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大學學生會人才培養計劃綱要

大學學生會人才培養計劃綱要

2024-08-02 閱讀 8111

成都理工大學學生會人才培養計劃綱要

一、人才梯隊建設概要

(一)建設目的

1、將學生會各層次人才納入人力資源開發體系,通過實施成都理工大學學生會人才培養計劃,發揮學生會各梯次核心人才中堅力量的作用。

2、指導和規范人才梯隊的培養工作,建立人才造血機制。

3、解決如何盡快發掘、培養新干部的問題。

(二)建設原則

1、持續性原則。人才培養工作原則上每學期定期開展,保證優秀人才源源不斷。

2、共同培養原則。培訓方案由成都理工大學學生會制定、各部門及學院學生會作為培養基地,共同實施培訓工作。

3、人才共享原則。各學院、各部門打破職能區分,由各級學生會共同培養,充分利用優秀人才。

4、“三個性”。需要體現層次性,不同層次的針對性,由低級向高級逐步深化、逐漸遞進性。

(三)組織形式

1、校學生會禮儀實踐部負責組織實施人才培養工作,并為各部門人才培養工作提供支持。

2、各部門負責所在部門的人才培養,并配合禮儀實踐部實施相關人才培養工作。

3、各學院在禮儀實踐部制定的人才培養計劃中根據學院人才特色具體實施人才培養工作,采取學院學生會、校學生會部門及各學生組織共同申報培訓課程,經過校學生會審核,確定最終培訓課程,對申報成功的學院學生會在“優秀學生會”評比中予以加分。開課后,學院仍可在認真填寫附表一后繼續申報培訓課程,并及時聯系校學生會禮儀實踐部相關負責人(陳澤1820**21376),在審查合格后,相關課程將會加入培訓計劃。

4、各院學生會、各部門在決定所選課程后請將課程名稱、上課人數(一堂課每學院1~2人)以及上課人聯系方式在上課前一天以短信方式發送至校學生會禮儀實踐部主要負責人(陳澤1820**21376),我們將會在確定好上課教室后通知大家。

(四)建設類別

1、針對主席團成員――“火車頭計劃”

(1)校團委老師安排主席團成員參加到校外交流、到上級團組織實習等活動,使主席團成員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

(2)每周定期走訪學院學生會,以演講、辯論賽、寫心得等多種形式提升主席團成員表達能力,促進交流,加強學習。

(3)每兩周安排兩位主席團委員作為校學生會“駐會主席”參與校學生會日常管理,以此促進院校兩級交流。

2、針對各部門部長、副部長――“精英計劃”

(1)校學生會各部門部長、副部長,大二下學期需至少選修一門關于管理學、心理學、領導力等方面的公選課;假期期間需自行閱讀關于歷史解讀或文化藝術鑒賞類的書籍。選修課成績、課程論文作為人才考評條件之一;

(2)進一步完善部長上掛制度,校學生會各部門會不定期面向學院學生會提供部長掛職鍛煉的名額,采取學院推薦、校學生會考核的形式,對象為各學院部長、副部長,掛職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期間同時參與掛職部門及學院所在部門的日常工作,其中以掛職部門工作為重。

(3)進一步完善部長下掛制度,校學生會部長按照自主申報原則,遵循校學生會審批、學院學生會選拔、學院下掛部門同意的流程,前往相關部門、主席團掛職鍛煉,掛職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期間同時參與掛職部門及學院所在部門的日常工作,其中以掛職部門工作為重。

(4)邀請專業老師就管理學、學生干部培養等方面對院校兩級部長進行針對性培訓。

3、針對各部門干事――“接班人計劃”

(1)學生會干事技能培訓

①每學期開始,禮儀實踐部將各學生組織、各部門的培訓內容匯總審核后,制作培訓課程表,明確單次課培訓人數及時間、地點。每次培訓課結束后,參與培訓的干事需認真完成隨堂作業。

②培訓采用學分制,不同課程有不同學分,校學生會干事在一學期中,修完4個學分為及格、6個學分為良、8個學分及以上為優秀。最后根據總分的高低納入干事周新星等等其他相關獎勵考核當中。

③各學院學生會干事,總共需修完所有學分的60%以上(以學院整體為單位修滿學分),各學院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干事自愿的前提下,組織干事參與技能培訓,課程自選。學院干事的上課情況將作為各學院評優的參考。

(2)學生會干事素質拓展

校學生會統一安排,以技能培訓課各班級為單位,組織戶外素質拓展、參與學生會部分活動,在實踐交流中加深對學生會的了解,增進彼此友誼。

三、附件

附件一:成都理工大學學生會“學生干部人才培養計劃”課程推薦表

附件二:人才培養計劃10月下至12月上課表

附件三:人才培養計劃課程簡

主題詞:成都理工大學

學生會

人才培養計劃

綱要

抄送:成都理工大學各學院學生會

成都理工大學學生會禮儀實踐部

印發時間:20**年10月29日

(共印17份)

附件一:成都理工大學學生會“學生干部人才培養計劃”

課程推薦表

推薦學院

推薦課程

開始授課時間

授課地點

授課人

聯系方式

課程容納人數

課程內容概述

需校學生會

提供物品清

單(包括場

地、器材等)

注:

