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三好班集體的申報材料

三好班集體的申報材料

2024-08-02 閱讀 5269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金秋,在美麗的楓林園中誕生了一個溫馨的集體,它就是我們這個充滿活力、團結互助、不斷超越自我的優秀集體------八年六班。隨著時光不斷流逝,我們從不諳世事的孩子成為心懷理想的少年,在這兩年時間里,八年六班共同努力,不斷進取,以昂揚的斗志,頑強的毅力不斷攀登,追逐夢想。現在我代表八年六班全體同學及班主任趙老師申報三好班集體,并將主要情況及成績匯報如下:

一、班委會成員團結一致,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

在班級組建之初,班主任趙老師就大膽放手讓學生實行自我管理,突出學生的自主、獨立,實行師生全方位、全過程的班級管理模式。我們班的班委會由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生活委員、文體委員組成。這些班委工作熱情高,能力強。在他們的管理和帶動下,全班同學積極向上,努力堅持全面發展。在班級各項管理及日常工作中,班委們開動腦筋,集思廣益,共同討論班級建設計劃,發揚民主精神,調動廣大同學的積極性,讓大家一起參與到班級的建設當中。在班委會的帶動下,班級整體工作有條不紊,班級管理的各項制度健全,各項事務井然有序,使班集體成為一個溫馨的大家庭。愛讓我們心相連,情相通,一個個不經意的愛的瞬間時時出現在我們身邊。每天我們都被濃濃的愛包圍著,哪位同學身體不好,大家都會送上親切的問候;哪位同學成績不理想,大家也會真誠相幫;哪位同學思想上出現波動,班委會的同學總會坐下來與他談心;如果突然下雨了,同學之間也會互相謙讓,爭著把家長送來的雨傘借給路遠的同學;天氣突然變冷,中午回家吃飯的同學準會帶來毛衣給其他同學穿上。記得剛入校時,我班陳璐的情況立即引起班委會的注意,經過了解得知陳璐父母離異,跟隨父親生活,可就在開學初她的父親卻因病去世了。班委會及老師同學立即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早晨當陳璐走進教室就會發現自己的課桌上不知是誰擺好的新本、新筆袋;中午當大家一起吃飯時,同學們會把自己帶的美味飯菜爭著放進陳璐的飯盒中;當她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總會有同學熱心的幫助她解決疑難,每個周六、日班主任趙老師會帶領三、四位同學去陳璐家中幫助她補習功課、整理家務;開學初的一段時間,陳璐由于父親剛剛去世,情緒很低落,時常一個人悄悄落淚,趙老師總會來到她身邊輕輕地將她攬在懷中,同學們也會送上真誠的微笑,安慰的話語,回想起來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了兩年。

另外在各項活動中,班委們首當其沖,也為同學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例如我班的班長張鳳宜同學,在歷次月考及期中、期末大考中,均名列全年級第一名,并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市級文明學生,天津市藝術之星大賽初中組鍵盤比賽一等獎,河西區藝術品制作大賽二等獎,在楓林路中學第二屆、第三屆讀書周活動中被評為校級讀書郎。

二、學風好,班風正,全班同學具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

團結互助、和諧溫馨是我們的班風,勤奮自律不斷進取是我們的班訓,德才兼修是我們的目標,勇于創新是我們的精神。在這個大家庭中,每個人盡情享受著學習帶給我們的活力,知識帶給我們的歡樂,友情帶給我們的感動。每當班內同學或班集體受到表揚,同學們從心里感到驕傲和自豪。由于班主任趙老師滲透于每時每事的教育方法,使每一個同學明確了學習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確定了自己發展努力的方向,在班內形成了學風好、班風正、紀律嚴、成績優的面貌。在課堂上,同學們積極向老師發問,抓緊課堂時間,保證學習效率,課下聚在一起討論學習方法,研究解題思路。在全體同學的努力下,我班自進入楓林路中學后,被評為區級三好班集體,區級文明班集體,區級優秀團支部,多次獲得學校評比流動紅旗,在入校至今的6次期中、期末全區統考中各科成績均名列全年級第一名。另外我班在其他方面也是人才濟濟,在各項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共有9人次被評為市、區、校級三好生、文明學生,21人次在期中、期末考試中進入年級前10名,12人次在運動會中獲獎,另外還有同學在市、區藝術之星大賽中分獲一二三等獎。

三、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基地和其他有益學生健康成長的活動。

同學們定期在班委的帶領下,到居委會社區參加實踐活動,為居委會社區出板報,做衛生,清理垃圾等等。每一次勞動都使大家得到鍛煉,也受到社區居委會的稱贊。

總之,團結互助、學習刻苦,紀律嚴明,文體活躍,貫穿的是八年六班勇攀高峰的精神。十四歲我們如同一朵朵充滿活力的花朵,在八年六班這片溫馨的草坪上爭芳奪艷,讓年輕的臉龐寫滿天真,讓天真的思緒化作流云,讓流云的瑰麗飄向遙遠,讓遙遠的希望快快來臨!“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這就是我們對自己的鼓勵。我們相信,在班主任趙老師的帶領下,八年六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精彩!

