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五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報告
五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報告單
一、概況
我校五年級學生本學期參加教研協作體語文學科質量檢測,在這次質量檢測中,我校教導處對考試進行周密組織安排,考試過程嚴肅、有序、真實地考察了學生的學習情況。
本次考試,從試卷命題看,本次質量檢測的內容全面,有漢語拼音、漢字、詞語、句子、閱讀、作文等幾方面;題型多樣,有看拼音寫詞語、選擇正確讀音、改錯字、填詞語、關聯詞語填空、改寫句子、課內閱讀、課外閱讀等;考題難度適中,緊扣教材重點,改變了“難、繁、偏、舊”的出題方式,符合新課標的精神,落實了新課標中所提出的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考察了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考核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等,同時也是對我們教師平日教學的一次檢測,鞭策,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正確傳授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用學道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本次考試共有413人參加考試,從考卷看,不論是卷面的整潔程度,各題的正確率,各班的平均成績,都可以看出我們的教學在進步。
二、取得成績及原因:
1、習慣靠平時養成
從學生的答題情況看,學生書寫比較規范,卷面比較潔凈,但照比高要求的書寫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能看出良好的書寫習慣逐漸養成。新課標強調學生的語文基礎素質應注重學習態度、習慣和方法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而認真書寫對學生的發展來說益處很多。從大多數學生能夠認真書寫看出老師們平時在培養學生習慣的訓練上是比較扎實的。平時學生在答題的時我們就很關注學生的卷面情況,總會留出2分評價學生的書寫,因此學生對書寫也很看重。我們還會一如既往的進行書寫習慣的培養。
2、扎扎實實打基礎
學生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掌握扎實。如:第一題看拼音寫詞語除個別學生把“吩咐”和“崎嶇”這兩個個詞語拼錯而寫成了其它詞語外,其它寫得都非常正確。選擇正確讀音除個別學生把骨髓(suǐ)選錯外,其他學生都是正確的,改錯別字正確率達到97%,補充詞語一題,學生掌握很好,但選擇一個詞語造句這要求,學生完成不夠理想。可以看出學生在造句上缺少系統的訓練。作為執教者,有責任在下學期對學生進行完整而有系統的訓練,讓學生造句能力得意提高。從句子相關題目看,學生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解題。縮句“我從同學家的收音機里聽過幾次《青年近衛軍》的連續廣播”出現錯誤較多,其它題目問題不大,屬于個別情況。
從學生的基礎知識答題情況看,學生審題認真,對知識的掌握準確,并能熟練應用,改掉了以往丟題、審題不認真等馬虎的現象。同時也反映了教師平日教學備課認真,傳授知識準確。另外,成績的取得與本學期年組教師按時教研、集體備課是分不開的,尤其期末復習階段大家將易錯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3、課內閱讀能力的培養
學生課內知識掌握熟練,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如:古詩內容連線這樣的題,學生基本不丟分,說明我們的學生有良好的傾聽習慣,課堂聽課效率高。也說明老師們授課時能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平時訓練到位,不僅傳授知識還能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尤其本學期的活頁作業的精心設計為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試卷中課內閱讀部分選的是《走遍天下書為侶》中的重點段落,學生能根據平時的積累有條理地進行分析理解,完成情況比較好。問題集中在“故地”的理解和讀書哪三步上。期中“故地”一詞的意思應該是“老地方”,可有的學生理解成了與書有關的內容(語文教參22頁這樣寫道:‘故地’指書已讀多遍,理解并熟悉)。經過我們集體探討研究認為參考書中的這句話是在分析理解句子,而不是單純地進行解詞。這樣寫是把“故地”在這個比喻句中的隱含著的意思寫了出來,其實是為理解句子服務。最后我們決定為“老地方”為正確答案。
課內閱讀有這樣一題:讀書分為三步,每步都有任務,他先(),再(),最后()。標準答案上給的是原文中的重點詞語摘錄。學生在答這題的時候有的是原文的摘抄,有的是總結歸納。從這題上看,我們認為總結歸納應該是更高一層次的答題方法,應該提倡。那么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有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課內閱讀一題完全能考核出老師的平時教學及學生聽講狀態。也反映出學校重視平時的教研工作,講究實效。年組教研落到實處,周一、四下午集中教研時,有專人負責備課,除關注必須統一的內容,重點研究教學策略和學習方法,并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預設前瞻性地研究問題。此外,我們幾位教師經常是遇到問題及時教研。課間、閑節,只要我們幾個老師碰到一起,就有問題討論。有時早晨碰頭簡單說一說今天講什么,練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做到心中有數地走進課堂。特別是全組教師在本學期集體教研展示,做到有效溝通優勢互補,發揮了團隊力量。
