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學生情況分析
(一)學情分析
四三班現有學生65人,四四班現有學生67人,兩個班問題家庭的孩子比較多。有幾個孩子是單親家庭,還有一個孩子父母離婚暫時跟著姨母居住。鑒于問題家庭的情況,這部分孩子的家庭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孩子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甚至感到周圍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全都充斥著“異樣”的目光,從而導致這部分孩子的學習情況忽高忽低。這就要求教師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要注意關注這些“缺愛”的孩子,適時的給予這部分孩子以“家庭式”的問候,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家訪幫助孩子盡可能的找回失去的自信心!
通過去年一年的整體表現,兩個班的孩子均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學習習慣較好、家長比較負責任的孩子越來越好,學習習慣較差、家長不經常管理的孩子越來越差。加上班額人數巨大的原因,很難做到切切實實的關注到每一位學困生。本學期將采用家校結合的方式,認真做好評價獎勵制度。開展學困生家長團體委員會(學困生家長以及比較有經驗的優等生家長),指導不知道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的學生家長。教師方面要做好作業的分層設計,開展“師徒結對”,讓學習情況較好的孩子幫助學習困難的孩子,并做好相應的獎勵措施。
(二)學習方面
1、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弱
通過去年一年的學業水平測試情況分析,處于班級中等靠下的孩子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比較弱。比較突出的反映在解決問題的實際操作中,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較差,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還有待開發。
2、計算能力有待提高
有關計算方面學生整體掌握情況還是比較好的,個別學生由于不理解算理或者沒有掌握住算法,還有部分學生甚至出現馬虎的現象從而導致計算題的正確率始終不高。這個學期要始終做好口算的常規練習,在算理與算法上要重點了解孩子的掌握情況。
3、這不能充分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小學階段的孩子普遍存在審題習慣不是特別好的現象,例如:有些孩子心不在焉,在做計算題的時候還會出現看錯數據的情況。本學期要繼續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
篇2:秋小學四年級數學上期中考試分析總結
從數據上看,判斷、選擇和作圖題的整體得分率較低,其原因與平日教學中引導不到位,訓練較少有關。在平日里的教學中由于過多的關注了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對數學課本中概念的閱讀與理解,特別是在對數學概念的知識建構以后沒有加以鞏固和靈活的訓練,致使他們的認知不能得到鞏固和提升,所以導致這三種題型的得分率普遍偏低。學生的計算,解決問題相比之下掌握的稍好一些,在以后的學習中仍需繼續加強。
【錯題記錄及分析】:
1: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分析:學生對數的極限思想認識理解不夠
2:兩個因數末尾都沒有0,它們的積的末尾也一定沒有0()
分析:沒有靈活的掌握筆算乘法中記得確定規則。
3:大于90度的角都是鈍角()
分析:對鈍角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忽視了鈍角的度數的界定范圍
篇3:小學春季四年級數學下期中試卷分析
**年四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分析
本學期期中考試結束,兩個班成績都比預料中的好一些。拋開平時單元測試不談,這應該是孩子們期中期末考試遇到的最難的一份試題了。但是通過試卷分析,發現除了個別孩子發揮略有失常以外,大多數孩子能夠認真思考,有難度的題目也能努力攻克,令人欣慰。現將整體情況做簡單分析。
一、計算
小學階段,計算始終是影響成績的重要因素,有時甚至是主要因素。本次試題的計算類題目主要是解方程與小數混合運算。由于解方程是初學,孩子們在復習時又做了重點訓練,所以在解方程的方法上極少有人出錯,出錯更多的是解方程過程中計算的錯誤。這從小數混合運算出錯較多也能看得出來,孩子們方法都會,卻不能將最后答案計算正確。包括解決問題等許多題目都有孩子計算錯誤,思路、方法都對卻把答案算錯是很令人惋惜的。這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孩子計算過程的不認真或者沒有細致地檢查,另一方面是本學期期中考試前課程比較緊,沒有對基本的計算特別是小數計算集中進行訓練強化有關系。通過了解教材,可以知道本學期除了后續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以外,沒有新的計算內容,因此,小數的計算還需要有一定強度的訓練鞏固。
