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購銷合同
煤炭購銷合同
合同編:ZXDT-HZYH-MT-20**011-001
簽訂時間:20**年11月25日
簽訂地點:浙江杭州
煤炭購銷合同
銷售方(甲方):杭州元亨實業有限公司
購買方(乙方):中星大地國際貿易發展中心
為了確保雙方實現各自的經濟目的,經充分協商,依據《合同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訂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條煤炭數量、品種及指標
煤炭數量萬噸。品種:原煤。煤炭指標質量要求見表格:
第二條交(提)貨方式、交貨地址及交貨期限
2.1交貨方式:天津港入庫。
2.2交貨地址:天津港南江物流。
2.3交貨期限:
第三條質量和數量驗收標準及方法
3.1質量的驗收:第三方抽樣檢驗經乙方確認,費用由甲方承擔。
3.2數量的驗收:進港過磅出具港口計量憑證經甲乙雙方確認為標準。
第四條煤炭價格及結算方式
4.1煤炭價格:煤炭價格以天津港、江陰港當日掛牌價下浮5元/噸為當天入庫煤炭價格結算標準。
4.2價格調整與扣罰:
4.2.1收到基低位發熱量(Qnet,ar)以5500Kcal/Kg為基準,每高1kcal/kg,煤價上浮0.072元/噸,每低1Kcal/Kg,煤價下浮0.072元/噸。收到基低位發熱量低于5000kcal/kg以下雙扣。
4.2.2收到基全硫(St,ar)大于0.4%時,每升高0.1%扣款4.0元/噸。
4.2.3收到基灰分(A,ar)大于10%時,每升高0.1%減價2.0元/噸;收到基灰分(A,ar)大于12%時拒收。
4.2.4收到基揮發份(Var)大于等于25%時為合格,若小于25%時,每降低1%,扣款2.0元/噸;若小于22%時每降低1%,扣款4.0元/噸。
4.3煤款的結算:煤款及運費的結算使用商業承兌匯票形式結算(商業承兌匯票由中星大地國際貿易發展中心開出,總共3000萬元,共分15張每一張200萬元,共計3000萬元),余款以現匯結算。甲乙雙方約定,總額3000萬元商業承兌匯票以1000萬煤交付于出票方。
4.4費用的責任:甲方負責煤炭到天津港入庫之前所有的運輸以及中轉等費用,入庫之后所發生的費用由乙方負責。
第五條違約責任
5.1甲方連續5天未按照本合同第二條第3款履行供貨義務或未完全履行供貨義務,需向乙方支付合同總金額每日1%的違約金;甲方未履行義務或未完全履行義務造成乙方損失的,還需承擔由此造成的所有損失。同時乙方有權終止合同。
5.2乙方支付給甲方可結算煤款的商業承兌匯票到期無法兌付的,乙方承擔甲方由此產生的所有損失。并支付合同總金額每日1%的違約金。
5.3如在雙方履行合同期間及區域內因發生不可抗拒力(如戰爭、封鎖、*、沉船、航道阻塞以及火災、水災等自然災害)導致合同無法正常履行時,甲、乙雙方毋須對不能正常履行合同負責。
第六條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
因對本合同條款解釋不一致、違約、終止而引發的任何爭議、糾紛或索賠首先通過雙方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各方均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第七條生效與期限
7.1本合同經甲、乙雙方蓋章后生效,傳真、復印件與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2本合同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經雙方確認蓋章簽字后生效。
篇2:Z煤炭運銷公司合同管理規章制度
制度是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更規范的講,它們是為人們的相互關系而人為設定的一些制約。為此,我們一般要求大家共同遵守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來提高辦事效率,才設定一些制度。下面是我們應屆畢業生制度職責大全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參考:
為落實集團公司煤炭銷售“六統一”管理要求,提高煤炭銷售集中度,加強和規范煤炭買賣(銷售)合同(以下簡稱銷售合同)管理,不斷優化用戶結構,推進公路煤炭物流經銷業發展,特制訂本辦法。
一、年度銷售合同簽訂
