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繁育養殖場項目規劃書
一、前言
首先,感謝各位領導給我們一個機會來到這個舞會展示我們不成熟的想法,同時也要感謝學生會給我們的大力支持,謝謝!
其次,我想談談我們為什么選擇農村創業項目呢?在很多人眼中,一個大學生在求學十多年后不能在城市立足,而違背家人的期待,回家當農民是多么的丟臉,自己的學習投資是很失敗的!
第一,**大形勢下,我們國家的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人民生活水平將大大提高,人們追求更健康更色的飲食;同時三農問題將會受到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關注,農村經濟水平在國民收入的比例會更高,民收入會越來越高,在這種形勢下,農村創業將大有可圖。
第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來嚴重,很多的大學生畢業等于失業,與其不放下自己所謂的自尊面子,在城市依賴父母,做社會的負擔,不如重拾大學生的時代使命感,回到農村去,回到基層去,到祖國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在利用自己的知識發展自己的事業同時帶動農民致富,何樂而不為?
第三,隨著農村公有經濟發展,和產業現代化的要求,現代化的供銷合作社的營運模式,現代管理方式,將在農村積極發展起來,理論學習過經濟知識,懂得現代管理的大學生在農村將有廣闊發展空間
第四,今年來,大學生村官項目受到社會的高度評價,作為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將得到越來越多的政府扶持和社會的幫助。
第五,農村建設成本低廉,農村市場廣闊,有大量可利用但未開發的資源。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據《本草綱目》記載:“烏雞者有白毛烏骨、黑毛烏骨、斑毛烏骨、白皮烏骨,骨肉全黑者入藥更良”。烏雞全身烏黑,是一種藥用珍禽,具有重要的滋補功能,且能治療多種疾病。據調查,現今許多祖傳中醫認為,它對治療宮頸炎、水腫、肝炎、十二指腸潰瘍、關節炎、赤白帶、血崩、骨髓炎、腦血栓、產后虛弱等癥均有奇效。烏雞體小骨細,肉質鮮美,皮薄肉嫩,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種類齊全,還富含維生素與微量元素,膽固醇含量特別低,是中老年人、產孕婦、久病體虛者,特別有心血管病人的最佳營養補品。
良種烏雞是蛋肉兼用雞,具有雞種抗病力強,適用性廣,喜食青草菜葉和昆蟲,耐粗飼耐粗放管理之特性,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高于一般雞種,是著名“匯仁”牌烏雞白鳳丸所用烏雞品種,是極具開發價值的綠色保健食品。
新建良種烏雞繁育場,發展壯大市場對烏雞這種具有特殊保健價值產品的需求,以提高當地群眾生活質量水平,通過良種烏雞繁育場輻射帶動當地養殖業上質量、上水平,增加農民經濟收入;項目地生態環境好,是政府鼓勵發展的優勢產業。
1.實施烏骨雞養殖小區建設,促進農民增收。可以更多地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農民就業機會,可以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農業資源,是新階段農村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
2.實施烏骨雞養殖小區建設,是畜牧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需要。畜牧業是農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要實現畜牧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必須突出優勢,大力發展烏骨雞產業,延長畜產品產業鏈,朝著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和無公害的方向發展,促進烏骨雞產業上檔升級。
3.實施烏骨雞養殖小區建設,是規模化發展的需要。打破傳統養殖模式,走出庭院,變零星散養為規模集中養殖,做大做強烏骨雞這一優勢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實施本項目,有利于提高烏骨雞生產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水平,促進生產方式的轉變,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提高產品競爭力,加快建設現代畜牧業。
4通過烏雞養殖,創造農貿品牌,并利用在農家樂,鄉村旅游,可以最大限度的發展當地經濟,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三、市場預測
烏雞是黑色食品,已是世界營養食品和功能食品新的開發目標,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烏雞及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非常受歡迎。隨著烏雞養殖技術的推廣和市場需求的增加,必將推動烏雞從養殖到發展,應用研究日趨成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烏雞在食用、滋補和藥用、觀賞等方面需求量也會逐漸增加。
烏雞雞肉營養價值極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且含量遠高于其他品種雞。谷氨酸含量高達14.75%,賴氨酸8.08%,亮氨酸7.61%,粗蛋白52.72%,粗脂肪24.17%。烏骨雞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含有豐富的黑色膠體物質和黑色素,很受市場的歡迎。隨著人們對烏雞研究、認識的深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會越來越重視烏骨雞的滋補和食用作用。
