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體育骨干教師跟進式培訓心得體會

體育骨干教師跟進式培訓心得體會

2024-08-01 閱讀 5663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體育骨干教師跟進式培訓心得體會

在這秋高氣爽、桂花飄香的時節,我有幸參加*市體育骨干教師跟進式培訓,在這幾天中,主講教師既有來自中科院教育學院的于博士,又有來自本土一線的體育教師顏老師、郭老師,還有來自省內體育教學方面的首席專家趙老師,還有體衛站站長郭站長、五十四中校長李校長,他們侃侃而談,如數家珍,談了體育課應該如何上,體育老師應該如何教,體育教師怎樣教學受學生喜歡,體育課如何評價、體育教師怎樣發展,我們怎樣開展大課間和足球訓練,這些老師研究深入,各領風騷,學習下來,感受頗深,收獲頗多,現將學習心得體會梳理如下:

1、于博士開班后第一個演講,她演講的主題是《注重課堂觀察,提高教學能力》,副題是論上好體育課的有效策略。她提出的好的體育課標準引起大家的共鳴,好課看六性,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新穎性、實效性、安全性。體育課堂教師應該學會觀察,認真把握細節。細節決定一個人的能力。課堂觀察觀察什么呢?一觀察聽講情況、發現溜號學生、全體轉身學習;二觀察學生觀察學習情況、發現不當教學方法;三觀看學生練習情況、發現偷懶現象;四觀看展示過程,發現時間浪費、減少展示頻數;五觀看學生評價、發現學生不會、增加標準要求;六觀看學習方式,發現扎堆探究、減少形式探究;七觀看學生狀況、發現組織形式;八觀看學生表現、發現德育時機、減少錯誤引導;九觀看安全防范、發現安全隱患、注重安全防范。于博士的演講既有實際工作的經驗之談,也有調查研究的研究成果,非常接地氣,切合教學實際。

2、趙老師演講的題目是《看課、評課哪些事兒》,看一節體育課看什么、怎么看、評什么?

看什么?一看學生、學生的參與狀態、身體發展、技能掌握、情感意志;二看教師、看教師的教態、講解、示范、組織、應變;三看方法、看方法是否有效、有序、有度;四看場地器材、看它是否整潔、平坦、合理、安全;那么做為教師怎么看課呢?全面看和重點看,全面看,全方位觀察整節課。重點看,有側重地觀察某個方面,專題研究。他講他們做為評委是如何看課的,看常態課要寬容、理解、看大局。看觀摩課,要嚴格,要“挑剔”,看細節。做為我們任課教師要多讓同行專家看常態課,才能發現真問題。評什么呢?評優點、亮點,教師風格、教學設計、課堂實施等方面,找問題、找錯誤。評的時候怎么評呢?優點要說出,問題要說透,方法要給夠。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避免出現以下行為,一是大喊大叫,大聲訓斥學生;二是把少年當做成人對待;三是過長時間的講解,或者長時間只做一項練習。四是在全班面前批評學生,可個別進行批評。五是頻繁打斷學生的游戲,練習。六是過于強調比賽結果。趙老師是開封市走出的專家型體育教師,河南省首席體育教學專家,實踐知識豐富,理論知識成系統,教學有法,我們聽著也很過癮。有種久旱遇甘霖之感。

3、陳剛站長講話真實,接地氣,又不失風趣幽默、睿智。他提出的足球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讓我茅塞頓開,我只是盯著我們八年級,我們足球隊;他說的“三年不學習,造成十年后的惶恐,二十年的平庸,一輩子的掙扎”,引起老師們的深思;課改一定要進行,老辦法只能教出老結果,只能重復昨天的故事;做為教師要有好的心態,社會上不完美的事情太多了,我們無力改變社會,改變社會是習大大的事情,我們只能改變自己,讓自己的青春在操場上閃光。給我們體育教師指出了工作方向和點出了奮斗目標。他還提到讓學生想耍、會耍、耍美的體育教學目標,體育課應該是快樂的,孩子們應該是高興的。

