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期中考試卷面分析
六年級數學期中考試卷面分析
(**~**學年度第一學期)
本學期期中考試已經結束,學生考得不是很好,通過這次考試,有必要對這次測試的優點與不足進行分析,以便取長補短,更好地做好教學工作。縱觀這次考試試題,主要特點是難度適中,題量輕,注重測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開放性操作性的題目有所體現,試題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的口吻將所有試題連貫起來,具有極強的人文性、基礎性、全面性和趣味性。
一、整體情況分析
從本次考試成績看,整體情況不是很好。本班有39人,考試人數38人,總分1911.5分,最高分93.5分,平均分50.3分,及格人數20人,及格率52.63%,優秀率21.1%,85分以上8人,70~84分10人1,60~69分2人,20~59分6人,19分以下12人。
二、試題分析
1、考試類型
這次期中試卷的內容充分依據課標的精神,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注重了基礎知識、能力及拓展延伸的綜合測查。試題主要包括“填空”、“判斷”、“選擇”、“計算”、“操作”、“解決問題”六大部分,兼顧了各類學生的差異。
2、試卷特點
(1)、題目緊扣基礎,難易有度,給學生略有挑戰的考試。
(2)試題以生活素材為情況,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試題的綜合性強,以靈活的形式真正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4)試題注重教學知識的實用性,關注了學生的體驗。
三、答題情況分析
(一)填空題:總得分836分,實得分365.5分,得分率43.72%,出現問題較多的是第11小題,主要原因是學生不懂得判斷哪個是“單位1”的量,還有的是學生馬虎造成的錯誤,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習慣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的仔細認真程度上有問題。
(二)判斷題,判斷題有5小題,總得分190分,實得分126分,得分率66.32%錯誤率較集中的是第4小題(因為×=1,所以是倒數,也是倒數),學生不懂得“互為倒數”是指兩個數之間是相互依存的,一個數不能稱之為倒數。
(三)選擇題,此題共有5小題,總得分190分,實得分84分,得分率44.21%。本題錯誤最多的是第1小題、第5小題、,第1小題(9:11的前項加上9,要使比值不變,后項應乘()①2、②3、③4、④5),大部分學生選④,學生對比的基本性質理解不透徹,第5小題(有一杯200克重的鹽水含鹽10克,這杯鹽水中,鹽與水的比是()①1:19②1:20③1:21),這題大部分學生選②,出錯原因是沒有認真思考,掌握知識不靈活。
(四)計算題,此題包括1、口算2、解方程3、化簡比4、計算(簡算),此題應得分1216分,實得分594.5分,得分率48.89%,口算和化簡比做得較好,解方程,計算(簡算)做的不是很好。一方面運算定律不懂靈活運用,另一方面做題馬虎,數學、運算符號看錯。
(五)操作題,應得分228分,實得分177.5分,得分率77.85%,此題大部分學生做的較好,但幾個差生對東西南北這幾個方向還弄不清楚。
(六)解決問題:應得分1140分,實得分564分,得分率49.47%,失分的原因:不能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學生計算不夠準確,學生解題的思路還是比較窄,出現較多體現在第5和第6題,(路程問題和“已知比一個數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分數應用題)。
四、改進措施
考試既具有診斷功能和反饋功能,還具有導向功能,也為我們今后的教學帶來一些思考,結合以上問題,我認為今后的教學要注意以下方面:
1、教學行為要嚴謹。
2、計算教學常抓不懈。
3、要有效地溝通數學與生活間的原始連接。
4、要認真鉆研教材,全面把握教材。
5、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6、在課堂的教學中要關注到訓后進生的表現。
篇2:小學三年級語文上期中考試卷面分析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考試卷面分析
保梅小學王初農
一、學生成績
本班學生人數17人,實考17人。試卷滿分為100分。最高分70分,最低分9,平均分39分,及格率29%。從整體看學生成績差又發揮的不好。但這次中考比第三至第四單元考得好一些。
我認為這次中考內容是圍繞教材出題,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具有較強的生活性,能夠啟發學生的創新和想象力,我現將本次考試做如下分析;
一、試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試,試卷從基礎知識、閱讀、作文等方面對學生的知識、
能力和習慣進行了較全面的檢測。整份試卷密切聯系教材,關注學生的實際,
題量、難易適中,覆蓋面較廣,體現出靈活性和綜合性,試卷命題堅持力求,體現新課標精神,拓寬語文教學領域,打通課內外學習語文的渠道,檢查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能力及課內外閱讀能力。注重課外閱讀的輔導,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試卷力求通過一些開放性的試題,答案多元的試題,引導學生設計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試卷還力求體現人文性、趣味、性和靈活性,打破舊的命題模式。,識字能力、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積累運用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二、答題情況
(一)取得的成績
1、多數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比較差。
從學生答卷情況看,本次期中考試學生對漢語拼音,生字詞掌握不好可以,