4、多閱讀、多積累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斷提高。本次檢測中課外閱讀文章內容包括兩篇,一篇是說明文,一篇是記敘文。其中說明文閱讀中有一題是:請你簡單概括出這種書的特點:。從這題的完成情況看,依然是學生總結概括能力要弱一些。因此我們老師一定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培養學生歸納、總結、概括的能力。縱觀整個課外閱讀,我們學生能用較快的速度閱讀,并能領悟文章的內容,正確回答所提出的問題。這與我校的讀書活動分不開的,各班學生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大量地閱讀課外書,并開展讀書交流活動,積極寫積累園,長期地練習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5、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本次習作是要求學生用真情實感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寫出你對父母的愛。文章內容要完整,記敘要有順序,語句要通順,字跡要工整,字數不少于400字。第一,在作文中,學生們的段落清晰,結構明了,很有條理地表述出自己要表達的意思,感情真摯,可見,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明顯提高。第二,學生能用具體的事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第三,最可貴的是學生感情細膩,從平實的生活中采擷出讓人感動的生活瑣事來表現自己對父母的愛,個性的表達,證明了學生的觀察力、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成績的提高也滲透了老師的辛勤汗水,本學期五年組老師加強了對作文教學的指導和批改,尤其老師們能認真上好作文評改課,每周堅持寫兩篇日記。此外我校的讀書活動對各班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這些都促進了學生的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存在的問題:
1、個別的學生知識掌握不牢。如:fenfuqiqu這兩個音節的拼讀,“賤”字的組詞,低頭折節中的“折”字的正確寫法等。
2、學生造句能力不高。寫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對學生來說應該不難,但學生造出的句子簡單,模仿課文中的句子比例很多。可以看出平時這方面的訓練少。
3、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繼續培養。一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體現在課內閱讀中對“故地”讀書理解。二總結歸納的能力,回答問題不準確的能力。體現在讀書三個步驟的總結歸納上。三是在課外閱讀中的想象能力。這主要體現在課外閱讀中展開想象,“說說父親在向孩子召喚什么”這道題上。因此,在以后的學習中繼續練習和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語文實踐能力,同時繼續語言積累。
4、在作文中,很一少部分學生還不能達到中心明確,緊扣中心來敘述。只注重抒情,沒有具體事例。還有的學生敘述中心無關的情節過于羅嗦,從而削弱了對于中心的體現。
四、改進措施:
(一)繼續重視基礎知識,關注習慣培養。
1、每節課要抓好基礎知識的教學,尤其字詞教學不能忽略。在每節課的教學中,要安排出相應的時間進行字詞的教學,從音、形、義三個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讓基礎知識教學成為語文教學中的必備環節,更好的夯實學生基礎。
2、加強學生選擇詞義的能力。在平日的學習中鼓勵孩子多用字典,利用好字典這位老師;在查字典的過程中提高辨析詞義的能力。
3、繼續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豐富學生的知識。因為沒有一定的閱讀數量,就不可能形成語感,不可能形成豐厚的語言積累,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就缺少根基和土壤,也就無法為孩子一生的發展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礎。此外,在閱讀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等,逐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課內、課外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結合語文教材,在語文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2、帶領學生參加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以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和綜合實踐的內容為基點,向課外縱深拓展,組織多種多樣的語文活動,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實力的提高。比如說,開展行讀書交流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大賽等等,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愉悅,并有效的提升了其語文綜合能力。
