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醫院新員工崗前培訓制度

醫院新員工崗前培訓制度

2024-08-03 閱讀 8061

醫院新員工崗前培訓制度

為加強新員工思想教育,提高新員工職業道德素質,根據衛生部頒布的《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實際,對新分配來的大、中專畢業生、新招工入院的職工進行為其壹周左右的崗前教育,使新員工全面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及醫院各項規章制度,明確義務和責任,盡快適應醫院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凡我院新聘任人員,必須參加醫院集中舉辦的新員工崗位培訓,未參加崗位培訓的新員工原則上不許上崗。崗前培訓的考核作為醫院新員工試用期考核評價內容之一,并記入個人技術檔案。

第二條新員工的崗前培訓,由人事科結合醫院的各項管理規定基礎上綜合考慮當年新員工培訓需求意見和職能部門意見制定崗前培訓課程。

第三條崗前培訓由人事科制定培訓計劃統一組織、安排,各職能科室負責進行相關規章制度、規范的具體宣教工作和技能培訓。

第四條崗前培訓一般定于每年8月份,主要采取集中培訓方式。集中崗前培訓時間為期3天。主要內容和負責培訓部門如下:

1、醫院基本概況,勞動紀律教育、人事管理制度、福利政策等教育。(由人事科負責)。

2、醫院行風建設、醫德醫風,行業紀律和廉潔行醫,員工服務意識及禮儀教育。(由工會、黨辦、監察室負責)。

3、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法律知識講座(依法行醫)及案例分析;如何有效預防醫療事故等。(由醫務科負責)。

4、愛嬰醫院知識學習及考核。(由婦產科負責)。

5、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三基”考試相關規定和醫師資格考試相關規定),基本技能操作。(由科教部負責)。

6、醫院感染診斷監測報告,職業安全防護,手衛生,學習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由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

7、護理質量管理、護理文件書寫、優質護理服務,護士規范化培訓,醫護溝通、醫患溝通及其技巧。(由護理部、醫務科負責)。

8、做好一名優秀員工的必備條件,醫護人員的哲學理念與人文修養,人際關系及如何做好職業生涯管理(由主管院領導負責)。

9、法律、法規教育及消防安全知識教育(由醫院投訴辦公室和保衛科負責)。

10、素質拓展培訓(由人事科)。

11、其它新員工要求培訓的知識(由人事科根據需求安排相應職能部門負責)。

第五條參加崗前培訓人員,不得遲到、早退或者缺席,相關考核必須要合格方可進入工作崗位。

第六條培訓后,人力資源組織對崗前培訓的教學質量和培訓效果進行評價,并進行培訓總結、提出整改措施及存檔備查。

第七條培訓后,全體新員工與院領導合影留念作為資料存檔。

*中醫醫院衛生技術人員崗前培訓制度

崗前培訓的目的是使每位新入院的職工能盡快適應醫院的工作環境,幫助他們了解醫院,熟悉崗位,明確自己的義務和責任,更快更好地勝任未來的工作。

第一條凡新進人員必須參加醫院舉辦的新進人員崗前培訓,未經崗前培訓不得上崗。具體實施辦法依本規定執行。

第二條崗前教育的時間、形式、內容:

崗前培訓一般定于新進人員參加工作的第一個月進行,具體內容包括:

1、崗前培訓的重要性,教育新入院人員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醫院職工。

2、醫院基本概況,勞動紀律教育,醫院的院紀院規。

3、醫院行風建設、醫德規范教育,培養廉潔從醫的責任意識。

4、醫療管理辦法,醫療衛生工作概況,執業醫師法釋義,醫療事故處理辦法,處方管理辦法,病案書寫規范等,進行醫務人員崗位職責、醫院核心制度、醫療安全措施,職工外出進修學習規定等教育。

5、護理工作制度,護理人員崗位職責,醫護溝通、醫患溝通及其技巧。

6、醫院繼續教育制度及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等。

7、傳染病知識教育。

8、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基本知識。

9、臨床用血管理知識。

10、法制教育及消防安全常識教育。

11、其他各專業技能培訓由各職能部門負責進行。

第三條培訓辦法及要求:

畢業生報到后,由人事科負責,醫務科、護理部配合組織培訓,結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未參加集中培訓的新上崗職工,試用期內除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外,依照本制度要求進行自學,由各相關部門負責培訓,試用期滿后作出評價,簽署意見,并在醫教科備案。

