以下簡稱分支機構);郵亭、郵政報刊亭等是郵政企業的服務點。

  郵電代辦所視同郵政企業所屬的分支機構。

  第四條未經郵政企業委托,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經營信函、明信片或者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的寄遞業務,但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信函是指以套封形式傳遞的緘封的信息的載體。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是指以符號、圖象、音響等方式傳遞的信息的載體。具體內容由郵電部規定。

  第五條郵政企業委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辦郵政業務時,應當協商一致,并簽訂代辦合同。

  第六條凡使用我國郵政業務的一切單位或者個人統稱郵政用戶(以下簡稱用戶)。

  第七條郵政企業應當為用戶提供迅速、準確、安全、方便的郵政服務,保障用戶使用郵政的合法權益。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均負有保護通信自由、通信秘密和郵件安全的責任;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利用郵政業務進行法律、法規和政策所禁止的活動。

  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需要,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法對通信進行檢查外,郵件在運輸、傳遞過程中,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檢查、扣留。

  第八條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需要,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檢查、扣留郵件,凍結匯款、儲蓄存款時,必須依法向相關縣或者縣級以上的郵政企業、郵電管理局出具相應的檢查、扣留、凍結通知書,并開列郵件、匯款、儲蓄存款的具體節目,辦理檢查、扣留、凍結手續后,由郵政企業指派專人負責揀出,逐件登記后辦理交接手續;對于不需要繼續檢查、扣留、凍結或者查明與案件無關的郵件、匯款、儲蓄存款,應當及時退還郵政企業。郵件、匯款、儲蓄存款在檢查、扣留、凍結期間造成丟失、損毀的,由相關的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負責賠償。

  第九條人民法院、檢察機關依法沒收國內郵件、匯款、儲蓄存款時,必須出具法律文書,向相關縣或者縣級以上郵政企業、郵電管理局辦理手續。沒收進出口國際郵遞物品應當由海關作出決定,并辦理手續。

  第十條有關單位依照法律規定需要收集、調取證據、查閱郵政業務檔案時,必須憑相關郵政企業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出具的書面證明,并開列郵件具體節目,向相關縣或者縣級以上的郵政企業、郵電管理局辦理手續。

  第十一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從事下列行為妨害郵政工作的正常進行:(一)損壞郵政設施;(二)在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門前或者出入通道設攤、堆物,妨害用戶用郵或者影響運郵車輛通行;(三)在辦理郵政業務的場所無理取鬧或者擾亂正常秩序;(四)阻礙郵政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或者尋釁滋事;(五)攔截郵政運輸工具、非法阻礙郵件運遞或者強行登乘郵政運輸工具;(六)非法檢查或者截留郵件;(七)其他妨害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或者郵政工作人員正常工作的行為。

  第二章郵政企業的設置和郵政設施

  第十二條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的設置標準,由郵電部規定;郵政企業的設置或者撤銷,由郵電部批準;分支機構的設置或者撤銷,由郵電管理局批準,報郵電部備案。

  第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的設置和郵政設施的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

  第十四條建設城市新區、獨立工礦區、住宅區或者舊城區成片改造,應當同時規劃和設置與之配套的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和郵政設施。

  第十五條郵政企業依法設置郵亭、郵政報刊亭、郵筒、信箱或者流動服務時,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方便。

  第十六條接收郵件的信報箱是居民樓房的配套設施,設計單位應當將其納入民用住宅建筑設計標準。

  居民樓房每一單元的地面層應當安裝與住戶房號相適應的信報箱或者在樓房集中處設置信報箱間(群),供住戶接收郵件使用。

  信報箱由居民樓房的產權所有者或者管理單位負責維修、更換,也可以委托當地郵政企業或者其分支機構維修、更換,所需工料費由委托單位支付。

  第十七條較大的車站、機場、港口、飯店、應當在方便旅客的地方提供辦理郵政業務的場所;郵政企業應當提供郵政業務服務。

  第十八條任何單位因建設需要,征用、拆遷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或者郵政設施時,應當與當地郵政企業協商,在保證郵政通信正常進行的情況下,應當將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郵政設施遷至適宜的地方或者另建,所需費用由征用、拆遷單位承擔。

  第三章郵政業務的種類

  第十九條郵政企業經營國內、國際郵件的寄遞業務和郵件的特快專遞業務。

  國內郵件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互寄的郵件,其中寄自或者寄往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郵件稱港澳臺地區郵件;國際郵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其他國家、地區之間互寄的郵件和其他國家、地區通過中國境內經轉的郵件。

  第二十條國內報刊發行業務是指報刊社委托郵政企業發行報紙、雜志的業務。

  第二十一條報刊社委托郵政企業發行報刊時,應當根據報刊發行的范圍向指定的郵政企業或者郵政報刊發行局,出具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出版和領有報紙、期刊登記證的證明。郵政企業有接辦發行能力的,應當與報刊社遵循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等價有償的原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簽訂報刊發行合同。

  第二十二條郵政儲蓄、郵政匯兌業務是郵政企業為國家積聚資金、溝通經濟往來所經辦的金融業務,由郵電部統一管理,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金融業務上接受中華人民銀行的指導。各相關銀行應當為郵政企業辦理的儲蓄、匯兌業務提供便利。

  第二十三條各項郵政業務的具體種類和郵件分類,由郵電部規定。

  第四章郵政業務資費和郵資憑證

  第二十四條郵政業務的基本資費是指郵政專營的國內平常信函、明信片的資費;非基本資費是指基本資費以外的郵政業務資費。

  郵政業務的基本資費由國務院物價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準;非基本資費由郵電部規定。

  第二十五條制定和調整郵政業務資費的依據是:(一)以保證郵政通信企業的成本費用和自我發展能力為原則,適應社會需要;(二)國內郵政業務資費,依據支出費用的變動相應調整;(三)國際郵政業務資費,依據“萬國郵政聯盟”的規定和國際、國內成本費用以及人民幣匯率比價的變化作相應調整。

  第二十六條郵資憑證是郵電部發行的,作為郵件納費標志的有價證券,包括郵票,印在郵資信封、郵資明信片、郵資郵簡上的郵票圖案,郵資機打印的郵資符志。

  第二十七條“萬國郵政聯盟”發行的國際回信券,可以根據國際統一規定,兌換成等于特定重量級別的特定類別資費的郵票,但是不得兌換現金。

  第二十八條因工作需要,仿印郵票圖案的,必須按照仿印郵票圖案的有關規定,報經郵電部郵票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郵電管理局審核、批準。