篇2:區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以德育為基礎,抓好班集體建設

區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以德育為基礎,抓好班集體建設

司馬光曾經論述過“德”與“才”的關系,強調道德品質對一個人成為合格人才的重要性。在班集體建設中,從德育方面說,班主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營造良好的班風班貌。

一、確立班集體的奮斗目標

目標是前進的方向,沒有奮斗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一個班集體應該有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這個目標應是遠期、中期、近期目標三維一體的有機結臺。作為班級組織者、建設者的班主任應結合本班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制訂出本班的奮斗目標,在實現班集體奮斗目標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班集體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目標的實現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每一個共同目標的實現,都是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要讓他們分享班集體獲得的成功果實,享受歡樂和幸福,從而形成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如紀律衛生、體育文藝等方面,都要樹立“受表彰為榮、受批評為恥”的榮辱觀,在各類檢查評比中不一定要爭取第一,但每一位學生都要樹立集體榮譽感,為班集體的榮譽而努力。

二、調動學生參與民主管理

班主任工作要用有限的時間、精力真正做到“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必須充分發揮民主,讓學生參與班集體管理,通過創設各種條件,充分調動全班每個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形成民主管理氣氛,培養學生的管理意識和提高學生的民主管理能力。在管理中,班主任要和大家交心,闡明自己管理班集體的打算,確定分級管理目標,班主任管班長、班長統管、班委各負其責和其他學生監督班委履行職責管理機制,讓每一個同學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這樣,既激發學生參與管理的熱情和提高了學生管理能力,又使學生認識到了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從而自覺地投入班集體管理,實現教師指導與學生自我管理的有機結合,班主任達到“多管是為了少管,少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

三、真誠對待學生,理解尊重學生

班主任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首先要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我十分欣賞一句話:“以誠相待,以誠換誠,以心交心”。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理解、關心、協作,讓學生感到班主任是信任自己的,班主任是值得信賴的人。老師對學生有幾分真意和誠意,學生會回敬老師幾分真情,這樣才能真正地“深入”到學生中去。其次要理解尊重學生。班主任要深入到學生中間去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了解他們想什么、有什么煩惱,不深入到學生中去,就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就會對學生有偏見,造成師生之間隔閡和對立,讓學生參與管理就無從談起。最后要妥善處理學生的過錯。任何人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何況是各方面還不成熟、自制力較差的學生。成功的班主任不是杜絕學生犯任何錯誤(因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而是恰當處理好學生所犯的錯誤,使學生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四、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培養和諧的人際關系,首先要廣開交往渠道,促進人際交流。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只有經常進行交往與交流,才能彼此了解、相互溝通與理解,從而和諧相處。其次,要優化人際關系準則,提高人際關系質量。團結的實質是價值觀念的一致,群體價值觀念的正確與否就決定著集體中人際關系質量的高低。在崇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人際關系中,可能存在暫時的利益認同,也可能出現表面的合作,但那種低級趣味的投合、酒肉朋友式的人際關系,不可能形成堅強的班集體。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建立平等友愛、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人際關系,使學生學會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為此,引導學生學會關心人,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培養學生的愛心、熱心、善心、責任心是班集體建設的重要內容。

篇3:雷鋒式班集體參評主要事跡材料

主要事跡

巫溪縣西寧初中20**級三班,這是一個25名青春美少女九27名小小男子漢組成的集體,它凝聚著52顆心對未來的向往,在班級9位老師的幫助下,正在形成一種活躍、嚴謹、大氣、熱情、上進、團結的氛圍。

這是一個奮進的集體。我們意識到,知識是青年成才的必要基礎,而學習的能力更是必備的生存要素。所以,我們不僅認真地上好每一門課,更利用課余的時間廣泛涉獵,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興趣特長,參加社會實踐,參與公益活動。

同學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在紅歌傳唱活動、紅色故事大賽中,同學們表現不錯.20**年,我校第六屆跳長繩比賽,男子女子均獲一等獎;唱紅歌比賽,我班獲得一等獎;紅色故事演講,獲一等獎.

在這個集體中,關愛他人、團結互助、爭做好人好事已成為一種習慣,不拋棄每一個同學,成為了班級的共識。在教室里,隨時都能見到同學互幫互助的身影。去年,老師的家人重病,班上的同學把自己不多的零花錢積攢起來送給老師,讓這位老師非常感動。在各種捐款活動中,同學們總是傾其所有,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班級中,飲水總是有人搶著搬,黑板總是有人搶著擦,圖書角的圖書總是常常有同學們捐出的新書。在下堡鎮“創衛”復查工作中,同學們多次自發組織參加街道清潔、公路清掃、清除“牛皮癬”等行動,得到了下堡鎮鎮黨委政府的肯定。

為了讓那些在鎮敬老院中的老人們有一個溫馨快樂的晚年,班級決定定期到敬老院進行義務勞動。每一次,同學們都非常積極,他們有的做清潔,有的為老人整理房間,有的陪老人們聊天,甚至還有同學從老人那兒得到了學習書法的指導。這一行動,得到了學校黨支部、團支部的支持和鼓勵。

在老師們的幫助和引導下,班級開展了“回報愛,會感恩”的活動,通過與父母、親人、老師的通信、交談等方式,大家都懂得了自己的責任,懂得了如何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知道了盡責才是自己長大的標志。特別是那些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遠出打工,他們便和年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每每放學回家,他們都會幫助老人做家務,幫助從事農業生產,生活也許是艱苦了些,可是,他們學會了獨立,學會了自強不息。為了加強與父母的溝通和交流,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們利用各種方式和父母談心,說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了解父母對自己的期望,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感謝老師,給了我們智慧;感謝社會,給了我們眾多的關注;繽紛的青春將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我們的回饋:這是班集體每一位同學的心聲。

自建班以來,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和我們的努力下,我們班評為”優秀班集體”.我們正為成為學校“文明示范班級”而奮斗.我班有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班風班貌積極向上),有全面發展的顯著成績(各方面成績優異),而且班級同學相互幫助弘揚了雷鋒精神的成效顯著(全班同學都有抱有著“不問獲得只問付出”的人生態度)。

年級意見

通過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年級組公平、公正選拔,同意上報。

學校意見

情況屬實,同意推薦上報教委。

(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