烏骨雞的藥用首載于《本草綱目》,但用藥歷史已超過千年。烏雞入藥能滋補強身、養陰退熱、益氣補血、祛風、生津止渴。用于一切虛損諸病,尤其以婦科應用更為廣泛。近些年來,以烏雞為主要原料的中成藥不斷出現,如烏雞白鳳丸等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隨著對烏雞研究的深入,配合相應的化學、藥理和臨床實驗研究,必定會在原有傳統應用的基礎上,開發出更為方便有效的現代中藥制劑,從而將烏雞的研究推向一個新高度。
烏雞主要營養成分含量都高于其他普通雞品種,屬于高維生素、高微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膽固醇、低脂肪的天然保健食品,經常食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降低血壓,軟化血管功能,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是我國傳統的營養滋補類功能性食品,也是市場暢銷的禽蛋產品。而目前烏雞養殖量僅占雞養殖量千分之一左右,極具開發價值,是山區最有希望參與市場競爭的綠色農產品。而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烏雞這種藥食兼優食療保健品的需求將大大增加,市場潛力巨大,養殖前景十分誘人。
5烏雞市場的客戶群廣闊,不僅有老人和小孩還有病人和孕婦都對烏雞的營養價值情有獨鐘,并且廣大的婦女,居民對烏雞的美容和口感價值也是非常青睞的,如果我們銷售時能向消費者說明這些,并突出產品的健康和對自身的作用,再加上產品的高性價比,我們的優質服務,消費者一定會購買我們產品。
6,烏雞產業鏈發展程度高,烏雞不僅可以直接銷售,在餐館和酒店變成美味可口的美食;它的雞毛還可以做成工藝品,還可加工成藥品,補品,保健品,還可通過熟食加工技術變成快餐食品或根據各地口味加工成特色雞爪,雞腿等等;并且它的雞毛還可以做成工藝品,雞蛋可以銷售也可以加工成熟食,制藥;可以說烏雞全身是寶,只要有技術,烏雞將為我們創造高價值。
四、選址原則
4.1場址選擇
場地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
(1)要交通方便;
(2)場地宜高朗、避風向陽,以地勢平坦的蔬林地、果園、草地為宜;
(3)環境安靜,尤其應避免強烈無規則的噪音,以免影響雞的生長發育和繁殖性能;
(4)雞舍離交通要道、居民區、工廠、學校至少在500米開外。
4.2雞舍的修建
雞舍的修建宜座北向南,牢固、干爽、通風。農戶飼養應盡可能利用現有房舍改造,即使新建雞舍,也要盡可能遵循節簡實用的原則。雞舍通常分育雛舍和成雞舍兩種。成雞舍通常用竹條或木條修建,屋頂結構為人字式或單斜式簡易雞舍較為經濟,經濟條件好的可建永久性雞舍。舍內用竹條或木條做成與雞舍面積相宜的網架,網架距地面0.4―0.6米高,竹木條板寬為2.5―5厘米,間隙為2―2.5厘米,條板下可用磚石架設承接,舍內配套飼料槽,飲水器,產蛋窩等設備,雞舍按每平方米12只修建,可在房前屋后釘立木柱、圍欄網形成活動區。
育雛舍要求保溫性能好,同時要配備相應的育雛設備。
五、工藝技術方案
1、孵化技術及工藝流程
孵化(1719天)
出雛(19-21天)
種蛋消毒
種蛋選擇
2、蛋雞生產工藝
育雛期(幼雛)
6周
育成期(中雛)
6-14周
育成期(大雛)
14-21周
產蛋期
21周-82周
淘汰期
82周以上
3、放養雞飼養管理工藝流程
育雛期
42天
生長期
42-175天
出欄
4、衛生管理及預防接種
衛生管理:雞場內生活區和生產區隔離,人員、雞和物質運轉單一流向;采用國家畜牧部門認證的疫病和殘留檢測檢測方案;實施消毒;設立專門蛋庫;健全及保管好各項信息資料;雞群出后須清潔、消毒、清群;生產區不飼養其他動物。
5、飼料生產技術
根據我國《雞飼養標準》,結合本地區飼料資源狀況,按照飼料營養成分表,科學設計飼料配方。
6烏雞放養技術
山地養雞就是利用各種林帶、果園、丘陵山窩放養雞群,在飼養管理上抓好如下幾點:
1、放牧場地要求寬闊、圈得住、無積水、有遮蔭、有青草和砂粒。
2、林間簡易雞舍安全、牢固,能打開、能封閉,便于雞只休息和管理。
3、控制放養密度。放養雞群大小主要根據放養環境承載能力、補飼強弱狀況而定,條件許可情況下最好采用分帶輪牧的方式放養,可保證環境和養雞生產協調發展。
4、分群。一般公雞羽毛長得較慢,爭斗性強,對蛋白質及其中的賴氨酸等物質利用率較高,飼料效率高。母雞由于內分泌激素方面的差異,增重慢,飼料效率差。實行公母雞和強弱分群飼養,有利于區別喂養、減少應激、提高飼料報酬和雞群的整齊度。
5、中雞初期給予足夠的營養物質,尤其是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
6、由室內飼養轉為林下放養和由小雞飼料轉為中雞飼料必須有7―10天的過渡期,以免應激造成損失。補飼由全價飼料逐漸過渡到以農家原糧為主,每天早晚一次并針對實際情況投喂青飼料,讓其自由采食。后期補飼以晚間補飼為主。
7、定期驅蟲,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進行第1次驅蟲,相隔20-30天再進行第2次驅蟲。主要是驅除體內寄生蟲,如蛔蟲、絳蟲等。可使用驅蛔靈,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1次驅蟲,每只雞用驅蛔靈半片。第2次驅蟲,每只雞用驅蛔靈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把藥片研成粉,再與飼料拌勻進行喂飼。一定要仔細將藥物與飼料拌均勻,否則容易產生藥物中毒。第2天早晨要檢查雞糞,看是否有蟲體排出。并要把雞糞清除干凈,以防雞只啄食蟲體。如發現雞糞里有成蟲,次日晚上可以同等藥量驅蟲1次。
8、大雞階段的飼料應適當增加能量飼料的比例,使其有適度的脂肪沉積,達到育肥上市的目的。
9、育肥期的管理要求適當減少雞的運動、適當遮光、保持安靜、舍內溫度控制在于20℃左右。
10.當然我們并不是農業大學科班出身,對農業技術掌握并不是很多,可我們可以通過與農技站,農業大學合作,尋求幫助,或者利用豐富的書籍,網絡資料自學,并且去有養殖經驗的養殖場學習,以此來掌握養殖技術。
七、環境影響評價及保護
本項目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是來自雞舍和孵化室,污染物為雞糞,蛋殼和少量的毛蛋等固體污染物,雞糞。蛋殼經堆肥發酵后做為有機飼料利用。少量的毛蛋和死雞作深填埋處理。