第四條人事科應事先制定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并對每一位學員進行培訓評定。

第五條崗前培訓由人事科具體負責,制定培訓計劃,安排具體學習日程,并組織考試。

第六條各部門的崗前培訓負責人必須是各相關科室科長、主任。

醫務科

20**年1月14日

篇2:駕駛員崗前培訓制度

為了避免景區內山路交通事故的發生,最主要提高駕駛員的安全意識、自身素質及社會責任感,必須駕駛員、安全員人人學安全、人人講安全、人人為了安全,向安全要效益。

也為了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確保駕駛員一線的安全生產工作措施到位,公司聘用的駕駛員必須進行崗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本公司每月10日、20日、30日組織駕駛員參加安全生產學習,學習必須有內容、有記錄、有從業人員簽名;培訓內容必須豐富、實用;每次兩課時,將《道路交通安全法》與《安全生產法》分解為多個課時學習;對違規駕駛員要單獨教育,多次培訓;重點問題重點培訓;超速、超員、酒后駕車、涉牌涉證等;公司通知后,無故不參加學習的駕駛員應嚴肅處理,保證參學人員齊全,宣傳到位;

同時為了加強安全管理,強化責任意識,確保安全生產法規的貫徹落實,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運輸條例》等法、律法規及公司《安全工作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區間車駕駛員在上崗前必須參加由交通、運管部門和公司組織的各項從業資格、服務技能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參加客車營運。

第二條崗前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國家道路交通安全和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安全行車知識、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應急處置知識、公司有關安全運營管理的規定等。

第三條客運駕駛員崗前理論培訓不少于12學時,實際駕駛操作不少于30學時,并要提前熟悉和掌握客運車輛性能和客運線路情況。

第四條公司車隊安全技術處負責擬定培訓計劃、編制培訓教程、確定授課人員,統一開展駕駛員的上崗前培訓。駕駛員的召集、通知和組織,由車隊相關人員負責落實。

第五條參加培訓人員必須按時到課(操作現場),認真聽講,專心實踐,不得遲到早退或找人代替。

第六條每次培訓都要講出勤、評估、理論考試、實踐考核記錄在案。

第七條新進駕駛人員必須符合崗位任職資格中的相關規定。

培訓目的:通過崗前有效培訓使新員工能第一時間適應工作環境,養成良好習慣,規范崗位操作技能及提升綜合素質。

培訓內容:

1、公司概況內容的培訓;

2、公司相關規章制度內容的培訓;

3、行車安全及事故防范、應急處理知識培訓,并收集、積累相關培訓材料;

4、職業特點和要求、職業道德規范的培訓;

5、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規則等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

6、營運業務知識,線路業務知識,車輛進出站及停報班等業務理論知識培訓;

7、技術保障內容的培訓

(1)安全生產操作規程的培訓;

(2)車輛特點及日常保養知識的培訓;

(3)常見故障一般排除方法;

(4)了解掌握路線特點,吸取事故教訓和經驗。

8、開車實習,熟悉掌握駕駛操作。

9、跟車實習,熟悉掌握安全駕駛操作、掌握路面安全行車情況。

10、考核合格后辦理入職手續,簽訂安全行車責任書及聘用合同。

篇3:客運駕駛人崗前培訓工作制度

為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確保駕駛員一線的安全生產工作措施到位,公司聘用的駕駛員必須進行崗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培訓目的:通過崗前有效培訓使新員工能第一時間適應工作環境,養成良好習慣,規范崗位操作技能及提升綜合素質。

一、客運駕駛員在上崗前必須參加由交通、運管部門和公司組織的各項從業資格、服務技能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參加客車運營。

二、崗前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國家道路交通安全和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安全行車知識、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職業道德、安全告知知識、應急處置知識、公司有關安全運營管理的規定等。包括1、公司概況內容的培訓;2、公司相關規章制度內容的培訓;3、行車安全告知知識、旅客注意事項、事故防范、應急處理知識培訓,并收集、積累相關培訓材料;4、職業特點和要求、職業道德規范的培訓;5、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規則等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

6、營運業務知識,線路業務知識培訓;7、技術保障內容的培訓:(1)安全生產操作規程的培訓;(2)車輛特點及日常保養知識的培訓;(3)常見故障一般排除方法;(4)了解掌握路線特點,吸取事故教訓和經驗。8、開車實習,熟悉掌握駕駛操作。9、跟車實習,熟悉掌握安全駕駛操作、掌握路面安全行車情況。

三、客運駕駛員崗前理論培訓不少于12學時,實際駕駛操作不少于30學時,并要提前熟悉和掌握客運車輛性能和客運線路情況。

四、公司安全部門負責擬定培訓計劃、編制培訓教程、確定授課人員,統一開展駕駛員的上崗前培訓。駕駛員的召集、通知和組織,由安全科相關人員負責落實。

五、參加培訓人員必須按時參加,認真聽講,專心實踐,不得遲到早退或找人代替。

六、每次培訓都要將出勤、評估、理論考試、實踐考核記錄在案。

七、新進駕駛人員必須符合崗位任職資格中的相關規定。

八、考核合格后辦理入職手續,簽訂安全行車責任書及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