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技術中心年度工作總結
企業技術中心年度工作總結
一、企業技術創新戰略與規劃的實施情況
根據公司制定的“打造節水技術集成系統應用推廣商,成為節水行業技術領先者”的技術創新戰略目標,編制了公司20**年年度技術創新發展規劃,明確了工作目標,制定了詳細的實施計劃、責任人、考核到位。通過一年的努力年度科技創新計劃完成率達80%以上。其中完成了新產品開發4個、專利申請8個、企業標準備案4個,同時承擔了一項國家“星火計劃”重大項目,承擔了一項自治區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培養技術人才10人、技術工人30名。
二、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修訂完善了技術創新管理制度、研發投入核算體系制度、研發人員績效考核獎勵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產學研合作機制,以企業技術中心為支撐,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分別與與自治區水科院土肥研究所、自治區農科院及新疆農業大學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聘請自治區水科院、農科院及新疆農業大學的專家作為技術顧問。在技術引進方面與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美國約翰迪爾灌溉技術公司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在裝備引進方面與意大利AIT公司、德國克勞斯瑪菲公司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洽談。公司廣泛開展各種產學研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構建技術聯盟,打造節水工程技術中心研發平臺,共同開發農業節水灌溉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
公司多次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學習,聘請行業專家進行講解。為了穩定技術隊伍,進一步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使技術人員的報酬逐步與市場勞動力價格接軌,公司自20**年以來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套新的人才激勵機制,有力地推動了企業各項科技活動的開展,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企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技術中心擁有專業的檢測設備,實驗室有轉矩流變儀、耐液壓試驗機、電子萬能試驗機、落錘沖擊試驗機等儀器設備符合產業科技創新需求
三、企業技術創新活動開展情況
1、新產品研發方面
20**年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有4項。研發投入資金260.61萬元。其中給水用高抗沖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的開發,產品已在伊犁河南岸國家土地整理項目給水工程10000畝、精河縣大河沿子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4000畝、哈密巴里坤荒山綠化灌溉工程5000畝中得到應用,用戶使用情況良好。
2、知識產權及成果轉化方面
公司借助專利代理事務所的力量,及時完成了8項實用新型專利的申報,有《內鑲片狀迷宮式滴灌帶》實用新型專利、《噴滴灌用低密度聚乙烯管材》實用專利新型、《聚乙烯(PE)輸水軟管》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雙層迷宮式滴灌帶》實用新型專利、《UPVC地下通信用蜂窩式直埋管》實用新型專利、《大棚滴灌系統》實用新型專利、《地下滴灌系統》實用新型專利、《自動化灌溉系統》實用新型專利。同時為確保公司注冊商標在主要領域獲得保護,積極完成了“西部節水”牌商標的復審;為使公司產品逐步由“屯河牌”商標向“西部節水”牌商標過度,重新設計了產品合格證及PE產品外包裝,目前已投入使用。
制定了企業標準。通過技術人員走進市場、調研市場,咨詢起草標準的協會專家和行業內的知名專家形成了企業標準4項,《環保型給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塑料節水灌溉器材非復用型內鑲式滴灌帶》、《地埋式滴灌帶、管》、《防鼠型滴灌帶》等。
3、項目情況
20**年承擔了國家星火計劃重大項目《高效節能滴灌技術集成應用和產業化示范》的分課題《節能管網、抗堵塞內鑲貼片式滴灌帶產品產業化》;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小流量節水滴灌帶產品開發及示范推廣》。與自治區生產力促進中心簽訂了協助完成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的合作協議,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推進計劃,按照計劃完成了專利申報和成果轉化項目資料的編制。在爭取國家政策性資金方面。先后申報了20**年國家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國家工業轉型升級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國家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項目、自治區重點技術創新項目、自治區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項目、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企業和重點項目、昌吉州新型工業化重點及技改項目、昌吉州科技計劃、昌吉市科技計劃等項目。
4、公司資質辦理與管理。
為配合公司營銷業務開展,先后完成了國家灌溉工程AAA信用施工企業及政府放心、用戶滿意十佳優秀施工企業、昌吉國家現代節水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龍頭企業等榮譽;完成了公司節水產品認證年度監督審核及滴灌帶增項認證、獲得了節水產品認證證書。還通過了PVC及PE給水管材衛生許可批件現場及資料審核,并獲得了證書。
四、技術創新信息化建設。