3、以提高寫作能力為出發點,進行多樣的作文訓練。堅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利用好作文評改課,讓學生在一評一改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堅持寫好日記,寫自己的心里話,真心話,寫自己身邊的事,寫自己想象中的事。
結合課文的特點,根據文章的不同讓學生針對課文進行文章的仿寫訓練,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另外,結合日記的寫作,可以從不同內容,不同題材方面進行變換,增強學生寫作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能夠表述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為行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做好學困生的輔導工作,多關心,多鼓勵,保證人人不掉隊。
1、以課堂為突破口,讓學困生不掉隊。從每堂課開始,讓語文基礎薄弱的同學不在課堂上丟失知識。問題的設計要簡明,難度要簡單,讓基礎差的學生也能在課堂中找到感覺,找到學習語文的信心。
2、形成互幫小組,讓學困生不掉隊。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為基礎薄弱的學生找到適合他的學習小組,在學生自愿的情況下讓互幫小組中的同學成為他的小老師,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上的互助,減少平時知識上的欠缺,并讓其形成學習上的自覺。
以上的分析及想法十分不成熟,因此,非常懇切的希望能得到領導和優秀教師的進一步指導與指正,謝謝!
篇2:小學五年級語文上期中考試質量分析
一、試卷分析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工具性很強的學科,本次試卷題型多樣,題量適中,難度適宜,覆蓋面較廣。試卷緊扣語文訓練的三大板塊:基礎知識、閱讀、作文,對五年級的學生的知識、能力、書寫習慣進行考察。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語文基本功方面:
試卷答題中可以看出:字、詞、句基本功的訓練不夠到位,同音、形近字不能正確辨析,該掌握的基本句型也容易出錯,病句修改練習失分較多,對要背誦的語段部分學生不能準確記憶。
2、閱讀積累方面:
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夠強,學生缺乏對一篇文章整體意思的把握能力,對部分含義深刻句子不能準確領會,特別是語言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欠缺,缺乏從文字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習作方面:
個別學生習作審題不清,選材新穎的不多,不善于從生活中選取真實、鮮活的事例,所選事例不夠具體生動,思路不夠開闊,部分學生習作內容空洞,能把一件事情完整、具體清楚表達的能力較弱。文中出現錯字、錯句情況嚴重。反映出學生語言基本功不夠扎實。學生的試卷書寫不夠工整、卷面不夠整潔。
4.學習習慣:
學生的書寫習慣不是太好,部分試卷卷面又亂又臟。答題時不能認真審題,仔細思考。有
篇3:學年度第二學期五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質量分析
**學年度第二學期五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質量分析
昌江縣第六小學陳少林
期末考試已經結束,此次考試,我班同學的成績較以往略有進步,通過考試,同學們看到了自己一學期以來的學習質量,我也了解到了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了全面反思教學得失,提高和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現將本次考試做如下質量分析:
一、基本情況
本次考試參考人數為32人,總分為2630分,平均分為82.19分,及格人數為32人,及格率為100%,優秀人數為15人,優秀率為46.9%,最高分為96.5分,最低分為61分。其中90分以上的有9人,不及格的有0人。
二、試題分析
本次考試試卷知識覆蓋面不是太廣,整體來說比較簡單,從“基礎知識”、“閱讀實踐”、“習作”三個板塊對學生進行考查,著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能力,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改理念,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
“基礎知識”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字的音、形、義的掌握、關聯詞的運用及書寫技能、判斷題、修改病句和按課文內容填空;“閱讀”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