  印刷單位不得承印未經批準的仿印郵票圖案和與郵票相似的印件。

  第二十九條印制通信使用的信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并由當地郵電管理局監制。

  第三十條印制明信片必須符合郵電部規定的規格標準。

  縣以上郵政企業,經郵電管理局批準,可以印制、發行帶有“中華人民郵政”字樣的明信片;其他單位印制明信片,由當地郵電管理局監制,但不得帶有“中華人民郵政”字樣。

  第五章郵件的寄遞和損失賠償

  第三十一條義務兵從部隊發出的平常信函,免費寄遞,其他軍人不得免費寄遞信函。義務兵寄遞平常信函的監督管理辦法由郵電部會同中華人民解放軍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二條用戶交寄郵件應當符合郵電部規定的準寄內容、封裝規格、書寫格式,并正確書寫郵政編碼,其中,用戶交寄信函使用的信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郵件封面和郵政業務單式上不得印(寫)有或者粘貼與郵件無關的文字或者其他物品;郵資憑證正面不得涂抹、覆蓋其他物品;不得使用偽造、仿印、剪割拼補、加工去污的郵資憑證。

  第三十三條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內夾帶下列物品:(一)法律規定禁止流通或者寄遞的物品;(二)*報刊書籍、宣傳品或者淫穢物品;(三)爆炸性、易燃性、腐蝕性、放射性、毒性等危險物品;(四)妨害公共衛生的物品;(五)容易腐爛的物品;(六)各種活的動物;(七)各種貨幣;(八)不適合郵寄條件的物品;(九)包裝不妥,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污染或者損毀其他郵件、設備的物品。

  前款物品,符合郵電部特準交寄規定并確保安全的,可以收寄。

  第三十四條國內限量寄遞物品由郵電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

  第三十五條對于違反禁寄、限寄規定寄遞的物品,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應當根據其種類、性質、數量等分別作出下列處理:(一)不予寄遞;(二)通知寄件人限期領回,逾期不領的就地處理;(三)移送相關部門依法處理;(四)造成危害人身安全或者污染、損毀其他郵件、設備的,由寄件人承擔賠償責任。

  按照前款(二)項、(三)項處理所需的費用,由寄件人承擔。

  第三十六條新建的企業、事業、居民住宅,應當由單位或者居民住宅的主管部門到當地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辦理郵件投遞登記手續;單位更改名稱、收件人變更地址,應當事先通知當地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也可以辦理郵件改寄新址手續。郵政企業應當公布登記地點和電話號碼。

  具備下列條件者,有關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應當予以登記,并自登記之日起九十日內安排投遞:(一)具備郵政車輛和郵政工作人員執行公務的通行條件;(二)有公安機關統一編制的門牌號數;(三)已安裝接收郵件的信報箱或者已設立收發室;(四)按規定需要辦理中外文名稱登記的,應當辦妥手續。

  第三十七條郵件的投遞方式,除郵電部另有規定外,按下列方式投遞:(一)按址投遞城鎮居民的郵件,按收件人地址投遞到平房院落門口或者樓房地面層的信報箱或者收發室。單位、單位內附設的機構和個人以及單位院內宿舍用戶的郵件,投遞到單位收發室。收發室應當設在樓房的地面層,兩個以上單位同在一處的,應當商定統一接收郵件的地點。需要上樓投遞郵件、報刊的,用戶應當與相關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協商,并按照規定由用戶支付特殊服務費。

  農村、牧區的郵件,根據交通條件和郵件量的具體情況,一般投遞到鄉或者行政村的固定地點;鄉或者行政村以下的郵件,由鄉人民政府或者村民委員會與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協商妥交收件人的方式。

  寄交船舶的郵件,投遞到船舶隸屬單位的收發室。

  (二)用戶領域必須憑通知單到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辦理手續才能領取的郵件,以郵政信箱(用戶專用信箱)號碼為收件人地址的郵件,存局候領的郵件,超出按址投遞規定重量的郵件以及大宗郵件,采用用戶領取的方式。

  第三十八條收件人領取給據郵件,收款人兌領匯款,應當向相關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交驗本人有效證件,并在相關單式上蓋章或者簽名。

  代收人受收件(款)人委托,代收給據郵件(匯款)時,應當交驗收件(款)人和代收人的有效證件,經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確認后,由代收人蓋章或者簽名接收。

  有效證件包括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工作證。

  第三十九條收件人接收給據郵件時發現封皮破損,應當場聲明,并核對內件。確屬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的責任而造成內件短少、損毀的,或者由于郵政企業、分支機構的責任造成給據郵件丟失、損毀的,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應當按照規定予以賠償。由于收件人所在單位收發人員的過失造成給據郵件丟失、損毀、內件短少者,相關收發人員應當承擔規定的賠償責任。

  郵件運遞的具體要求由郵電部規定,并予以公告。郵件運遞違反郵電部規定的,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應當向用戶補償,具體補償辦法由郵電部規定。

  第四十條用戶誤收的郵件,應當及時退還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用戶誤拆的郵件應當重封簽章后退還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并對誤拆郵件的內容保守秘密。

  第四十一條單位收發人員接收給據郵件時,應當認真點核無誤后,在相關清單上蓋章簽收。

  收發人員對于各種郵件負有保護和及時傳送的責任,不得私拆、隱匿、毀棄郵件或者撕揭郵票。

  第六章郵件的運輸、驗關和檢疫

  第四十二條郵電部、郵電管理局應當把郵件運輸流向流量變化情況及時通告相關運輸部門。各運輸部門應當根據郵政通信需要,優先提供有效的車次、航班、艙容。

  相關運輸部門應當在車站、機場、港口、碼頭妥善安排裝卸、儲存郵件和作業所需的場地、出入通道、房屋,以及通報行車或者航行情況的信息設施。

  新建、改建、護建車站、機場、港口、碼頭,應當統一規劃郵件存放、轉運所需的場地和通道,其有關基建費用由郵政企業承擔。

  第四十三條郵政企業委托運輸單位運送郵件,應當簽訂運郵協議。

  第四十四條運輸單位承運的郵件應當先于貨物發運。因故臨時停運或者改變運行時間、停靠位置時,運輸單位應當及時通知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

  第四十五條載有郵件的船舶應當懸掛郵旗,各有關港口對于懸掛郵旗的船舶應當優先放行。

  第四十六條運輸單位承運郵件,除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派員押運者外,應當與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辦理交接簽收手續。

