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扶貧工作計劃
供銷社扶貧工作計劃
20*年全市供銷社工作的總體指導思想是:以*****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落實*****,按照國務院、省、市《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總體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市十二次黨代會重要部署。堅持合作制理念和為三農服務方向,提升資產效益,提高網絡質量,不斷推進經營創新、組織創新、服務創新,卓有成效地促進供銷合作社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青島市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和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年全市供銷社要完成如下目標:
①商品銷售總額增長8%。
②發展農資連鎖店80處,供銷社農資市場占有率達到65%。
③組建專業合作社15個,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12個,開發農產品品牌8個。
④建設日用品超市60家,力爭建設再生資源連鎖回收點50處。
⑤建設大型物流配送中心5處。
突出一個重點,強化基層組織體系建設。以“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年”為切入點,進一步推動全系統基層組織體系建設的創新和發展。基層供銷社的發展要以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為改革發展的突破口,積極領導、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創建品牌為目標,以標準化生產為核心,完善自身服務功能,在探索為農服務新方式、新方法中創新自身的發展之路。20*年將組織市區社開展基層組織體系建設成果展,推動全系統基層組織體系建設的創新和發展。
搭建兩個平臺,推進城鎮化建設水平。一是建設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搭建為農民生活服務平臺。以供銷社日用品超市和農資超市為基礎,整合注入相關資源,合理安排服務內容和項目,實現了經營項目與公益項目有機結合。二是建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搭建為農民生產服務平臺。為適應農村經濟形勢的變化,各級供銷社利用自身優勢,積極領辦和創辦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組織和帶領農民進入市場,幫助專業合作社開展信息技術、品牌營銷和加工儲運等綜合服務。
實施三大工程,提升綜合服務水平。
一是物流配送工程。20*年投資建設迎客家超市有限公司配送中心。迎客家超市有限公司,是由市供銷社與春明食品有限公司等合資組建的,投資500萬元,目前已發展超市12處。為進一步擴大超市建設,20*年公司準備開工建設總投資3200萬元,占地面積5241平米的物流配送中心,以及面積6120平米的萬噸蔬菜恒溫庫和*噸的低溫冷凍庫。
二是合作經濟組織工程。
⑴投資建設惠德食用菌生產基地。惠德食用菌生產基地,是由膠南市供銷社投資興建的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投資366萬元,占地面積150畝。20*年要開工建設8640平米的種植大棚和680平米的菌種培育室。
⑵建設即墨程戈莊二村蔬菜專業合作社。為支持“第一書記”下鄉,扶持當地農村經濟發展,20*年計劃建設1750畝的現代農業標準化示范種植基地,其中示范基地55畝,種植基地1700畝,新建660平米的冬暖大棚30個,預計蔬菜產量將達150噸。
⑶在廣大果蔬專業合作社與北京物美農超對接的基礎上,青島市供銷社與廣大果蔬專業合作社共同組建農產品經營公司,借助新的營銷平臺,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將本地農產品推向北京、天津等大超市。
⑷開展農村合作經濟及農民實用技能培訓。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能力和發展水平,推進我市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健康有序發展,20*年供銷社將有計劃地對基層供銷社主任、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以及農村經紀人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
三是擴大對外貿易工程。投資成立**東泰華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為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進一步拓展供銷社的業務領域,實現內外貿有機結合全面發展,20*年市供銷社與利客來集團共同出資200萬元組建東泰華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開展進出口貿易。
