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縣扶貧雙到受檢方案

縣扶貧雙到受檢方案

2024-07-31 閱讀 5827

為貫徹落實今年汪洋書記關于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省委組織部與省扶貧辦定于6月8―15日在全省組織開展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交叉檢查工作。根據省委組織部與省扶貧辦《關于開展全省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交叉檢查的通知》(粵貧辦〔〕74號)要求,現制定本縣受檢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全縣各級、各單位及各幫扶單位駐省定貧困村工作組要高度重視此次的全省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交叉檢查工作,及時做好相關迎檢準備工作,以確保交叉檢查工作順利進行。

二、行程安排:具體到鎮到村時間以電話通知為準。

三、車輛安排:各鎮負責安排車輛接送省交叉檢查組檢車輛安排:查人員到檢查地。

四、陪同人員:由縣扶貧“雙到”辦負責抽調14個陪同人員,確保每個檢查小組有一個人全程陪同。

五、食宿安排:

1、省交叉檢查組所有檢查人員的食宿均全部安排在縣松林賓館;

2、由縣接待辦負責協調安排好省交叉檢查組檢查人員共48人的住宿,早餐和晚餐需安排80人(含縣陪同人員);

3、早餐安排:早餐統一安排在縣松林賓館一樓大廳,就餐時間為早上8時,8時30分準時出發。

4、午餐安排:省交叉檢查組檢查人員及陪同人員的午餐由各受檢鎮負責安排;5、晚餐安排:全體檢查人員統一回到縣松林賓館一樓大廳吃晚餐,就餐時間為18時。

六、其他事項:各受檢鎮負責接送的司機也統一安排在縣松林賓館一樓大廳吃早餐和晚餐。

附:省交叉檢查組人員名單(二)――入村工作人員編組和任務分配表

縣扶貧開發“雙到”辦

篇2:盧氏縣城區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安全施工組織方案

第一章?安全目標

杜絕各大傷亡事故,一般事故頻率小于2‰。

第二章?安全管理組織

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管理小組,以及由公司至項目經理部各職能部門至各專業班組的安全施工責任保證體系。

第三章?施工安全措施

第一節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保證體系,執行國家《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及省、市有關法規、條例、標準等;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與專業班組簽定經濟承包合同的同時,必須簽訂安全生產協議書,明確安全指標及獎罰辦法。

2、安全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良好風尚,新職工進場必須進行全面系統的“三級安全教育”,即公司、項目經理部、班組的教育,建立教育記錄檔案。

3、安全技術交底:每一分部分項工程均需安全技術交底,堅決做到交任務必須交安全,被交底人以書面形式接受交底。

4、持證上崗: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上崗證按規定交審,不得超期使用。

第二節基礎墊層換填工程

1、機具進場要防止碰撞電桿,以免造成事故。

2、在基礎墊層換填過程中遇有地坪隆起或下陷時,應隨時對隆起或下陷部位進行處理墊平。

3、機械司機在施工操作時要精神集中,不得隨便離開崗位,并經常注意機械運轉情況,發現并經常及時糾正。

第三節“三寶”、“四口”及臨邊防護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帽安全帽,高處作業應系安全帶。從二層樓面起,在腳手架內側懸掛密目式安全網。

2、對預留洞口應鋪蓋合板封閉,底層或裙樓出入口處搭設安全防護棚,不做出入口的應封閉。樓梯口設1.2m以上高鋼管防護欄桿并安裝照明設施,陽光、樓面、主裙樓屋面等臨邊作防護欄桿。

第四節腳手架

1、本工程使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其搭設與拆除均應按照國家、省市有關工藝、標準執行。

2、搭設前應嚴格進行鋼管的篩選,凡嚴重銹蝕、薄壁、嚴重彎曲裂變的桿件不宜采用。

3、嚴重銹蝕、變形、裂縫、螺栓螺紋已損壞的扣件不宜采用。

4、不宜采用承插式鋼管做底步立桿交錯使用。

5、禁止鋼竹、鋼木混用;禁止扣件、繩索、鐵絲混用。

6、拆除腳手架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

7、拆除時嚴禁碰撞腳手架附近電源線,以防發生事故。

第五節施工用電

1、施工現場用電應嚴格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和《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電安全規范》。

2、現場用電由專人管理,施工前由電氣安全負責人編制臨時用電組織設計及對電工、機械工等進行用電安全技術交底。

3、架空供電線路采用“三相五線制”,電桿應裝設橫擔和絕緣子,拉力絕緣子距地面不得小于2.5m,。

4、室內供電線路安裝高度民主不得小于2.5m,戶外架空線離地面4m以上。

5、現場配電必須執行“一機一閘一漏”的規定。配電箱應有門、鎖,箱內開關電器完整無損,接線正確。各類接觸裝置靈敏可靠,絕緣良好。

6、現場照明采用220V電壓,室內照明不大于36V電壓,單相回路內的照明開關箱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