4、市五十四中校長李愿,他的演講圍繞“體育課課程目標”,這些目標包括課程目標,學習方面目標,此目標包括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目標。在說到教師教案時他說到,教無定法,教案也是多種多樣,沒有統一格式,但總的原則是教案應該簡單、清晰、明了。現在提出新時期的教案應該一是預留五分鐘,便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二是師生互動要緊密聯系;三是重視課后總結。做為體育教師要有自己的信念,那就是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有所作為,爭取地位。李校長深入淺出地談了體育課課程目標,讓我受益匪淺,我還沒有看過一次課程目標,目標決定前進的方向,這方面我要努力補上來,爭取目標了然于胸,那樣體育教學將有規可循。

5、顏老師做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數據上報》課程,今年的測試完成時間9月10日至10月30日,11月30日前完成學校測試數據的上報工作。學籍系統與學體系統數據的互換功能要注意。還培訓了足球教學,天氣好、溫度適宜教技術,在足球教學中,運球技術很關鍵,傳球技術也是重中之重,這兩項要經常練習,好好練習。這其中的技術他用了幾個字概括地非常好,揉端卸顛拍、撥拉推扣。

6、郭建軍老師的報告做為壓軸戲最后一個登場,他的課程先室外實踐課,接著是室內理論課。外國語學校白老師上的足球課,整體上說是很不錯的,準備活動運用足球文化慶祝勝利的“撞胸”,加油吶喊的“人浪”,形式新穎。主題部分學習組織到位、練習形式多樣。缺點我和市里一位潘老師的意見一致,準備活動中腳踩球與所要教的主教材頭頂球不相符;技術講解過于簡單不夠詳細;練習時建議先讓球在額頭正面接觸,練習數次有個部位上的動作表象會更好。三位上臺評課發言的老師講了優點,講了缺點,講的很好。郭老師最后點出一個致命的缺點,明明是二十分鐘的主體課,白老師卻上了三十分鐘,嚴重超時,他指出20分鐘主體課只上主教材,只上基本部分,準備部分在接觸學生時上課開始前就進行,結束部分不進行。他還講了三類體育課怎么上的問題。第一類是安全系數較高,難度較高的體育課,要想辦法降低安全系數,降低難度,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第二類是安全系數較低,難度較低的體育課,上好此類課要在開始部分和結束部分想辦法,下功夫,使你的課程新穎,形式多樣。第三類是安全系數居中,難度居中的體育課,可在基本部分中的組織形式、教學方法、重難點方面下功夫。這樣的課程備課就有側重,不至于課程只有花架子,沒有實質內容。做為前輩他告訴我們,一個成功的教師要具備高的智商、情商和逆商,逆商是什么,是一個人抗挫折、頂壓力的能力。

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培訓中的老師個個都是好樣的,很棒的,他們或在一定領域中潛心研究、碩果累累,或在教育教學中善于思考、總結、學習、自成一派,很了不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給我們指明了道路,指出了前進方向。體育教師要有所作為,方可有應得的地位。前一段時間看到一位前輩將老師分為幾種類型,匠師、名師、宗師、經師、人師,你想成為什么樣的老師呢?體育是科學,體育是教育,親愛的體育老師們我們真的要有所作為,不能碌碌無為,當你成為學校的寶貝時,誰還能說體育老師沒有地位,體育老師是五大三粗。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重燃學習熱情提升業務能力

伴著“隆隆”的雷聲,我隨著學子匆忙的腳步涌入了河南師范大學的校門,為期七天的緊張的培訓學習結束了,七天以來身心上的壓力也終于有了如釋重負的感覺。回顧這次參加培訓學習,感觸頗多,收獲多多,不虛此行。