建設四個網絡,增強經營服務能力。
一是完善發展農資連鎖經營服務網絡體系。要利用已建成的區域農資配送中心,加快推進和完善農資連鎖經營網絡建設,大力發展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標識、統一服務的直營、加盟農資放心店。要積極探索發展電子商務,全面推行化肥聯采、農資直供和保質監銷。積極組織開展以測土配方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為重點的技術和咨詢服務,進一步提升和完善服務功能。
二是加快發展日用消費品經營服務網絡體系。堅持城鄉并舉,以城帶鄉的方針,加快日用消費品網絡建設。在城市:一是以佳世客為主線,以大型購物中心為主要形式,推動在省內主要城市的布局發展;二是在市內以“迷你島”為依托,建立貼近居民的小型、晝夜服務的便民服務網絡。在農村:一是以利客來為全系統日用消費品經營的龍頭,通過發展直營店,吸納加盟店和聯合開發等形式,逐步形成在縣、鄉鎮的日用品經營網絡服務體系;二是在鄉村層面積極培育像平度寶凱超市等龍頭企業,加快形成“小超市、大連鎖、小網點、大網絡”的遍布縣、鄉、村的日用品經營服務網絡。
三是發展壯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以市再生資源總公司為龍頭,以廢紙回收分揀加工中心為起點,以發展回收網絡為重點,加快城市再生資源網絡建設;各市區供銷社要立足當地,理順渠道,重組、發展再生資源公司,規范社區、鎮、村回收點,通過連鎖經營形式,加快農村再生資源體系建設;加強區域集散交易市場建設,提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產業化、組織化水平;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監督管理。按照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要求,開展“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堅持多元化回收、集中化處理、規模化利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是全面推進農產品經營服務體系建設。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立足當地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建立和不斷擴大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努力培育農產品知名品牌;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探索優質農產品直接進入社區、進入終端市場的運營模式,鞏固和擴大與國內大型超市的合作,繼續探索鮮活農產品產銷對接的多種實現形式;大力發展農產品生產、加工、運銷龍頭企業,增強倉儲運輸、冷鏈物流能力;加大農產品加工、出口業務,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建設和改造一批農產品批發市場,提升服務功能。
篇2:個人扶貧幫扶計劃措施
個人扶貧幫扶計劃和措施一
按照市扶貧辦的相關工作要求和部署,以構建和諧部門為目標,做好上級各部門下達的扶貧幫困任務。經研究決定,特制定20*年度扶貧幫困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大精神為指導,以“構建和諧部門”為目標,深入貫徹落實*****,全面整合社會資源,廣泛動員全系統力量,深入開展開發式扶貧等各項扶貧幫困工作,確保我局扶貧幫扶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二、工作任務
幫扶對象包括系統外“一對一”結對幫扶、三峽移民、傷殘軍人、金秋助學貧困學生、常樂鎮(常來村)貧困戶等,系統內離退休老干部、老黨員、困難黨員和生活困難群眾等。目標使他們在現有的生活基礎上各方面條件都得到進一步改善,力爭使他們早日脫貧,做到“兩個”滿意,即讓上級各相關部門滿意、讓貧困戶滿意。
三、幫扶內容
1.開展開發式扶貧幫困工作。對常樂鎮115戶貧困戶開展慰問活動,根據幫扶對象不同就業意向、勞動者技能、身體狀況以及經營環境、條件等情況,與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實行“一對一”或“多對一”結對,采取“輸血”與“造血”結合,以“造血”為主的開發式幫扶方法,多形式、多渠道落實創收項目,逐步增強貧困戶自身發展能力。對無勞動能力的低收入戶,主要采取“輸血”救助方式實現脫貧。嚴格按照“機關部門捐助物資每年每戶不少于1000元,幫扶責任人每年走訪不少于4次,捐助物資每年每人300元”的標準,幫助落實脫貧致富增收項目、籌措發展資金、資助貧困戶孩子上學,給他們帶去精神和物質上的安慰,使每個貧困戶能切身地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具體名單及扶貧項目意向見附件)。
2.開展幫扶三峽移民活動。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元旦、春節、中秋等節氣,開展慰問活動,讓他們感受到海門人民的熱情和關愛,使他們更好地融入和適應海門的生活。
