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課堂有效教學個案研究》階段性研究計劃
《物理課堂有效教學個案研究》階段性研究計劃
按照課題組的研究計劃,本學期的主要研究任務是進行課堂教學實驗,將理論付諸實踐,讓實踐檢驗理論。在課堂教學實驗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學習,爭取找到適合我校學生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等,以便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實驗班級:高一7、8、9班
實驗方法:調查法、交流法、討論法等
實驗過程:
1、了解學情
為了能很好地開展課堂教學實驗活動,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在開學初期,利用一些時間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或通過交流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基礎,以及學習物理的方法、態度、困難等。在了解學生的這些方面后,自己后期的研究計劃就可以參照進行。
2、認真設計每一節課
針對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設計課堂教學時要考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物理,并喜歡學習物理。對于容易的知識,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理解,掌握,當然也可以是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對于難理解的知識,可以通過設計好每一環節,引導學生循序漸進,讓學生“輕松”地學習。不管怎么樣,設計一節課要做到學生參與其中,高效地學懂知識。
對于一節課,我初步是這樣設計的:課堂開始時,以一個精彩的導入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投入到課堂中;然后讓學生展示自己預習過程中容易理解的部分,同時展示有困難的地方,對于困難的知識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如果還不能解決,再由老師引導,共同解決。這樣,一堂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也是教學方式的一種改變。
3、做好課堂反饋并改進教學
物理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模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以便教學實驗順利進行。例如,可以通過回看自己的課堂實錄,從中找出不足;或通過觀課教師的評價來做調整;還可以訪談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對課堂教學的意見。
4、階段性的課堂評價
階段性的課堂檢測是開展課堂教學實驗活動的評價方式之一。等活動開展一段時間后,可以設計一份試題進行檢測,看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或者通過展示一節公開課,讓觀課者聽評下。不管什么方式,階段性的課堂評價可以檢測教師實施這一活動是否成功的一個初步判斷,以便做相應的調整。
5、注意收集材料
在活動過程中應及時收集實驗數據,積累研究過程的材料。
6、撰寫報告
根據開展課堂教學實驗活動的親身體會,以及收集到的材料,整理并撰寫一篇研究報告。
以上是自己的研究活動的初步計劃,在研究的過程中會根據情況做相應的調整。
篇2:在初中物理課堂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文昌市馮平學校(571348)林汝緩
【摘要】學生是否對學習感興趣,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好壞。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首先教師要從教學語言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好的導入是開啟學生思維大門的鑰匙,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物理知識主要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因此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讓學生認識到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進有效教學。
【關鍵詞】物理教學;興趣;語言;激趣導入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人類做好事情的最好老師,無論什么類型的人,從事什么行業,要想有所作為,首先必須對這行業感興趣。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也如此,愛因斯坦能成為一位眾所周知的偉大的物理學家,這與他對物理科學的濃厚興趣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師必須善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增進學習結果,提升學習體驗。這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
一、激趣導入,促進有效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是開啟學生思維大門的鑰匙,是把學生引向知識海洋的風帆。教師只要具有較高的教學藝術和語言修養,就能設計出好的課堂導入,使導入收到良好的“首因效應”。
1.利用直觀教具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具、掛圖和各種實驗儀器、設備等生動具體的直觀現象,都是課堂導入無聲的語言,不可忽視的素材。通過直觀設置懸念,誘導學生變枯燥抽象的原理學習為生動活潑的規律探索。這樣,“以疑導讀”“以用入讀”造就學生的知識饑餓感,促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啟發學生盡快地理解其真諦。比如,在學習“測量物質的密度”這一節時,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對“測量物質的密度”的要求,設計了新課導入:出示外形相似的首飾,其中一枚純金,一枚銅鍍金,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案來鑒別。學生會踴躍發言說出各種不同的方案,從而引出:怎樣測量物質的密度。不僅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同時也貫穿了整堂課,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實驗演示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從初中生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而言,他們一方面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學、好問,富于幻想。但他們這種學習積極性往往與短暫的“直接興趣”掛鉤,遇到較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識時,這些小困難便很快地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積極性,最后導致初中物理教學的失敗。因此直觀、具體、形象的實驗教學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最好手段。比如,在學習透鏡這一節時,筆者演示實驗導入:將光分別照射到平面鏡和放大鏡、近視眼鏡上,學生從實驗現象中,直觀的觀察到鏡子對光線的不同作用:平面鏡
篇3:課堂舉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重要意義
課堂“舉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在課堂教學中,“舉例”已成為一種常用手段,任何一個成功的“舉例”都有可能成為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的關鍵,因此是否“舉例”,如何“舉例”和在哪“舉例”便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舉例可分為事例和例題,以生活中存在的現象為例我們稱之為事例,以題為例我們稱之為例題。
在物理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是搞好物理教學的靈魂。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課堂“舉例”都已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和應用,其在物理教學中主要應用于物理概念的引入,物理規律的建立及物理理論與實際的連接。隨著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初中物理教學更加注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課堂“舉例”正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
當然舉例也不僅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它還可以把教材上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的展現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運用,也可以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還可以更好地將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