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初三九年級化學上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含試卷卷面分析)
本次考試試題考查學生對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到第七單元的化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習化學的過程與方法、從中體驗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掌握情況,以及科學探究的能力。從全縣考試成績看比較理想,但反映出來的問題還比較多。現分析如下:
一、試題分析
本卷共四個大題,與物理合堂使用,從整體上看:試題緊密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力求體現時代性;試題體現一定的能力測試導向,考查學生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題目設計具有一定開創性、綜合性,基本上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試卷在結構和風格上注意重點知識的題量、試題的難易、題型的設置和分值的穩定,與重慶市近兩年的中考試題基本一致。
二、考試的基本情況
(一)全縣情況
本次考試最高分70分,最低分2分。
(二)抽樣情況
卷Ⅱ:非選擇題(由于選擇試題是機器閱卷,卷Ⅱ閱卷抽樣,樣本大小480份)
題號二三四
得分率(%)70.363.362.4
三、學生答題分析
(一)填空題、實驗題分析
1、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如:23題、24題、25題、26題、27題的(3)、28題的(1)、(2)、(3)、29題的填表等均屬于書本知識,但仍有不少的學生不能回答,主要原因是基礎知識沒有過關。
2、規范性差:
(1)、化學用語書寫不規范:
①如:23題的將兩個氖原子寫成“2Na、2He、2Ne2”;將兩亞鐵離子寫成“Fe、2Fe、Fe;“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寫成:CuCuO;CuO;
②25、26、27、28中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亂寫生成物,字母的大小寫不分,沒有配平,沒有注明反應條件或生成物的狀態等。
(2)文字書寫不規范:專有名詞中的錯別字-----如吸附的“附”寫成“呼、付等”,“水槽”的槽寫成“糟、漕等”,“檢查裝置”寫成“檢察裝置”。
(3)簡答題的文字敘述不規范、繁瑣、不準確。:如:煮死細菌、降低著火點、燃著點等
4、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較差:
這主要體現在實驗題上,27題的推斷題,28(3)(4)題、29題的最后一個問。尤其是探究性試題,學生對它缺乏一個整體上的認識,往往從去分析問題,這樣就很容易產生錯誤。
(三)計算題的分析
計算題比較簡單,得分率較高,但仍出現不少問題:
從總體上看,學生所犯的錯誤,主要是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膚淺、審題能力較差、計算能力差等,具體分析如下:
1、化學方程式書寫錯。如:①化學式錯誤,如將CaCl2寫成CaCl、Cl2Ca、;把CaCO3寫成Na2CO3。②不配平。③不注明條件及生成物的狀態等。④更有甚者把化學方程式寫成碳酸鈣高溫分解的反應。
2、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錯誤、結果計算錯誤且有的結果用分數表示。這主要是由于學生的計算能力差,平時多使用計算器,懶得去計算所致。
3、計算題的書寫格式不規范。如:只有比例式和結果而無對應項(未標明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實際質量)、不帶單位、已知量用錯、更有甚者只有答案等。
四、教學建議
針對本次期末測試暴露出來的問題,依據中學化學課程標準,各校化學教研組要認真進行質量分析,包括各位教師對應到班級的質量分析,發揮測試的診斷性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建議各校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雙基、適當拓展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是基礎,只有“雙基”落實,才能去正確地分析和判斷問題,才能更靈活地解決問題。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重視和研究教材,要把落實“雙基”作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目標去設計達成。從本次測試來看,基本概念的教學、基本化學用語的教學、基本計算能力的教學、基本探究實驗的教學等“雙基”知識是一定要加強的部分,特別要注重對這些知識的督導落實。
2.強化實驗教學、組織一定數量的探究活動
活動與探究類型的題型近年來在各地中考題中頻繁出現,重慶的中考題中也不例外。本次測試也暴露出實驗教學仍是各校的薄弱環節,學生在實驗細節的掌握、實驗儀器的使用等方面普遍失分。為此,教師要轉變觀念,突出學科特點,在平時的教學中切實加強實驗教學,將實驗作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力的突破口。教學中要使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參與教學過程的喜悅;適當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并適當讓學生親自設計、實踐,這樣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一方面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能力。
3.教學中要緊密聯系生活、生產實際
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注意新聞事件中的化學知識的滲透。教學中要盡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化學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體驗學習化學的價值。
4.要培養學生的規范答題能力
本次測試也反應出部分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靈活應用能力、規范答題能力上仍有較大差距。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應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理解,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同時教會學生怎樣看更清晰、理解更透徹、記憶更清楚、運用更靈活,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真正做到會學習,會分析,會應用。
篇2:九年級化學教學反思:教學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九年級化學教學反思:教學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經過幾年的新課程教學實踐,我已經感覺到,新的化學課程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輔之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學會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基于這一理念,我在教學中,從教師的角色、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中去反思。
