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案編寫心得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教師學案編寫心得
匆匆忙忙3天的培訓就結束了,應該說收獲很大,現總結如下:
學案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課堂效果,課堂能否高效和學案息息相關。
一、編寫學案時的注意事項:
1、編寫學案要緊扣課本,不擴充、不發散,不顯示教師教課
的內容,像重、難點、課堂點撥、小結等等都不再出現在學案上。
2、溫故知新部分老師設計時要找準新舊知識的間聯系,切入點要好,設計的問題能夠起到正遷移的作用。
3、設問導讀是學案的核心,教師只有充分閱讀教材、挖掘教材、查閱資料,才能下手編寫,當然,要想起到實效一定要充分研究學生,把問題設計的通俗易懂,逐層遞進,我相信如果能夠做到這些一定會事倍功半的!
4、自學檢測部分的練習題,教師要選取一些難度小、坡度低的題,應該是大多數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能夠夠得著的題目,或者就是例題的小變形。
5、鞏固練習題是課堂上學生要做的、要學的,那么教師在設計時要避免單一重復,要考慮題型的多樣性,可以設計坡度,教師點撥,通過這一部分題目的訓練學生真正掌握、理解新知識,學會應用新知識。
6、作為當堂檢測部分的試題難度要降下來,要讓大多數學生會做,讓他覺得學完這節課能夠處理這部分題目,他才會有信心、有興趣繼續學習數學,才會喜歡數學,試想一到當堂檢測啥都不會做,任誰都不會有興趣!
7、拓展延伸部分的題目,要緊扣本節課的知識點、難點去發散或者新舊知識間的綜合運用,目的是讓優等生吃的飽。不對多數學硬性要求!
教師用好學案才能真正讓學案發揮它的價值,只有正確的使用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為我們教學服務。
二、教師使用學案時的注意事項
1、教師要提前把學案發給學生,并要求學生課前完成前三部分。
2、教師上課伊始就可以利用溫故知新導入新課。我們老師使用學案時切勿把課堂變成對答案課,設問導讀部分要先讓學生交流、碰撞,教師再做引導,這里教師不必再逐題核對,把握一個原則,學生會的不講,只講易錯點、難點、易混點。教師的作用就是幫助不同程度的學生真正理解、掌握,消除似懂非懂現象!設問導讀部分是學習新知的核心,要引導學生總結、反思、升華!真正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
3、鞏固練習部分的處理要細致,學生肯定會有問題,我們可以發揮好學生的作用,讓他們跟大家分享做題思路,教師再做點撥來幫助其他學生學會新知、掌握新知、鞏固新知、靈活應用新知!
總之,收獲很多,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做到深挖教材,研究學生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置適當的題目、合適的題目、設計高質量的學案,一定能為伊濱區教育貢獻更大的力量!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導學案備課模式理論知識編寫方法使用注意事項
資料大全定義
導學案是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它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配合教師科學的評價,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合作,自主發展的路線圖。
內容
導學案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教師精點、自主測評、學習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問題等環節。
導學案,是教師精心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創新的材料依據,從教師備課的角度來看,編寫導學案是一種創造性勞動。
“導學案”編寫應遵循的原則
導學案,是教師精心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創新的材料依據,從教師備課的角度來看,編寫導學案是一種創造性勞動。
1、課時化原則
盡可能的將一課時的內容寫成一個學案。按課時內容確定導學案的內容編寫。這樣,有利于調控課時學習的知識量,加強授課的計劃性、針對性、時效性,構建高效課堂。
2、問題化原則
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德育點隱入創設的一個個具體的材料情景(生活場景)或課堂活動中。通過一個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地學習之中。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
問題的設置,應當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和認知規律,學科信息要準確,問題的針對性要強。設置的問題既有利于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又有利于加強知識的拓展,強化與生活的聯系,具有較強的思考性。從而有效地把學生引入課本,把生活納入課堂,激發自主學習,引導交流討論又學會看書。
3、方法化原則
在學生讀書、思考、解答問題等環節的學習中,教師都要站到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便能夠及時適時的點撥學生應該如何去做。學案中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
4、層次化、遞進性原則
導學案的設計,要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因材施教,要讓優等生看到挑戰,中等生看到激勵,學困生看到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無論在哪個層面上,都要讓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去自主探究,獲取知識。設疑應首先考慮其知識的層次性和個性的差異性,導學導練要有適當的梯度。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對自己的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知識狀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
使用方式
導學案的使用是導學案實施高級目標(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基礎目標(文化知識的掌握)的關鍵.它的實施可以分為三個環節:課前預習,課堂探究,課后拓展、課堂小結。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自學中發現,思考,生疑.再思考,獲知.課堂探究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達成學習目標的關鍵過程.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合作的樂趣,體驗獲知的快意,體驗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教師適時的精點,更能達成教師"導學"功能的落實.課后拓展是落實基礎目標(文化知識掌握)的重要保障.課堂小結是本課所講的重點的一個歸類,可以更深層次的了解本課。
指導思想
1、關注學習方式,改善交互環境
切實落實構建生態課堂的教學理念,完善學習方式,拓展學習時空,構建立體交互環境、做到生生交互、書生交互、師生交互、組內交互、組際交互、生媒交互齊舉,倡導自主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關注課堂教學效益
堅持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的理念,優化教學過程,減少無效或低效教學活動,實行精細化教學,力求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篇3:鳳凰中學導學案編寫與使用培訓筆記
鳳凰中學導學案的編寫與使用培訓筆記
吉爭上
一、為什么要編導學案?
教學中存在三大矛盾需要解決:
1、學生與教材的矛盾
2、教與學的矛盾
3、教學與考試的矛盾
什么是導學案呢?
由預習提綱、預習題、任務單、活動卡演變而來。
導學案是依據新課標,針對學生學情,為改變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而設計的輔助學習方案。是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師本化、生本化。
二、如何編寫導學案
如何對教材進行整合、進行二次開發?
依據課程標準。
根據海南省中考考點。
根據學情,找準學生學習的起點。
參看教學參考、優秀教案、課后練習、學習指導、同步練習。
《導學案》編寫的五個基本要素:
1.學習目標:《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為課時目標,制定的依據是學科《課程標準》、《課程綱要》、學材和學情。學習目標要明確、具體、能達成,可檢測,以科學合理的目標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習內容:學習內容是實現學習目標的重要載體,要依據課時學習目標安排學習內容。所安排的內容應是一個課時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以問題的形式出現,問題設計要有層次,有內在的邏輯聯系。
3.學法指導:學法指導要具體、實用,要貫穿于整個學習的過程之中。既要有學習方法的指導,也要有本學科研究方法的指導。
三、如何使用導學案?
提前印發給學生。也可以設預習課,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自學。
督促、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上課前要求小組學科代表收交登記導學案,教師批閱,發現問題。
基礎知識通過檢測(小測驗、聽寫、默寫等)完成,重點問題(需要探究的問題)通過學生獨立思考、討論、展示、點評三個環節完成。(小組合作學習)
上完課要求小組學科代表檢查登記學生整理導學案的情況。
有了導學案可以不再布置其它作業。
一定要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再上課。
**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