項目對烏骨雞養殖嚴格按照無公害雞肉質量標準,就必須從原料的源頭開始狠抓質量和安全性,就必須制定并執行一系列原料生產質量標準。這勢必促進當地烏骨雞養殖戶自覺地規范飼養,必然會按照高標準的質量要求建設雞舍,保護環境,防止對環境的污染,生產符合無公害食品要求的烏骨雞。同時項目業主從自身需求出發,也會加大對項目帶動區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改建的投資以及生產環境的改善力度,創造一個更好的生產環境。
本項目主要環境問題是雞糞的處理。通過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很好解決環保問題。
1.就地直接為種植業供肥。將雞糞進行堆肥、發酵后,就地用于糧食作物以及果樹的施肥。
2.加工外銷。雞糞經烘干、曬干、發酵等工藝制成干雞糞、有機肥等產品,外銷市內外,盯緊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對有機肥料的特別需求,以求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總體來說,雞糞處理成本高效益低,又具有環保公益性質。
3.采用沼氣池及生化池進行無害化處理。
八、社會效益分析
8.1壯大高附加值農業,促進結構調整
本項目的實施,充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一方面培育壯大了沈陽農村地區養殖產業,另一方面又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帶動了飼料經銷、獸藥及器械、疫苗等產業的發展,還可拉動飼料工業、種植業、運輸業及相關工業的生產發展,對穩定和繁榮市場,幫助農村長富久安和促進農戶增加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8.2完善產業鏈條,促進產業化發展
本項目通過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牽頭,組織管理烏骨雞的養殖,合作社向養雞大戶提供烏骨雞的仔雞、飼料以及養殖技術指導和培訓,對于養殖大戶的成年雞,合作社按照市場保護價格回收,充分發揮合作社作用,積極拓展銷售渠道。逐步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繁殖仔雞――養殖戶養雞――公司回收――深加工、銷售”產業鏈。這種產業鏈式的發展思路保護了項目區內養雞戶的經濟利益,解除了農戶的后顧之憂,同時由于品牌效應,對旅游業的促進也是要高度評價的
8.3輻射帶動能力分析
本項目實施建成后,可直接帶動農戶加入專業合作社,吸引農民參與養殖行業。輻射帶動項目區多個鎮鄉。
8.4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評價
1.農民增收
1、直接帶動
在項目運行模式的下,由合作社提供仔雞、飼料、獸藥,農戶提供場地、勞動力共同進行烏骨雞飼養。合作社對養殖大戶支付每只雞4元錢的勞務費,每個養殖戶年出欄烏骨雞3000只,年純收入為1*元。若養殖戶已經加入合作社,還要根據入股比例進行分紅。
2、間接帶動
青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以發展養殖大戶為基礎,首先吸納400戶養殖大戶為合作社股東社員,再通過養殖大戶帶動廣大養殖戶加入到合作社的模式中來,從而提升他們的收入。
2.農業增收
本項目對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作用是比較明顯的。通過該項目的帶動作用,合作社帶動發展的無公害優質烏骨雞養殖戶將不斷增加,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到這一產業體系中。通過對養殖大戶的扶持,在項目區將形成越來越多的烏骨雞養殖大戶,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也將從原有的農作物自產自銷轉變為與合作社合作分紅收入。同時隨著規模化養殖戶的不斷增加,其生產規模和影響范圍都將進一步擴大,這又帶動另外一部分農戶脫離傳統的農耕作業,形成現代化農業生產。
3.項目區與非項目區比較分析
(1)收入增加:如前所述,項目區與非項目區比較,體現增收。
(2)投入降低:項目建設將通過合作社為農戶免費提供仔雞和飼料,將為農戶降低投入。
(3)免費的技術服務
項目區與非項目區比較,將享受合作社免費提供的各種技術服務,可以為農戶降低養殖成本。
5.其它影響評價
近年,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人民旅游方式的轉變,農村旅游會受到城市居民熱情投入,在這種形勢下,農家樂大力發展起來,需要可靠和優質,吸引顧客的特色農業食品,而項目正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在項目區內的高檔酒店將得到一個可靠的供貨商。
九、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1資金來源及籌措
項目局于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綠色食品和豐富群眾菜籃子工程產業項目,建設資金通過財政扶持,銀行貸款和自籌途徑解決,其中:自籌資金30萬元,銀行貸款2~5萬元,申請國家扶持農業畜牧養殖補助資金0~5萬元。
2項目建設投資估算設備:購置科裕cfg微電腦全自動孵化機2套,飼料加工設備1套,蛋雞籠及育成籠5組,配套配電。獸醫防疫供暖設施。
需要流動資金5萬元,不列入總投資。
3.項目建設內容
在項目區建設規模化育雛舍,集中統一飼養雛雞,向周邊的烏骨雞養殖大戶提供仔雞。雞舍要求保溫性能好、便于通風干燥、便于清潔和消毒、有利于防疫和操作。采用開放式,而不宜采用封閉式。按年育雛4批次,每平方米30只計算,需單個育雛舍建設面積250平方米,共建設1個育雛舍,建筑面積總計600平方米。每個育雛舍年育雛8000只
附屬建筑:化驗、辦公、生活用房,飼料庫房建筑面積60平方米
設備購置:籠具、育雛保溫設備、喂料器具、飲水器、通風設備、料槽等。
4.項目總投資估算
1.固定資產投資
本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估算為4~4.8萬元,
各種設備2~2.3萬元
雞舍.房屋建設2~2.5萬元
2.流動投入
人工2*4000*12=9600(熟練工人)