  除不可抗力原因外,郵件在運輸單位保管期間或者在運輸途中發生丟失、短少、損毀等,相關運輸單位應當按照運郵協議的規定予以賠償。

  運郵船舶發生海難必須拋棄所載貨物時,非至最后,不得拋棄所運郵件。

  第四十七條執行郵件運輸和投遞任務的車、船、郵政工作人員通過橋梁、渡口、隧道、檢查站時,有關方面應當優先放行。帶有郵政專用標志的郵政車輛在運遞郵件時,憑公安機關核發的通行證,可以不受禁行路線、禁停地段的限制。運郵車輛或者郵政工作人員在運遞郵件途中違章,有關主管部門應當記錄后放行,待其完成運遞任務后,再行處理。

  第四十八條郵政企業依據運輸工具到站(港)、離站(港)時間和運遞時限制訂的作業時間表應當在變更前三日通知海關。海關應當按照郵政企業通知的作業時間表派員到場監管國際郵袋、查驗進出口國際郵遞物品;逾時不到場,延誤運遞時限造成的相關責任,由海關承擔。

  海關依法查驗國際郵包時,在設關地應當與用戶當面查驗。收、寄件人不能到場的,由海關開拆查驗,郵政工作人員在場配合。被開拆查驗的郵包,由海關和郵政企業共同封裝,雙方加具封簽或者戳記。海關依法開拆查驗的印刷品,應當重封并加具海關封簽或者戳記。

  第四十九條用戶交寄應當施行衛生檢疫或者動植物檢疫的郵件,必須附有檢疫證書。檢疫部門應當及時對郵件進行驗放,以保證郵件的運遞時限。

  第五十條海關、檢疫部門依法查驗國際郵遞物品或者檢疫郵件,應當注意愛護;需要封存時,除向寄件人或者收件人發出通知外,應當同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履行交接手續,并負責保管,封存期不得超過四十五日。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封存期的,應當征得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及寄件人或者收件人的同意,并以不致造成被封存國際郵遞物品或者郵件的損失為前提。被封存國際郵遞物品或者郵件退還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時,郵政工作人員應當核對無誤后予以簽收。

  依法沒收國際郵遞物品或者經衛生、動植物檢疫必須依法銷毀的郵件,海關或者檢疫部門應當出具沒收或者檢疫處理通知單,并及時通知寄件人或者收件人和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

  國際郵遞物品在依法查驗、封存期間,發生丟失、短少、損毀等,由海關或者檢疫部門負責賠償或處理。

  第五十一條依法查驗郵遞物品或者對郵件實施檢疫需要使用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的場地和房屋時,由郵政企業與有關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可能協商解決。

  第五十二條由海關依法處理的無著進口國際郵包,海關應當支付相關郵政費用。

  第五十三條出口國際郵件的海關關單的傳遞方式由海關總署與郵電部商定。

  第七章罰則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細則第十一條規定的,由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處罰;違反治安管理有關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細則第三十三條第三項規定,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理。

  第五十六條偽造或者冒用郵政專用標志、郵政標志服或者郵政日戳、郵政夾鉗、郵袋等郵政專用品的,由郵電管理局或其授權單位處以一千五百元以下罰款,并沒收有關物品。

  第五十七條以營利為目的,偽造郵資憑證,未經許可仿印郵票圖案或者印制帶有“中華人民郵政”字樣明信片的,由郵電管理局或其授權單位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并沒收非法所得和非法物品。

  由于用戶的故意,交寄的郵件使用不符合規定的郵資憑證的,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不予發寄,通知寄件人限期撤回,并處以應付郵資十倍的罰款;無法通知寄件人或者逾期不辦理撤回手續的,作為無著郵件處理。

  第五十八條郵政工作人員隱匿、毀棄、私拆、盜竊郵件,貪污、冒領用戶款項的,郵政企業應當追回贓款贓物,可以并處罰款,還可以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具體辦法由郵電部規定。

  第五十九條違反本細則第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依照《郵政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追究責任。

  第六十條違反本細則規定,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誤收、誤拆他人信件不予退還或者已退還但泄露信件內容,侵犯他人通信自由權利的,依照《郵政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追究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六十二條本細則所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是指縣以上(含縣級)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

  第六十三條郵電部可以根據本細則制定有關規章。

  第六十四條本細則由郵電部負責解釋。

  第六十五條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2:郵政法實施細則

最新郵政法實施細則全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以下簡稱《郵政法》)的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以下簡稱郵電部)是國務院郵政主管部門,管理全國郵政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電管理局(以下簡稱郵電管理局)是地區郵政管理機構,管理該地區的郵政工作。

  第三條市、縣郵電局(含郵政局,下同)是全民所有制的經營郵政業務的公用企業(以下簡稱郵政企業),經郵電管理局授權,管理該地區的郵政工作。

  郵電支局、郵電所、郵政支局、郵政所是辦理郵政業務的分支機構(以下簡稱分支機構);郵亭、郵政報刊亭等是郵政企業的服務點。

  郵電代辦所視同郵政企業所屬的分支機構。

  第四條未經郵政企業委托,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經營信函、明信片或者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的寄遞業務,但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信函是指以套封形式傳遞的緘封的信息的載體。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是指以符號、圖象、音響等方式傳遞的信息的載體。具體內容由郵電部規定。

  第五條郵政企業委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辦郵政業務時,應當協商一致,并簽訂代辦合同。

  第六條凡使用我國郵政業務的一切單位或者個人統稱郵政用戶(以下簡稱用戶)。

  第七條郵政企業應當為用戶提供迅速、準確、安全、方便的郵政服務,保障用戶使用郵政的合法權益。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均負有保護通信自由、通信秘密和郵件安全的責任;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利用郵政業務進行法律、法規和政策所禁止的活動。

  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需要,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法對通信進行檢查外,郵件在運輸、傳遞過程中,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檢查、扣留。

  第八條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需要,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檢查、扣留郵件,凍結匯款、儲蓄存款時,必須依法向相關縣或者縣級以上的郵政企業、郵電管理局出具相應的檢查、扣留、凍結通知書,并開列郵件、匯款、儲蓄存款的具體節目,辦理檢查、扣留、凍結手續后,由郵政企業指派專人負責揀出,逐件登記后辦理交接手續;對于不需要繼續檢查、扣留、凍結或者查明與案件無關的郵件、匯款、儲蓄存款,應當及時退還郵政企業。郵件、匯款、儲蓄存款在檢查、扣留、凍結期間造成丟失、損毀的,由相關的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負責賠償。