尤其是生字詞失分較多;背誦的課文,大多數學生都不掌握。成語和句子都不掌握,這種題的答題方法,很多丟分。沒有達到了《課標》要求。本學期來,教師注重了基礎知識的教學,開展的各類訓練非常扎實;同時也注重了平時課內知識的積累,以及對課外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問題的觀察和積淀,讓學生的記憶、理解及應用能力得到了一點提高,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習作
本次習作緊密聯系日常生活,要求以生活的情況寫夢從中可
以看出,通過半個學期的寫話、日記訓練,學生的習作水平已有了明顯提高。
但由于大部分學生審題不清,寫作是離題,是失分最大的原因。
(二)存在的問題。
1、部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不夠扎實。重視積累,就等于給了學生一把學好語文的金鑰匙,語文教學效率會迅速提高。學生平時缺乏大量的閱讀、積累、欣賞、感悟,遇到一些較靈活的題,就感到束手無策。
2、學生的閱讀量不夠,閱讀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教師已注重了對學生
閱讀的積累,但有部分學生平時的閱讀只是草草讀過,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會精讀,缺少思考。教師的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教給學生方法,針對不同的內容進行有目的的引導,有效的閱讀方式,閱讀策略是閱讀能力發展的重要保證。
3、學生的語文素養還有待提高。本次測試中學生的積累、閱讀、習作從整體上來看是有點進步的。但學生的思維還不廣,個性化的理解還不理想,這就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鼓勵學生拓展思維,培養學生觀察、搜集、查找、創造的能力。
四、改進的措施。
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教師要加強學習,認真反思,要有豐富的知識、能力儲備。夯實基礎。創新的同時不能忽略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的基本依據是教材,鉆研教材是教師上好課的重要保證。課前要準確全面的理解教材內容,了解學生需要,真正提高課堂的實效性。特別是對于學困生,一定要從基礎知識入手,加強訓練,讓他們逐步提高成績。
2、加強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教師要善于觀察思考,適時轉換和優化知識結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參與教學,親身體驗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習的熱情。
3、力求讓知識“活”起來。設計更合理有效的作業,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又能發揮作業的實效性,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基礎的講讀入手,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文本上的基礎上,再對文本展開多樣化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樣有助于學生思維水平和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這樣學生就不至于對于開放性的試題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5、加強對作文的評改、指導。對于學生的作文評改的指導落到實處,使學生的作文評改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尤其多照顧中差學生,在寫作文時,讓學生有內容的時候,也還要強調讓學生寫好字,確定中心,選擇材料。
總之,要教好語文,讓學生真正學好語文,必須靠廣大語文教師本著一顆積極探索努力鉆研的心去不斷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才行。
篇3:小學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卷面分析反思
小學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卷面分析反思
期末考試已經結束,從整個班級的情況來看,考試成績還算理想。本次小學語文二年級期中試卷共九個大題,總分為100分。分基礎知識(占總成績的76%。包括生字,拼音,查字典,把詞語補充完整,連線、積累,課文填空,補充句子。)課外閱讀(占總成績9%。)看圖寫話(占總成績15%)這幾類組成。主要以課文的知識為主,但同時也出現了超出學生答題能力的題。
一、考試試卷情況分析
1、看拼音寫詞語部分:大部分學生書寫正確,但還有小部分同學失分比較多,原因在同音字混淆。
2、查字典部分問題在“專”的部首有些學生不清楚。
3、積累部分詞語補充和連線學生完成的很好。可說到石林風情時大多數學生答不出。
4、積累句子填空中失分多在填屬象這一題。
5、按課文內容填空學生完成的不錯。
6、課外閱讀:完成得不是很好,第四小題有百分之五、六十的學生答不出。
7、寫話,學生對圖意領會的很好,得滿分者占到80%。
二、從試卷完成情況看,大部分同學能夠審清題意,在限定的時間內,獨立的、較輕松地完成試題,書寫認真、字跡清楚、卷面整潔。同時,也反映出一些問題。例如個別同學書寫較亂,還有的同學缺乏鉆研的勁頭,缺乏解決困難的勇氣。其實有些問題通過努力是可以解決的,可不少同學沒有深入思考的習慣,知難而退。
三、改進措施
1、這次期末考試已經結束了,從中我又吸取了一些經驗和教訓。以后在教學中應多抓學生的基礎,把基礎字詞夯實。以后我一定在字詞、朗讀課文和寫字這一塊在多下些功夫。讓孩子們能更好的成長。
2、立足于課堂,培養閱讀能力。閱讀部分歷來失分嚴重,本次考試也不例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立足于課堂,立足于課本,而不是僅僅依靠課外的大量閱讀短文的練習。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更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