4*2500*12=1*(普通工人)
雞苗、飼料、藥費、其余。19~24元/只***4=15*~19*
173600~213600
財務評價
收益表單位:萬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一.產品銷售收入
40.00
56.00
78.40
109.76
153.664
減:產品銷售成本
37.00
48.1
62.53
81.289
105.6757
產品銷售費用
2.00
2.6
3.38
4.394
5.7122
二.產品銷售利潤
1.00
5.3
12.49
24.077
42.2761
減:管理費用
0.5
0.5
1.1
2.42
5.324
三.利潤總額
0.50
4.8
11.39
21.657
36.9521
減:所得稅
0.00
0.00
0.00
4.3314
7.39042
四.凈利潤
0.5
4.8
11.39
17.3256
29.56168
4.會計報表分析
重要報表數據提示:
篇2: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方案
為了促進現代畜牧業發展,加快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步伐,提升畜禽養殖標準化生產水平,省農牧廳決定在過去兩年工作基礎上,全面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為確保創建工作規范有序開展,制定本方案。
一、創建目標
繼續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生豬、奶牛、蛋雞、肉雞、肉牛和肉羊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通過養殖場改造、標準化養殖集中培訓、專家指導、現場考核等,20**年再申報創建20個部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創建50個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
二、創建內容
(一)基本要求
參與創建的規模養殖場生產經營活動必須遵守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具備養殖場備案登記手續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養殖檔案完整,兩年內無重大動物疫病和質量安全事件發生,養殖規模分畜種應達到下述養殖數量以上:
1、生豬:能繁母豬存欄300頭以上,且年出欄肥豬5000頭以上。
2、奶牛:存欄奶牛300頭以上。
3、蛋雞:產蛋雞養殖規模(籠位)在1萬只以上。
4、肉雞:單棟飼養量5000只以上,年出欄量10萬只以上。
5、肉牛:年出欄育肥牛500頭以上,或存欄能繁母牛50頭以上。
6、肉羊:農區存欄能繁母羊250只以上,或年出欄肉羊500只以上的養殖場;牧區存欄能繁母羊400只以上,或年出欄肉羊1000只以上的養殖場。
部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的綜合評分在95分以上,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的綜合評分在90分以上(具體考核標準附后)
(二)示范創建內容
畜禽養殖場標準化創建的主要內容有:
1、畜禽良種化。因地制宜,選用高產優質高效畜禽良種,品種來源清楚、檢疫合格。
2、養殖設施化。養殖場選址布局科學合理,畜禽圈舍、飼養和環境控制等生產設施設備滿足標準化生產需要。
3、生產規范化。制定并實施科學規范的畜禽飼養管理規程,配備與飼養規模相適應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嚴格遵守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有關規定,生產過程實行信息化動態管理。
4、防疫制度化。防疫設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學實施畜禽疫病綜合防控措施,對病死畜禽實行無害化處理。
5、糞污無害化。畜禽糞污處理方法得當,設施齊全且運轉正常,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或達到相關排放標準。
三、重點工作
(一)加強宣傳動員,提高養殖場參與積極性。各地畜牧(農牧)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工作方案要求,認真部署轄區示范創建工作,制定和細化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內容和時間表(示范場驗收評分標準仍按*年標準執行,其中奶牛存欄改為300頭以上)。要加強對畜禽標準化養殖的宣傳和指導,重點宣傳示范創建政策、創建標準和已批復部級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確保養殖場戶知曉創建內容和要求,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服務和典型示范,調動養殖場戶參與示范場創建的積極性,推動畜牧標準化養殖發展。
(二)加強技術服務,提高示范場標準化水平。各地要結合創建活動需要,建立健全創建技術專家組考核制度,完善專家隊伍,切實做到專家組人員固定、技術過硬、工作負責、公平公正。要加強檢查考核,把提高示范場標準化水平作為技術服務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對于不能發揮技術服務的,及時予以調整。
省畜牧管理總站負責全省畜禽標準化示范創建培訓工作。省上將按照農業部的安排,組織省級和部分市州示范創建活動專家組成員參加全國的技術培訓,同時,分期對市州負責創建的部門和技術專家組進行培訓。各市州也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對轄區縣級專家和創建單位進行集中培訓與技術指導。各創建單位要對照相關標準要求,積極開展基礎設施改造、完善管理措施、規范檔案管理,8月前完成標準化改造工作。