企業加大了對新產品開發與應用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技術中心的信息交流和建設工作,保證技術中心的信息建設與公司的信息化建設同步進行,建立了一個完善的企業信息交流系統。完善了企業信息交流平臺。完善了企業網站。企業網站已不再是單純的傳遞信息平臺,而是可以提出意見,互相交流的場所。不斷更新和完善《西部節水行業資訊》,讓員工更好的掌握行業信息動態。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了解各類產品檢測信息。密切關注塑料管材產業和相關行業動態,積極參加各類行業交流會,了解塑料管材最前沿科技。
公司在生產過程混料系統采用了自動化的控制,自動計量裝置的精確稱量,減少了配方材料的誤差,提高了混料的質量。為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產品一次合格率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篇2:企業技術中心年度工作總結
企業技術中心年度工作總結
一、企業技術創新戰略與規劃的實施情況
根據公司制定的“打造節水技術集成系統應用推廣商,成為節水行業技術領先者”的技術創新戰略目標,編制了公司20**年年度技術創新發展規劃,明確了工作目標,制定了詳細的實施計劃、責任人、考核到位。通過一年的努力年度科技創新計劃完成率達80%以上。其中完成了新產品開發4個、專利申請8個、企業標準備案4個,同時承擔了一項國家“星火計劃”重大項目,承擔了一項自治區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培養技術人才10人、技術工人30名。
二、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修訂完善了技術創新管理制度、研發投入核算體系制度、研發人員績效考核獎勵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產學研合作機制,以企業技術中心為支撐,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分別與與自治區水科院土肥研究所、自治區農科院及新疆農業大學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聘請自治區水科院、農科院及新疆農業大學的專家作為技術顧問。在技術引進方面與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美國約翰迪爾灌溉技術公司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在裝備引進方面與意大利AIT公司、德國克勞斯瑪菲公司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洽談。公司廣泛開展各種產學研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構建技術聯盟,打造節水工程技術中心研發平臺,共同開發農業節水灌溉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
公司多次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學習,聘請行業專家進行講解。為了穩定技術隊伍,進一步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使技術人員的報酬逐步與市場勞動力價格接軌,公司自20**年以來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套新的人才激勵機制,有力地推動了企業各項科技活動的開展,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企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技術中心擁有專業的檢測設備,實驗室有轉矩流變儀、耐液壓試驗機、電子萬能試驗機、落錘沖擊試驗機等儀器設備符合產業科技創新需求
三、企業技術創新活動開展情況
1、新產品研發方面
20**年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有4項。研發投入資金260.61萬元。其中給水用高抗沖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的開發,產品已在伊犁河南岸國家土地整理項目給水工程10000畝、精河縣大河沿子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4000畝、哈密巴里坤荒山綠化灌溉工程5000畝中得到應用,用戶使用情況良好。
2、知識產權及成果轉化方面
公司借助專利代理事務所的力量,及時完成了8項實用新型專利的申報,有《內鑲片狀迷宮式滴灌帶》實用新型專利、《噴滴灌用低密度聚乙烯管材》實用專利新型、《聚乙烯(PE)輸水軟管》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雙層迷宮式滴灌帶》實用新型專利、《UPVC地下通信用蜂窩式直埋管》實用新型專利、《大棚滴灌系統》實用新型專利、《地下滴灌系統》實用新型專利、《自動化灌溉系統》實用新型專利。同時為確保公司注冊商標在主要領域獲得保護,積極完成了“西部節水”牌商標的復審;為使公司產品逐步由“屯河牌”商標向“西部節水”牌商標過度,重新設計了產品合格證及PE產品外包裝,目前已投入使用。
制定了企業標準。通過技術人員走進市場、調研市場,咨詢起草標準的協會專家和行業內的知名專家形成了企業標準4項,《環保型給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塑料節水灌溉器材非復用型內鑲式滴灌帶》、《地埋式滴灌帶、管》、《防鼠型滴灌帶》等。
3、項目情況
20**年承擔了國家星火計劃重大項目《高效節能滴灌技術集成應用和產業化示范》的分課題《節能管網、抗堵塞內鑲貼片式滴灌帶產品產業化》;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小流量節水滴灌帶產品開發及示范推廣》。與自治區生產力促進中心簽訂了協助完成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的合作協議,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推進計劃,按照計劃完成了專利申報和成果轉化項目資料的編制。在爭取國家政策性資金方面。先后申報了20**年國家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國家工業轉型升級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國家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項目、自治區重點技術創新項目、自治區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項目、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企業和重點項目、昌吉州新型工業化重點及技改項目、昌吉州科技計劃、昌吉市科技計劃等項目。
4、公司資質辦理與管理。
