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支隊交通管理工作要點計劃
20**年,我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以黨的**大精神為指導,高舉***主義偉大旗幟,用*****統領公安交管工作,以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為第一要務,用延安精神建設延安交警,“抓班子、帶隊伍、降事故、保暢通、創一流”,繼續打造全市十三個亮點工作,以點帶面,繼續深入推進“三基”工程建設,進一步深化“平安暢通縣區”創建活動,推動科技強警工作,不斷提升執法、管理和服務水平,切實加大“力量往基層使,工作往實里干”的工作力度,確保道路交通事故平穩,道路交通事故各項指標低于省上下達的控制指標,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創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一、以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為第一要務,繼續完善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各項工作機制,維護交通安全形勢平穩
1、深化和拓展“五整頓”“三加強”工作措施。總結近年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成功經驗,結合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的發展,進一步為政府當好參謀助手,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主管、企業主體”三大責任體系,強化政府領導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機制,進一步貫徹落實市政府預防道路交通事故二十四條意見,完善市、縣二級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齊抓共管、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工作格局,推動長效機制建設。
2、深入推進“平安暢通縣區”創建活動。大力推進創建“平安暢通縣區”活動,爭取20**年全市90%以上的縣區建成“平安暢通縣區”。
3、健全交通事故分析研判機制。加強對事故形勢的研判,定期召開事故評析會,綜合分析交通事故發生原因,從人、車、路、管理等環節研究解決對策。
4、加強公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與交通、安監、公路部門溝通協商,以農村地區為重點,加大公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力度,爭取完成90%以上市級督辦、85%以上縣級督辦路段的治理,力爭在我市建成1―3個無危險路段的縣區。總結推廣我市“土氣囊”、“橡膠分道體”等卓有成效的做法,重點提高事故多發路段排查篩選的準確性,治理措施的針對性,治理方法的科學性和治理效果的實用性。
5、加強農村地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繼續推廣子長、安塞、洛川等地的交通安全兼管員經驗,推動建立縣、鄉、村層層負責的農村交通安全工作機制,健全工作機構和管理隊伍,推動農村派出所、農村警務室參與交通安全工作,指導各地進一步完善農村派出所、農村警務室參與交通安全工作的職責、權限和要求。重點推進交通安全宣傳“進農村”,切實提高農民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爭取通過優惠政策,實現農村地區80%以上的機動車辦牌辦證。
6、深化“平安暢通高速”創建活動。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提升管理科技含量,加強惡劣氣候條件下交通管理,提高事故應急處置能力。會同交通部門,協商解決同步規劃和建設高速公路交警隊營房等問題。
7、總結完善公路交通管理勤務模式。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公路經營管理單位的監控資源,加強收費站口監控、危險路段監控、重點時段監控、惡劣天氣監控,及時發現警情,第一時間處警;針對超速(包括超低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違法停車、疲勞駕駛等突出違法行為開展整治。國道、省道等干線公路沿線交警隊要綜合交通流量、天氣變化以及交通違法行為發生的重點時段等與交通安全有關的多種因素,定期研判交通安全形勢,形成干線公路信息主導下的交通管理勤務模式。針對農村公路通達情況,合理布局和規劃公路交警隊,加強農村地區交通安全宣傳,查處農村地區嚴重違法行為。
二、強化規范執法工作,切實提高執法質量和執法水平,樹立圣地交警執法新形象
8、開展執法為民主題教育。組織開展“貫徹**大、構建和諧交通、和諧警民關系”學習研討,深入開展執法為民主題實踐活動,引導民警進一步轉變執法觀念,做到路面執法嚴格公正文明,事故處理公平正義。