  第九條人民法院、檢察機關依法沒收國內郵件、匯款、儲蓄存款時,必須出具法律文書,向相關縣或者縣級以上郵政企業、郵電管理局辦理手續。沒收進出口國際郵遞物品應當由海關作出決定,并辦理手續。

  第十條有關單位依照法律規定需要收集、調取證據、查閱郵政業務檔案時,必須憑相關郵政企業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出具的書面證明,并開列郵件具體節目,向相關縣或者縣級以上的郵政企業、郵電管理局辦理手續。

  第十一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從事下列行為妨害郵政工作的正常進行:(一)損壞郵政設施;(二)在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門前或者出入通道設攤、堆物,妨害用戶用郵或者影響運郵車輛通行;(三)在辦理郵政業務的場所無理取鬧或者擾亂正常秩序;(四)阻礙郵政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或者尋釁滋事;(五)攔截郵政運輸工具、非法阻礙郵件運遞或者強行登乘郵政運輸工具;(六)非法檢查或者截留郵件;(七)其他妨害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或者郵政工作人員正常工作的行為。

  第二章郵政企業的設置和郵政設施

  第十二條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的設置標準,由郵電部規定;郵政企業的設置或者撤銷,由郵電部批準;分支機構的設置或者撤銷,由郵電管理局批準,報郵電部備案。

  第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的設置和郵政設施的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

  第十四條建設城市新區、獨立工礦區、住宅區或者舊城區成片改造,應當同時規劃和設置與之配套的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和郵政設施。

  第十五條郵政企業依法設置郵亭、郵政報刊亭、郵筒、信箱或者流動服務時,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方便。

  第十六條接收郵件的信報箱是居民樓房的配套設施,設計單位應當將其納入民用住宅建筑設計標準。

  居民樓房每一單元的地面層應當安裝與住戶房號相適應的信報箱或者在樓房集中處設置信報箱間(群),供住戶接收郵件使用。

  信報箱由居民樓房的產權所有者或者管理單位負責維修、更換,也可以委托當地郵政企業或者其分支機構維修、更換,所需工料費由委托單位支付。

  第十七條較大的車站、機場、港口、飯店、應當在方便旅客的地方提供辦理郵政業務的場所;郵政企業應當提供郵政業務服務。

  第十八條任何單位因建設需要,征用、拆遷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或者郵政設施時,應當與當地郵政企業協商,在保證郵政通信正常進行的情況下,應當將郵政企業及分支機構、郵政設施遷至適宜的地方或者另建,所需費用由征用、拆遷單位承擔。

  第三章郵政業務的種類

  第十九條郵政企業經營國內、國際郵件的寄遞業務和郵件的特快專遞業務。

  國內郵件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互寄的郵件,其中寄自或者寄往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郵件稱港澳臺地區郵件;國際郵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其他國家、地區之間互寄的郵件和其他國家、地區通過中國境內經轉的郵件。

  第二十條國內報刊發行業務是指報刊社委托郵政企業發行報紙、雜志的業務。

  第二十一條報刊社委托郵政企業發行報刊時,應當根據報刊發行的范圍向指定的郵政企業或者郵政報刊發行局,出具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出版和領有報紙、期刊登記證的證明。郵政企業有接辦發行能力的,應當與報刊社遵循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等價有償的原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簽訂報刊發行合同。

  第二十二條郵政儲蓄、郵政匯兌業務是郵政企業為國家積聚資金、溝通經濟往來所經辦的金融業務,由郵電部統一管理,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金融業務上接受中華人民銀行的指導。各相關銀行應當為郵政企業辦理的儲蓄、匯兌業務提供便利。

  第二十三條各項郵政業務的具體種類和郵件分類,由郵電部規定。

  第四章郵政業務資費和郵資憑證

  第二十四條郵政業務的基本資費是指郵政專營的國內平常信函、明信片的資費;非基本資費是指基本資費以外的郵政業務資費。

  郵政業務的基本資費由國務院物價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準;非基本資費由郵電部規定。

  第二十五條制定和調整郵政業務資費的依據是:(一)以保證郵政通信企業的成本費用和自我發展能力為原則,適應社會需要;(二)國內郵政業務資費,依據支出費用的變動相應調整;(三)國際郵政業務資費,依據“萬國郵政聯盟”的規定和國際、國內成本費用以及人民幣匯率比價的變化作相應調整。

  第二十六條郵資憑證是郵電部發行的,作為郵件納費標志的有價證券,包括郵票,印在郵資信封、郵資明信片、郵資郵簡上的郵票圖案,郵資機打印的郵資符志。

  第二十七條“萬國郵政聯盟”發行的國際回信券,可以根據國際統一規定,兌換成等于特定重量級別的特定類別資費的郵票,但是不得兌換現金。

  第二十八條因工作需要,仿印郵票圖案的,必須按照仿印郵票圖案的有關規定,報經郵電部郵票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郵電管理局審核、批準。

  印刷單位不得承印未經批準的仿印郵票圖案和與郵票相似的印件。

  第二十九條印制通信使用的信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并由當地郵電管理局監制。

  第三十條印制明信片必須符合郵電部規定的規格標準。

  縣以上郵政企業,經郵電管理局批準,可以印制、發行帶有“中華人民郵政”字樣的明信片;其他單位印制明信片,由當地郵電管理局監制,但不得帶有“中華人民郵政”字樣。

  第五章郵件的寄遞和損失賠償

  第三十一條義務兵從部隊發出的平常信函,免費寄遞,其他軍人不得免費寄遞信函。義務兵寄遞平常信函的監督管理辦法由郵電部會同中華人民解放軍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二條用戶交寄郵件應當符合郵電部規定的準寄內容、封裝規格、書寫格式,并正確書寫郵政編碼,其中,用戶交寄信函使用的信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郵件封面和郵政業務單式上不得印(寫)有或者粘貼與郵件無關的文字或者其他物品;郵資憑證正面不得涂抹、覆蓋其他物品;不得使用偽造、仿印、剪割拼補、加工去污的郵資憑證。

  第三十三條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內夾帶下列物品:(一)法律規定禁止流通或者寄遞的物品;(二)*報刊書籍、宣傳品或者淫穢物品;(三)爆炸性、易燃性、腐蝕性、放射性、毒性等危險物品;(四)妨害公共衛生的物品;(五)容易腐爛的物品;(六)各種活的動物;(七)各種貨幣;(八)不適合郵寄條件的物品;(九)包裝不妥,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污染或者損毀其他郵件、設備的物品。

