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愛嬰醫院母嬰同室管理制度

愛嬰醫院母嬰同室管理制度

2024-08-02 閱讀 3275

愛嬰醫院母嬰同室管理制度

1、收住對象

(1)凡住院分娩(陰道或剖宮產)的產婦及新生兒,除不宜母乳喂養者外,均應收住母嬰同室。

(2)有嚴重并發癥或合并癥,暫不宜母乳喂養,待病情好轉后酌情轉入母嬰同室。

(3)高危新生兒的母親,如兒科無條件提供母嬰同室,可繼續留住母嬰同室。如新生兒,則轉入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有條件的醫院應盡量將母親共同轉入兒科母嬰同室。

(4)母嬰同室期間,母親或新生兒患傳染病需隔離時,應將母嬰共同進行隔離治療。

2、工作人員職責

產兒科醫師工作職責:

(1)產、兒科醫師分工合作,負責產婦及新生兒的醫療、保健、健康咨詢等全面工作,24小時有人負責。

(2)產、兒科醫師與護士密切配合,指導母乳喂養。

(3)每日查房至少2次,做好相應診治工作。

(4)認真書寫病歷,包括有關母乳喂養記錄。

護理人員工作職責:

(1)實行母嬰責任制護理,認真執行母嬰同室護理常規。

(2)醫護配合共同做好母乳喂養工作。

(3)產房及待產室護士協助產婦做好早接觸及早吸吮工作,并同時指導產婦母乳喂養。

(4)產房護士或助產士與產后母嬰同室護士認真交接母嬰情況。

3、護理常規

產后6小時內母嬰觀察及護理:

(1)觀察產婦生命體征及傷口、宮縮、陰道出血和排尿情況。

(2)核對新生兒姓名、性別、住院號。

(3)觀察新生兒呼吸及皮膚、臍帶有無滲血、嬰兒有無嘔吐并注意保暖。

(4)協助剖宮產的母親進行早接觸,早吸吮,并指導正確哺乳姿勢及按需哺乳。

(5)協助并指導全部母親生后6小時內再次喂奶,按需哺乳。

產褥期的觀察及護理:

(1)每日檢查惡露、傷口愈合、子宮復舊情況,保持外陰清潔。

(2)每日檢查乳房情況(脹度、乳量、乳頭形狀),指導母親正確的哺乳體位、含接姿勢及擠奶手法。發現異常情況(如奶脹、乳頭皸裂、副乳等)及時加強指導和咨詢。

(3)加強心理護理,針對產婦的問題進行耐心細致的解答,使母親樹立母乳喂養的信心。

(4)指導并提供母親科學膳食,保證充分營養。

新生兒及患兒的觀察及護理:

(1)記錄新生兒及患兒的一般情況,每日測體溫、體重、大小便次數及性質、黃疸情況并做好記錄。

(2)了解新生兒的吸吮次數及吸吮情況。

(3)每日洗澡一次,做好新生兒皮膚護理、臍帶護理、預防接種工作。

(4)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5)加強巡視,了解母親及新生兒情況,做好護理記錄,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

5、探視制度

(1)嚴格執行醫院探視制度,以確保母嬰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治療。

(2)為防止交叉感染,有感染性疾病者禁止探視。

(3)嚴格控制探視人數,每次不超過2人。

7、基本設施

房屋環境應舒適、清潔、明亮、安靜,溫濕度適宜,每一母嬰床單位的面積應不少于6平方米。

室內設備:

(1)每個母嬰床單位應設有產婦床、新生兒床各一張,床頭柜1個,靠背椅1把(方便產婦哺乳)。嬰兒床應在產婦床旁,以便產婦隨時可以觀察新生兒及哺乳。

(2)室內有通風、保暖裝置,室溫應保持在22-24℃。

病區內設備:

(1)有治療室。

(2)嬰兒洗澡室。

(3)流動水洗手池及盥洗室。

(4)熱水供應設備。

(5)宣教室或必要的宣教設施,如電視機、錄像機、示教實物、宣傳畫、板報等。

(6)廁所及污物間。

(7)其他產科、兒科病房必備醫療、保健、搶救藥品及設施。

每個醫院應設有隔離的母嬰同室。

篇2:愛嬰醫院母嬰同室管理制度

愛嬰醫院母嬰同室管理制度

1、母嬰同室醫護人員必須經過18學時的系統母乳喂養知識的學習培訓,考試合格者方可上崗,并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強化母乳喂養的新知識。

2、母嬰同室要保持空氣清新、安靜、舒適、溫度、適度適宜,為母嬰創造一個良好的修養環境。

3、每日紫外線照射2次,每次1小時,每月做細菌培養一次。

4、醫護人員要熱情接待孕產婦,介紹愛嬰醫院基本知識,對孕產婦進行細致的心理護理,強化宣教,禁止產婦及家屬使用代乳品及奶瓶、奶嘴。

5、產婦產后入母嬰同室2小時內要協助并教會產婦哺乳的姿勢、體位、方法及嬰兒含接姿勢,做到充分有效地吸吮,接需哺乳。

6、護理人員定時巡視母嬰同室,密切觀察母嬰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處理。

7、對母嬰同室的嬰兒進行晨護及預防接種等工作時,母嬰分離不能超過1小時。

8、非本室工作人員不得隨便進入母嬰同室,要嚴格執行探視制度,在規定時間內探視,每次不能超過1人。

9、母嬰出院前,醫護人員要向產婦及家屬進行母乳喂養、計劃生育、產褥期保健知識的宣教,安排產婦出院后的隨診工作并進行登記。

10、母嬰出院時,主班護士應清點室內和床上用物是否丟失并將污物送往洗衣房,同時進行必要的室內清潔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