二、填空:
說本次試題有難度,填空題可以算是其中一方面了。首先是填空題第2題,該題似乎有出題失誤的嫌疑。已知母雞15只,公雞比母雞少8只,第一個空填寫等量關系式還能理解,第二個空列方程就實在是有點牽強了,這樣的數量關系與已知條件,是最不適合列方程的,難怪有些孩子無所適從了。本來列方程與算術方法的選擇上就是孩子們最難把握的,這道題又在故意混淆應用原則,答錯也不能怪孩子們了。還有第3小題,梯形已知面積、高與上底,求下底的填空也出錯較多,因為此題解答適合用方程,但是由于是填空,有些孩子嫌方程麻煩,就用逆向計算,但三步計算而且帶括號,逆向計算極易出錯。第4小題名數的改寫始終是有些孩子頭疼的題目,既要牢記進率,還要用對乘除法,小數點移動也不容出錯。孩子這方面生活經驗欠缺,有些單位名稱根本沒有用過,只好死記硬背了。第11小題的圖不易看懂,乙湖高度分兩段標示,而且圖上標海平面0米,題目中說甲湖水面看作0米,可能對孩子也有一定干擾,所以出錯也較多。第13小題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同一條直線,不同的分數單位,有真分數還有假分數,雖然類似題目訓練過多次,但仍有不少孩子標錯,尤其是2分之5,很多孩子標注到2又4分之1的點上。此類題目還需繼續給與孩子適當指導。
三、判斷:
判斷題的五道小題都進行過類似的練習,有的題目還是原題,出錯的孩子要么是沒有認真審題做得很倉促,要么就是概念掌握模糊,只好應付了事。其實判斷題是最能檢驗孩子知識掌握牢固程度的,全對往往很難。
四、選擇:
五道選擇題至少有三道是容易做錯的。第1小題,由于在小學階段,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是作為獨立的概念學習的,而其實前兩者其實又都屬于平行四邊形,這樣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就容易出現概念的混淆。所以孩子雖然知道兩個同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但是又糾結于也可以拼成長方形與正方形,所以孩子出錯,既是由于自己知識掌握不牢固,也是跟小學階段的教材內容設計存在問題有關系的。第2小題,兩個質數的積一定是合數,此題做過,假如忘記的話,通過自己舉例也能得出正確答案,出錯的孩子看來就是要么沒有牢固掌握已學知識,要么就是沒有學會正確的答題方法,遇到難題只好靠蒙。由此可見,除了知識傳授,方法的指導也很重要,以后在教學中要指導孩子學會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第5小題三種不同的圖形比較面積,在孩子們本學期的練習中沒有出現過,涉及知識點除了三種圖形的面積計算,還要看出三個圖形是等高的,這兩點孩子們應該都沒有問題,但最關鍵的在于方法,如何在等高但高未知的情況下比較面積呢?監場時發現,有孩子把高看做一個已知數,如5厘米,然后計算,完全可以算出三者面積相等,這是值得肯定的。一般的方法是將高設為未知數X,通過列含有未知數的式子來比較,但這似乎不如把高看做具體數來得更直接和簡便。根據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占優的特點,可以鼓勵孩子用具體例子來幫助理解和解決問題。
五、測量并計算面積:
此題出錯較少。出錯孩子有的是公式用錯,有的是計算錯誤,也有個別是測量錯誤,涉及到的個別孩子指導其改正即可。
六、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是學困生丟分的主要題型。該試題的6道應用題中,第1、2兩道極易出錯,第6道有一定難度,并且解決步驟有些復雜,是出錯涉及面最廣的題目。第1小題容易列錯方程的原因在于:比標準量的若干倍少的線段圖,孩子觀察起來不太好理解,因為有虛線表示的部分,所以有的孩子在頭腦中無法將虛線與實線合起來看做3X。第2小題求面積不是難點,也不易出錯,出錯集中在該題的第二步,有些孩子用所求出的面積去乘1.2,顯然是完全錯誤的。這涉及到乘除法的意義,上學期曾有針對性地進行過練習,出錯孩子要么是忘記了,要么是并沒有做到真正理解。解決問題列式時盲目性很強,甚至是運算符號的使用上很盲目很隨意,這似乎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共性:機械記憶更占優勢,抽象理解普遍較差,具體體現就是不去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僅靠回憶已做過的同類型題目來下意識地列式,如頭腦中沒有相關存儲,便只好瞎謅。這也說明小學階段解決問題永遠是教學的重點所在,也是難點所在,任重道遠。第6小題難度在于:首先梯形的高是未知的,無法直接計算其面積;其次右上方是一個鈍角三角形,理論上需要作延長線才能畫出它的高;還有必須要能看出三角形與梯形(包括左下方的三角形)是等高的;最后還要用逆向思維或者方程求出這個高;這樣,最后的面積計算才能水到渠成。所幸該類型題目在前段時間的練習中做過多道,因此超過半數的孩子能夠正確列式并解答,正確率超出我預期的結果。最可惜的有部分孩子記住了解題思路,但卻在解題過程中用錯了計算公式,可謂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