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發言稿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發言稿
時間:第2周
主講人:少先大隊輔導員
積極行動,以主人翁的精神投身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中去――主題班隊會
同學們:
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再一次在我們的國歌聲中升起的時候,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一周的學習和生活。
九月,是一個喜慶的月份,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是我們莘莘學子踏上學習征程的起點。我們更迎來了祖國的第三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同學們,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靈魂,國家的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正是依靠這種民族精神,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始終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創造了綿延不絕、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的民族,我們更應該自豪于我們的民族,因為我們有那么多優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積淀。我們有公正無私、誠實守信、戒驕戒躁、三省悟身的修身之道;我們有于謙“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浩然正氣;我們有岳飛“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英雄氣概;我們還有秋瑾“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凜然正氣……時至今日,我們忘不了“海空衛士”王偉那無畏的笑容,忘不了“抗震救災”時無數個可愛的人勇于奉獻的身影,忘不了楊利偉在太空遨游的時刻,更忘不了20**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選手力克歐美選手勇奪奧運金牌的瞬間。所有的這一切,都讓我們相信:中華民族的精神是偉大的!我們應該為我們的民族而感到無比地驕傲和自豪!
今天,歷史的車輪已經駛入了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我們更應該明確自己肩上的擔子和任務。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繼承和發揚民族的優良傳統,這將成為我們這一代人新的使命。
但是,在我們同學當中還有不少人對民族精神是非常忽視的。有很多同學不愿意再聽那些“老掉牙”的革命故事,認為那是浪費時間;有的在家什么也不干,缺少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別提勤勞勇敢的品質;為了分數,什么誠信、求實,他們不屑一顧;過分狂熱地追求外國節日,外國文化,而對中華民族優秀燦爛的文化卻視而不見;而互相攀比,鋪張浪費,不尊重他人的成果,漠視父母對自己的養育等等的現象在我們學生中也時常會出現……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似乎離他們越來越遙遠!
不行,新一代的我們不能這樣!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民魂是最重要的,有了它中國才有希望。”同學們,你們是中國的希望,民族的精神不應該在你們這一代人丟失,我們應該用我們的知識、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精神來傳承,來發揚,來創新,讓歷史為我們而感到自豪!
作為學生,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要體現在我們學習的方方面面,滲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需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習刻苦探索,勤奮努力,不斷進取的精神;我們需要在與他人相處中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我們需要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會體驗艱辛,感恩生活;我們需要在小我與大我的平衡中懂得奉獻,懂得付出;我們更需要在尋找自身價值的前進道路上樹立高尚的理想和遠大的志向,立志報效祖國,為民族的騰飛而努力奮斗……
親愛的同學們,當新一輪紅日從東方噴薄而出時,讓我們在祖國的這片沃土上放飛新的理想,收獲新的希望!
當年,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今天,讓我們“為中華之騰飛而讀書”!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以主人翁的身份投身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中去,只有親身經歷,才有切身體會。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培養自己各方面的習慣,養成良好的個人素質,為今后的發展奠定扎實的思想基礎,使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奮勇拼搏,愈挫愈勇,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同學們身上發揚光大。我相信同學們會努力的,也一定會努力的!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發言稿
時間:第3周
主講人:少先大隊輔導員
讓民族精神的火炬代代相傳
-----國旗下講話稿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每年的九月,是我們國家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魯迅先生曾說,人,是需要有點精神的。而對于一個民族來說,精神更是一種靈魂。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脊梁,是一個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華民族每當遇到挑戰和災難時,總是表現出最優秀的品質,表現出綿延幾千年的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魂。在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們逐漸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勤勞勇敢、艱苦奮斗、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是維系中華各族兒女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民族之魂。
再過十多天,我們偉大的共和國將迎來她六十二歲的生日。這六十二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摘掉東亞病夫的帽子,徹底擺脫被欺壓凌辱歷史的六十二年,是東方巨龍重新抬頭傲視世界的六十二年,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六十二年,是偉大的中華民族大踏步地走向復興的六十二年。每一個中華兒女,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理由為共和國今天的成就感到驕傲,為我們偉大祖國的日益昌盛而自豪。
所有成就的取得,都來源于我們民族精神所蘊含的巨大民族感召力和中華人民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形成的“長征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擊非典、抗震救災精神”等等。都是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具體表現,都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神的延續與升華。并且從中涌現出無數杰出的人物,他們在不同的時代,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中都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梁。他們是民族精神火炬的傳遞者。
同學們,你們是共和國的未來,在你們這一代身上有沒有優秀的民族精神,關系到共和國的千秋大業。今天,在國旗下,我代表所有的老師衷心地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刻苦努力,磨礪意志,樹立國家意識,鍛造公民品格。因為,偉大的民族精神要在你們的手中代代相傳。
最后,在國慶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衷心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祝福我們的人民幸福安康!
