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備課組申報評比材料
小學優秀備課組申報評比材料
本學期,體育集備組能夠按照*區教研室的教學指導,結合本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集備活動。
由于今年有前輩張*教師加入本集備組,所以,科組集備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將各種不同的教研見解統一起來,從而促進教學教研新思路的形成。但是由于體育科組必須承擔本學期的籃球隊、乒乓球隊和健美操隊的訓練,所以科組集備工作只能采取不定時、不限地點地進行。
在集備過程中,本集備組所有成員都能本著“積極開拓思路,突破傳統教學教法”的思想進行科組集備,并先后在低年級投擲教學、中年級跑的教學和高年級籃球教學等教材上進行新課程教學教法的研討。在前輩張*老師的帶領下,本組三位年輕老師都能結合教學實踐對特定議題各抒己見,并最后在集備組長協調下,將各自的教學見解和心得有效地進行統一歸納起來,并記錄在科組集備工作手冊上。
本集備組雖然人員稀少,但在科組集備過程中,集備氣氛仍然非常濃郁,處處都有積極向上的表現,因此向學校申報成為優秀集備科組,以作鼓勵。
備課組長簽名:實用文檔m.ok3w.net
材料2
本學期,體育集備組能夠按照天河區教研室的教學指導,結合本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集備活動。但是由于體育科組承擔本學期的區中小學田徑運動會訓練和比賽工作,所以科組集備工作只能采取不定時、不限地點地進行。
在教育教學方面,在集備過程中,本集備組所有成員都能本著“積極開拓思路,突破傳統教學教法”的思想進行科組集備,并在低年級開展走跑教學、投擲教學;中年級開展發展靈敏和速度教學和高年級開展球類、素質教學等教材上進行新課程教學教法的研討。本組四位老師都能結合教學實踐對特定議題各抒己見,最后在集備組長協調下,將各自的教學見解和心得有效地進行統一歸納起來,記錄在科組集備工作手冊上。除此之外,體育組還積極承擔校內外公開課,并在集備過程中對課堂的實施進行積極的探討。肖婷文老師的《彩帶飄飄》公開課通過三個星期的科組集備,終于在學期末向區教研組成功地完成了展示。在學校工作方面,為了備戰區中小學田徑運動會,本集備組還利用空余時間,相互交流訓練心得與體會以提高訓練質量。最后是趣味運動會的籌備與實施,集備組都會利用集備時間對比賽項目的設置,入場式的設計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討,使本學期的趣味運動會得以順利舉行。
本集備組雖然人員稀少,但在科組集備過程中,集備氣氛仍然非常濃郁,處處都有積極向上的表現,因此向學校申報成為優秀集備科組,以作鼓勵。
篇2: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學期備課組工作計劃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學期備課組工作計劃
1、指2、導思想
根據區教研室和學校工作計劃的總體安排,以教研室、教導處、教科室的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南,以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業務能力不斷提升為目標,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根本,加大教學研討力度,堅持科學育人。以各年級備課組為基礎,重點以理念更新為依托,以課堂教學為載體,扎實有序地開展數學教科研工作,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全面提高素質教育。
3、工作重點
1、配合教導處工作,督促常規教學。課前一定做到有計劃、有備課、課后有反思、作業布置合理、批改及時、更正到位、認真細致完成好各項常規工作。組內定期和不定期的進行相互檢查和學習。及時反饋總結各種情況并正確做出改進,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
2、做好課堂知識提升工作。要不斷發現有潛力的學生,提高優秀率。同時要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從作業、練習的合理安排和批改反饋等各方面著手,認真落實班級補差情況,有針對性的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3、組織教師全面開展各項教學研討活動,講究活動實效性,為提升“質量”服務。繼續開展以各年級備課組為單位的集體備課活動。集體備課活動一個月開展兩次,一次以“研討課”為研究載體的集體備課,采取行政領導蹲點參與集體備課的形式,另一次以“教學困惑問題”為突破口進行研討交流,全體數學教師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發揮集體智慧,取長補短。以專家工作室為龍頭,組織開展各項教研活動,營造濃厚的教研氣氛。
4、學生特色活動安排。組織各類有針對性的學生活動,充分體現數學趣味性的同時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規范數學學科知識競賽及重點知識過關。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做適當調整,制訂出各年級競賽和知識過關的具體內容和具體方案,使操作過程更清晰、更規范,真正提高二年級的教學質量,真正做好培優工作。
分月安排:
九月份:
1、根據教研組計劃,制定備課組計劃。
2、召開期初備課組工作會議,明確本學期教學重點工作。
3、配合教導處進行教學五認真檢查
篇3:徒弟備課組師徒結對活動小結
備課組師徒結對活動小結
磁器街小學張軍
學校組織了師徒結對的活動,我有幸與在教育教學工作方面非常優秀的齊鳳琴老師結為師徒。師徒結對的活動,使我們這些新教師在教學上有了引路人,幫助我們逐漸走出迷茫困惑的階段。在新學年開學之初,齊老師及時在學科思想認識上給予了我引導,使我盡快以較好的狀態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在師徒結對的這一年中,我們的常規活動有以下幾方面:
一、課前(備課):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老師為主,老師在我根據課標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之上提出她的建議,指出我的偏差所在,第二次帶領我重新理解課文及教學的目標,以達到我深入理解本課教學目標為主。再次,教學設計,重難點如何突破,老師也會在我的方法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地教我優化教學的過程和方法。以致于每次師徒集體備課后讓我頓感那沉甸甸的收獲我在手中。
二、課堂(聽課):在這個環節中基本上是徒聽師和師聽徒兩種方式,其中徒聽師為主體。我在聽課中做比較,反思自己的教法,及時記錄指導老師的優點或某個教學環節的感想,包括教學進度、教學重難點突破、精讀內容的設計、課堂容量以及節奏的輕重緩急等等,同時也能幫助我了解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授課難度。總之,聽課為我的備課與教學起到了導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