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除了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音、語調、書寫,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活書本,變得更聰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調動學生思維,使學生會學習,會探索,并且學好英語。
一、營造氛圍,激發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要在課堂上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賞識學生,要以積極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能。這樣使學生產生不怕錯誤,敢于求異的良好的學習心理,孩子的創造的火花才能迸發出來。例如:在教nose,ears時,教師走到學生中間,輕輕地捏捏學生的鼻子、摸摸學生的耳朵,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和藹,并置身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另外,教師要保護學生敢想敢說的積極性。有時學生說錯了,教師不直接說No,而是微笑著對他(她)說:
"Pleasethinkitover."。只要學生能勇敢地站起來回答問題,教師都要予以表揚。
二、在想象中創新
想象是創造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要培養思維的獨創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和教師的形體語言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Applesaresweet.Grapesaresour.就盡可能利用形體語言來演示。吃一口蘋果表示很高心的樣子,吃一口葡萄捂著臉表示很酸的樣子。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老師講的意思。接著可以再要求學生說出有哪些水果是甜的,哪些是酸的。在練習Doyoulike……?Yes,Ido.(No,Idon't.)句型時,教師可以畫一個動物園,里面有各種動物。讓學生們想象他們在手拉手參觀動物園,兩人一問一答:Doyoulikethelittlepanda?Yes,Ido.Doyoulikethebigbear?No,Idon't.……或者讓一學生充當小記者,去采訪其他同學都喜歡什么。這時小孩子們都非常高興,一個個爭先恐后地要做小記者,去了解其他同學的喜好。
教師還應多角度地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在學習動物名稱時,可以先將小動物的聲音錄制下來,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樣子來學。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這樣,學生就會很有興致,有的裝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難的詞在學生口中變得流利起來,枯燥的單詞很快被學生記住。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注意發掘一切可以調動學生創新思維的因素,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篇2: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難點和應對方案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難點和應對方案
隨著人們對外語的廣泛重視,英語目前已成為小學教育一個重要的內容。不光城鎮小學的學生學習英語,英語教學同時也走進了農村小學的課堂。而我也有幸成為了其中的一名英語教師。從教十五年來,接近農村的孩子,體會農村教師的艱辛。而孩子們同樣也是第一次接觸英語教材,感受英語教學。這些孩子主要來自于附近的一些村莊,與城里小孩相比會有一定的差別。因而農村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存在一定的困難。
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難點。
1、農村孩子比較膽小,羞于說英語。農村小學的學生土生土長,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城市小孩相比,往往會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會說錯被老師批評,會遭人恥笑。發言基本處于被動位置。
2、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在課堂上,學生能聽到英語教師較流利的口語,但學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觸兩到三次,每次僅四十分鐘,其他任課老師則都是用漢語教學。而且,目前社會上尤其是農村,用英語交流的環境很少,甚至可說是沒有。因此,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練英語的機會很少,他們缺少一個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
3、農村小學教學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學,在農村小學中還存在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的情況,而這種“滿堂貫、英譯漢”的教學方法,不僅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也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致于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愿意繼續學習英語
4、家庭教育與環境的負面影響。很多家長認為學習英語是初中的事,小學里只要學好語文、數學等最基礎的科目就足夠了,因此,當孩子滿懷喜悅地向父母講述對學習英語的好奇時,在取得進步向父母邀功時,父母們缺少鼓勵,沒有從正面積極地進行引導教育,而是懷疑地問:“這么小的孩子,能學好嗎?”而有的家長則是雖然也能認識到從小學開始學英語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對英語也是一竅不通,也無法在家中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遇到困難,我們不應選擇逃避,而是要勇敢的戰勝它。要讓這些同樣需要平等教育的孩子去體會英語,感受英語,學習英語。
二.選擇合適的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要使之有效地進行,就要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尤其是對農村學生來說。要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的舊思想,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要尊重熱愛學生,對學生是肯定的態度,能緩解學生內心的緊張,對學習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更要善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只有建立起師生之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會有教與學之間的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才能為師生互動創造條件。
2.活動激“趣”,寓教于樂。
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我想學生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要是只有填鴨式的灌輸,任何學生都提不起學習英語的興趣。小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好奇心強、模仿力強,我們可以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暫時刻,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如游戲、表演、比賽、唱歌等,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而又緊張刺激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不會感到厭倦,學到的知識記憶的特別牢固,教學效果會大大提高。另外,還可以通過一些自編的瑯瑯上口的順口溜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如學習家庭成員時,我編了這樣的兒歌“爸爸、爸爸是father,媽媽、媽媽是mother,哥哥、弟弟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grandfather是爺爺,grandmother是奶奶,這就是我們的family。”學生既感興趣又容易記憶。