7、移動式用電設備專人管理,操作者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嚴禁電纜浸水。

第六節施工用外電梯

1、電梯應按規定單獨安裝接地保護和避雷裝置。

2、電梯底籠周圍2.5m范圍內,必須設置穩固的防護欄桿。各停靠層的過橋和運輸通道應平整牢固,出入口的欄桿應安全可靠。

3、限速器、制動器等安全裝置必須由專人管理,并按規定進行調試檢查,保持靈敏可靠。

4、必須由經考核取證后的專職電梯司機操作。

5、電梯每班首次運行時,應分別作空載及滿載試運行。將梯籠升高離地面0.5m左右停車,檢查制動靈敏性,確認正常后方可投入運行。

6、梯籠乘人、載物時,應使載荷均勻分布,嚴禁超載使用。

7、應嚴格控制載運重量,在無平衡重時,其載重量應折減50%。

8、電梯運行至最上層和最下層時,應按操縱按鈕操作,嚴禁以碰撞行程限位來實現停車。

9、在電梯未切斷總電源開關前,司機不能離開操縱崗位。作業后,將梯籠降至底層,各控制開關板至零位,切斷電源,鎖好閘箱和梯門。

10、風力達6級以上,應停止使用,并將梯籠降到底層。

11、多層施工交叉作業同時使用電梯時,要明確聯絡信號。

12、電梯安裝完畢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應在首層高度的地方設防護棚。

13、各停靠層的通道口處,應安裝欄桿或安全門。其他周邊各處,應用欄桿和立網等材料封閉。

第七節塔吊施工

1、駕駛員、指揮員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

2、駕駛員吊裝時應注意地面的情況。

3、塔機安裝完畢后應組織驗收簽證,合格后掛牌使用。

4、塔吊基礎應專門進行結構設計,確保安全使用,鑒于本工程地質情況,應做樁基基礎。

5、塔吊的使用、維護、保養應按有關技術規程嚴格執行。

6、塔吊操作的“三保險”(吊鉤、繩筒、斷繩)、“五限位”(吊鉤高度、變幅、轉向、起重力矩、架駛室升降)必須齊全、靈敏、可靠。

7、吊裝的機具應經常進行檢查,確保性能良好。

第八節井架

1、使用摩擦式井架,以保安全。

2、升降機應有專職機構和專職人員管理。

3、組裝后應進行空載、動載和超載試驗。

4、嚴禁載人。升降機主要是運送物料,在完全裝置可靠的情況下,裝卸料人員才能進入吊籃內工作。嚴禁各類人員乘吊籃升降。

5、禁止攀登架體和從架體下面穿越。

6、要設置靈敏可靠的聯系信號裝置,做到各操作層均可同司機聯系。

7、纜風繩不得隨意拆除,凡需臨時拆除的,應先行加固,待恢復纜風繩后,方可使用升降機;如屬纜風繩改變位置,要重新埋設地錨的,須待新纜風繩拴好后,原來的纜風繩方可拆除。

第九節中小型施工機具

1、中小型施工機具包括:攪拌機、砂漿機、木工圓盤機、電焊機、鋼筋彎曲機、切斷機、手持電動機具等。

2、各類機具必須有可靠的防護罩和良好的接零保護并單獨安裝漏電保護器。

3、堅持“一人一機一閘”,操作人員持證上崗。

4、雨天操作必須加防雨罩。

第十節消防安全

1、建立消防安全領導小組,健全責任制以明確職責。

2、重點部位,如現場周圍的樹木、辦公室、職工工棚、廚房、木工加工區必須建立有關規定,由項目經理綜合辦公室進行管理,落實責任到人。按要求配置相應數量的消防桶、滅火器等消防器材。

3、施工現場、臨時宿舍及工作棚等不得使用明火電爐或其它不符合要求的電熱設備。

4、乙炔發生器、氣瓶等易燃爆品設專人保管,與明火距離保持大于10m,并裝設回火防止器。

5、在腳手架上電焊時需用擋板進行防護,防止焊渣燃著安全網。

6、嚴禁亂丟煙火、火種;嚴禁躺在床上吸煙。

第十一節現場平面管理

1、開工前根據施工平面布置圖的要求搭設臨時設施及安裝水、電管路,各構筑物及機械位置安排均須符合省市有關規定的安全要求。

2、施工現場設置安全宣傳標語牌,危險部位懸掛警示牌,夜間施工時坑洞口安裝紅色警示燈。

3、工地出入口處及職工娛樂室內懸掛“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規定”的“安全十大紀律”牌。

