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上期中測試數學卷面分析
1.試卷所呈現的特點:
本次命題立足課本、關注過程、重視方法、體現題量適中、范圍全面、難度適宜,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置一些與生活實際相關的、能體現綜合應用的和創新思維的內容,有與生活相關的題,也有個別是能力提升。總得來說,從不同方面考查學生對“四基”的掌握情況。
2.整體情況分析:
總得來說,這兩個班每個分數段的人數大部分分布比較均勻,不及格的人數之多,而優秀的人數比較少。這也告訴我在加強培優的同時,加強注重對中等生及后進生的輔導,讓優秀的學生越來越多。這兩個班的成績低于其它倆個班的平均分,相差4分,還有一定的差距。以后,我會更加注重補差,對學困生抓得比較緊,作業盡量面批面改,使學生真正做到把所學知識吃透。課堂上,最大限度的讓學困生進行回答,既檢查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不再害怕數學,體會到只要上課認真聽,課下認真做題,數學還是很簡單有趣的。
3.答題情況分析(依據圖片簡要分析原因。)
(1)亮點
由于復習階段較為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與計算能力的練習,孩子們對第四大題口算題、第三大題的第1小題做得很好,出錯率極低。
(1)第四大題口算題
95%的學生做全對,主要是平時注重對這方面的練習,特別是對計算方法和習慣的要求嚴格,學生才會做得這么好。
(2)第三大題的第1小題
90%的學生做全對,這源于平時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練習,特別是對小數除法的計算、運用小數乘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練習,特別是“去尾法”和“進一法”,所以才會做對。
(2)主要問題:
錯例:第一大題第2小題
考察內容:小數除法和保留近似數
考察能力:考察學生小數除法的筆算能力。
錯誤原因:其中第2小題第(1)小題學生做得不錯,關鍵是第(2)小題學生錯得比較多。學生沒有認真審視題目信息,部分孩子沒有看到最前面的“2”,把“2.7÷11”錯看成了“7÷11”而算錯得數,說明學生習慣不好,太馬虎。平時對習慣的養成還不夠。
錯例:第三大題第4小題
考察內容: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考察能力:考察學生運用已知條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錯誤原因:這道題主要是考察學生對被減數、減數和差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知道被減數=差+減數,根據這一關系解決這個問題。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難度太大,學生無法解答,只有一小部分程度較高的學生才能解答,所以錯得比較多。
錯例:第五大題第4小題
考察內容:小數乘除法、面積公式以及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考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錯誤原因:這題學生錯得比較多,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學生沒有認真審視題目信息,題中是0.09平方米,而0.4是分米,以至于部分孩子沒有進行單位換算而做錯。第二,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對題意的理解不夠透徹,認為問題和正方形的周長有關系,實際求正方體的體積,分不清,用大正方形的周長÷地磚的周長,實際應該用房間的面積÷地磚的面積,說明我在講解此部分知識的時候只注重了計算,不靈活,沒有教會學生觸類旁通。
4.我的思考。
通過這次考試,追究其原因,發現問題還不少:第一,在平時的課堂中沒有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填鴨式教學模式有所變化,但教師放手太少,以至于學生太死板不靈活;其二,課前準備不夠充分,課備的不夠詳細,沒能從學生方面多加考慮;其三,后進生的關注與輔導工作做得還不夠,沒能和家長共同關注孩子的學習.