3.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因材施教,情景教學。
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學生提高口語的重要場所和環境。由于學生平時接觸的多數都是漢語,只有在英語課上短短的幾十分鐘時用英語表達,但是小學生的詞匯太貧乏。所以,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時可放慢語速,或用TPR(全身反應法)。剛開始學生也許會不習慣,但是教師要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說慢一點,反復重復,反復感受,漸漸地學會熟悉了教師的語言,就能融入到學習中去,這樣教師帶動學生講英語,逐漸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創造一種輕松愉快,活潑的語言環境,提高口語水平。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語感?,F在只要我提問時說Whocantry?學生們都會舉起小手說Ican.反映的速度一點也不比城市的孩子慢。
人教版的教材內容很適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但是針對缺乏英語語言環境,在課外學生也沒有聽、說的機會,我就多給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并非讓他們有意識地學習,而是一種“無意識、無壓力、無包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益,這就需要打破課堂常規,不限于傳統課堂上的知識傳授,在課堂上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習得語言。例如:我在教“Areyouready?Yes.”“Sorry,.That’sOK.”這組對話時,我利用小學生愛玩的特點,上課時拿出幾個球,告訴大家這節課老師想要帶你們一起玩球,學生們都很高興。然后,我笑著問學生“Areyouready?”從神態表情中盡量流露出含義,但不說出來,提示學生可以回答:“Yes.”然后把球拋給他,故意拋得太高,讓他接不到,我很悲傷地說:“Sorry.”引導他說“That’sOK.”隨著活動的開展,同樣的語境用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學生在反復感受語言的過程中,已不經意的領悟出這段對話的含義,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了語言。
4.開辟課外空間,強化英語訓練。
對外語的學習,我們不能只局限于英語課,而應擴展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園內創設英語學習氛圍。比如將教室的課桌,窗戶,黑板都貼上英語卡片,給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英語環境。我們還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單詞卡片,把每天所學的單詞制作成卡片,回家當當小老師教教家人,或同學之間互相比比誰做的好,單詞認的多。一年365天,長此以往這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我還利用各種節日教學生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如在教師節時對所有老師說“HappyTeachers’Day!”圣誕節對所有見到的人說“MerryChristmas!”婦女節對辛勤工作的女老師、媽媽、阿姨說“HappyWomen’sDay!”雖然這些句子都很長,但我發現學生比平時更認真也更容易記住。學生們都很樂于用英語對別人表達他們祝賀。每次節后,學生們都很高興的告訴我,那些聽到他們表達英語的人們都說“哇!這么了不起!才學了這么短的時間就會了那么多的英語!”我想這些人的稱贊無疑是給學生們打了一支*。這不,還沒到“六一”,學生都爭著來問“六一節快樂”怎么說。完全沒有了剛開始的羞澀。學習變得即積極主動,又認真好學。
小學英語,農村,教學
篇3:沉浸式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幼兒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
沉浸式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摘要:目前,英語學習在我國已趨于幼兒化,幼兒英語教學已成為關注熱點。本文以當今社會沉浸式多媒體技術發展為基礎,結合幼兒教學的性質及特點探討沉浸式多媒體技術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重大意義,并對沉浸式多媒體技術幼兒英語教學改革的優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沉浸式;多媒體;信息技術;幼兒英語教學
一、引言
幼兒教學的特殊性注定了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必要性。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英語學習在我國趨于幼兒化的現狀,在幼兒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并成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和手段。采用多媒體技術展開英語教學,有利于調動幼兒英語學習興趣,在增加教學活力和加強師生互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有助于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運用新媒體、新技術進行教育教學已經在幼兒教育領域里成為一種潮流。教師們運用新媒體和新的教學技術,更輕松、更快捷地將要講的知識與幼兒分享,這樣的新事物可以給教師節省更多的時間用來帶領孩子們突破更多的重點和難點。新鮮事物的介入,開闊了教師的視野,使教師的素質得到了大幅提高。
二、沉浸式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信息技術自從產生之日起,就成為了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媒介手段,并且日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
沉浸式多媒體信息技術是指利用計算機對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綜合處理、建立邏輯關系和人機交互作用的新技術,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個模擬真實生活的教學情境,其傳輸的信息方式形象、生動、信息刺激強,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將幼兒迅速沉浸在一個活動主題當中,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尤其在幼兒園的英語教學中,使用沉浸式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活潑輕松,不但可以培養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夠大大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沉浸式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介入,也為教師們打開了一扇奇異的視窗,它可以將各種類型的媒體資料、各種信息進行交互和綜合處理,它還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使原來靜止的畫面,變得生動形象,妙趣橫生。它的生動性、直觀性、趣味性能很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的興趣達到最高點,不但學習了知識,也擴大幼兒的認識范圍。所以沉浸式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三、幼兒英語教學的性質及特點
(一)幼兒英語教學的基本性質
幼兒英語教學最基本的性質是基礎性、啟蒙性和趣味性。幼兒教育的對象是3-6歲的幼兒,處于人生發展的起始階段,其心智逐漸萌發,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望,在這一起始階段所獲得的學習經驗在影響幼兒成長的同時,更會影響幼兒今后乃至一生的發展。同時,幼兒時期成為外語學習的最佳時期,且這一時期掌握外語與掌握母語具有相同的生理機制,讓幼兒接觸英語,可以盡早的使其運用英語表達和交流,從而在幼兒啟蒙教育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幼兒英語教學不同于成人教學,教學過程應具有非常大的趣味性,不能呆板乏味,使得幼兒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幼兒英語教學失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