(三)認真篩選創建單位,嚴把示范場創建質量。省農牧廳根據各地畜牧業發展現狀和農業部下達的創建任務,下達了不同市州部級、省級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數量,分畜種創建數量由各市州結合實際確定。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將自愿參與創建的養殖場戶報市級畜牧獸醫(農牧)主管部門,市級畜牧獸醫(農牧)主管部門檢查審核后統一報省農牧廳。
農墾系統標準化示范場由省農墾集團公司負責組織系統內養殖場參加,申請創建的養殖場經省農墾集團公司檢查審核后報省農牧廳,并抄送養殖場所在地市級畜牧(農牧)主管部門。
3月15日前,有關市州和省農墾集團完成部級示范場名單的篩選上報工作;3月底前,完成省級示范場名單的篩選上報工作,不具備條件或改造后可能達不到標準的養殖場堅決不推薦上報。創建的部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經省農牧廳考核通過后報農業部批準;創建的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經市州農牧部門考核、省級抽查后予以批復。其中,創建部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的數量嚴格按下達數量執行,創建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的數量不得超過核定創建數量的20%。
(四)嚴格示范場驗收,加強監督管理。省上隨文下發了示范創建驗收評分標準,市縣可結合實際提高部分項目標準,但相關指標不得低于下發的驗收標準。各地要按照驗收評分標準和既定程序,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評審驗收,其中,8月13日前各市州完成部級示范場標準化改造任務,并將達到驗收標準的示范場名單報省農牧廳,省農牧廳組織驗收;9月17日前各市州完成省級標準化示范場驗收工作,驗收合格的標準化養殖場在當地媒體上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報省農牧廳備案。省農牧廳對驗收合格的部級標準化示范場進行公示后報農業部審批,對各地上報的省級標準化示范場進行抽查后,統一對外發布,并頒發標牌。各地務必從嚴考核,寧缺毋濫。
按照分級管理的要求,加強對已批準標準化示范場的監督管理工作。省農牧廳組織專家開展督導調研,指導各地開展示范創建活動,并完成對已批準的9個部級、10個省級標準化示范場的抽查工作,省農牧廳設立監督舉報電話(0931-8179220),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活動開展公開、公平、公正。各市州畜牧(農牧)部門也要設立監督舉報電話,并向社會發布。各地、廳屬有
關單位要認真落實《農業部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管理辦法》和省農牧廳有關通知要求,加強對轄區已掛牌的部級、省級示范場的日常監管,對于確實起不到示范帶動作用的部級、省級示范場,要及時上報省農牧廳,我廳審查后報農業部取消其部級示范場資格、審核后取消其省級示范場資格。
(五)努力擴大示范效應,加快推進產業化經營。在組織好今年示范創建工作的同時,要注重掛牌示范場輻射帶動效應的發揮,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積極調研、總結、探索行之有效的示范帶動方式,切實使示范場標準化生產技術看得懂、學得會、有實效,帶動更多的養殖場戶在發展標準化生產中受益。要在畜禽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中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鼓勵支持標準化示范場打造自主品牌,與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中型批發市場和超市等進行合作,促進產銷銜接。調研總結工作要深入細致,9月20日前,由各市州畜牧(農牧)部門負責,總結示范創建活動工作情況及取得的成效和經驗,函報省農牧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農牧廳成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工作由畜牧處牽頭,廳內有關處室和廳屬單位參加。各地要健全組織機構,落實責任,跟蹤進度,按省上要求及時完成示范創建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農業部將整合有關項目,支持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工作,今年,申報農業部相關項目優先支持省級以上標準化示范場。省級整合的資金項目(包括草食畜牧業發展資金項目)、現代農業畜牧業發展資金項目等,在養殖場建設上向標準化示范場傾斜。市縣畜牧(農牧)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加大項目資金和技術培訓投入力度,提高活動的實施效果。
(三)加強宣傳報道。各地要在媒體上公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的主要內容,引導廣大養殖場戶積極參與。有條件的地方,可在報刊上開辟專欄,報道當地在開展示范創建活動過程中取得的成功經驗,引導養殖場因地制宜進行標準化改造提升,加快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生產。
篇3: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防治畜禽養殖污染,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公眾身體健康,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養殖污染防治。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規模標準根據畜牧業發展狀況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要求確定。
