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400字教師寒假培訓心得

400字教師寒假培訓心得

2024-08-02 閱讀 8501

20*年教師寒假培訓心得范本400字

學校組織的這次教師寒假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對校本培訓、書法、職業倦怠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學習。通過認真的培訓和自己的學習,我有了很大的收獲,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對自己選擇人民教師的職業無怨無悔。

在這次培訓會上,學校領導做了詳細的計劃安排,勉勵我們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完成這次培訓的任務,這也堅定了我扎根于人民教育事業、扎根于教育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的信心。

二、認真學習教學基本常規和管理規范,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

我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門一樣,同樣有著很多的規章制度要遵守,同樣要付出艱巨的努力。

我認識到,作為小學教師,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要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要將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思想品德于教學之中。同時,要嚴格教學規范和堅守學校的各種教學規章制度,防止教學事故的發生,從而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認識到小學教學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摸索。

從前作為一名學生,對教師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對如何才能夠不僅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而且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還是缺乏認識的。我認識到,小學教師的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相互關系,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教學并非只是教師簡單的講授,而是一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能動作用的有機統一。作為新世紀的教師,需要有一個教學觀念的深刻轉變,包括從封閉性向開放性的轉變,從群體型到個性型的轉變,從權威型向民主型的轉變。這些都要經過艱苦的努力和學習。

確實,作為一名新教師,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不過我有信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盡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盡快的能夠勝任自己本職的教學工作,從而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為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為我們實小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l

篇2: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心得這樣語文全員培訓更有價值

上周四參加了區語文教師全員培訓,這一次的培訓過程讓人耳目一新,與以往的教師上課、評課、布置任務不同,真正達到了“全員培訓”的目的,這樣的全員培訓更有價值和意義。

晨誦課和寫字課搬上了培訓臺面。

每個語文教師都有過上早讀課的經歷,司空見慣的了,卻很少有人認真地思考過:早讀課應該怎樣上?什么樣的早讀課更有價值?學生喜歡怎樣的早讀課?上課教師為我們呈現了“清晨問候”“師生互答”“晨誦內容”等環節。學生們在悠揚婉轉的樂曲中開始了晨誦。短短的二十分鐘內,學生們朗讀了一首意大利詩人羅大里的《希望》,并在教師的引領下說詩歌的內容,還模仿詩歌進行練習寫詩。其樂融融,信心滿滿,收獲頗多。難怪學生們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神情。

在橫線格內寫字,是另一名教師展現的內容。先引導學生欣賞書法,再出示橫線格內的“書寫公約”,對照寫字內容說注意事項,然后學生書寫,最后進行展示。過程雖為簡單,卻簡潔實用。

王青校長為我們進行了關于閱讀答題技巧方面的講座,她結合上學期各年級試卷中的閱讀題,提綱挈領式地列舉了答題方面的內容。難能可貴的是,王校長進行了拓展,開誠布公,毫不隱瞞。

教研員楊海波特級老師進行了簡單的評論,然后結合自己的平時教學思考進行了縱深式的引導和闡述,給了培訓教師理論和實踐層面的引領。

最后周新霞副主任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娓娓道來,讓培訓教師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也覺得只要認真工作、認真思考,一切問題皆可迎刃可解,教師的專業發展之路更通暢。

作為一名工作20年的教師,平時也認真工作,這次的培訓還是讓我有了一種異樣的心靈促動。借助羅大里的《希望》,我即興賦詩一首《希望》,作為這次培訓的紀念:

希望

值語文教師全員培訓,感受良多,借《希望》詩即興賦小詩《希望》,共勉。

希望,

讓我們眼前一亮。

我們需要什么?

只要忙一忙,動一番心思,

把孩子放在心上,

我們和孩子就有了希望。

希望,

并不虛無,

它是我們心中能實現的理想。

愿我們攜起手來,

共同創造教育天地的新希望。

篇3:教師學習心得《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研究與實踐》培訓心得體會

三月六日上午,孫紅保主任蒞臨我校,在我校文體中心給大家進行培訓,主題為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與實踐。

要想上好復習課,首先要明確什么是復習課,復習課與新授課有什么區別,孫主任用一幅畫軸來幫助我們理解新授課與復習課的區別,新授課是先點后面,在探究、歸納中建構概念,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一幅正在打開的畫。復習課是先面后點,在應用、演繹中深化概念,先見森林,后見樹木,是一幅已經打開的畫。

復習課有整合、深化的功能,要想上好復習課,要有一定的教學策略,注意以下幾點:

一、目標設置要有階段性和針對性

最低目標就是要讓學生理解、掌握老師本課講過的內容,核心目標是對概念、原理、規律、方法及學科體系的深層理解和應用。明確課標、考綱、歷年中考試題的功能。剖析本專題在教材、知識結構中的地位、主要涵蓋的考點及能力要求、明確新老課程的差別、及其在歷年考試的題型、題量、分值、命題特點及趨勢、及本班學生的主要薄弱環節。

二、教學方法要科學有效

從“就題論題”(孤立)→“窺一斑而現全豹”(網狀關聯)

從“老生常談”(燙剩飯)→“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靈活性,豐富、提升認識角度與水平)

從“知識、方法體系的堆積”(識記能力)→“讓學生參與知識、方法體系的建構”(建構問題解決模型,認識思路)

從“邊講邊練”→“邊講小練,講后再練”(結構/體系化)

從“小組討論”→“獨立思考+典型交流”(環境逐漸封閉)

從“小組間任務異質”→“小組間任務同質”(人人發展)

三、評價的功能要清晰

教師科學提問,暴露問題,促進自我反思,關愛、信任學生,幫助學生發現自身薄弱環節、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心、為每一位學生量身定做問題解決方案,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