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辯論稿:執行力在于制度

辯論稿:執行力在于制度

2024-08-02 閱讀 2012

一辯發言稿:

尊敬的主席,各位評委,親愛的對方辯友,還有在場的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很榮幸能站在這里向大家闡述我方的觀點,我方的觀點是“提高執行力制度約束比個人素質更重要!”

所謂執行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

我們首先來假設一個現象:如果執行力的高低取決于個人素質的話,那么企業的成敗也就取決于個人了的個人素質了,換言之,如果企業用到了個人素質強的人,結果自然皆大歡喜;但如果企業用到個人素質較差的人,那后果也就不堪設想了。換句話說,企業的生死存亡是不應該由員工的個人素質高低來決定的。因為,人非圣賢。個人素質再強的人也會有情緒低落、失足、放松等狀態出現的時候。

其實,人并不需要被再教育,但需要被再提醒。“再提醒”就是最典型的“制度約束”。就好象隨地吐痰一樣,在我們還沒上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已經教育過我們隨地吐痰不好,在那個時候我們就知道了隨地吐痰是不好的行為,但是在我們幾十年的人生過程中,誰敢說他是一個個人素質強到從不隨地吐痰的人呢?我相信99.9%的人都隨地吐過痰吧,為什么道理大家都知道,卻還是會吐呢?一塊草地想讓人不要踐踏,是寫“踐踏草坪,罰款10元”好呢,還是寫“青草茵茵,踏之何忍”好呢?根源就是因為制度約束不夠。

從哲學角度來說,制度是保證高效執行力的內因,是必備條件;人是外因,是保證執行的外部因素。內因決定外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從邏輯上說,制度是保證高效執行的必要條件,而人的素質不是保證執行的必要條件。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個企業都不能保證自己不會有人員的流失,但是企業依舊存在,依舊發展。綜觀世界500強的企業,大部門都是百年以上的企業,我相信一個人的素質再高,他也沒辦法高一百多年。

所以我方認為:

一:企業執行力較弱的原因往往就是:有了想法沒有行動,有了行動看不到預期的結果。我們經常發現有的員工自以為是,在執行中修改、偏離公司的決策,雖然在行動上有不俗的表現,結果上卻不盡人意。執行力是全員的事情,必須建立“上下同欲者勝”

的理念,培養團隊成員“合心、合力、合拍”的協作精神。

二:制度是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制度對組織效率提升的意義不言而喻。制度不僅規范企業中人的行為,為人的行為劃出一個合理的受約束的圈,同時,也保障和鼓勵人在這個圈子里自由地活動;或者更通俗地說,制度是一種標簽或符號,它將企業中人的行為區分為“符合企業利益的行為”和“不符合企業利益的行為”。

三:提高整個企業的執行能力,必須靠制度,制度是最根本的,起決定作用的。科學的運營流程必須告訴員工,企業的總目標是什么,階段目標是什么,有什么保證措施,怎樣考核評價等;決策者的職責是什么,管理層的職責是什么,一般員工的職責是什么;職工應當做什么,什么時候做,具體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解決有責無權、有權無責、職責不清的問題。企業的管理者和決策者可以據此采取獎勤罰懶的措施,從而有效地刺激企業中的人約束自己,提高組織執行的效率。

四:大家都在強調個人素質,個人的執行力怎么樣,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關鍵環節,個人的執行力再強,還是在組織、在公司中執行他的任務,如果整個組織的執行力低下,那么個人的素質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綜上,提高執行力制度約束比個人素質更重要

二辯發言稿:

尊敬的主席,各位評委,大家下午好

十年前的企業員工的素質和今天存在很大的差異,但企業的執行力似乎沒有抬高的提升,反而有回落的趨勢。員工整體素質的提升就不用我在這里列舉了,對方辯友已經闡述的很詳盡了。有人說關鍵是道德素質尤其是職業道德素質的不高造成的執行力不高,職業道德素質究竟指得是什么?真的回落了嗎?還是低執行力的替罪羊?再來看看其他一些高執行力的組織,軍隊,整體素質應該沒有企業高了,但職業素質是比企業員工高,還有那們黑心窯的違法組織,我想執行力更高,基本素質、職業道德?員工整體的素質也不是執行力的關鍵所在。