  前款物品,符合郵電部特準交寄規定并確保安全的,可以收寄。

  第三十四條國內限量寄遞物品由郵電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

  第三十五條對于違反禁寄、限寄規定寄遞的物品,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應當根據其種類、性質、數量等分別作出下列處理:(一)不予寄遞;(二)通知寄件人限期領回,逾期不領的就地處理;(三)移送相關部門依法處理;(四)造成危害人身安全或者污染、損毀其他郵件、設備的,由寄件人承擔賠償責任。

  按照前款(二)項、(三)項處理所需的費用,由寄件人承擔。

  第三十六條新建的企業、事業、居民住宅,應當由單位或者居民住宅的主管部門到當地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辦理郵件投遞登記手續;單位更改名稱、收件人變更地址,應當事先通知當地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也可以辦理郵件改寄新址手續。郵政企業應當公布登記地點和電話號碼。

  具備下列條件者,有關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應當予以登記,并自登記之日起九十日內安排投遞:(一)具備郵政車輛和郵政工作人員執行公務的通行條件;(二)有公安機關統一編制的門牌號數;(三)已安裝接收郵件的信報箱或者已設立收發室;(四)按規定需要辦理中外文名稱登記的,應當辦妥手續。

  第三十七條郵件的投遞方式,除郵電部另有規定外,按下列方式投遞:(一)按址投遞城鎮居民的郵件,按收件人地址投遞到平房院落門口或者樓房地面層的信報箱或者收發室。單位、單位內附設的機構和個人以及單位院內宿舍用戶的郵件,投遞到單位收發室。收發室應當設在樓房的地面層,兩個以上單位同在一處的,應當商定統一接收郵件的地點。需要上樓投遞郵件、報刊的,用戶應當與相關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協商,并按照規定由用戶支付特殊服務費。

  農村、牧區的郵件,根據交通條件和郵件量的具體情況,一般投遞到鄉或者行政村的固定地點;鄉或者行政村以下的郵件,由鄉人民政府或者村民委員會與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協商妥交收件人的方式。

  寄交船舶的郵件,投遞到船舶隸屬單位的收發室。

  (二)用戶領域必須憑通知單到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辦理手續才能領取的郵件,以郵政信箱(用戶專用信箱)號碼為收件人地址的郵件,存局候領的郵件,超出按址投遞規定重量的郵件以及大宗郵件,采用用戶領取的方式。

  第三十八條收件人領取給據郵件,收款人兌領匯款,應當向相關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交驗本人有效證件,并在相關單式上蓋章或者簽名。

  代收人受收件(款)人委托,代收給據郵件(匯款)時,應當交驗收件(款)人和代收人的有效證件,經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確認后,由代收人蓋章或者簽名接收。

  有效證件包括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工作證。

  第三十九條收件人接收給據郵件時發現封皮破損,應當場聲明,并核對內件。確屬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的責任而造成內件短少、損毀的,或者由于郵政企業、分支機構的責任造成給據郵件丟失、損毀的,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應當按照規定予以賠償。由于收件人所在單位收發人員的過失造成給據郵件丟失、損毀、內件短少者,相關收發人員應當承擔規定的賠償責任。

  郵件運遞的具體要求由郵電部規定,并予以公告。郵件運遞違反郵電部規定的,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應當向用戶補償,具體補償辦法由郵電部規定。

  第四十條用戶誤收的郵件,應當及時退還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用戶誤拆的郵件應當重封簽章后退還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并對誤拆郵件的內容保守秘密。

  第四十一條單位收發人員接收給據郵件時,應當認真點核無誤后,在相關清單上蓋章簽收。

  收發人員對于各種郵件負有保護和及時傳送的責任,不得私拆、隱匿、毀棄郵件或者撕揭郵票。

  第六章郵件的運輸、驗關和檢疫

  第四十二條郵電部、郵電管理局應當把郵件運輸流向流量變化情況及時通告相關運輸部門。各運輸部門應當根據郵政通信需要,優先提供有效的車次、航班、艙容。

  相關運輸部門應當在車站、機場、港口、碼頭妥善安排裝卸、儲存郵件和作業所需的場地、出入通道、房屋,以及通報行車或者航行情況的信息設施。

  新建、改建、護建車站、機場、港口、碼頭,應當統一規劃郵件存放、轉運所需的場地和通道,其有關基建費用由郵政企業承擔。

  第四十三條郵政企業委托運輸單位運送郵件,應當簽訂運郵協議。

  第四十四條運輸單位承運的郵件應當先于貨物發運。因故臨時停運或者改變運行時間、停靠位置時,運輸單位應當及時通知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

  第四十五條載有郵件的船舶應當懸掛郵旗,各有關港口對于懸掛郵旗的船舶應當優先放行。

  第四十六條運輸單位承運郵件,除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派員押運者外,應當與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辦理交接簽收手續。

  除不可抗力原因外,郵件在運輸單位保管期間或者在運輸途中發生丟失、短少、損毀等,相關運輸單位應當按照運郵協議的規定予以賠償。

  運郵船舶發生海難必須拋棄所載貨物時,非至最后,不得拋棄所運郵件。

  第四十七條執行郵件運輸和投遞任務的車、船、郵政工作人員通過橋梁、渡口、隧道、檢查站時,有關方面應當優先放行。帶有郵政專用標志的郵政車輛在運遞郵件時,憑公安機關核發的通行證,可以不受禁行路線、禁停地段的限制。運郵車輛或者郵政工作人員在運遞郵件途中違章,有關主管部門應當記錄后放行,待其完成運遞任務后,再行處理。

  第四十八條郵政企業依據運輸工具到站(港)、離站(港)時間和運遞時限制訂的作業時間表應當在變更前三日通知海關。海關應當按照郵政企業通知的作業時間表派員到場監管國際郵袋、查驗進出口國際郵遞物品;逾時不到場,延誤運遞時限造成的相關責任,由海關承擔。

  海關依法查驗國際郵包時,在設關地應當與用戶當面查驗。收、寄件人不能到場的,由海關開拆查驗,郵政工作人員在場配合。被開拆查驗的郵包,由海關和郵政企業共同封裝,雙方加具封簽或者戳記。海關依法開拆查驗的印刷品,應當重封并加具海關封簽或者戳記。

