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防震緊急疏散演練方案
兒園防震緊急疏散演練方案
一、活動背景:
為了進一步落實各級有關學校、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精神,在各種事故發生時能緊急疏散師生,增強全體師生安全意識,提高自救能力,在緊急情況下組織師生有序逃離危急現場,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避免傷亡。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X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結合我園現有校舍條件的狀況,為堅決杜絕因樓道擁擠而產生踩踏傷害事故。為此,我園定于X月X日組織一場師生防震應急疏散演練。
二、活動目的及內容:
㈠內容:
防震應急疏散演練
㈡目的:
1.使全體老師及幼兒熟悉撤離線路及疏散方法,在緊急狀況下能迅速、有序、安全的通過教學樓的疏散通道撤離到指定地點。
2.使全體老師及幼兒在人多擁擠道窄的地段,文明靠右行走,隊伍快、齊、靜,了解遇到緊急情況如何逃生的相關知識,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崗位安排與職責:
㈠學校成立突發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㈡職責分工:
1.總指揮:
職責:高度重視緊急疏散演練,動員全體師生高度重視并積極參加緊急疏散演練,統籌安排、督察演練中的各項工作,進行演練活動的總結講話。
2.副總指揮:
職責:制定演練實施方案,安排、協調演練所需要的各項準備工作(如疏散路線等),收集、整理、改進演練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完善演練方案。
3.幼兒行動指導員:各班班主任。
職責:
⑴教育引導幼兒要高度重視緊急疏散的重要性,指導幼兒學會在緊急疏散過程中應注意的各項事宜,讓幼兒明確疏散過程中的疏散路線、目的地及疏散秩序等要求。
⑵疏散過程中,在教室內指揮幼兒有序撤離,最后離開教室。
⑶到集合場地后整隊清點人數,并向副組長張曉玲報告人數。
⑷收集疏散過程中的出現問題及改善措施。
4.樓梯安全協管員:保育員X人,每個樓面、樓梯平臺各X人,具體安排如下:
一號樓梯:
二號樓梯:
職責:在各自負責的樓梯口或樓梯轉折平臺,疏導幼兒有序疏散,遇突發情況(如幼兒跌倒等)及時處理,避免幼兒無序推擠出現踩踏事故。收集疏散過程中的問題及改善措施。樓梯口崗位的負責人待本樓層幼兒基本疏散完畢后,到各班級進行檢查,確保沒有幼兒留在教室內。
5.疏散過程協助員:幼兒園指派的教師
職責:協助班主任引導幼兒及時、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地點。疏散過程中,在教室門口指揮幼兒迅速匯合成一路縱隊,迅速下樓,可以在隊伍中間處引導幼兒。收集疏散過程中的問題及改善措施。
6.集合場地組織人員:
職責:迅速組織趕到集合場地的幼兒及時排隊。保安門衛人員主要負責幼兒從教學樓到集合場地過程中的安全。
7.緊急救護人員:
職責:如有受傷人員要迅速拿好擔架將受傷的人員抬至急救點。
8.演練設立急救點(教學樓1號門前空地)由*X負責。
9.宣傳及攝像:四、疏散目的地、路線及行動要求
1.目的地:教學樓前場地。
2.疏散路線:
四、時間與程序安排:
㈠時間:
㈡程序安排:
校園廣播系統發警報信號。
步驟如下:
從你意識到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結束,一般只有十幾秒鐘的時間,很少會持續一分鐘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幾秒鐘,趕緊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搖動,再也沒有東西落下來為止。
當聽到地震發生的信號后,幼兒們立即開始演練,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要先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要有序組織幼兒,成人要先保護幼兒。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教育幼兒不能慌張、哭鬧或隨意亂跑,要聽從成人的指揮,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4.成人要學會如何保護好幼兒,如果在室外活動要把幼兒集中到操場中間空曠場地;如果在室內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墻之間最小的房間,如洗手間、廁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墻角,并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窗下躲避。趴下時,頭靠墻,使鼻子上方雙眼之間凹部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如果是正在睡覺要叫醒幼兒并有序組織幼兒躲在墻腳下。
5.時刻與幼兒在一起,教育幼兒及給幼兒心里上的安慰。在走廊的幼兒,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6.出教室后,各班迅速有序的排成2路縱隊按規定路線撤離教室,班主任在前,帶班教師最后撤離。
7.疏散順序,一樓班級的幼兒先撤出,其次二、三樓的班級。如在樓梯上發生沖突,本著大班讓中班的原則,大班需稍作等候再下樓,在保證樓梯不擁擠的前提下,大班可先行下樓。(如有行動不便的幼兒要求老師幫助離開現場)。
11.在場地整好隊后,班主任清點人數,向*X匯報“*班應到*人,實到*人,全部安全撤離,無傷亡人員”。
13.*X向總指*X匯報:“報告總指揮,我園幼兒*人,在本次地震中安全撤離,無一人傷亡,請指示。”
14.總指揮:“歸隊”,然后作演練總結:
六、注意:
1.班主任和所有負責老師要做好演練前的安全教育和演練中的管理工作。
幼兒下樓疏散時要排成兩路縱隊,安靜、快速下樓。絕對不要打鬧,驚叫和推搡。
2.演練前由張曉玲負責帶領保育員檢查和清理樓道、樓梯上的垃圾及雜物,以防發生幼兒滑倒、碰撞而引發的踩踏事故。
3.聽到園里發出的警報后,全校老師及幼兒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安排有任務的教師要提前各就各位,做到萬無一失。
疏散演練要求與注意事項:
1.為防止疏散演練中出現驚慌失措,甚至給幼兒造成人身和精神傷害等事故,因此班主任必須宣傳落實到位。
2.在疏散前各班要把教室前后門都打開,按演練要求將全班幼兒分成兩隊。聽到疏散信號時,班主任和帶班教師立即到班級疏散,指揮幼兒分別從前后門撤到教室外集合,班主任在班級隊伍稍前位置,帶班老師在班級隊伍稍后位置,按指定路線下樓。
3.在下樓梯疏散時,要盡量保持安靜,不準幼兒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4.疏散過程中,用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5.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6.各班幼兒到達集中地點后,幼兒要蹲下,保護頭部。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向集合地負責人報告。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后,全體幼兒起立列隊站好。
7.全體幼兒先參加避震演練,然后進行地震疏散演練。
8.警報發生時,所有老師及幼兒必須撤離到安全地點。
篇2:校園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應急辦《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指南》精神,保證我校防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減輕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根據縣教育體育局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應急疏散演練,使全校師生掌握應急疏散的正確方法,熟悉我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等災害來臨時,我校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內容:防震應急避險和緊急疏散演練;
2、對象:全體師生。
3、時間:從*年起,學校將3月17日、5月12日、9月15日、11月9日、12月15日確定為“學校防震防火演練日”,每年開展5次應急疏散演練,其中3月17日和11月9日開展防火應急撤離演練,5月12日和9月15日開展防震應急撤離演練,12月15日開展防震防火綜合應急撤離演練。
三、演練領導機構
總指揮:x
副總指揮:x
成員:x
x
職責:及時檢查各組成員到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