一、注重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教材將“科學探究”作為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過去的教學行為中: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說、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以教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其表現是學生為教師服務,而不是教師為學生服務。教師成為傳聲器,學生成為容器。而現在的課堂教學,教師扮演的是綜合角色。也就是說,在學生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以不同的角色出現。當學生遇到難題時,你就應該深入淺出、循循善誘,是一個引導者;,因此要轉變觀念。我在課堂上,當學生回答問題出現錯誤時,我的做法是決不訓斥,或打斷學生回答問題,而是用目光、語言給以勇氣、思維方面的肯定,用心進行交流,然后再予以糾正。不能作為教師居高臨下的訓斥、命令學生,嚴重壓抑和束縛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應該“蹲下身”去與學生平等對話,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作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學生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進行科學探究和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通過活動與探究、觀察與思考,討論與交流等一系列活動來實現的。
二、化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化學推進了現代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對人類解決當前面臨的環境、資源、糧食危機、人類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問題提供了可能的途徑。新教材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有目的地介紹日常生活和現代社會建設中所用到的化學知識和化學技能,為學生提供了他們比較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體驗到學有所用,激發起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與興趣,使學生能解決一些生產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三、加強實驗的探究性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獲得更多的實驗知識與技能,化學實驗不再是簡單的訓練某個技能或驗證某個知識。在教學方法上,我拋棄原先那種教師講實驗,學生聽實驗,教師畫實驗學生背實驗的做法。對新教材的實驗認真專研,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同時新教材不再劃分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間讓教師創造性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通過實驗創設學習情境,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物質,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學會化學研究的實驗方法,在實驗過程中動手動腦,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三、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課堂上,我現在更多的為學生著想,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樣的課堂充滿了活力,呈現出了生機勃勃的精神狀態,思維活躍,情理交融,師生互動,興趣盎然。在新課程的課堂中學生比原來有更多的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認為,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絕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編輯:制度大全),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盡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自由和權利,可以獨立思考、自由表達。這些自由和權利大大地釋放了學生的個性和潛能,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也因此變得活潑、敏捷和富有朝氣。
總之,新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我深深地感到,教師應該要想盡一切辦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一些為人處事的經驗把教師最陽光的一面無私的奉獻給學生,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快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的發展。在新理念的指導下,我大膽參與課改,研究教法、學法,開放課堂,學生參與,師生互動,活躍課堂,認真反思,不斷總結提高自身的教學教研水平,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使自己由經驗型的教書匠逐漸向專家型的新教師邁進!
篇3:秋季學期九年級化學教學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年秋季學期九年級化學教學計劃
依據學校堅定不移地探索和實施導學反饋、小組合作學習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模式,以研促教的理念,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科學研究水平。
全面貫徹落實學校導學案實施方案,堅定質量意識,目標意識,狠抓落實,認真執行各領導的指導意見,力爭本學科不拖年級后退,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教育教學指標。
二、學情分析:
從現狀來看,學生基礎較好,完成后續的學習不會太困難;班級兩級分化嚴重,上下臨界生較多,且化學學習方法還沒有掌握,重難點部分一直都沒有突破,后續教學的難度相對較大。
三、本學期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第一單元到第八單元。要想學生學好初中化學,基礎的知識新課教學至關重要;同時,要打好中考這一硬仗,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努力完成新課教學計劃,并組織好相關探究實驗。
四、今后的措施:
1、扎實搞好新課教學,不搶進度,一步一個腳印,真正讓目標生在第一時間打牢基礎,樹立信心。
2、新課教學中突出重點知識核心知識,要求重點知識核心知識做到人人落實,個個過關。
3、在新課階段有意識貫穿并加強小綜合的訓練,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和知識鏈,又能夠提高學生運用基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新課階段不僅要強化當堂反饋,不斷以周測周過關等形式幫助學生及時復習,及時整理,降低知識的遺忘率。
5、繼續抓好導學案的編寫,強化二次備課,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提高課堂效率,解放自己也解放學生。
6、精心編制測試題,強化審題能力、思維嚴謹性和規范性訓練。
7、關注學困生,對總分臨界,單科困難的學生給予個別輔導,幫助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要求他們既要跟上新課的進度也要補上原來落下的功課。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