那么企業執行力的根源在哪里?還是從執行的角度來分析,看看軍隊組織吧!高的統一性、絕對的服從性,這是軍隊高執行力的根本保障。對比一下不難看出,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統一性,高的統一性(命令的服從性)這是高執行力的基本要求??梢赃@么說黑心窯某種意義上是強制性的高執行力的組織,這個強制性的體現就是他嚴明的組織制度。

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七個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但是,粥每天都是不夠喝。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于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素質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然后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里全是涼的。最后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方法,就會導致不同的分配結果,大家想要公平的分配就必須遵守這種分配形式,這就是制度的雛形。制度決定行為,所以一個單位如果出現問題,一定是機制出了問題。

明朝宰相張居正指出:蓋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企業一些好的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為什么成了擺設、走了形式,就是缺乏嚴格的制度。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與干孬一個樣,干部能上不能下,工人能進不能出,收入能高不能低,多干出事多,少干不出事,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亂的,沒有一個說法,誰還干?這種僵化的機制,保護了庸人、懶人、閑人,挫傷了能人、好人、忙人。這些問題解決不好,企業就談不上執行力。

三辯發言稿:

尊敬的主席,各位評委,大家下午好

在日常生活中,談到成功的企業時,往往都會想到成功之處在于戰略決策的英明,我們認為應該說是有一個好的團隊和制度,一個好的制度可以使團隊的執行力得到充分體現和發揮。

那么我們來看看真正優秀的企業是如何提高執行力的。每個企業都會有人員流動的現象,其中肯定也會有不少個人素質較強的人流失,但是優秀的企業不論流失什么樣的人都照樣發展、照樣壯大。世界500強的企業靠的是什么讓自己穩步發展呢?靠的都是:建立不依賴任何能人的制度體系。

我們都知道古代著名軍事家孫子為吳王訓練宮女的故事。當時,吳王只是為了了解孫子的軍隊指揮能力,從宮中選出180個美女交給孫子訓練。孫子把她們編成兩個分隊,并任命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擔任兩隊的隊長,然后向她們宣布了軍規軍法。訓練開始,這些宮女嘻嘻哈哈,不當回事,雖然孫子“三令五申”,仍不起任何作用,于是,孫子大怒,下令將兩個隊長斬首示眾,吳王阻攔也無濟于事,并告知眾人,再有不遵軍法者,殺不赦。當孫子再發令時,隊伍變得井然有序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國法強則國強,家規良則家良。商鞅變法成就了大秦萬里疆土,岳母刺字成就了岳飛千年美名!而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內部的規章制度就是“國法家規”。制度、機構和人是企業形成的三要素。如果把企業比喻成是一個人,那么機構是“骨”,人是“肉”,制度就是“筋”;沒有了“筋”,企業注定是一堆行尸走肉,毫無活力可言,更加的談不上執行力。

由此可見,制度是執行的保證,制度就是鐵的紀律,沒有鐵的紀律,不會形成健康的組織,也不會有好的執行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制度是執行力的關鍵因素,制度是執行力的基礎。

四辯發言稿:

今天對方辯友和我們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實際上雙方爭論的焦點是制度與人誰是主導。我方認為,制度與人,是一個外因與內因的問題,也是一個偶然與必然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必然性是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制度是取得高效的執行力的必要條件,這是必然性;而人的因素只是偶然性。必然性在事物發展中占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發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處于從屬地位,對發展過程只起促進和延緩作用。

問:誰知道作為解放軍的一名軍人,最鮮明的特點是什么?