年度銷售合同由各市公司根據區域資源掌控和煤炭采購、上年度用戶合同執行、承運配送情況,初步同用戶銜接,提出需求意見,由集團公司統一制定年度煤炭產量銜接方案,確定大客戶目錄,制定煤炭銷售談判價格,通過年度煤炭產需銜接會,按照“統一訂貨、統一談判、統一合同、統一計劃、統一調運、統一結算”要求與用戶簽訂銷售合同。
二、新增銷售合同簽訂
新開發用戶和增量用戶銷售合同,原則上由集團公司與用戶統一談判,也可由集團授權市公司與用戶進行談判,通過集團煤炭物流信息網進行簽訂。
新增銷售合同網上簽訂時間定為每月下旬集中辦理。貿易類企業必須出具終端用戶的委托書。
三、銷售合同補充協議簽訂
年度及新增銷售合同執行中,合同有關條款、價格需要調整或增加補充協議的,原則上由集團公司與用戶統一談判,通過集團公司煤炭信息網進行網上簽訂。各市公司與用戶基本形成統一意見的,也必須經集團公司審批,實行網上簽訂后執行。各市、縣公司不得私自簽訂任何形式的補充協議。
四、銷售合同簽訂審批流程
1、合同簽訂原則。按照先省內、后省外,先終端用戶、后貿易用戶的要求,按照統一銷售配送制合同、提貨制合同文本和條款的要求,統一登陸集團公司煤炭物流信息網簽訂。
2、用戶資質審核。合同簽訂前,直接用煤類的用戶必須提供企業相關附件(包括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授權代表或法人身份證、組織機構代碼證、銀行開戶許可證)復印件、并加蓋公章;貿易公司類的煤炭經銷企業,除出具上述“五證”外,還必須出具“煤炭經營資格證”復印件,并加蓋公章,同時持終端用戶委托書。
3、用戶會員制管理。通過資質審核用戶,均需填寫《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公路煤炭物流信息網會員申請表》,簽訂入會協議,繳納會費,取得會員資格,經集團公司確定用戶編碼后,方可進入集團公司煤炭物流信息網絡簽訂合同,獲得相應業務服務。
4、合同錄入。由市(縣)公司進入網站合同報批系統,按照集團公司煤炭產需銜接方案,對照合同文本及條款錄入銷售合同。
5、客戶確認。合同用戶登錄集團煤炭物流信息網站,進入客戶管理系統,瀏覽合同內容并予確認。
6、交易費收取。合同報批前,市(縣)公司負責按要求代收交易費,逐級匯總,由各市公司按月向集團公司太原煤炭交易市場支付。
7、銷售合同審批。進入審批程序的銷售合同將在集團公司煤炭物流信息網絡系統自動流轉,縣公司、市公司、集團公司三級審核。集團公司終審后,市縣公司根據實際,打印紙質合同、簽章、備案留存。
五、銷售合同簽收、系統導入
出省站微管員是合同簽收導入出省站計算機系統的責任人。為了保證合同及時導入出省站系統,微管員收到紙質合同后,及時與網絡審批信息對照,半小時內導入出省站計算機系統。凡經集團公司終審的合同,出省站不得借故拒絕簽收,特殊情況應及時向集團公司報告。
六、銷售合同出省站變更
合同執行中如有特殊原因需要變更出省站時,由市、縣公司提出書面申請,逐級上報。集團公司根據各出省站業務通行能力,綜合平衡后,通知合同原出省站終止該合同運行;集團公司對合同信息進行網上變更,并對合同變更后的出省站下達《煤炭銷售合同變更通知書》。出省站微管員將變更合同輸入本站計算機管理系統,啟動執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3:煤炭生產精細化管理制度
1、資源回采率暫行管理辦法
煤炭資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礦產和基礎能源,是我礦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為了加強煤炭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減少煤炭開采損失,提高資源回采率,緩和礦井采掘接續緊張局面,延長礦井服務年限,提高經濟效益,針對我礦資源現狀,依照《煤炭法》、《礦產資源法》、《生產礦井煤炭資源回采率暫行管理辦法》、《生產礦井儲量管理規程》等法規、條例,制定出我礦的資源回采率暫行管理辦法,望各有關單位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并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依據此“辦法”制定出本單位的詳細實施措施,并嚴格貫徹執行。
2、管理機構和職責范圍
第一條在礦長、總工程師和生產礦長的直接領導下,由生產科具體負責儲量管理及提高資源回采率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條儲量、回采率必須以生產科提供的數據為準,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動或變相改動。生產科必須按規定的統計表式,實事求是地進行測算統計,并對數據負責。