9、樹立良好執法形象。落實《交通警察道路執勤執法工作規范》和修訂后的交通警察手勢信號,及時落實公安部即將制定的《車輛管理窗口民警言行規范》,規范民警執勤執法行為,改善民警執勤執法形象。
10、整治突出問題。推廣應用“異地駕駛人考試業務統計和監管系統”,開發應用“暫住證核查系統”,建立駕駛培訓學員申請報名和預約考試信息核對數據庫,杜絕非正常異地辦證。組織開展打擊機動車涉牌涉證違法行為專項整治。
11、提高交通事故執法辦案質量。加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宣傳力度,嚴格辦案時限,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實行錯案追究,并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切實提高交通事故處理崗位民警的執法辦案能力和水平,力爭執法錯案率不超過1%。
12、嚴格落實執法制度。切實加強修訂后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機動車登記規定》的宣傳落實工作,確保各項規定嚴格落實。同時,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
13、科學考核評價交警執勤執法工作。全面落實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最大限度地擴大教育面,禁止將定量考核指標變成定量罰款指標。
三、進一步推動利民便民各項措施,服務人民群眾
14、逐步擴大縣級車管所受理業務范圍。允許符合條件的縣級車管所受理汽車登記、駕駛證考試等業務,方便群眾就近辦理。
15、進一步拓展車管服務網點。全面推行將摩托車及其駕駛證業務下放至鄉鎮交警中隊辦理或交由派出所、城區居委會、鄉村交通安全員代辦制度,繼續加大推進由條件具備的汽車銷售商、一手車機動車交易市場代辦相關機動車牌證業務的力度。
16、著力推進交通事故理賠服務中心建設。與保監部門協商,推動交通事故保險理賠中心建設,實現輕微財產損失事故快速定責處理、快速保險理賠服務。
17、積極推動異地罰款繳納。實現市內異地繳納罰款,方便當事人繳納罰款。
18、完成支隊道路交通管理信訪暨涉案聽證大廳和違法信息處理大廳建設任務,方便群眾來信來訪和處理交通違法。
四、繼續深化“暢通工程”,進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19、加強城市交通管理規劃。積極發揮交通管理規劃在城市規劃中的作用。
20、全面推行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制度。力爭寶塔區和三分之二以上的縣區率先實現輕微道路交通事故由群眾自行協商處理,全市由群眾自行協商處理的事故占適用簡易程序處理事故總量的60%以上,有效緩解城市中心區交通擁堵問題。
21、推動城市警務機制。以提高路面管控效果為目標,強化信息主導,依托科學管理和科技手段,不斷改進、完善勤務制度,整合警力資源,優化警力配置,推進警務效能最大化。統籌解決動態交通與靜態交通的和諧發展,進一步規范車輛亂停亂放行為,大力解決停車問題。
22、加大對群眾關心的城市交通問題的調研力度。重點加強電動自行車、摩托車、校車以及停車場配建使用等交通政策問題的調研力度,推動各地爭取政府支持,綜合解決交通問題。
23、推進城市交通綜合治理。以舉辦*為契機,推進寶塔區、黃陵、宜川、子長等旅游熱點縣區的交通綜合治理,帶動各地在文明管理、依法管理、科學管理上下功夫。繼續深化創建“交通文明示范路”、“交通文明示范路口”活動,對影響城市交通暢通的突出問題,提請政府牽頭,集中開展綜合整治。
五、深入推進“三基”工程建設,加強隊伍正規化建設
24、加強教育培訓。在全警掀起“大教育”、“大培訓”的熱潮。繼續深入開展“百十一”競賽活動,開展崗位練兵,充分調動民警的積極性,苦練基本功。組織開展“三考”工作,以考促學,以學促用,以析促改,進一步提高執法水平。
25、深入推進“一隊一所一崗位”正規化建設。進一步落實《交警隊正規化建設標準》、《車輛管理所正規化建設標準》和《交通事故處理崗位正規化建設標準》,80%以上的公路巡邏民警中隊、所有縣級車管所、70%以上的事故處理崗位達到標準,交警隊和車管所統一標識工作按時限全部完成。制定完善交警中隊建設標準和交警中隊建設規劃,爭取省上和地方財政補貼,力爭20**年新建、改建8個交警中隊,完成支隊車管所搬遷重建任務。
26、推動警力、經費問題的解決。推動各地落實《公安部關于加強交通管理警力和經費保障的指導意見》,按照管理職能、管轄范圍和經濟水平等因素,規范交通管理機構設置。按省上要求,進一步落實縣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公用經費保障。
27、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開展警示訓誡教育,警風警紀整頓工作,落實“一崗雙責”責任制,筑牢警示訓誡防線。
28、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強化“三會一課”制度,注重實效,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29、堅持從優待警。落實民警休假,體檢等制度,保障民警執法的合法權益。
六、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增進群眾的理解支持