牧區放牧養殖污染防治,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應當統籌考慮保護環境與促進畜牧業發展的需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實行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激勵引導。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資金投入,扶持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牧主管部門負責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和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畜禽養殖循環經濟工作的組織協調。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規定和各自職責,負責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條從事畜禽養殖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活動,應當符合國家有關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要求,并依法接受有關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七條國家鼓勵和支持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科學技術研究和裝備研發。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支持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促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
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有權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
對在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預防
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牧主管部門編制畜牧業發展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準實施。畜牧業發展規劃應當統籌考慮環境承載能力以及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科學確定畜禽養殖的品種、規模、總量。
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農牧主管部門編制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準實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應當與畜牧業發展規劃相銜接,統籌考慮畜禽養殖生產布局,明確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目標、任務、重點區域,明確污染治理重點設施建設,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污染防治措施。
第十一條禁止在下列區域內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
(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
(二)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
(三)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人口集中區域;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養殖區域。
第十二條新建、改建、擴建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符合畜牧業發展規劃、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滿足動物防疫條件,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大型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其他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大型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管理目錄,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商國務院農牧主管部門確定。
環境影響評價的重點應當包括:畜禽養殖產生的廢棄物種類和數量,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方案和措施,廢棄物的消納和處理情況以及向環境直接排放的情況,最終可能對水體、土壤等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的影響以及控制和減少影響的方案和措施等。
第十三條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根據養殖規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設相應的畜禽糞便、污水與雨水分流設施,畜禽糞便、污水的貯存設施,糞污厭氧消化和堆漚、有機肥加工、制取沼氣、沼渣沼液分離和輸送、污水處理、畜禽尸體處理等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已經委托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代為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可以不自行建設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
