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活動實施方案
21世紀社會是信息化社會,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推進教育信息化和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小學中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同時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以信息技術為先導,以系統論和教育技術理論為指導,根據學科教學規律而進行的學科教學改革。“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它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一定的交叉性、繼承性、綜合性,并具有相對獨立特點的教學類型。對它的研究與實施能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使學校教育朝著自主的、有特色的課程教學方向發展。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深化學科教育改革的根本途徑,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整合的思想是以整體的、聯系的、發展的、變化的觀點,去分析、研究、解決學科教學中現存的問題,實現教學目標的綜合化、教學過程的民主化、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和教學技術的信息化,為解決過去在學科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師生互動等問題創造新的途徑。
通過計算機和因特網(internet)等來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興趣和意識,讓老師了解并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使他們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運用信息等的能力,培養教師的信息素養。其關鍵點是把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有效的整合,也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學要素及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有機聯系起來,并形成整體”。
實施步驟:
1.初步認識階段
這個階段多數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僅限于會運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幾個常用的軟件,就這樣的技術、知識基礎,其措施如下:
(1)按照傳統方式,先準備教案;
(2)據教案內容的層次,設置使用word、powerpoint的課件頁面。
(3)制作課件,保存備用
這種授課方式和傳統方式已經有了明顯不同,它采用了以計算機為主要工具的新的教學手段,將信息技術手段用于課堂教學。但這種整合的方式,基本是按傳統的上課程序安排的,只是在原來的使用粉筆板書、使用收錄機、投影儀、電視機等手段輔助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了多媒體電腦這個“新式武器”。不可否定的是,這樣的課堂教學,能使初識電腦課件的學生對學習產生新鮮感,大大增強他們的注意力,從而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教學效果。
2.深入認識階段
這個階段的“整合”是在第一階段實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為著開拓學生的視野,能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和書本相關,但又不局限于書本的知識,就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40分鐘,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為此,在初步掌握上網搜索的基本上,開始了新的嘗試:從英特網上搜尋相關資料來充實課堂教學內容。
在這個階段,其做法是:
(1)先熟悉教材內容,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按照傳統方式準備好教案;
(2)按照前述的有關步驟制作課件,以此為課堂教學的基本框架;
(3)上網查詢和課文主題有關的信息資料(文字、數據、圖片等),并將有關內容下載下來;
(4)經過比較、篩選,確定需要補充的內容,再將這些資料插入已經做好的框架課件,把它們整合成一套內容豐富、充實的課件以備使用。
3.利用聯校網絡教學階段
教師在熟悉聯校網信息內容的基礎上,利用聯校網的信息資源開展教學,實現聯校內的信息資源共享。教師可以按照預先設定的課堂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從網上搜索資料,通過師生、生生的互相交流,構建立體的知識框架。隨著學生駕馭信息技術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在學習的主動性方面有了進一步發揮的余地。
4.運用internet網輔助教學階段
在這個教學階段,是由教師上網查閱、課堂討論交流、學后置疑、再上網查閱、歸納構建知識體系、運用知識等過程。
不可否認的是,媒體與網絡技術的結合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一個發展趨勢,它具有無比廣闊的發展前景,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面對急劇變化的世界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環境,為了爭取在新世紀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我們必須加快在信息技術教育,努力實現教育信息化。
篇2: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校本培訓方案
一、培訓計劃
*年9月21---23全縣進行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培訓,為了學校全體教師實現更好的運用多媒體進行備課授課,我校將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二次培訓學習,我們將創新培訓方式,優化培訓內容,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培訓宗旨
我校對本校的全體教師信息素養現狀進行調查后,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擬定開展“融技術于課程”、“以課題研究帶動培訓、以培訓促進課題研究”的“研訓一體化”培訓活動,在我校培養一批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究的科研型探索者,深刻領會課程標準的精神的個性化實踐者。
三、培訓對象與目標要求
(一)培訓對象:學校所有的教師
(二)培訓目標要求:
總體目標:
了解信息技術在現代社會特別是教育領域中的地位與作用,樹立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改革的意識;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備將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用于教育教學中的能力;建立科學的、基于信息技術的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初步掌握繼續學習信息技術新知識的能力。
具體目標要求:
1、掌握flash的使用,能編排和演示教學內容,能獨立制作flash課件。
2、能夠應用photoshop軟件進行各類圖片的綜合處理,為flash課件的制作準備素材。
四、培訓內容
1、flash軟件的基本操作。
2、ps圖片處理技術。
五、培訓措施
1、堅持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注重培訓的計劃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從實際出發,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實施培訓,確保培訓的質量和實效。
2、在做好周密培訓計劃的基礎上,認真引導教師自學自練,利用多種渠道完成全員培訓任務。
3、在培訓過程中,堅持按需施教的原則,根據不同對象組織培訓活動,采取講授、上機操作與研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一般應以上機操作為主、講授為輔,原則上上機操作時間應不少于信息技術培訓總學時的三分之二。
4、信息技術培訓還應結合教育教學活動,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觀念,加強應用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使教師能學以致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各自的學科教學中積極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六、培訓具體安排
(一)組織領導:朗義德
(二)培訓時間和地點
時間:
培訓時間
培訓內容
培訓教師
9.26―9.28
flash軟件的基本操作
唐彬
10.11―10.14
ps圖片處理技術
地點:微機室
臨朐縣九山鎮青楊峪小學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