答:答案是“服從”。

在生活中,我們去商店買東西,要遵守先付錢后獲取商品的準則;坐汽車,要遵守先買票后坐車的準則,而開車或過馬路,則更要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這些都是人類社會中存在并已經被默認的紀律。而在一個企業中,則更是需要一整套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大家,從而使多個人為共同完成企業的一個目標而一起努力,而這個企業的效率,就來之于對這些制度的執行能力。在解放軍,服從命令聽指揮,就是奠定了能管理幾千萬軍人步調一致的重要法寶,而制度,就是要求軍人服從并聽指揮的每一項具體內容。解放軍的很多制度,其實非常死板,就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齊步走”這個口令吧,我不知道這里有沒有當過兵的同事,在解放軍的制度里,它是這么寫的:

1、士兵聽到口令后先邁出左腿;

2、每一步的步幅為75公分;

3、每分鐘的步頻為116步。

這是何等的死板,但是這卻是解放軍即使千萬人能一致行動的前提和基礎。

古語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巴瑯釉诂F在,任何企業、公司的發展,必須以制度的制定和實施為主導。我們只有形成一個規范化的標準化的統一制度體系,才能更快的實現企業的目標,提高執行力。例如:如果今天的辯論賽沒有標準統一的約束,誰能確保我們的僅靠個人素質就能順利的舉辦我們的辯論嗎?誰能確保如此不可預料的個人素質能讓我們今天的辯論賽有這樣的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場面嗎?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制度是源頭,是保證高效執行力的根本。提高執行力制度約束比個人素質更重要。

篇2:全市開展執行力提升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20**年在全市開展“執行力提升年”的決策部署,強化輿論引導,特制定本宣傳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一爭四推三提升”總體目標,更加關注民生、更加關注民意,堅持對內找不足,對外講優勢、樹形象的根本原則,堅持媒體聯動,媒體和受眾互動,綜合發揮專門機關監督、輿論監督、社會監督優勢,為保持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令行禁止、重在執行,勤政廉政、真抓實干的輿論環境。

二、宣傳內容

一是深入宣傳市委、市政府關于“執行力提升年”的工作部署;二是多角度、深層次宣傳、解讀“執行力提升年”的重大意義;三是全面宣傳“執行力提升年”的各項機制制度;四是及時宣傳全市各級各部門在“執行力提升年”中的新舉措、新面貌、新成效、新經驗;五是宣傳勤政廉政、干事創業的先進典型;六是及時反映群眾、企業、項目法人對各級各部門的意見和建議;七是對執行力不強、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反面典型進行曝光;八是對督查暗訪和責任追究情況進行通報。

三、宣傳形式

一是開辟固定欄目。許昌日報社要在《許昌日報》和《許昌晨報》重要位置,許昌人民廣播電臺和許昌電視臺要在新聞板塊重要位置,分別開設一檔以“執行力提升年”為主題的專題欄目,建立長期陣地,及時宣傳報道“執行力提升年”的重點工作、熱點難點問題進展和處理的最新動態。

二是開設“曝光臺”。對私搭亂建,不作為、亂作為,作風疲沓、執行力不強等現象進行曝光,對督查暗訪情況進行通報。

三是開設互動欄目。及時反映群眾、企業、項目法人對各地各級各部門各項工作的意見、建議和反映。

四是加強輿論引導。組織一批有深度的文章和談話節目。著眼對“執行力提升年”進行多角度解讀,許昌日報社要組織撰寫刊發系列言論、評論文章,許昌電視臺“聚焦30分”、許昌電臺“行風熱線”等欄目要以此為話題,制作專題節目。

五是組織專訪。充分利用現有欄目,許昌人民廣播電臺、許昌電視臺、《許昌晨報》已開設的“行風熱線”、“聚焦30分”、“許昌零距離”、《百姓看政》等四檔欄目要圍繞“執行力提升年”進行重新策劃,突出主題,加大宣傳力度?!对S昌日報》要對各縣(市、區)以及市直95家參與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排名的單位,有計劃、有重點地安排集中采訪。采訪要以踐諾等具體工作落實情況為重點。