4、施工現場設醫務室并配備醫務人員。

5、保護場容場貌的整潔衛生,有益于職工的安全生產。

6、現場道路暢通、堅實、平坦,不得有任意挖掘或截斷。

7、臺風、暴雨來臨前應對現場各種設施、機具進行加固、防護或轉移。

第四章?特殊季節施工安全措施

第一節臺風、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1、準備足夠的雨衣、雨鞋,保證工人不受雨淋;場內道路按文明施工有關規定澆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路面,確保車輛和機械正常通行。

2、雨季施工時,機電設備應做好防雷裝置,做好接地接零;手持電動工具做好漏電保護裝置。

3、所有機械設備、配電箱設防雨設施加防雨罩;對臨時設施、腳手架、井子架、塔吊、室外架空線路設置專用錨固樁、纜風繩等設施。臺風暴雨過后,進行安全檢查整改。

4、對怕濕怕潮的材料進行覆蓋、入庫等措施。

第二節高溫季節施工安全措施

1、在日最高氣溫高于30℃熱天施工時,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要切實關心職工,特別是生產第一線和高溫崗位職工的安全健康,保證茶水和清涼飲料的供應。

2、加強對易燃易爆危險品采取遮陽、降溫等措施,嚴禁烈日暴曬,以避免發生自然火災、爆炸等事故。

3、改善職工食堂、宿舍、辦公室、廁所的環境,疏通排水溝道,定期噴灑殺蟲劑,防止蚊蠅滋生,避免傳染病的流行。

篇3:縣扶貧辦創建平安單位實施方案

經研究,決定開展“平安單位”創建工作,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主線,以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為重點,以平安創建為核心,全面落實創建各項措施,推動全縣“四個建設”協調發展,努力營造團結和諧、規范有序、安全穩定的法制環境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設富裕文明開放和諧玉龍打牢基礎。

?二、具體目標

(一)無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案件;

(二)無刑事案件;

(三)無重大治安案件;

(四)無5人以上群體性事件。

(五)無重大火災、交通、責任事故和安全生產事故;

(六)無“×××”等*組織的違法犯罪活動;

(七)無群眾反映強烈的“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

(八)無違紀案件;

(九)無群體性*和越級*。

三、主要措施

(一)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堅持“一手抓業務工作,一手抓維護穩定”,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切實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注重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真正做到在穩定中求發展、在發展中保穩定。

(二)落實維穩工作機制,維護社會政治穩定。要建立健全對敵對勢力、“×××”等*組織及非法宗教組織的發現、防范、打擊和教育轉化工作制度,防止單位發生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防止工作人員參加敵對組織、“×××”等*組織及有害氣功組織、非法宗教組織,防止發生“×××”練習者滋事活動。及時發現影響社會穩定尤其是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對排查出來的問題,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落實調處責任,堅決防止本單位工作人員集體越級*。要建立健全本單位處置突發性和群體性事件的工作制度或工作預案,及時發現、疏導、化解和妥善處置本單位發生的突發性和群體性事件。

(三)整治突出治安問題,及時消除治安隱患。要本著“什么犯罪突出就重點打擊什么犯罪,什么治安問題嚴重就集中解決什么治安問題,哪里治安混亂就重點整治那里”的原則,對涉及本單位突出問題特別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丑惡現象,做到經常排查、及時整治、消除隱患、凈化環境。

(四)推進防控體系建設,預防減少違法犯罪。要始終堅持把單位內部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作為平安創建的一項基礎工程和保障措施來抓,建立健全單位內部安全保衛管理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落實單位要害部位安全防范責任和措施。預防和減少入室盜竊等多發性案件的發生。

(五)建立健全應急救援機制,有效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要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和社會動員機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要制定完善處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4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

四、方法步驟

2008年內,把我辦創建為“平安單位”;

?五、工作要求

(一)組織機構健全。要把平安創建工作納入單位工作目標,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統籌安排。要及時成立創建領導小組,確定專門的人員(含聯絡員),具體負責創建工作。單位負責人作為維護穩定的第一責任人,對平安創建工作要親自抓;分管領導作為直接責任人,要具體抓,一級抓一級,確保責任落到實處。

(二)工作部署落實。要結合實際,切實加強研究部署和督促檢查,將創建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三)宣傳工作扎實。按照工作實際,結合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活動,采取會議宣傳、政務公開、信息公開等形式,宣傳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維護穩定的方針、政策,著力提高干部職工對平安創建的知曉率、參與率,營造良好的氛圍。

(四)經費保障到位。要將平安創建的日常工作經費列入單位年度財務預算,保證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六、領導機構

為保證“平安單位”創建工作順利開展,成立“平安單位”創建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肖會青(主任)

副組長:陳登國(副主任)

劉堯富(副主任)

成員:王德萍(辦公室組長)

關曉威(項目組鄉長)

王煥友(辦公室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王德萍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處理日常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