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漢代學校教育制度

漢代學校教育制度

2024-08-03 閱讀 9567

漢代的學校教育制度

一、漢代的學制系統

漢代學校可分為官學和私學兩大系統。官學又可以分為由中央政府直接主辦的中央官學和由地方政府辦理的地方官學。私學按其程度與學習內容也可分為經館與書館兩類。其中一類是由經師講授專經的經館,稱“精舍”、“精廬”,其程度相當于太學;一類是教授讀、寫、算基礎知識的書館,屬初等文化啟蒙性質的蒙學。

二、太學

(一)太學的建制與沿革

太學創建于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它以官方的博士置弟子員為標志。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詔令丞相公孫弘等人共擬興建太學的方案。從此,博士從一種備朝延顧問之官轉化為一種以教授的主要職能的學官,太學由此建立。

(二)太學的教學制度

漢代太學博士研究的是五經,教學內容自然以儒家經典為歸,學生學習目的也就以明經為主。為了統一經學教材,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人奉命鐫刻石經,立于太學門外,在46塊石碑上刻有《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禮記》、《論語》等經的本文,作為太學規范的經學教科書,史稱“熹平石經”。

太學的教學形式因時代的變遷而有所發展。太學初建時,學生名額較少,每位博士僅教10名左右弟子,多采用個別教學或小組教學。后來學生規模迅速擴展,為了容納相當數量的學生同時聽講,東漢時建的太學講堂“長十丈,廣三丈”,出現了一種稱為“大都授”的集體上課形式。太學博士傳授經學,一般在講堂會集諸生作大型講演,稱為“都授”。這表明太學已形成集體講經的教學形式。

(四)太學的考試與視學

太學考試最常使用的是“設科射策”的形式。所謂“射策”,就是由學官將疑難問題書于簡策,將它并列排放,覆蓋試題,考生隨意抽取其中一策進行解答。類似于現今的抽簽考試。西漢時考試通常每年舉行一次。東漢恒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實施新的課試錄用方法。考試時間由一年一試改為二年一試,設科標準也以通經多少來定等第高下,即以通二經、三經、四經、五經來分別次第授以官職。

三、鴻都門學和宮邸學

(一)鴻都門學

鴻都門學的創辦是當時統治階級內部宦官集團與官僚集團的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同時也與漢靈帝的個人嗜好有密切關系。鴻都門學把儒家經典摒棄于教學內容之外,學生專習辭賦、小說、尺牘、畫、書法等。這些學生畢業后“或出為刺史、太守,入為尚書,侍中,乃有封侯賜爵者。”鴻都門學存在的時間雖短,但它打破以儒家經典為國學唯一教學內容的舊傳統,不僅為漢代建立了嶄新的教育體制,也為中國和世界教育史開辟了專科學校培養文學藝術人才的新紀元。

(二)宮邸學

宮邸學也屬于由朝廷直接管轄的中央官學,這是漢統治者為皇室、外戚、功臣子弟創立的貴胄學校。這種與太學分立的貴胄學校,其辦學條件優越,所聘經師的學術水平和地位都高于太學。四姓小侯學開始只招收四姓子弟,后來招生對象擴大,只要是貴族子弟,均可入學學習,甚至接受匈奴子弟為留學生。這種貴族化的學校后來另有開設。

四、地方官學

漢代郡國學的首創者是景帝時蜀郡守文翁。漢武帝即位后,對文翁興學一事極為贊賞。下詔令天下郡國仿效,設置學校官。

漢代地方政府中從事教育的官員,稱郡國文學,又有文學官、文學博士、文學祭酒等稱謂。文學是地方學術官,職責與中央政府中的博士類似,除作為地方長官的學術顧問外,在建立起地方官學之處,文學還負責進行教學活動,并向上司薦舉“通明經術者”,推廣教化等等。漢元帝時開始在各郡國設置五經百石卒史,是為地方學官立品佚之始。

郡國學的教育活動主要是傳授經學和實施教化。一些發達的郡國學也仿效太學分經立官,進行專經教授。授經目的在培養通曉儒家經典的郡縣屬吏,貫徹以“儒術飾吏事”的統治策略。郡國學還是地方實施教化的得力工具。它不僅教授生徒,而且面向社會推廣教化,移風易俗。

五、私學

漢代私學就其程度說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以識學為主的啟蒙教育,二是以學《孝經》、《論語》為主的初習經書教育,三是以研習五經為主的專經教育。