第三條生產科必須配備足夠的儲量管理人員,將資源回采率的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礦領導及有關部門要對儲量管理人員的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
第四條煤炭資源回采率是一項綜合性技術指標,它與礦井的地質勘探程度,采區布置,工作面設計,開采技術及采煤方法,采掘設備選型、支護材料供應及生產管理等環節密切相關,各有關部門必須緊密配合。
第五條各有關工程技術人員都必須學習和掌握國家煤炭工業技術政策和法規,結合我礦實際情況,在設計和采掘過程中,充分考慮各采區、工作面地質條件,制定合理的設計方案,選擇合理的采煤方法,盡可能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資源回收率。
第六條在設計過程中,儲量管理人員有權了解和掌握各類設計意圖,以及巷道布置原則、采煤方法、煤柱的留設、煤層的配采、工作面回采率、采區回采率等技術指標,在相關采掘設計圖上審查簽字,并參于各類作業規程的會審,發現有違反資源管理有關政策和規定時,有權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凡涉及影響工作面或采區回采率的臨時設計、措施、方案,必須經相關資源管理人員進行儲量及回采率核算,確保各類資源回收率指標達到國家有關規定。
第七條在采掘過程中,儲量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井下,及時了解和掌握回采及掘進工作面情況,對違反有關設計規定,輕易丟煤或即將造成丟煤時,有權監督制止,并下發“預防丟煤通知單”。
第八條資源管理人員每月末要測量各回采工作面采止線、煤厚、采高和浮煤,及時準確填報回采率報表和“三量”報表,建立健全各類儲量管理臺帳。
3、煤炭資源回采率標準及計算方法
第一條根據國家對可采煤層資源回采率指標的規定,結合我礦生產能力和煤層厚度實際情況,對采區及工作面回采率執行以下標準:
采區回采率:厚煤層(煤5層)不低于75%,中厚煤層(煤3層)不低于80%。
工作面回采率:厚煤層(煤5層)截煤93.0%,放煤85%,中厚煤層(煤3層)不低于95%。
第二條采區回采率、工作面回采率分別按下列公式計算:
采區回采率=采區采出煤量(t)×100%
采區動用煤量
工作面回采率=工作面采出煤量(t)×100%
工作面動用煤量
其中:采區采出煤量是指采區內所有工作面采出煤量與掘進煤量之和。采區動用量是指采區采出煤量與采區損失煤量之和。
工作面采出煤量是指回采工作面內根據實測結果計算出來的應采出煤量,對無法實測或丈量的特殊采煤方法,也可以用統計產量代替,但必須進行水分、灰分、矸石量改正;工作面動用儲量是指工作面已采過的空間范圍內的儲量。
工作面采出量、采區巷道的掘進出煤量以及采區動用量、工作面動用量及采區、工作面內各種損失應嚴格按《生產礦井儲量及損失量暫行管理辦法》進行計算、攤銷。
為了確?;夭陕视嬎愕臏蚀_性,產量統計部門要如實核準填報各工作面產量,不能虛報、漏報產量,也不能混報、挪報產量。
4、技術政策
第一條礦井的改(擴)建工程,新水平延伸、新采區、工作面設計文件中,要具體提出礦井、采區、工作面設計回采率指標。
第二條對于有條件的新水平和采區,必須集中開拓,聯合布置,實現合理集中生產;要合理確定水平、階段垂高與采區走向長度和工作面長度,使巷道布置合理,減少煤柱損失。
第三條對地質構造復雜,開采經濟效益差,煤層不穩定的采區,采區回采率可根據開采難易程度進行修正,采區回采率修正系統由集團公司聘請專家或技術咨詢部門進行評估,經集團公司批準后執行。
第四條對于殘采、復采的采出煤量不計入采區動用儲量。
第五條開采近距離煤層群時,上下煤層的開采應統一考慮,不能因一個煤層的開采而給其它煤層的開采帶來困難,造成丟煤。
第六條對于厚煤層開采,必須合理分層開采。設計規定采全高時,必須采至最大高度,不得留頂底煤,必須嚴格控制頂底煤損失。
第七條對于井田范圍內的薄厚、難易采可采煤層,應合理搭配,不得采厚丟薄,采易丟難,吃肥丟瘦。
第八條采煤工作面必須認真清掃浮煤,必須把清理浮煤作為一道正式工序執行,要把浮煤回收作為工作面工程質量的一項驗收項目。
第九條各種煤柱留設:1、工業廣場煤柱要按設計標準嚴加控制,不得任意擴大;塌陷區村莊需搬遷時,應遷移在無煤地帶或穩定的已采地區,避免二次搬遷。2、各采區不得留有丟棄不采的可采塊段,不得以呆滯煤量變相丟煤。采煤工作面必須按設計規定的開切眼和停采線位置進行施工和回采,生產過程中禁止任意留煤柱,任意丟煤。
第十條對已采區域由于各種原因丟棄的殘煤和煤柱,在安全、經濟合理的原則下,應積極進行復采,以便最大限度地采出丟失的資源。
5、采掘過程中的有關規定