一、重燃學習熱情,磨煉了學習意志。作為一個七零后的中年教師,近年來雖然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但是像這次的培訓,時間如此之緊,心情從未有過的輕松和。以前也參加過培訓,但要么是本專業的業務培訓,要么是作為省級專家參與指導。聽課要弄懂,操作要弄通,研討要發言,作業要完成,點評要及時,感言隨筆行,測試要通過,圈變勾才行,見縫插針學,仍墜云霧中。而這一次的學習和以往是不同的是,白天的聽課幽默而風趣,晚上的活動自由而安逸,七天的學習就這樣輕松愉悅地完成了。常言說“活到老,學到老”,今后一定要有這樣的精神和意志,去克服身邊的困難。

二、升華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育技術。培訓前,本人認為教育教學論文是一個不可捉摸的東西,一談到論文,就會談方色變。但通過學習我知道了,要想寫出一篇高質量的論文,就要有九個問題意識,首先是問題意識,同時要區分問題和問題域以及真問題和假問題。其次,要有視角意識,要有獨特的視角意識,才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還要有立場意識。研究立場是研究者進入研究時所秉持的價值取向與研究態度。其中包括本土立場與異域立場、學科立場與非學科立場、參與者立場與旁觀者立場、官方立場與民間立場、自我立場與他者立場。還要有前題意識。研究時要搞清楚該研究是在什么樣的前提條件下開展的。還要有界定意識。限度意識也可稱之為邊界意識、界定意識,即要認識到任何研究都是有范圍、有邊界的,教學研究中要對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研究條件做出必要的界定。還要有特性意識。

堂教學三步曲”的模式,只知道第一步是創設情境,設置教學活動,學習后才特性意識,也稱特殊性意識,是指研究中要突顯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等的特性以區別于其他研究。還要有分類意識。分類對教育研究至關重要,要確定研究范圍,形成研究體系,認清研究對象,帶來研究創新。還要有分層意識。分清層面,就可以更好地區分事物,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個層面上從事研究工作。可以更好地界定研究的問題、范圍與性質。最后要有成果意識。要及時寫作、要成果發表。經過培訓,我學會了如何來寫論文,教育技術能力上了一個新層次。

總之,學以致用,用有所成。中心校精心組織的本次骨干學習活動,使我受益無窮。

篇3: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豐收明德小學:張曉輝

我有幸成為市骨干教師培訓班的一員,這也給我提供了這個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集中培訓、分學科培訓、有學員間的互動交流,專家進行講座。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們所講內容深刻獨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發人深省。在此之前,我也曾出去培訓過幾次,但每次都是以聽教師的課堂教學為主,所看到的都是經過了層層包裝的課堂實況。這次聽了他們各具特色的前沿講座,雖然我不能做到照單全收,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全新的管理體制,對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無不起著引領和導向作用。這次培訓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為科研型教師的信心,給了我們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論引領。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必須更新觀念。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廣泛運用,“教書匠”式的教師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需要了,這就要求教師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書齋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研究。必須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并將其運用于教育工作實踐,不斷思考、摸索,朝著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師為本的觀念應當轉為以學生為本,自覺讓出主角地位,讓學生成為主角,充分相信學生,積極評價學生。

通過此次培訓,我在教學觀上有了一定的轉變,不能為了教書而教書,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教學不光是簡單的傳授知識,要重在教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不能只讓學生“學到什么”還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掌握了方法,終身受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除了學習,還要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時間,發揮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堅持不斷地學習,積極進行知識的更新。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教育現代化工程的不斷推進,當前以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興起,正猛烈地沖擊著各學科的教學。在網絡理論下知識突破了原有書本的限制,不再以點的形式出現,而是以流的形式傳遞,使教學觀念,教學主體,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形式都發生根本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靠二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主動、探究、合作”學習方式,傳統觀念下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聞道有先后”的觀點,也將被基于新課程教學提出來的“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實踐,學會創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師應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網絡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教與學的改革深化。學習,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通過此次培訓,我在教學觀上有了一定的轉變,不能為了教書而教書,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教學不光是簡單的傳授知識,要重在教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不能只讓學生“學到什么”還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掌握了方法,終身受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除了學習,還要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時間,發揮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