  第四十九條用戶交寄應當施行衛生檢疫或者動植物檢疫的郵件,必須附有檢疫證書。檢疫部門應當及時對郵件進行驗放,以保證郵件的運遞時限。

  第五十條海關、檢疫部門依法查驗國際郵遞物品或者檢疫郵件,應當注意愛護;需要封存時,除向寄件人或者收件人發出通知外,應當同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履行交接手續,并負責保管,封存期不得超過四十五日。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封存期的,應當征得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及寄件人或者收件人的同意,并以不致造成被封存國際郵遞物品或者郵件的損失為前提。被封存國際郵遞物品或者郵件退還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時,郵政工作人員應當核對無誤后予以簽收。

  依法沒收國際郵遞物品或者經衛生、動植物檢疫必須依法銷毀的郵件,海關或者檢疫部門應當出具沒收或者檢疫處理通知單,并及時通知寄件人或者收件人和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

  國際郵遞物品在依法查驗、封存期間,發生丟失、短少、損毀等,由海關或者檢疫部門負責賠償或處理。

  第五十一條依法查驗郵遞物品或者對郵件實施檢疫需要使用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的場地和房屋時,由郵政企業與有關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可能協商解決。

  第五十二條由海關依法處理的無著進口國際郵包,海關應當支付相關郵政費用。

  第五十三條出口國際郵件的海關關單的傳遞方式由海關總署與郵電部商定。

  第七章罰則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細則第十一條規定的,由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處罰;違反治安管理有關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細則第三十三條第三項規定,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理。

  第五十六條偽造或者冒用郵政專用標志、郵政標志服或者郵政日戳、郵政夾鉗、郵袋等郵政專用品的,由郵電管理局或其授權單位處以一千五百元以下罰款,并沒收有關物品。

  第五十七條以營利為目的,偽造郵資憑證,未經許可仿印郵票圖案或者印制帶有“中華人民郵政”字樣明信片的,由郵電管理局或其授權單位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并沒收非法所得和非法物品。

  由于用戶的故意,交寄的郵件使用不符合規定的郵資憑證的,郵政企業或者分支機構不予發寄,通知寄件人限期撤回,并處以應付郵資十倍的罰款;無法通知寄件人或者逾期不辦理撤回手續的,作為無著郵件處理。

  第五十八條郵政工作人員隱匿、毀棄、私拆、盜竊郵件,貪污、冒領用戶款項的,郵政企業應當追回贓款贓物,可以并處罰款,還可以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具體辦法由郵電部規定。

  第五十九條違反本細則第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依照《郵政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追究責任。

  第六十條違反本細則規定,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誤收、誤拆他人信件不予退還或者已退還但泄露信件內容,侵犯他人通信自由權利的,依照《郵政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追究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六十二條本細則所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是指縣以上(含縣級)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

  第六十三條郵電部可以根據本細則制定有關規章。

  第六十四條本細則由郵電部負責解釋。

  第六十五條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公司6s強化管理實施辦法

公司6s強化管理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

  一、目的:為了營造一個干凈、整潔、舒適、合理、安全的工作場所和空間環境;強化公司基礎管理,提升經營形象和員工綜合素質,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

  三、推行方法:6S推行以PDCA循環管理模式為方法。

第二章6S的定義、目的

  一、總目的

  強化基礎管理、提升員工素質及企業形象、加強企業競爭力;營造出整潔、舒適的工作環境;使得設備保持清潔、員工文明進取、企業健康發展。

  二、6S的定義、目的

  1、整理

  1.1定義:將工作場所中任何物品區分為必要的與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來,不必要的徹底清除,騰出空間。

  1.2目的:(1)騰出空間;(2)防止誤用、誤送;(3)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2、整頓

  2.1定義:必要的東西分類按規定的位置擺放整齊,加以標識,以便在需要時立即找到。

  2.2目的:(1)清除“尋找”的浪費;(2)工作場所清除明了;

  (3)整齊的工作環境;(4)清除過多的積壓物品;

  3、清掃

  3.1定義:清除工作場所的臟污,并防止臟污的發生,保持工作環境的干凈明麗。

  3.2目的:(1)保持令人心情愉快的干凈環境;(2)減少臟污對品質的影響;(3)減少工業傷害事故;

  4、清潔

  4.1定義:將以上3S實施的做法制度化、規范化,并貫徹執行及維持。

  4.2目的:維持上面的3S成果;

  5、素養

  5.1定義:人人養成好習慣,依規定行事、培養積極進取精神。

  5.2目的:培養具有良好習慣,遵守規則的員工,營造團隊精神。

  6、安全

  6.1定義:養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減少和杜絕安全事故和人身傷亡事件。

  6.2目的:確保生產現場處于安全狀態,設備運轉正常。

第三章“6S”推進組織、職責與權限

  一、6S推進委員會組織結構圖

  二、明確組織職責和權限

  1、實行責任制

  1.1推行小組對委員會負責。

  1.2推行小組應依據委員會頒布的目標計劃,制定詳細的適合本小組實情的目標計劃上交委員會,接受委員會的監督考核。

  1.3規定委員分管內容和責任。

  1.4規定推行小組分管內容和責任。

  2、職責、權限

  2.1主任委員

  職責:為6S推行、實施提供資源支持和管理支持;定期實施6S活動之上級診斷或評價工作;主持各項獎懲活動,并予全員精神講話。

  權限:對6S推行活動有絕對管理權,6S活動爭議仲裁權。

  2.2委員

  職責:策劃推行方案、推動和跟進6S相關活動;負責6S推進的過程指導、管理支持和工作協調;指揮、監督6S推行過程中各部門的運作情況。

  權限:對6S推行活動方案有修改權;對違反6S活動標準的有指導改善權、按考核標準的處罰權;對考核、檢查小組與執行責任部門的爭執問題有仲裁權;對6S全面推行活動成果有檢討權。

  2.36S專員

  6S專員是6S活動推進的具體負責人。

  職責:制定6S活動推進方案;召*議;整理資料;編制6S判定表、檢查表;考核檢查6S活動的執行情況;對6S異常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整改指導;對6S執行情況進行記錄、匯總;評比分數的統計與公布;6S宣傳策劃、培訓。

  權限:對6S活動策劃方案有建議修改權;對6S推進活動有建議權;對現場違反6S標準的有教育指導權、處罰決定權;對6S考核、檢查項目有評審權;對整改措施實施情況的跟蹤驗證權。