第一條對于厚煤層的開采,無論采用水平分段綜采放頂煤,還是傾斜分層綜采放頂煤方法進行開采,一般都按設計采全高,工作面采高和厚煤層的分層層數要合理,不允許回采工作面留頂底煤,特殊情況(如工作面初采30m放頂50%,終采15m不放頂煤)應按批準的相關方案嚴格執行。
第二條當工作面寬度變化時,對于支架的加減應及時進行調節,該加架時一定要加架,防止工作面面積損失的發生。
第三條保持工作面推進進尺與回采煤量的一致性,防止工作面因盲目追求推采進尺而忽略工作面的資源回收率。
第四條各隊應嚴格現場管理制度,加大三角煤及頂煤回收力度,另外對端頭部浮煤應重點清理回收。
第五條開拓掘進巷道要嚴格按設計施工,不得任意改變巷道方位和長度,確因地質變化,如水、火、瓦斯影響需改變巷道方位和長度,并涉及煤炭資源損失時,必須經儲量管理人員參加的有關會議研究同意后方可執行。
第六條工作面回采結束時,停采線位置需經儲量管理人員和有關技術人員共同確定,不能任意擴大或縮小采止線位置。
第七條要積極采取措施,盡量回收工作面階段煤柱,盡可能做到不留或少留煤柱。
6、責任制度
第一條礦長、總工程師和生產礦長對全礦貫徹執行資源管理各種法律法規、煤炭工業技術政策,合理開采礦井資源,減少煤炭損失,保證礦井各類回采率指標達到要求,負全面責任。
第二條生產科設計專業對采區、工作面開采設計和施工的先進性和合理性負責,凡因設計不當造成的不合理損失,由生產科和審查批準者負責。
第三條生產科地測專業對所提供的資料及資源情況的可靠性負責,因地測工作失誤,情況不明,數字不準造成的不合理損失,由生產科及審查批準者負責。
第四條在掘進過程中,因不按設計和礦有關部門要求施工,造成煤炭資源不合理損失的,由掘進隊隊長負責。
第五條在回采過程中,造成煤炭資源不合理損失或工作面回采率達不到設計要求的,由綜采隊隊長負責。
第六條對產量數字不實、弄虛作假,統計不準,由產量統計部門負責。
第七條因產品管理不善,造成產品流失,從而影響工作面采出量與統計部門不附,由產品管理部、武裝保衛科附連帶責任。
7、考核獎罰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儲量管理工作,提高資源回采率,特成立*煤礦資源回采率考核獎罰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煤炭資源回采率考核獎罰辦公室設在生產科,生產科科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生產科設專職專業人員辦理日常業務。
第二條*煤礦煤炭資源回采率指標的制定,依據國家和行業規定,遵循安全、經濟、合理的原則,結合采區、工作面煤層覆存條件,采煤方法,開采技術條件,采掘接續排版,煤質等因素確定,以采區回采率、工作面回采率作為考核指標。
第三條*煤礦采區回采率按年度、季度下達,工作面回采率按月、年度制定下達。年度計劃指標作為綜采隊年度承包經營責任書的考核依據,季度、月計劃指標在保證完成年度計劃指標的前提下,可根據本季度、本月工作面開采范圍內地質條件,開采技術條件,煤質狀況因素制定下達,作為煤炭資源回采率考核獎罰的依據。
第四條回采率計算必須嚴格執行《生產礦井儲量管理規程》的有關規定,做到數據真實準確。以統計產量作為采出量計算采區回采率和工作面回采率時,必須進行水分、灰分和矸石量改正。
采出量=統計產量×〔(100-原煤全水分)÷(100-煤樣水分)〕×〔(1-(原煤灰分-煤樣灰分)÷(矸石灰分-煤樣灰分)〕*(1-含矸率)
第五條獎罰辦法
1、回采率指標作為生產科、綜采隊年度承包經營責任書的考核內容(生產科執行采區回采率考核,綜采隊執行工作面回采率考核)。
2、*煤礦執行回采率與相關部室、區隊經濟效益掛鉤的原則。工作面回采率實行月考核,采區回采率實行季考核。
工作面回采率完成計劃指標,并在93%以下,每提高1.0%,對超過部分噸煤獎勵0.01元;完成計劃指標,并在93%以上,每提高1.0%,對超過部分噸煤獎勵0.05元。工作面回采率未完成計劃指標,但在80%以上,每降低1.0%,對不足部分噸煤罰款1元;未完成計劃指標,并在80%以下,每降低1.0%,對不足部分噸煤罰款5元,除次而外,并對綜采隊的正、負隊長做10%的工資下調。
生產科依據本辦法計算獎罰金額,并于每月(季)底出具各工作面回采率完成情況及獎罰金額通知單,經總工程師、生產礦長、礦長審批后,報勞動人事科在工資結算時一次兌現。
3、在回采過程中確因地質變化,水、火、瓦斯,頂板冒落等自然因素引起資源損失,應提出書面申請報生產科簽字認定,經主管領導批準后,可對當月下達指標進行適當調整。
4、其它未盡事宜按《*煤礦煤質管理辦法》及礦有關規定執行。
5、本辦法在執行過程中因上級規定等而出現變化時,將另行通知并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