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學期第一個月語文教學小結
一年級的學生從幼兒園進入到一個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新的環境必然要求新的學習習慣與之相適應,所以初入學的第一個月內,重點就是對學生進行課堂常規的訓練,從師生、生生之間的問好到教室內桌椅板凳,桌子上文具擺放;從上課時的坐姿到握筆;從端書到舉手;從舉手回答問題到拼音的書寫格式,每一樣都要悉心指導,反復強調,直到每一項都能做到規范。
關于檢查學生拼讀。讀音節的四聲是個難點,特別是二三聲的認讀不容易讀準。剛開始,我會讓所有學生一起讀讀,讓會讀的同學帶帶讀得不熟練的,在這種互助影響的讀書環境中,孩子們的進步也是非常快的。練熟了之后,我會讓學生一個一個讀,對學生進行逐個檢查,目的是了解每一個孩子的拼讀情況,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
讓學生當小老師。在教學拼音的時候,我邀請學生當小老師,鼓勵他們帶著全班進行字母書空,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一個個爭先恐后要當小老師,要帶領大家書空。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我們完成了學習任務。學生們都盼著下節課能有機會當小老師呢!
關于寫作業。孩子們寫作業的速度有快有慢,書寫速度相差很大,快的沒幾分鐘就完成了,慢的十多分鐘都寫不完。寫字速度的不同跟孩子們的拼音基礎有關系,剛開始學寫漢語拼音,有拼音基礎的孩子書寫就會熟練,速度就會快。上小學前,沒有學過拼音的,就會慢一點。這時候,作為老師不能催促那些寫得慢的孩子,而是應該給他時間慢慢適應,讓他在不急不躁的環境中寫作業,努力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漢語拼音的書寫還需要注意四線格的占格問題。
關于布置作業。由于現在國家規定幼兒園的孩子以愉快玩耍,開發智力為主,所以孩子們沒有記作業的意識,不會寫字。所以,這個月的作業,我布置得非常有規律。新學的字母課堂上每個字母各寫兩行,家庭作業也是每個字母各寫兩行。放學之前,我會把家庭作業寫在黑板上面,給孩子們解釋一遍,讓他們慢慢有記作業、做作業的意識,然后我再用優學通和qq群再發一遍作業,以便家長了解孩子的作業。
這一個月,我覺得很忙碌,很辛苦,但也很快樂.學生活潑好動、自制能力不強。所以在教學中,我總是精心考慮教法,想方設法提高教學質量。回顧過去,有困惑、有收獲;有反思;有成長。展望明天,有信心,有希望。
篇2: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小結
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小結
新年的腳步近了,一個學期又要過去了。在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回顧這一學期,是既忙碌又充實,有著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求實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業務素質。
“學海無涯,教無止境”,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而教育教學又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所以,一直以來我都積極學習。我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新課程培訓及各類學習講座。另外,我還利用書籍、網絡認真學習了語文新課程標準,以及相關的文章如《新課程教學理念與教學設計》等。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讓自己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并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語文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課改的要求,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此外,我還積極參加學校每周的教研活動,平時有機會就走進其他老師的課堂,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以便改進自己的教學。通過這些學習活動,我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二、加強教學基本訓練,搞好常規教學
抓好常規課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所以我特別注重抓好這一個環節。
1.認真備課,堅持提前備課,做到深入鉆研教材寫好教案,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2.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3.注重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把課前預習、聽課學習、訓練拓展、反饋遷移各學習環節結合起來,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學習與課后練習及背誦相結合,做到聽、說、讀、寫協調發展。在寫作教學方面,將課堂作文和課下周記,平時的閱讀摘抄結合起來處理,既完成了教材規定的寫作教學任務,又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本冊教材課文教學與寫作訓練脫節的不足,使學生的寫作水平較過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寫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4.關心愛護和轉變差生。總的說3、4班的語文基礎較一般,且兩級分化較為嚴重,因此,當學生取得一點點進步時,我就給學生很大的鼓勵,使學生充滿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三、加強反思,及時總結教學得失。
當然,在取得進步的同時,我也逐漸發現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如對于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思考得還不夠多,不能及時將一些教學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在語文教學中有特色、有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等等。這些都是我今后必須努力改進的目標。
但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我一定會在將來的教學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篇3:低年級語文教學組聽課活動小結
11月份的第三周,我們低年級語文教學組進行了校內公開課。8位語文老師精心備課、制作課件、認真講課。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對于在班上聽課的老師收獲頗多。下面我就把此次聽課活動小結如下: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聽完幾位老師的課后,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但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課本。郭瑞娟老師在教學《四季》時,為學生學習新課打好了扎實的基礎。課中,她抓住文章中比喻、擬人等說明方法,引導學生對描寫四季的句子進行分析比較。最后,她從顏色、動物等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對四季的擴展,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郭老師優美生動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羅老師教學的《窗前的氣球》,一開始用寥寥幾筆畫出了三個不同顏色的氣球,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時也啟發孩子的思考,激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并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馬老師在教學《升國旗》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并找出描寫升旗的語句,體會愛國之情。學習中還穿插著齊讀、開火車讀、示范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著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獲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李老師給大家示范了一節寫字課重點講解“暖”對別人伸出一雙友愛的手,才會感受到溫暖。“溫”有陽光的照射才有溫暖。學生寫字之前集體讀筆順書空,再認真書寫。班上82個孩子一起認真書寫,當時看到孩子們認真書寫的情景,聽課的老師都好奇的站起來看,個個認真,字體工整。就像印在紙上。禹老師在教學《識字6》時。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么貼切到位,如荊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后的課堂上,我也試著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聽課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低年級的幾位老師多數都是經驗豐富的中青年老師。課堂整體的設計和上課條理清晰明了。針對課堂要完成的目標,能把握住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控課堂。我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優點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