  2.4推行小組

  執行委員會計劃,擬定本組具體實施計劃和方法,總結小組落實情況,與本部門(車間)人員和委員會保持緊密聯系。

  2.4.1推行組長

  推行小組組長為各部門負責人,是本部門6S推進的第一責任人。

  職責:參與6S活動的策劃,依公司6S活動計劃,制定本部門實施方案;確定本部門定置管理的區域及責任人;編制部門自檢評分表,按照《6S現場考核》對本部門人員和指定區域進行監督和考核;參加有關6S教育訓練,參與公司6S文宣活動;負責本部門6S活動的培訓教育;分析和改善6S活動中問題點;其它有關6S活動事務的處理。

  權限:對本部門違反6S相關規定的有教育處罰權;本部門6S活動中產生爭議有處理權;有權參與“6S檢查小組”的考核、檢查、評分工作;6S評分缺點的改善和申述;對“6S檢查小組”現場檢查存在的問題有權提出自己的異議。

  2.4.2各工序負責人

  各工序負責人是本工序6S現場的第一責任人。

  職責:參與制定本部門6S活動實施方案;本工序整理、整頓工作的落實,清掃責任區的劃分;按照各工序6S日常考核表對本工序考核;檢查員工服裝儀容、行為規范;督導部屬的清掃、點檢及安全巡查;協助下屬克服6S之障礙與困難點。

  權限:本工序6S活動中產生的爭議有處理權;對違反6S相關規定的有糾正權、教育處罰權;對6S檢查工作有建議權。

  2.4.36S值班員

  6S值班員是各部門(工序)6S現場管理聯絡員,公司員工按部門(工序)實行6S值班員輪崗制度,6S值班員由普通員工擔當(新進員工需工作滿3個月),值班員崗位每日一換,由各單位自己排班。

  職責:協助配合工序負責人對本部門(工序)每日6S現場的監督、維持;本部門(工序)的日檢和上報工作;協助企管部6S現場檢查工作、現場確認、跟蹤整改。

  權限:對本部門(工序)有關6S現場管理有監督權;對不符合的情況有糾正權;對現場整理、整頓、清掃工作有建議權。

  推行6S值班員制度的目的在于督促員工在工作過程中自檢、互檢,增加責任心,促進員工不斷學習6S知識,提高工作效率,增強企業活力。各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的實施細則。

  2.5員工的6S責任

  自己的工作環境須不斷地整理、整頓,物品、材料及資料不可亂放;不用的東西要立即處理,不可使其占用作業空間;通道必須經常維持清潔和暢通;個人用品、工具及文件等放置于規定場所;滅火器、開關箱、機器設備等周圍要時刻保持清潔;原料、輔料按定制要求擺放,較大較重的堆在下層;不斷清掃,保持清潔;聽取上級的指示,并積極配合。

  三、組織成員工作方法

  1、利用會議激發創意,讓大家出主意、想辦法;

  2、簡明的宗旨、目標,告訴下屬成員你要求他們做什么,別自以為他們知道你的要求;

  3、及時跟進檢查,作出評價并提出建議;

  4、雙方同意后確定整改完成的最后期限;

  5、獎賞為實現目標作出成績的集體和個人;

  6、不斷回顧總結成功和失敗的經驗。

  四、6S推委會的遵旨

  6S委員會重視人才的培育,讓基層的員工能直接得到參與和發揮作用的機會,借以發掘到公司內更多潛在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可以激發起員工的積極性、參與性,促進員工之間的互動交流、發揮團隊的精神力量。

  五、6S推行小組會議制度

  為有效推動6S活動,檢討執行成果及發現應改善的事項,并評議申訴的案件,每月至少召開一次小組會議,總結各車間(部門、工序)6S執行情況,檢討6S推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作決議和記錄。

  會議后次日應將記錄轉送各部門,必要時并張公告

第四章6S現場管理考核制度

  6S推進第一階段考核制度

  一、目的

  為進一步規范公司6S現場,對員工個人的6S現場管理實施量化考核,引導鼓勵員工不斷改善,特制定如下制度。

  二、范圍

  適用于公司各部門的6S現場管理及安全文明生產考核。

  三、檢查周期、方法

  1、檢查表編制的依據是“6S現場管理制度”、“整理清單”“車間定置標準書”、“清掃標準書”、“各工序作業指導書”、“安全操作規程”。

  2、6S現場管理推進第一階段檢查由企管部組織定期、不定期的檢查和各部門(工序)負責人及6S現場值班員的自檢組成。

  3、參加檢查的人員:品保總監、6S專員、企管部部長、各部門負責人、各工序負責人及現場6S值班員。

  4、6S現場檢查周期

  4.1車間、工序每日自檢,由工序負責人及6S值班員負責,車間主任監督;

  4.2企管部每周二、周四例行檢查,由工序負責人進行現場確認;

  4.3企管部每周不定期檢查(每周最少兩次),由6S值班員進行現場確認。

  4.4每月由企管部組織一次,品保總監、各車間主任參加檢查,主要針對上一期存在的問題現場驗證。

  4.5企管部不定期邀請總經理對現場6S成果驗收、指導。

  5、6S檢查小組成員在考核、檢查中必須客觀、公正、依據檢查表扣分,如有對不符合事項不予指正和不扣人情分者,給予罰款:50元/次。

  6、在6S檢查小組現場檢查中,各部門(工序)負責人必須給予積極配合,當檢查員與被查核部門發生爭議時,由品保總監或總經理進行裁決。

  7、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檢查扣分及時公布,接受全員監督。

  7.1檢查結果由企管部每周統計,經品保總監簽字確認后,周六上午在公告欄公布;