為配合公司營銷業務開展,先后完成了國家灌溉工程AAA信用施工企業及政府放心、用戶滿意十佳優秀施工企業、昌吉國家現代節水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龍頭企業等榮譽;完成了公司節水產品認證年度監督審核及滴灌帶增項認證、獲得了節水產品認證證書。還通過了PVC及PE給水管材衛生許可批件現場及資料審核,并獲得了證書。
四、技術創新信息化建設。
企業加大了對新產品開發與應用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技術中心的信息交流和建設工作,保證技術中心的信息建設與公司的信息化建設同步進行,建立了一個完善的企業信息交流系統。完善了企業信息交流平臺。完善了企業網站。企業網站已不再是單純的傳遞信息平臺,而是可以提出意見,互相交流的場所。不斷更新和完善《西部節水行業資訊》,讓員工更好的掌握行業信息動態。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了解各類產品檢測信息。密切關注塑料管材產業和相關行業動態,積極參加各類行業交流會,了解塑料管材最前沿科技。
公司在生產過程混料系統采用了自動化的控制,自動計量裝置的精確稱量,減少了配方材料的誤差,提高了混料的質量。為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產品一次合格率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篇3:鄉鎮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化打非治違和專項整治活動總結
鄉鎮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化“打非治違”和專項整治活動總結
今年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本鄉實際,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了對安全生產的宣傳和日常監管力度。在“六打六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中,結合“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專項整治活動”等,使全鄉的安全生產形勢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F將打非治違和專項整治安全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
切實抓好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了全鄉安全監管組織網絡。一是鄉政府成立了安全生產委員會,下設安監辦,負責全鄉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為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建立健全“兩委”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9個村1個社區各自成立安委會;二是鄉政府與各村、企業、車輛、危化品商家等都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層層落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逐級明確責任分工。
二、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情況
1、非煤礦山方面:本次行動中,我鄉并未發現非法開采的情況,也不存在合法開采的個人和企業。
2、道路交通方面: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應急預案,實行逢場必查,平時抽查的方式進行道路安全隱患排查。因學校無住校條件,非法搭載學生上下學的情況較為嚴重,我鄉對面包車司機及搭載的學生作了具體統計,并組織召開安全教育培訓會,與各位司機簽署了安全承諾責任書。
3、建筑施工方面:對全鄉建筑施工單位進行了檢查,督促其辦理相關的資質證明,與鄉政府簽訂承諾書,并對施工單位和房屋業主進行了安全宣傳和教育。聯合對場鎮存在安全隱患的樓房做了全面的排查,共排查出了5處存在安全隱患的樓房,下發了整改通知書,并進行了整改驗收工作。
4、消防防火方面:制定了場鎮消防應急預案,森林防火安全應急預案,與各村簽訂了森林防火安全協議書,成立了鄉、村(社區)、組三級防火搶險隊,并不定期的對各商家和人群集中地的消防設施進行了抽查。
5、危險化學品方面:我鄉有3個煙花爆竹店和2家罐裝煤氣店。在本次行動中,鄉政府與以上5家店主簽訂了安全承諾書,對煙花爆竹及煤氣罐存放點進行了安全排查。其中3家煙花爆竹經營點均存在上宅下店的情況,已將具體情況上報至有關部門。
三、存在的問題
1、部分村民安全意識差,個別項目檢查未形成長效機制,落實的不夠到位。
2、全鄉摩托車無牌無證情況嚴重,超載現象較多,道路交通檢查懲罰力度不夠。
3、對于舟楊路途中兩處危巖“長杠嘴”與“花秋巖”,我鄉因技術、人員、資金等多方面的缺陷,僅以鄉本級力量,難以徹底排除以上安全隱患。
4、胡溪口處無碼頭,小型船只較多,均未配備救生衣,存在安全隱患。
5、學校因修建住宿樓,無住校條件,造成大量學生乘車上下學和在校外群居的情況,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搞好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明確安全生產責任,使各生產單位充分認識到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安全就是效益。
2、加大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強化民眾和各生產單位的法律意識。按照《安全生產法》、《省安監規定》的有關法律法規,依法加強對各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配合有關部門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3、堅持搞好災害撤離演練,特別是在場鎮和地質災害點等危險區域。將演練形成一種長效機制,深入到群眾的生產生活中去,爭取把災害損失壓縮到最小。
4、進一步鞏固專項整治的成果。加大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違章操作、違規生產的行為,消除事故隱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鄉將結合實際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指示精神,明確責任,加大力度,把全鄉的安全生產工作深入扎實、堅持不懈的開展下去,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確保全鄉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