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自我分析改進計劃
課堂教學自我分析和改進計劃
一、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單調,教師講的多,學生自主發揮少,課堂還不夠大膽放手,教學氛圍還不夠民主和諧。
2、語言親和力不夠,沒有放低姿態和學生融為一體。
3、為“先學后教”、“少教多學”的情境創設還需努力打造。
有時鑒于教學任務重,唯恐時間倉促,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造成課堂上有時留給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思考、互動交流的時間太少。師生互動不夠充分、靈動,不注重生成,不夠高效。在實際教學中,受傳統授受思想的影響,教師往往扮演著執行教學任務、代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啟動者角色。
4、作業布置還需分層設置、精心選擇。
5、課標理解不夠到位,三維目標貫徹不具體。
二、改進計劃
1、課程標準是教學進程主要依據,新學期上課前,應認真學習,掌握物理學教學目的和具體要求,課程標準、將物理學的全部教學內容分門別類地制定出各部分內容所應達到的教學目標。教師應根據教學目錄和教學內容切合實際地選擇教學方式。
2、從實際出發,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中學物理在課程結構方面有其自己的特點,教師的備課應考慮到備教材、備方法、備學生、備課堂演示和實驗指導等或若干方面、把本門課中各次課的內容邏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并指出前后內容之間的聯系,使學生了解到所學知識的系統性。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應是早就心中有數了的,這樣才能出現即席講課、活潑自然的局面。只有把課講到學生的心坎上,才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
3、科學的安排提問,提問下不僅能調節講課進程,同時教師也能在學生回答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益處。教師在提問時應給學生某種提示,讓學生感到是同教師一起尋求答案,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有效的提問應體現出下列幾點。
(1)表現出教師對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和知識水平。
(2)與學生的智力和認知能力相適應。
(3)能誘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4)有助于實現教學過程的各個目標。
(5)富有啟發性,并能使學生自省。
4、鼓勵能提出問題的學生,講課時應有足夠的停頓時間,使學生有機會提出問題或對某個問題作短暫的思考。教師可以走近學生保持目光的接觸,以表示歡迎他們提出問題。
篇2:課堂教學自我反思和改進計劃表
課堂教學自我反思和改進計劃表
課堂教學自我反思
今年,秀英區組織開展了工作坊送教下鄉活動,在參加活動后,無論是聽課評課,還是專家演講,我都覺得受益匪淺,就此,在此次活動中學習到的點點滴滴,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目前對于教材的講解及傳授,我覺得自己的講解基本上還拘泥于教材的信息,而對于教材中開放型的、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和發散學生思維的課堂比例還較小。在課堂教學中,有時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部分課時過于注重講授,沒有以精講精練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系,導致教與學不合拍,忽視對學生的基礎、能力的關注。
2、課堂教學不能完全針對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這一必要環節;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沒有進行有效地取舍、組合、拓展、加深;課堂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點、中考熱點和中考難點的滲透,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適時地活化;課堂密度要求不足,參與面小;課堂留給學生自疑、自悟、自學、自練、自得的時間十分有限。
3、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不能及時獲悉學生在課堂上有沒有收獲,有多大收獲等學情;課前設計“想教學生什么”,課堂反饋“學生學到什么”和課后反思“學生還想學什么”三個環節沒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統一。
二、學生數學學習存在的問題。
由于課堂教學中以上問題的存在,學生的數學學習與復習出現了許多問題。
1.有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數學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愿意發言。
2.學生對數學課堂知識的掌握不實在、理解不全面;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數學學科復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的利用課本,適時地回歸課本,數學復習缺乏系統性,數學學習缺乏主動性。
3.部分學生缺少教師明確的指導,在復習時缺乏系統安排和科學計劃,或者學習和復習沒有個性化特點,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
4.基于以上情況,我認為作為初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有正確地意識,應充分認識到:一節課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或者學生學得很辛苦,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點點滴滴,計劃表,創造力,想象力,知識點