  7.2出現嚴重不合格項時,企管部于當日下達“整改通知單”到車間負責人,由車間主任負責落實到個人。企管部對改善結果驗證,并將檢查表記錄存檔。

  7.3企管部每月30日前將該月的檢查情況按部門匯總公布,并送車間主任,由車間負責人分析本部門存在的問題,并制訂措施。

  7.4企管部不定期將改善前后的照片張貼在6S公布欄,對比6S實施效果。

  四、考核制度1、獎罰方法

  1.1部門(工序)自檢工作,由各單位自行獎罰,獎罰可采取多樣化的方式,不限于罰款處罰。

  1.2企管部或檢查小組檢查時根據“6S現場管理檢查表”,采用評分形式進行考評;獎勵、罰款的計算標準是5元/1分。

  1.3除檢查表中要求的項目外,各車間可根據自身情況追加要求項目,獎勵/扣罰方法相同。

  1.4獎勵、罰款由企管部月底進行匯總,并將每月匯總結果報辦公室備案,行政總監負責將獎勵、罰款在責任人當月工資中給予體現。

  2、基層員工2.1企管部或檢查小組現場檢查時發現不符合項,由工序負責人或6S值班員確認,對責任人進行扣分。

  2.2為加強管理的力度,員工同一周內違反相同項目實施加倍扣分,違反1次扣1分,第2次扣2分,第3次扣5分,超過3次由車間主任從嚴處理。

  2.3對6S活動中積極主動、有創新項目的員工,由工序負責人提出、車間主任審核每項獎勵1~2分,多項多獎。

  2.4每月統計分值最高的,由工序投票推薦1到2人作為“6S示范員”,發放“6S示范員”胸卡。

  2.5季度統計分值最高的,由各工序投票推選出公司“6S先進個人”,一次獎勵50元。

  2.6統計分值由每周評比結果和月評比結果進行加權綜合后得出。

  3、6S值班員

  3.1企管部或檢查小組現場檢查時發現6S值班員存在不合格項時,加倍扣分。

  3.2同一工序每天扣分超過2分的,每超過1分,6S值班員按50%對應扣分。

  3.3部門、工序沒有出現不合格現象的,當班6S值班員加1分。

  4、工序

  4.1工序所有員工6S分值的平均分作為各工序的考評依據。

  4.2工序負責人沒有按車間日常考核對員工進行考核的,一次扣3分。

  4.3工序負責人沒有對6S現場管理進行早會宣導的,一次扣2分。

  4.4所在工序出現扣分的,工序負責人按工序總分的50%進行扣分。

  4.5季度統計平均分值最高的工序,推薦該工序為公司“6S示范區”,發錦旗一面,負責人當選“6S明星”,獎勵工序負責人100元,獎勵工序200元。

  4.6對企管部發出過整改通知單,沒有按期完成整改或整改后驗證仍不合格的工序不能獲獎。

  4.7綜合考評成績并列時,并列工序均得獎。

  4.8各工序的綜合考評成績,企管部每月匯總后及時公布。

  5、部門(車間)

  5.1部門(車間)負責人為6S現場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本部門(車間)各工序負責人的扣分之和為部門負責人的6S考核得分。

  5.2部門(車間)負責人未對本部門6S現場管理進行培訓的,扣5分。

  5.3部門(車間)負責人未組織本部門人員進行6S現場管理考核制度培訓和學習的,扣5分,并責令其限期完成。

  5.4沒有對工序負責人進行日常考核的,一次扣3分。

  5.5企管部發出整改措施表,車間應督促工序負責人在限期內進行有效的整改,沒有按期完成的,扣3分;整改后經驗證仍不合格的扣5分。

  5.6沒有根據6S推委會制定的6S策劃方案制定本部門實施計劃或不能按期完成其他6S相關工作的,一次扣4分。

  6表彰

  6.1每期評選結果,由6S推行部門寫成報告,送交總經理審批,并將獎金領出,在月初給予頒獎。

  6.2將每期的“6S示范員”、“6S先進個人”、“6S示范區”、“6S明星”照片張榜公布。

  五、其它規定

  1、本考核辦法一經公布,各部門主管對其部門人員進行培訓和整改,時間為7天。

  2、各部門學習和整改時間到期后,“6S檢查小組”及時進行定期、不定期現場考核,嚴格按照本管理制度執行。

  3、此考核辦法中獎勵辦法只限車間。

  4、本管理制度自頒布之日起生效,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進行擅自修改。

  5、本管理制度中有不完善的地方,將在運行過程中逐步進行補充和完善。

  6、本管理制度的歸口管理為企管部,執行過程中的一切解釋權歸企管部。

  六、相關文件及表格

  1、《6S現場檢查表評分表》

  2、《整改通知單》

  3、《清掃、定置標準書樣本》

  6S推進第二階段考核

  6S第一階段考核時間為20*年6月份至20*年6月份,第二階段考核以各單位自檢為主,考核以分級考核的形式開展,即企管部考核各部門第一負責人;部門、車間考核工序負責人;工序負責人考核員工,各級的考核范圍為其責任區域,比如企管部發現車間有不符合標準的,直接拍照存檔,對部門、車間負責人進行扣分,同時將不合格情況反饋至第一負責人;車間主任在生產現場發現不符合標準的,不論是哪名員工造成,全部計為工序負責人的責任;工序負責人發現某員工不符合標準的,直接處罰當事人。處罰,獎勵方法同上述獎懲制度。每月底由各部門(車間)將考核結果交企管部,由企管部進行匯總監督。

第五章6S活動

  一、6S宣傳

  1、做6S宣傳標語和條幅懸掛于生產現場。

  2、利用6S園地做6S宣傳工作,每部門負責一期,兩周一換,參照板報進行評比。

  二、6S研討會

  每季度“6S示范區”、“6S先進個人”評選結束后,由企管部組織一次6S研討會,參會人員包括6S推委會成員、各工序負責人、6S先進個人,互相交流、學習6S實施心得,總結本部門在6S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不足,借鑒成功經驗,使公司的6S活動朝統一化、規范化、標準化發展。部門之間相互觀摩、到6S示范工序參觀、學習,爭取在較短時間內使公司各部門都達到6S的要求。

  三、6S競賽

  為確保公司員工進一步了解6S的含義、目的、推行方法及其要領,在今后6S推行中員工能從被動改為主動去實施與宣導6S實施的帶來好處,促使公司的6S活動變成一種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通過6S知識搶答賽與現場圖片6S的判定,加深對6S知識的了解,增強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操作。

第六章教育訓練

  一、6S現場實施的負責人

  每季度企管部根據6S現場管理需求向人力資源部提出培訓要求,由人力資源部制定培訓計劃,并考核、記錄培訓效果。

  二、全體員工

  各部門根據6S現場管理的需要,可隨時組織本部門員工培訓,培訓資料可由企管部協助提供。

  培訓方式分為:集體授課、現場教育、早會宣導等。

  培訓效果跟蹤:開、閉卷考試;現場檢查效果驗證。

  各部門根據6S現場管理的需要,可隨時組織本部門員工培訓,培訓資料可由企管部協助提供。

  培訓方式分為:集體授課、現場教育、早會宣導等。

  培訓效果跟蹤:開、閉卷考試;現場檢查效果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