未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自行建設的配套設施不合格,或者未委托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自行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的,應當確保其正常運行。
第十四條從事畜禽養殖活動,應當采取科學的飼養方式和廢棄物處理工藝等有效措施,減少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產生量和向環境的排放量。
第三章綜合利用與治理
第十五條國家鼓勵和支持采取糞肥還田、制取沼氣、制造有機肥等方法,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
第十六條國家鼓勵和支持采取種植和養殖相結合的方式消納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促進畜禽糞便、污水等廢棄物就地就近利用。
第十七條國家鼓勵和支持沼氣制取、有機肥生產等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及沼渣沼液輸送和施用、沼氣發電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
第十八條將畜禽糞便、污水、沼渣、沼液等用作肥料的,應當與土地的消納能力相適應,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引起傳染病的微生物,防止污染環境和傳播疫病。
第十九條從事畜禽養殖活動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活動,應當及時對畜禽糞便、畜禽尸體、污水等進行收集、貯存、清運,防止惡臭和畜禽養殖廢棄物滲出、泄漏。
第二十條向環境排放經過處理的畜禽養殖廢棄物,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指標。畜禽養殖廢棄物未經處理,不得直接向環境排放。
第二十一條染疫畜禽以及染疫畜禽排泄物、染疫畜禽產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尸體等病害畜禽養殖廢棄物,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農牧主管部門的規定,進行深埋、化制、焚燒等無害化處理,不得隨意處置。
第二十二條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定期將畜禽養殖品種、規模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產生、排放和綜合利用等情況,報縣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將備案情況抄送同級農牧主管部門。
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依據職責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加強對畜禽養殖環境污染的監測。
鄉鎮人民政府、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發現畜禽養殖環境污染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和報告。
第二十四條對污染嚴重的畜禽養殖密集區域,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綜合整治方案,采取組織建設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有計劃搬遷或者關閉畜禽養殖場所等措施,對畜禽養殖污染進行治理。
第二十五條因畜牧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調整以及劃定禁止養殖區域,或者因對污染嚴重的畜禽養殖密集區域進行綜合整治,確需關閉或者搬遷現有畜禽養殖場所,致使畜禽養殖者遭受經濟損失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補償。
第四章激勵措施
第二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示范獎勵等措施,扶持規模化、標準化畜禽養殖,支持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進行標準化改造和污染防治設施建設與改造,鼓勵分散飼養向集約飼養方式轉變。
第二十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過程中,應當統籌安排,將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納入規劃,落實養殖用地。
國家鼓勵利用廢棄地和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未利用地開展規模化、標準化畜禽養殖。
畜禽養殖用地按農用地管理,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生產設施用地和必要的污染防治等附屬設施用地。
第二十八條建設和改造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設施,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申請包括污染治理貸款貼息補助在內的環境保護等相關資金支持。