漢代私學以“書館”、“學館”等蒙學設置最多,分布最廣。書書館教育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識字教育,也傳授一些數學常識;第二階段是兒童學完字書之后,學習《論語》、《孝經》,是專經前的準備階段。

書館書師施教有“坐館”和“家館”兩種形式。所謂“坐館”,就是書師執教家中或在公共場所開館授徒,學童入館受教。所謂“家館”,即由貴門富戶聘書師到家施教,受教者為本家乃至本族子弟。

書館一般實行個別教學,重視口授和背誦。

書館的教學內容以識字、習字為主,兼習算學。書館所用“字書”,種類較多,主要有《蒼頡篇》,《凡將篇》、《急就篇》等。算學則以《九章算術》為基本教材。

書師常采用體罰來管理和督促學生。學生若違反私學管理規定,或誦書、習字未能達到標準,均要受罰。這是古代蒙學教育的傳統弊端。

經館又稱精舍或精廬等,是較書館更高一級的私學,以傳授儒家經典為主,專習一經或數經,程度與太學相當。經館在教學上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教師多為名士碩儒。漢代專經教育興旺發達,從事傳授高深學問的學者多為當時的名士碩儒。

第二,私學規模大,學生眾多。

第三,經館中常采用次相傳授的方法進行教學。

第四,形成獨特的辦學風格和良好的學風。

篇2:家庭教育讀書會規章制度

夢馨家庭教育讀書會規章制度

一、入會要求

1、個人提出書面申請,經審核批準統一發放會員證,持證參加。

2、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讀書會的規章制度;遵守讀書會章程,服從讀書會的管理和安排,執行讀書會的各項協議和決定;

3、按時并積極參加讀書會的各項活動;

4、活動中積極協助活動的組織者和工作人員開展活動,自覺維護讀書會的形象和聲譽,愛護讀書場所公共設施。

5、愛護書籍,自覺維護公共衛生。

二、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每周二晚19:00――21:00

地點:新泰綠城玉蘭花園服務中心一樓圖書閱覽室

讀書會活動不限于每周二晚舉行,鼓勵成員有一定程度的延伸活動;鼓勵成員以其他形式在其他地點進行活動,有興趣的成員做好準備后可以提出增加讀書會活動的申請,參加人員以自愿為原則。

篇3:關于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制度集中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

關于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制度集中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

公司各黨支部、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大精神,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強化黨員干部的紀律規矩意識,公司紀委決定,在公司全體黨員干部中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制度集中宣傳教育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大精神和實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通過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制度集中宣傳教育活動,認真組織黨員干部學習貫徹黨紀黨規和實業、公司黨風廉政建設制度,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和紀律規矩意識,促進黨員干部知規明紀,嚴守紀律規矩和有關制度規定,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宣傳教育活動要以加強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強化黨員干部隊伍作風建設,著力打造一支勤政廉政的黨員干部隊伍,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為實現公司新跨越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二、教育內容

重點圍繞*****大以來中央新修訂的黨規黨紀進行宣傳教育,主要包括:《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黨規黨紀;重點圍繞公司近年來印發的有關黨風廉政建設制度進行宣傳教育,主要包括:公司紀委工作報告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細則-管理標準》《廉政談話管理標準》《投訴舉報問題線索處置管理標準》。

三、活動方式

黨風廉政建設制度集中宣傳教育活動為期一個月(10月8日-31日),主要通過以下五種方式開展。

(一)至少開展一次集中學習教育。公司各黨支部要組織支部所屬黨員干部全面系統學習黨紀黨規和公司有關廉政制度,促使黨員干部真正將紀律規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至少講一堂廉政教育黨課。各黨支部書記或支部委員要通過學習培訓、組織生活會等方式,圍繞學習貫徹有關黨風廉政建設制度,給黨員干部上廉政教育課。

(三)至少開展一次集中警示教育活動。公司紀委通過組織黨員干部參觀廉政教育基地、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開展集中警示教育,促使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警鐘長鳴。

(四)至少組織一次黨規黨紀知識測試。公司紀委將組織開展一次黨規黨紀知識測試,促使黨員干部把紀律規矩刻印在心上。

(五)至少制作一期廉政制度宣傳展板。公司紀委將充分利用現有宣傳載體,用通俗易懂、鮮明生動的方式,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制度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黨支部要把宣傳教育活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發揮好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支部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部署,帶頭參加活動,確保活動扎實開展。

(二)務求活動實效。公司各黨支部要圍繞宣傳教育活動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富有特色的宣傳教育活動,切實增強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營造濃厚氛圍。公司各黨支部要及時總結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效果,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宣傳教育氛圍。

2018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