30、加強交通安全宣傳。圍繞“迎奧運,文明出行”,繼續深入實施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程,提高交通安全宣傳覆蓋率。以運輸企業駕駛人、中小學生和農村群眾三個群體為重點,深入開展交通安全知識競賽等大型活動,使廣大交通參與者學會文明、有序地參與道路交通。
31、定期組織警營開放活動。以寶塔區為重點,每月至少策劃一次警營開放活動,宣傳交通管理工作,宣傳隊伍建設情況,傾聽群眾意見,征求群眾建議,搭建警民溝通互動的平臺。
32、深入交通安全宣傳“五進”工作,推進“四個創建”活動,推廣延安供電局,志丹永寧采油廠,安塞、子長等農村基層基礎管理經驗,推出一批交通安全示范村、校、社區和企業。
33、完善與新聞單位的合作機制,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建立交通安全管理信息通報制度,定期通報道路交通安全情況和路況信息,通報重大交通管理舉措,贏得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七、深化科技強警工作,不斷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全面實施信息主導警務戰略
34、整合完善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完成交通事故辦案系統、交通違法業務系統、交通違法信息省際交換平臺、交警隊信息平臺的開發、升級工作,實現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內各種信息的互聯互通,以及與派出所、治安、刑偵等信息系統的關聯,與機動車駕駛人統一版軟件、交通違法系統和事故系統的共享。
35、強力推動交警隊信息平臺應用。在全市開展“交通管理警務信息化年”活動,將交警隊信息平臺應用納入交警系統業務考核,力爭全市95%以上的交警大隊、80%以上的交警中隊使用,80%以上的交通管理業務在采集、使用、維護上實現信息化流程。
36、積極推進智能交通建設。各大隊要充分利用各縣(區)公安指揮中心平臺,開發交通管理子系統的應用工作,依托公安平臺,全面開展交通指揮中心的建設工作。
37、完成支隊交通管理指揮中心的建設,突出抓好應用工作。
38、進一步加大全市科技執法裝備配備力度,使執法裝備逐步成為交通違法行為取證的主要手段,擴大交通技術監控查處交通違法行為的非現場執法應用規模。指導各大隊在重要國、省干線加快電子監控系統建設,逐步實現區域聯網監控,提高發現查處交通、治安違法行為的能力。
篇2:某縣交警大隊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思路
20**年,我縣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在黨委、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按照**大確定的公安工作“三個最大限度”(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新要求,切實找準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貫徹落實的結合點、切入點和著力點,推動我縣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公安交警隊伍建設取得新發展、新進步,確保全縣道路交通安全的持續平穩,為特色經濟強縣的躍升發展營造安全、和諧、暢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一、深入落實“五整頓”“三加強”工作措施,全面推進“平安暢通縣”創建,實現道路交通安全的持續平穩
1、繼續開展創建“平安暢通縣”活動,并以此為載體推動道路交通安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司其責、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工作機制的進一步完善。
2、按照上級公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完善我縣農村派出所參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機制。
3、以“三長”責任制為載體,以局際聯席會議為抓手,充分調動鄉鎮、村一級組織參與農村邊支線道路交通安全監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村級交通安全員的作用,逐步形成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的格局。
4、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繼續深化公路客運車輛、危險品運輸車輛、校車、施工車輛和公路危險路段的排查整治工作,努力減少交通安全隱患。落實運輸企業、施工單位、學校等安全主體責任。對交通違法量大、安全隱患突出、事故頻發的單位,發給“交通安全隱患整改建議書”,并書面上報縣政府。
5、繼續開展“暢通工程”建設,規范城區停車秩序,完善交通標志、標線,設立臨時公交站點,實行“的士”歸點候客,力爭在電視監控網絡建設上有新的突破。
