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建設資金申請報告
鄉鎮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申請建設資金的報告
財政部門:
20**年,我鎮在發展農村經濟中,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為出發點,以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增強農產品加工業轉化能力為落腳點,大力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果品產,我們為了立足傳統果品種植業的基礎,落實好果品業發展規劃,達到“脫貧必須治山,治山必先治水”的目標,計劃通過發展水利節水灌溉工程,改善水源條件,達到每畝果園年增產三成以上,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的目標。
我鎮因啟動資金嚴重短缺,計劃確定后,一直為籌集資金而努力。特別是注冊了“某某牌”黃桃和葡萄的“綠色食品”商標之后,為了保證本年度我鎮大規模果樹種植如期實現,增加我鎮的經濟效益,特向財政部門急需申請啟動資金200萬元,現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鎮以黃金桃和葡萄為主的名優特果園發展到3.2萬畝,建成兩個萬畝果品基地(萬畝黃桃基地、萬畝葡萄基地),果品面積占耕地面積的78%,達到3.4萬畝,年產果品8000萬公斤,產值過億元,明年爭取全鎮在人均1.7畝山地的基礎上,80%以上的村成為“無糧村”,實現年人均收入2480元。可是,由于受水利條件的限制,許多嶺坡、山地栽植的果樹因為受干旱和傳統灌溉形成浪費而加大投入的影響,一直制約著我鎮果品種植向更高目標的發展。
二、項目基礎條件分析
由于我鎮山嶺、水庫分布比較均勻,只要合理利用好現有的水利資源,減少水資源浪費,基本上所有的山嶺、荒坡都可以得到有效怪該灌溉。
三、項目需求分析和必要性分析
建成防滲渠、維修防滲渠、噴灌工程和高新節水灌溉,可以減少傳統灌溉的大水漫灌、跑、冒、滴、漏現象,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
四、項目建設目標、主要內容和方案
省政府在轉發省水利廳加快發展水利經濟的意見中明確規定,“鼓勵和提倡社會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聯戶、個人,經水利部門批準,投資興辦水利工程。本著“誰投資,誰建設,誰所有,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把星羅棋布的小型水利工程項目的制定、審批、規劃、設計、技術指導、質量監督、施工、管理等提供全方位“一條龍”服務,大力推廣高新節水技術,出少量的啟動資金,吸引農民加大對節水灌溉工程的投入。今年計劃新修建防滲渠98.6km;維修防滲渠156.6km,實施噴灌工程和高新節水灌溉
五、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方案
根據我鎮實際和所需資金,估算需用新投資200萬元,具體包括:新修建防滲渠98.6km;維修防滲渠156.6km,預計總投資100萬元;噴灌工程、高新節水灌溉設施全長328km,預計總投資80萬元;其資金由我鎮自籌。
六、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分析
新修建防滲渠98.6km,維修防滲渠156.6km,噴灌工程、高新節水灌溉設施全長328km,可以使30000萬畝果園普遍接受有效灌溉。另外,如果把原先因受水源限制的荒嶺荒坡開辟出來,利用明年夏季雨季造林之機,栽植上果樹,即可擴大果林面積220畝,如果這項工程能按原計劃實施成功,根據測算分析,預計可新開辟年產800萬公斤的優質果品種植區,年增加產值近100萬元。
七、項目實施與進度計劃安排
該項目啟動資金到位后,鎮自籌資金從鎮財政撥付。計劃從20**年第一季度開始實施,到第三季度末竣工投入使用。
篇2:高技術產業化項目資金申請報告編制要點
一、項目的意義和必要性
國內外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對產業發展的作用與影響,產業關聯度分析,市場分析,與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專項總體思路、原則、目標等相關聯情況;
二、項目的技術基礎
成果來源及知識產權情況,已完成的研究開發工作及中試情況和鑒定年限,技術或工藝特點以及與現有技術或工藝比較所具有的優勢,該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對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三、建設方案
項目的產能規模、建設的主要內容、采用的工藝技術路線與技術特點、設備選型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建設地點、建設工期和進度安排、建設期管理等;
四、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措施
環境污染防治、原材料供應及外部配套條件落實情況等;
五、項目法人基本情況
包括所有制性質、主管業務、近三年來的銷售收入、利潤、稅金、固定資產、資產負債率、銀行信用等級、項目負責人基本情況及主要股東概況;
六、投資
項目總投資規模,投資使用方案、資金籌措方案以及貸款償還計劃;
七、項目財務分析、經濟分析及主要指標
內部收益率、投資利潤率、投資回收期、貸款償還期等指標的計算和評估,項目風險分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
八、資金申請報告附件:
1、銀行承貸證明(省分行以上)文件;
2、項目法人近三年的經營狀況(包括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項目法人自籌資金保證落實文件;
3、地方、部門配套資金及其它資金來源證明文件;
4、前期科研成果證明材料(需經權威機構認證或出具技術檢測報告、專利證書等);前期科研成果的成熟度,應能夠滿足產業化試驗或產業化示范的要求;
5、相應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意見;
6、有關部門出具的產品生產、經營許可文件(醫藥、生物、農藥、信息安全產品等);
7、土地、重要原材料以及其它所需證明材料;
8、項目核準或備案文件(在有效期內且未滿兩年);已開工項目需提供投資完成、工程進度以及生產情況證明材料。
篇3:文化局新建項目資金申請報告
市發改委:
我縣__鎮、白地市鎮、金橋鎮、太和堂鎮、黃土鋪鎮為祁東縣中西部重鎮,五個鄉鎮文化站均下轄中西樂隊、漁鼓演唱隊、盤腰鼓表演隊、花鼓劇團等,文藝專業人員眾多,文化事業發展基礎較好。由于文化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文化傳播平臺缺乏,沒有規范的固定演出場所,特備文呈報,急需建設綜合性文化站。
一、項目建設的基本方案
這五個綜合文化站建設選址均為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之處,且面街而建,利于人員集聚,符合文化站建設的基本要求,每個綜合文化站總建筑面積均為300平方米,其中演出廳100平方米,圖書室、展覽室、辦公室等200平方米,項目估算投資24萬元,其中演出廳建設12萬元,圖書室、展覽室、辦公室等9.6萬元,場地硬化、綠化等2.4萬元。項目建設預計20**年3月初開工,20**年10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
二、項目建設資金籌備情況
每個項目建設總投資為24萬元,其中申請中央文化站建設專項資金16萬元,每個文化站及下屬文藝團體自籌8萬元,現自籌的8萬元已全部到位,存于當地信用社或農業銀行,只要中央專項資金到位,該項目就可順利付諸實施。
三、項目建成后的效益分析
1、項目建成后,文化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能促進地方特色文化發展,促進多元文化交流。
2、促進農村小康目標的實現,構建和諧社會,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3、有利于文化市場管理,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杜絕和防范黃、賭、毒漫延。
4、有利于繁榮文化市場,實現以文養文,以文興文的目的。
以上項目建設總投資為120萬元,每個鄉鎮24萬元。現經多方奔走,每個鄉鎮已自籌資金8萬元,下差16萬元/個,五個鄉鎮共計90萬元。懇請市發改委從中央文化站建設專項資金中解決90萬元。
妥否,請批復。
*縣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