1、請準確填寫以上表格信息,課程具體安排請按時間順序填寫。

2、各學院推薦情況將納入“成都理工大學優秀學生會”評比。

附件二:干部培訓10月下―11月上旬課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

中晚

09周10-29/11-04

公商Pop

大演項P

10周11-05/11-11

商ppt

Pop社公項P

11周11-12/11-18

視社演大影P

12周11-19/11-25

體pptM攝pptP

13周11-26/12-02

體pptM影攝

14周12-03/12-09影

商務禮儀(商)2學分

公文規范與公文寫作(公)2學分

Pop培訓(pop)2學分

演講技巧(演)2學分

大學生干部素質培養(大)2學分

項目招投標培訓(項)2學分

社交文化(社)2學分

Ppt制作培訓(ppt)2學分

視頻制作培訓(視)2學分

體育比賽策劃與指導(體)2學分

影視后期處理技術(影)2學分

MicrosoftOffice基礎培訓(M)2學分

攝影培訓(攝)2學分

視頻及PS基礎教程(P)2學分

備注:1.校學生會各干事在必修本部門課程外在選修其他部門的課程;

2.每門課程2個學分,每位干事需要修滿至少4分;

3.各學院成員可任選以上課程,人員不定,所選課每學院1~2人;

4.上課時間:中午12:30-14:00,晚上

19:10-21:00(具體上課時間由任課老師自由安排);

5.上課地點另行通知。

附件三:人才培養計劃課程簡介表

課名

課程簡介

主講人

電話

課程容納人數

商務禮儀

進行坐姿、站姿以及出席各種大型會議和商務活動禮儀的簡單技巧培訓

公文規范與公文寫作

對辦公軟件及辦公規范做一個培訓

Pop培訓

對POP字體進行培訓

演講技巧

針對演講的內容和演講時的動作規范做一個簡單的培訓

策劃書及調研問卷制作

對學生干部撰寫策劃書和調研問卷的能力進行系統培訓

項目招投標培訓

對項目的招投標做一個介紹和過程的演示

社交文化

針對跑外聯時需注意的一些禮節問題和商談技巧做一個培訓

ppt制作培訓

ppt制作的技巧培訓

視頻制作培訓

視頻制作技巧培訓

體育比賽策劃與指導

對選擇體育賽事和策劃體育賽事等一系列流程做培訓

影視后期處理技術

AfterEffects和Premiere的基本操作及軟件特技效果的運用

MicrosoftOffice基礎培訓

MicrosoftOffice基礎操作培訓

攝影培訓

攝像基礎知識講解(角度,補光燈方面)

視頻、PS基礎

視頻制作基礎教程以及PS基礎教程

篇2:人才培養與開發顧問崗位職責要求

職位描述

崗位職責

1.根據客戶需求協助領導策劃人才學習項目,包括策劃學習主題、學習內容、學習形式以及師資匹配等,形成滿足客戶人才培養需要的可行性方案;

2.培訓項目相關文案的撰寫,包括整理課程大綱和講師資料、編寫課程方案、撰寫項目建議書、制作投標文件、梳理項目成果文件;

3.設計和制作有創意的項目宣傳推廣方案,包括文字、平面或多媒體宣傳案;

4.作為項目經理對接客戶的日常需求以及部分培訓項目的前期籌備、運營組織等;

5.進行市場數據的分析與統籌;

6.維護和開發市場合作伙伴資源;

7.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其他工作。

職位要求

1.研究生以上學歷,優秀者可放寬至本科,

2.心理學、教育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新聞傳播、等相關專業優先;

3.熱愛咨詢工作,具備良好的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優秀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團隊意識,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壓力;

4.精通Word、Excel、PowerPoint等辦公軟件,

5.有培訓項目管理經驗優先。

面試時請附帶作品或成功案例(公開發表文章、策劃方案、宣傳稿等)。

篇3:對信息學教學創新人才培養思考

對信息學教學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考

摘要:隨著近年來設備的引進與更新,信息學教育的到了飛速發展。打造“智慧的信息學教學”成為了很多同行的心聲。探究如何使用新銳尖端設備,搭配組合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優是每個信息學教育工作者的理想。然而面對現實,有很多一線教師依然將在一段時期內面對有限的教育資源繼續展開工作。對此,我認為創新信息化教學與學習方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不失為最實際的道路。我們將目光回望,重新看待教育,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從字母“R”開始。

關鍵字:智慧的教學;智慧教師;return;read;repeat:review

一、研究背景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學教育從高等學府的特設專業走向基礎教育。中小學信息學教育更是在新世紀獲得重視與發展。智能設備引進、更新,讓學生充分體驗感知到信息技術發展對社會的貢獻與意義。現代的信息學教育培養學生已經從認知理解向掌握運用發展。信息學對學生心智發展也開始凸顯作用,“智慧教學”成為當下信息學教育的亮點。探究如何使用新銳尖端設備,搭配組合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優是每個信息學教育工作者的理想。然而面對現實,有很多一線教師依然將在一段時期內面對有限的教育資源繼續展開工作。對此,我認為創新信息化教學與學習方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不失為最實際的道路。回顧傳統,回顧理論,參考現代其他學科教育的智慧,以展現信息學的智慧為目標去探索研究。

二、Return,尋找智慧發力點

Return,意為回歸。在探索教學最優化的道路上我們對設備與技術的改革一路前行,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愈加豐富。但我們還是不能將師生的個體差異等教學不穩定因素全部依賴在“高科技”三個字。每當信息學教師思考如何使用這些智能設備解決問題的時候,有沒有跳出局外,返回到原點,發現本質上和其他學科教師如何使用教輔材料的問題是一致的。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教師的智慧。將課堂中的環境差異淡化,將各科老師使用的教材器具符號化,突出各學科教育的共性特點,或許會指出信息學教育中一些盲點,并提供行之有效的改良思路。(如圖1所示)這是信息學教育改革中提倡的“學科整合”的探索:各學科整合信息學優勢發展壯大,同樣的,信息學也應當共享所有學科的資源完善自我。

這里提出的回歸是為了研究創新的必要準備。在此,我們提出一個過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