第二十九條進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從事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有機肥產品生產經營等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活動的,享受國家規定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第三十條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生產有機肥產品的,享受國家關于化肥運力安排等支持政策;購買使用有機肥產品的,享受不低于國家關于化肥的使用補貼等優惠政策。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用電執行農業用電價格。
第三十一條國家鼓勵和支持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沼氣發電,自發自用、多余電量接入電網。電網企業應當依照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為沼氣發電提供無歧視的電網接入服務,并全額收購其電網覆蓋范圍內符合并網技術標準的多余電量。
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沼氣發電的,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上網電價優惠政策。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制取沼氣或進而制取天然氣的,依法享受新能源優惠政策。
第三十二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區實際,對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支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咨詢費用給予補助。
第三十三條國家鼓勵和支持對染疫畜禽、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畜禽尸體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處理費用、養殖損失給予適當補助。
第三十四條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排放污染物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指標,自愿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簽訂進一步削減污染物排放量協議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并優先列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排的環境保護和畜禽養殖發展相關財政資金扶持范圍。
第三十五條畜禽養殖戶自愿建設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采取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的,可以依照本條例規定享受相關激勵和扶持政策。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農牧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履行職責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在禁止養殖區域內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拒不停止違法行為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依法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而未進行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的,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或者自行建設的配套設施不合格,也未委托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即投入生產、使用,或者建設的污染防治配套設施未正常運行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一)將畜禽養殖廢棄物用作肥料,超出土地消納能力,造成環境污染的;
(二)從事畜禽養殖活動或者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活動,未采取有效措施,導致畜禽養殖廢棄物滲出、泄漏的。
第四十一條排放畜禽養殖廢棄物不符合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經無害化處理直接向環境排放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治理,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作出限期治理決定后,應當會同同級人民政府農牧等有關部門對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進行核查,并向社會公布核查結果。
第四十二條未按照規定對染疫畜禽和病害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無害化處理,所需處理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可以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三條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具體規模標準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并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農牧主管部門備案。
第四十四條本條例自20**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