六是刊播公益廣告。公益廣告要突出“執行力提升年”內容,言簡意賅,好懂易記。專題制作有獎舉報電話的公益廣告,密集刊播,力爭達到家喻戶曉。

七是加強網絡宣傳。許昌廉政網要開設“執行力提升”專題,全市各大網站要在首頁建立鏈接。

八是編發許昌內參。對不宜公開曝光的內容,市級各新聞媒體每周至少編發一期內參,報市領導及有關部門參閱。

九是加大外宣力度。及時宣傳我市執行力建設的做法、經驗。許昌日報社、許昌電視臺、許昌人民廣播電臺全年在省以上新聞媒體刊發執行力提升稿件分別不少于10篇。

十是利用其它形式宣傳。各級各部門要在積極和善于利用新聞傳媒開展宣傳的同時,結合各自實際,采取手機短信、板報、閉路電視、局域網以及征文、答題、演講、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

四、有關要求

全市各地各單位、各級新聞媒體一定要高度重視“執行力提升年”宣傳工作,把宣傳工作作為“執行力提升年”的重要任務,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計劃性,齊心協力,抓緊抓好。

1、市“執行力提升年”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新聞宣傳組,統籌協調新聞宣傳各項工作。市級各新聞媒體要明確一名主管領導具體負責“執行力提升年”宣傳工作,并指定專人駐點,與市“執行力提升年”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口聯系,專司此項工作。

2、各新聞媒體要保證每天都有“執行力提升年”的相關報道。新聞評論、社論、言論、談話等要集中上一批內容,造強輿論聲勢。涉及對許昌形象有負面影響的報道,由“執行力提升年”領導小組辦公室按規定報批后,方可采用,負面報道、曝光內容不得上網、不準外傳。

3、全市各地各單位要及時、主動地向新聞單位報送“執行力提升年”方面的稿件,積極配合新聞單位開展專訪、制播節目,虛心接受輿論監督,切實搞好“執行力提升年”宣傳工作。

4、市執行力提升辦公室各督查組在督查過程中,對好的做法和經驗,正反典型,熱點、焦點問題等要及時發現、上報新聞線索,以便統一安排新聞單位及時跟進、報道。

5、市“執行力提升年”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定期對各地各單位有關“執行力提升年”工作方面的新聞采稿情況進行通報。

篇3:辯論稿:執行力在于制度

一辯發言稿:

尊敬的主席,各位評委,親愛的對方辯友,還有在場的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很榮幸能站在這里向大家闡述我方的觀點,我方的觀點是“提高執行力制度約束比個人素質更重要!”

所謂執行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

我們首先來假設一個現象:如果執行力的高低取決于個人素質的話,那么企業的成敗也就取決于個人了的個人素質了,換言之,如果企業用到了個人素質強的人,結果自然皆大歡喜;但如果企業用到個人素質較差的人,那后果也就不堪設想了。換句話說,企業的生死存亡是不應該由員工的個人素質高低來決定的。因為,人非圣賢。個人素質再強的人也會有情緒低落、失足、放松等狀態出現的時候。

其實,人并不需要被再教育,但需要被再提醒?!霸偬嵝选本褪亲畹湫偷摹爸贫燃s束”。就好象隨地吐痰一樣,在我們還沒上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已經教育過我們隨地吐痰不好,在那個時候我們就知道了隨地吐痰是不好的行為,但是在我們幾十年的人生過程中,誰敢說他是一個個人素質強到從不隨地吐痰的人呢?我相信99.9%的人都隨地吐過痰吧,為什么道理大家都知道,卻還是會吐呢?一塊草地想讓人不要踐踏,是寫“踐踏草坪,罰款10元”好呢,還是寫“青草茵茵,踏之何忍”好呢?根源就是因為制度約束不夠。