“民族團結教育月”講話稿
“中華民族是一家”
―主題班隊會
老師們、同學們: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組成了中華大家庭,其中少數民族占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八點零四,9120萬人。各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各有自己的文化傳統、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共同創建了中華民族絢麗多彩的優秀文化。根據上級文件精神,把我們這個地區的每年11月定為“民族團結教育月”,在每年的這個月里,我們都要以不同形式開展“民族團結手拉手”為主題的活動。今天,我們各班就以這個主題進行了班隊活動,相信大家能樹立“民族無小事”和“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重要思想,樹立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奠定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想基礎,進一步形成師生平等相待、團結和睦、友好互助、共同發展的良好學校教育環境。
老師們、同學們,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是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是關系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作為新時期的我們,一定要對反對分裂斗爭的尖銳性、復雜性有清醒的認識。我們必須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同一切分裂祖國的行為做斗爭。我們更要珍惜寶貴時間,勤奮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切實增強應對競爭和挑戰的能力,為創建和諧集體、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國各民族大團結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讓尊重民族、團結民族意識在我們心中扎下根,讓56個民族的燦爛文化在我們心中播下“中華民族是一家”的種子吧!
篇2:第一中學民族精神主題教育活動方案
我校團委工作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學習*理論,認真貫徹落實某地委宣傳部、某地關工委等四部委[*]18號文件精神,以“民族精神”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在校黨委的領導下,以“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口號,深入開展“民族精神”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一、活動背景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同志在*大報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豐富著這個民族精神。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對于學生而言,樹立愛國意識,培養自身完善的人格修養,是一個必須加以重視的問題。這便是我們選擇“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弘揚民族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為本學期活動主題的出發點所在。
二、活動目的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撐,就沒有生機和凝聚力,就不可能在世界上做到真正的自主,因此,我們必須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在創造歷史中實現個人價值,在實現個人理想中為國家和民族增光添彩。以樂觀向上、頑強拼搏的精神共同開創我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通過主題活動形式,讓學生們在交流中、在實踐中啟發“民族精神”問題的進一步主動的思考,將愛祖國真正地貫徹到對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并作為自身行為的規范和約束。
三、活動實施
1、準備工作
由“秘書工作”副校長在升旗儀式上用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發出號召,學校擬定具體的雙“五”活動方案。
以班級為單位的“五”個一活動有:
出一期以“弘揚民族精神”為主題的黑板報、
開一場以“弘揚民族精神”為主題的班組會、
作一篇以“弘揚民族精神”為主題的演講稿、
訪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做一次社會實踐調查研究;
以學校為單位的“五”比賽活動有:
“弘揚民族精神,講愛國歷史小故事”比賽、
“愛我中華,詩歌朗誦”比賽、
“弘揚民族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演講比賽、
“弘揚民族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征文比賽、
“班班有歌聲”合唱比賽。
2、活動過程
1.歌聲悠揚,愛我中華
一部中華民族的文明史,記載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所走過的拼搏奮斗的光輝歷程,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精神財富。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中華民族形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經過頑強不懈的拼搏,創造了燦爛的華夏文明,同時也留下了許多抒發愛國之情的歌曲,我們用自己的心聲唱出對祖國的贊歌。
2.浩然正氣,言美辭華
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仍然需要繼續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又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精神動力和重要保證。民族精神作為一種文化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面對日益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我們須臾不可或缺這種來自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
3.親身體驗,自我實踐
在尋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活動中,我們要求每年清明節到熟悉的革命烈士陵園,祭奠革命先烈,再一次感受先烈們自強不息、敢做敢為、舍已為人的戰斗精神。處于新世紀的今天,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繁重艱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設現代化的征途上,將會遇到許多困難和矛盾,仍然需要我們學習和發揚革命先進烈堅韌的戰斗精神,不怕壓、不畏難,認定目標,披荊斬棘,奪取最后勝利。
4.社會調查,體會總結
五十多年來,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現在的中國民族精神不僅要吸取往昔的精華,更要強化公民對民族的責任心。責任心提高了,民族精神也會相應提升,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維護社會穩定也不再是泛泛之談。我們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自覺地步入社會,了解社會的變化,經濟的發展,以自己的所見所聞得到第一手資料。通過調查看看民族精神在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有沒有用?有多大作用?
確定每年9月為“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是在新形勢下確定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制度,而“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更是在學生中弘揚民族精神,為建設小康社會,努力學習,立志將來報效祖國的有效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