3.開展愛心助學活動。把“愛心包裹”捐贈活動、“手拉手”愛心助學、金秋助學等活動作為扶貧幫困一項重要工作,動員全系統干部職工關心下一代工作,把資助貧困學生的工作作為一項長期性工作落實到位。
4.開展獻愛心募捐活動。扎實開展“一日捐、一元捐”、“慈善一日捐”、“助殘募捐”等活動,組織廣大干部職工和全市三級資質以上的各類房地產、市政企業獻出愛心,從而幫助到困難群眾。
5.開展幫扶薄弱村活動。根據幫扶要求,明確“扶持一項增收項目、加強財務節支、資助一項村級公益事業”的幫扶目標,制訂專題幫扶方案,確保對常樂鎮廣南村的幫扶工作落到實處。
6.開展慰問老復員軍人活動。利用“八一”建軍節、“九九”重陽節、春節等節氣,開展對老復員軍人的慰問活動。
7.開展城鄉結對共建活動。充分利用“三走進三服務”等活動平臺,幫助東風新村社區解決一些矛盾突出問題,使結對共建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8.開展掛鉤共建活動。按照海綜治委〔20*〕3號文件精神,加強與余東鎮的掛鉤共建工作,加強工作指導,加大財力、物力支持,有效促進平安海門建設。
四、工作要求
為把扶貧幫困工作落到實處,局成立由局黨組書記、局長施渠平任組長,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蔡衛東任副組長,科室和下屬單位主要負責人任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全系統的扶貧幫困工作。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主任楊美如兼任主任。同時,要根據調研情況,認真分析研究,堅持四大幫扶原則:
一是思想幫扶。幫助他們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強化勤勞致富的觀念,樹立自強、自立意識。
二是物質幫扶。從實際出發,對有一定勞動技能申請創辦第二產業的困難群眾,發放一定數額的扶貧幫困周轉資金;對低收入貧困戶子女上學支付學費及代辦費等常規費用有困難的,通過物質經濟支持幫助解決,以防出現輟學現象。
三是技術幫扶。通過多種渠道,幫助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使擁有一技之長,增強自身造血功能。
四是信息幫扶。利用自身優勢,無償為困難群眾提供勞務、介紹就業信息等服務,拓寬致富渠道。
個人扶貧幫扶計劃和措施二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聯村聯戶、為民富民”政策,根據校“聯村聯戶、為民富民”工作的統一安排,我幫聯的學生是內官營鎮邊家灣村3隊曹飛。為了切實為曹飛同學解決實際學習困難,讓曹飛在學習上盡快取得更大的進步。我本人到曹飛家進行入戶調查,現結合曹飛家中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幫扶計劃。
一、家庭成員基本情況
內官營鎮邊家灣村3隊曹飛家,共有5口人,耕地面積很少。其父在家務農,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為其母親在建筑工地打工收入。哥哥在上初中。
二、主要貧困原因
1、家庭主要成員文化素質偏低,接受農業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弱;
2、家庭勞動力少,無固定經濟來源,主要靠傳統農業種植,打零工維持生計;
3、兄弟倆上學花費較大,家里負債多。
三、幫扶計劃
近期幫扶計劃(**年)
1、疏導情緒,對該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做深入的調查研究,幫助他正確的面對,積極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2、講解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送去一些所需的學習資料。
3、在本學期幫助提高語文成績,在期中、期末考試中爭取能考及格。
4、幫助指導如何更近一步提高他的各科學習成績。
5、在聯系幫扶好該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同時,通過家教,家訪等形式,使學生能夠愉悅生活,健康成長長期發展規劃(至小學畢業)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通過法律知識講解、科普知識講解和健康文明知識講解等活動,不斷增強該生的法律意識和文明意識,提高該生知識水平和做人原則,促進該生健康生活和文明生活。
3、通過這次行動,努力使改生學習困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并順利完成學業;更加堅定其理想信念,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習成績,真正達到“有學上”不失學,“上好學”不輟學。
4.共創和諧促發展。通過幫扶實踐活動,使我們的家校、師生聯系更加密切,交流更加通暢,社會、群眾對我校的教育工作更加了解、更加支持,一些矛盾糾紛也會有效化解,和諧穩定的基礎將進一步夯實,必將推動我校及我班教育教學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