5.努力方向。
(1)、好的紀律是學習的前提,好的習慣是學習的助手。在教學過程中,從細節中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如提前做好學習準備、發言時聲音要洪亮、學會認真傾聽、做題之前要仔細審題,理清題中的數量關系等等。
(2)、及時總結自己在課堂中的得失,多和其他教師交流溝通,把知識內化,以學生易于接受、掌握的方式再次教學。
(3)、多關注后進生和優等生的輔導,多和家長溝通,共同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篇2:小學四年級數學期中卷面分析
卷面分析
本次期中考試試卷,總的來說,其考核內容是比較全面、綜合的,沒有超出所學范圍,能全方位考核學生對上半學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在題目的安排上,由易到難,題量適中,分數的分配較合理。整張試卷,對于本學期上半學期知識的考核是全面而詳盡的,在難易度上是適中。但學生考出來的成績卻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
(1)、概念不清晰、不扎實。
如:判斷題中“一個梯形中只有一組對邊平行”,部分學生判斷錯;還有填空題中“從個位起,第()位是百萬位,它相鄰的兩個數位是()和()”,部分學生出錯。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強概念教學,使學生能靈活運用,該記準的一定記準,不能似是而非。
(2)、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
學生在應用題上失分最多,很多學生不會分析題意,在以后的教學中教給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改寫以萬為單位的數丟失“萬”字;題目要求估算的卻計算。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計算能力有待提高。
學生計算錯的較多,以后應繼續加強計算訓練。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做到:
(一)、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而發揮教師群體力量進行備課,可以彌補教師個體鉆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討教材,準確把握教材。
2、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3、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都要力爭在第一遍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活用”知識,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水平。
4、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素質。課堂教學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師除了備好課還必須具有多種課堂教學的藝術。包括組織教學的藝術、啟發引導的藝術、合作交流的藝術、表揚激勵的藝術、語言藝術、板書藝術、練習設計藝術和動態調控的藝術等等。
5、堅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數學教師要經常對自己教學中的得與失進行自我反思,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求改進的措施和對策,總結成功的經驗,撰寫教學案例和經驗論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課堂教學的素質和水平。
(二)加強學習習慣和策略的培養。
新教材的教學內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維要求高,靈活性強,僅用大量機械重復的訓練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教師一方面要精選、精編靈活多變的針對性練習、發展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如:獨立思考的習慣,認真讀題、仔細審題的習慣等等
(三)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
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補差工作是每位數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教師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做好以下工作:堅持“補心”與補課相結合,與學生多溝通,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方法指導;嚴格要求學生,從最基礎的知識抓起;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篇3:某小學二年級數學測試卷面分析
一、基本情況
全鄉共69名學生絕大多數學生基礎很牢固,學習興趣濃,學習態度端正,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探索知識。
二、取得成績
本次測試全鄉有69人參加。這次考試總分5063分,學生平均分73.38分,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22分。及格人數是56人,及格率為81.28%,優秀人數為24人,優秀率達到34.78%,本套試卷難度不是很大,以《新課程標準》為準則,以現行教材的教學內容為范圍,做到“三重”:
重基礎,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重能力,包括數學的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數學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創新,即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三者比例一般為7∶2∶1。同時題目類型力求做到全(覆蓋面廣、題量大)
學生輕易接受,學生對本套試卷的答題情況較好,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和期中相比有很大進步。
共性:
從全鄉五個班級上看,存在一些普遍的優點和不足,從全鄉二年級學生取得的成績中可以看出教師所教的知識比較全面,學生答得都很好,從試卷中看出學生的自學能力很強,從而看出學生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強,這與老師的平時訓練有密切的關系。
個性:
從本次試卷中可以看出個別教師的培優輔差工作做的很好,比如本次考試中有的同學得了滿分。
三、存在的問題:
(一)共性:
第一:
從試卷中反映出來馬虎現象很嚴重。比如:第一大題用心填一填第9小題:今年爸爸比我大26歲,5年后,我比爸爸小()歲,學生沒有認真讀題,用減法計算的比較多,學生沒有真正去理解題的意思就進行答題,在今后教學中應該注意這一點。
第二:
對比較難的題不愿意動腦去分析解決,比如第六題中第3題,看上去很麻煩,學生就不愿意再思考下去。
第三:
不會檢查試卷。做完題后就在那里坐著,不去檢查。
(二)個性:
從試卷反映出如下問題:[-小/學教學設計/網_
比如:第二大題填空的第2小題判斷:3和2相加,可以寫成乘法算式是32,少數同學理解成是對的。
第五大題認真計算,你真的好棒:這道題只有個別學生錯1、2小題,都是馬虎造成的。
總體看來,本次測試對個別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
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在培優的同時也應注意到差生。
第二:
對部分同學的馬虎毛病必須在平時克服掉,改掉這些壞毛病。
第三:
培養學生不愿意分析較難的題,一看見較難的題就自動放棄,永遠品嘗不到成功的快樂。
總之,本次此時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能力,對今后的教學也是一個促進,在今后的教學中,抓好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到的知識不僅學會,而且會應用,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做到把知識真正用活,做一個合格的學生。
四、提出建議:
從卷面上看,二年級數學試卷應該有考查計算能力的試題。第四大題出的較好,望今后多出類似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