6、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妥善解決好涉及殘疾人專用車載客、超標電動自行車、燃油助力車上路行駛等影響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的突出問題。
二、繼續推進“三基”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交警隊正規化建設水平
7、認真貫徹上級公安部門“三基”工程建設意見,積極落實好《交警系統正規化建設意見》和《交警隊正規化建設標準》、《車輛管理所正規化建設標準》,力爭在車管站和警隊的等級評定中取得好成績。
8、以機關效能建設、行風政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為著力點,通過開展執法為民、警風警紀、新《章程》和榮辱觀教育等一系列專題學習教育活動,打牢思想基礎,促進作風轉變。深入開展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全隊上下真正形成“聚精會神干事業,腳踏實地抓落實”的工作氛圍。
9、緊緊圍繞光澤躍升發展大局,堅持以人為本,在鞏固原有便民助商服務舉措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斷推出推動“十大建設”的服務新舉措,使社會各界滿意率達到90%以上。
10、全面加強交通事故處理工作。以提高辦案質量為核心,嚴格落實執法“三考”工作,確保交通事故申請責任認定復議率控制在1%以內,減少因交通事故引發的信訪源。加強與鄰縣、鄰省交警同行的協作,完善交通事故聯防機制,確保交通事故逃逸案偵破率達到90%以上。
11、以“隊伍綜合素質高、交通安全率高、執法公正率高、服務管理效率高、群眾不滿意投訴率低”的“四高一低”為創建目標,持續開展爭先創優活動,使巾幗文明崗、青年文明號、模范職工之家等創建工作不斷深入。
12、做好從優待警工作,落實民警健康體檢和休假制度,年內開展2次文體活動,豐富民警的業余文化生活。
三、以路面管理為中心,完善勤務機制,不斷增強事故預防工作的能力
13、不折不扣落實全市路面聯勤安排,確保316國道管理不失控。進一步完善與農村派出所的聯勤機制,抓住重點路段、時段、重點部位、重點車型和重點違法行為等工作重點,提高邊支線的管控力度,切實做到“白天見警車、晚上見警燈”,形成強大的、持續的嚴管聲威。
14、實施路面勤務量化考評,大隊領導每月上路不少于4天,股、室民警每月上路不少于10天,并通過一天一查勤、一周一講評、一月一小結,切實提高民警上路率、管事率。
15、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專項治理活動和全縣統一行動,適時要求兄弟縣(市)派員到我縣開展交叉路檢,沖破本地人情關、特權關,最大限度實現剛性執法。
16、本著標本兼治、注重實效的原則,探索和實踐城區、國道、農村邊支線不同的勤務模式,切實提高路面管控和勤務協調能力,建立科學、高效、文明的交通管理勤務模式。組織民警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年內撰寫調研征文不少于2篇,切實提高事故預防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四、深化交通安全宣傳,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識
17、密切與電視臺、廣播電臺、光澤資訊等媒體的協作,加大交通安全宣傳的力度和深度。與教育部門配合,創建一批交通安全示范學校。
18、不斷完善交通事故展臺建設,使其建設成為永久性、開放性的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充分發揮其形象、直觀的宣傳教育作用。全面推進交通安全“大篷車”宣傳活動,不斷創新宣傳形式,使之日常化、制度化。
19、建立“五進”宣傳每一“進”的示范點,并發揮以點帶面的推動作用。
20、組織開展一次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征文評比活動,提高交通安全宣傳的社會參與程度。
21、運用短信等多種形式,進一步規范、完善、創新“五一”、“十一”、元旦、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特殊時段和臺風、洪水等惡劣交通氣候條件下的交通安全宣傳友情溫馨提示工作。
五、加強科技裝備投入,不斷提高科學管理道路交通的水平
22、按照部頒標準,配齊所有民警執勤必須的防護、執法、通訊、交通等單警裝備,切實保護民警自身安全,切實提高執法工作效率和水平。
23、大力實施“金盾工程”,完善機動車登記、駕駛證管理、交通事故信息等業務系統,規范數據格式、提高數據質量和上傳速度,實現各信息共享互用,有效提高系統的使用效率。同時,加強保密工作,嚴禁“一機兩用”,確保公安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行。
24、繼續加強信息平臺的應用工作,大隊、中隊的應用比例力爭達到上級規定的要求。拓展平臺應用,全力推進公安交管信息平臺向鄉鎮派出所延伸。
25、發揮電子卡口作用,加強對客運車輛、運輸危險化學品車輛和出租車輛車速的交通安全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