從哲學角度來說,制度是保證高效執行力的內因,是必備條件;人是外因,是保證執行的外部因素。內因決定外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從邏輯上說,制度是保證高效執行的必要條件,而人的素質不是保證執行的必要條件。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個企業都不能保證自己不會有人員的流失,但是企業依舊存在,依舊發展。綜觀世界500強的企業,大部門都是百年以上的企業,我相信一個人的素質再高,他也沒辦法高一百多年。

所以我方認為:

一:企業執行力較弱的原因往往就是:有了想法沒有行動,有了行動看不到預期的結果。我們經常發現有的員工自以為是,在執行中修改、偏離公司的決策,雖然在行動上有不俗的表現,結果上卻不盡人意。執行力是全員的事情,必須建立“上下同欲者勝”

的理念,培養團隊成員“合心、合力、合拍”的協作精神。

二:制度是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制度對組織效率提升的意義不言而喻。制度不僅規范企業中人的行為,為人的行為劃出一個合理的受約束的圈,同時,也保障和鼓勵人在這個圈子里自由地活動;或者更通俗地說,制度是一種標簽或符號,它將企業中人的行為區分為“符合企業利益的行為”和“不符合企業利益的行為”。

三:提高整個企業的執行能力,必須靠制度,制度是最根本的,起決定作用的??茖W的運營流程必須告訴員工,企業的總目標是什么,階段目標是什么,有什么保證措施,怎樣考核評價等;決策者的職責是什么,管理層的職責是什么,一般員工的職責是什么;職工應當做什么,什么時候做,具體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解決有責無權、有權無責、職責不清的問題。企業的管理者和決策者可以據此采取獎勤罰懶的措施,從而有效地刺激企業中的人約束自己,提高組織執行的效率。

四:大家都在強調個人素質,個人的執行力怎么樣,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關鍵環節,個人的執行力再強,還是在組織、在公司中執行他的任務,如果整個組織的執行力低下,那么個人的素質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綜上,提高執行力制度約束比個人素質更重要

二辯發言稿:

尊敬的主席,各位評委,大家下午好

十年前的企業員工的素質和今天存在很大的差異,但企業的執行力似乎沒有抬高的提升,反而有回落的趨勢。員工整體素質的提升就不用我在這里列舉了,對方辯友已經闡述的很詳盡了。有人說關鍵是道德素質尤其是職業道德素質的不高造成的執行力不高,職業道德素質究竟指得是什么?真的回落了嗎?還是低執行力的替罪羊?再來看看其他一些高執行力的組織,軍隊,整體素質應該沒有企業高了,但職業素質是比企業員工高,還有那們黑心窯的違法組織,我想執行力更高,基本素質、職業道德?員工整體的素質也不是執行力的關鍵所在。

那么企業執行力的根源在哪里?還是從執行的角度來分析,看看軍隊組織吧!高的統一性、絕對的服從性,這是軍隊高執行力的根本保障。對比一下不難看出,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統一性,高的統一性(命令的服從性)這是高執行力的基本要求??梢赃@么說黑心窯某種意義上是強制性的高執行力的組織,這個強制性的體現就是他嚴明的組織制度。

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七個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但是,粥每天都是不夠喝。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于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素質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然后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里全是涼的。最后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方法,就會導致不同的分配結果,大家想要公平的分配就必須遵守這種分配形式,這就是制度的雛形。制度決定行為,所以一個單位如果出現問題,一定是機制出了問題。

明朝宰相張居正指出:蓋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企業一些好的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為什么成了擺設、走了形式,就是缺乏嚴格的制度。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與干孬一個樣,干部能上不能下,工人能進不能出,收入能高不能低,多干出事多,少干不出事,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亂的,沒有一個說法,誰還干?這種僵化的機制,保護了庸人、懶人、閑人,挫傷了能人、好人、忙人。這些問題解決不好,企業就談不上執行力。

三辯發言稿:

尊敬的主席,各位評委,大家下午好

在日常生活中,談到成功的企業時,往往都會想到成功之處在于戰略決策的英明,我們認為應該說是有一個好的團隊和制度,一個好的制度可以使團隊的執行力得到充分體現和發揮。

那么我們來看看真正優秀的企業是如何提高執行力的。每個企業都會有人員流動的現象,其中肯定也會有不少個人素質較強的人流失,但是優秀的企業不論流失什么樣的人都照樣發展、照樣壯大。世界500強的企業靠的是什么讓自己穩步發展呢?靠的都是:建立不依賴任何能人的制度體系。

我們都知道古代著名軍事家孫子為吳王訓練宮女的故事。當時,吳王只是為了了解孫子的軍隊指揮能力,從宮中選出180個美女交給孫子訓練。孫子把她們編成兩個分隊,并任命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擔任兩隊的隊長,然后向她們宣布了軍規軍法。訓練開始,這些宮女嘻嘻哈哈,不當回事,雖然孫子“三令五申”,仍不起任何作用,于是,孫子大怒,下令將兩個隊長斬首示眾,吳王阻攔也無濟于事,并告知眾人,再有不遵軍法者,殺不赦。當孫子再發令時,隊伍變得井然有序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國法強則國強,家規良則家良。商鞅變法成就了大秦萬里疆土,岳母刺字成就了岳飛千年美名!而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內部的規章制度就是“國法家規”。制度、機構和人是企業形成的三要素。如果把企業比喻成是一個人,那么機構是“骨”,人是“肉”,制度就是“筋”;沒有了“筋”,企業注定是一堆行尸走肉,毫無活力可言,更加的談不上執行力。

由此可見,制度是執行的保證,制度就是鐵的紀律,沒有鐵的紀律,不會形成健康的組織,也不會有好的執行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制度是執行力的關鍵因素,制度是執行力的基礎。

四辯發言稿:

今天對方辯友和我們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實際上雙方爭論的焦點是制度與人誰是主導。我方認為,制度與人,是一個外因與內因的問題,也是一個偶然與必然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必然性是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制度是取得高效的執行力的必要條件,這是必然性;而人的因素只是偶然性。必然性在事物發展中占支配地位,決定事物發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處于從屬地位,對發展過程只起促進和延緩作用。

問:誰知道作為解放軍的一名軍人,最鮮明的特點是什么?

答:答案是“服從”。

在生活中,我們去商店買東西,要遵守先付錢后獲取商品的準則;坐汽車,要遵守先買票后坐車的準則,而開車或過馬路,則更要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這些都是人類社會中存在并已經被默認的紀律。而在一個企業中,則更是需要一整套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大家,從而使多個人為共同完成企業的一個目標而一起努力,而這個企業的效率,就來之于對這些制度的執行能力。在解放軍,服從命令聽指揮,就是奠定了能管理幾千萬軍人步調一致的重要法寶,而制度,就是要求軍人服從并聽指揮的每一項具體內容。解放軍的很多制度,其實非常死板,就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齊步走”這個口令吧,我不知道這里有沒有當過兵的同事,在解放軍的制度里,它是這么寫的:

1、士兵聽到口令后先邁出左腿;

2、每一步的步幅為75公分;

3、每分鐘的步頻為116步。

這是何等的死板,但是這卻是解放軍即使千萬人能一致行動的前提和基礎。

古語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巴瑯釉诂F在,任何企業、公司的發展,必須以制度的制定和實施為主導。我們只有形成一個規范化的標準化的統一制度體系,才能更快的實現企業的目標,提高執行力。例如:如果今天的辯論賽沒有標準統一的約束,誰能確保我們的僅靠個人素質就能順利的舉辦我們的辯論嗎?誰能確保如此不可預料的個人素質能讓我們今天的辯論賽有這樣的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場面嗎?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制度是源頭,是保證高效執行力的根本。提高執行力制度約束比個人素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